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鮮活的民間百態 深厚的文化記憶

  • 由 九派新聞 發表于 棋牌
  • 2022-02-14
簡介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望鄉臺》共100章,在每一章的開頭都有一首簡短的民謠,還有一些民謠穿插在作品的敘事中,這些民謠雖然不是作品的正文,但卻又與小說的內容遙相呼應,從側面反映出廣大勞動人民日常生活中所包含、體現的母語文化

齊和家園几几年

《望鄉臺》是趙偉近年來最有分量的一部作品,洋洋灑灑138萬字,向人們展示了在巴蜀大山中望鄉臺下的四合院裡,趙氏祖孫三代跨越百年的生活。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望鄉臺》共100章,在每一章的開頭都有一首簡短的民謠,還有一些民謠穿插在作品的敘事中,這些民謠雖然不是作品的正文,但卻又與小說的內容遙相呼應,從側面反映出廣大勞動人民日常生活中所包含、體現的母語文化。這些民謠可謂是《望鄉臺》重要的“副本”,值得人們特別關注。

民謠包含了豐富的社會歷史資訊,是寶貴和鮮活的文化記憶。所謂“文化記憶”,德國學者揚·阿斯曼曾說,以文化為載體的記憶,它是長時性的,指向遙遠的過去,形成一個歷史的時間軸,不僅融合歷史與未來,還可以相容時間和空間。例如《望鄉臺》第十一章前的《三月三》:“三月三來花滿天,三人結義在桃園,弟兄徐州來失散,何年何月又團圓。”這首民謠講的是劉關張三兄弟在桃園結義,又在徐州失散,一句“何年何月又團圓”傾訴的是別離後的相思之情,而這一章的內容講的也是趙家四合院在一場大火之後,倖存的德俊與骨肉兄弟德剛失散,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見。民謠與故事情節相呼應,真實的歷史往事和虛構的故事雖然有所不同,但人物的相思之情是共通的,每當人們遇到這種兄弟情誼就會想到桃園結義,而民謠則把這種情感的共鳴透過說唱的方式抒發了出來。

《望鄉臺》中的民謠形式多樣,內容非常豐富。小說第二章中,山祖去世後,其子國文為祭奠、告慰山祖而演奏了山祖生前最喜愛的謠曲,這就是作品中的《勸世》,所謂“勸世”,指的是規勸、誡勉世間眾生要守正、行善。這首《勸世》正是從“莫欺心”“莫作惡”“行善”“修德”四個方面,教導人們不但在處事上要“行善”“莫作惡”,而且在內心的修為上也“莫欺心”,要注重“修德”,可謂是內外雙修。而這種價值觀念和長久以來形成的儒家思想是深深相通的。這也正體現出民謠作為“文化記憶”所包含的社會歷史含量。

民謠版本眾多,其中包含的思想是非常駁雜且良莠不齊的。《望鄉臺》中的民謠顯然經過趙偉精心選擇。事實上,相比較於流傳下來的民謠,逐漸消亡的民謠可能更多。而之所以有些版本的民謠能夠不斷流傳下來,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這些民謠所宣揚的道德觀念積極、健康、合理。例如《望鄉臺》第五十七章中的民謠《十勸姐》和《十勸夫》,這兩首民謠正是在樹蘭和德輝成親之日,眾人在吃酒席之時,由請來的唱班所唱的。前者是對女性的婚前教導,後者則是對男性的婚前訓話。兩首民謠合在一起便是針對夫妻雙方的一番婚前教育。這一番開導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和所謂的“三綱五常”截然不同。

當然,民謠不只是道德教化的內容,還有記錄人們生活、習俗的內容。例如第五章前的《收麥歌》:“咣咣過活,割麥插禾。推米磨面,擀麵燒饃。快收快割,不受飢渴。”這首民謠展示了收麥時的場景,也表達了廣大勞動人民最質樸的願望,即透過自己的勞動填飽肚子。而在小說裡,望鄉臺的人們瞭解到南昌起義後時局動盪,趙氏四合院裡的眾人也對未可預知的社會變動而感到忐忑不安。只不過,生活還要繼續,大家照舊織布耕作,守望著祖祖輩輩的生存依賴,世世代代勤勞耕作的土地和家園。

民謠大多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徵,是民風、民情、民俗的“活化石”。《望鄉臺》所擇取的民謠,大部分是在巴蜀地區流傳,例如第九章前的《響鼓》和第六十五章前的《打花牛》便主要反映了當地百姓的生活。所以,這些歌謠可謂是農耕文明的縮影,是母語文化的珍貴載體,是文化記憶的重要顯現。而《望鄉臺》民謠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五四以來的100多年間,由於激進思潮的深遠影響,現代社會與傳統文化之間形成一個醒目的斷層,承載著深厚傳統的母語文化漸趨邊緣,這已然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小說中的趙子歸對現實生活以及傳統文化都曾有過質疑,機緣之下得以遊歷美、加、英、法等發達國家,但總是找不到一個適合他的停留地。而當他歸國後有人問道:“外國的月亮是不是比中國的圓?”趙子歸慚愧答道:“年輕不曉事。”當他讀到記錄父輩們歷史的《回憶錄》的時候,小時候爺爺奶奶在月亮下講的故事,漸漸穿越時空在腦海裡鮮活起來,他慢慢領悟到先輩們的吶喊抗爭、馳騁廝殺、忍辱負重,是為了讓子孫過上幸福日子。一幕幕場景在他腦海中一再浮現,不由得讓他熱血沸騰、熱淚盈眶。最終,當他回家後見到父母和孩子,聽到那首《玉皇問》,他的內心安定了下來,漂泊的靈魂也最終找到了歸宿。外在是人物半生飄零的經歷,而內在正體現了文化認同。民謠的吟唱正是民族內部凝聚向心力的一個重要儀式,“非我族類”是很難參與其中、樂享其中。由此,人們其實更應意識到民謠對強化我文化身份認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而這也恰恰是民謠的現代意義,是民謠溝通時空的特性所在。

作者趙偉談到,“這些民謠90%是現成的,少部分是我根據民謠的體裁風格以及與文章內容契合創作的。民謠是古文化,是這個地方的歷史,是我們思想的‘故鄉’,而我的小說是現代故事,想用這種結構形成‘古今對應’的效果,也是一種‘望鄉’,文化望鄉。”由此可見,這些民謠雖然不是作品的正文,但它們的確承載了作者本人的許多文化思考、文化期待。而這些厚重的品質恐怕也正是《望鄉臺》值得重視的原因之一,作品對於喚醒人們對母語文化的神往和關注,對人們重拾文化自信、堅守母語文化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和意義。

【來源:文藝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