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河南南陽:兒時過年,漸行漸遠的記憶

  • 由 豫線索 發表于 棋牌
  • 2022-02-08
簡介圖片來源於網路撿鞭炮剛一踏進臘月門,小孩兒們就天天扳著小指頭數著還有幾天過年,因為過年能夠穿新衣、吃好飯,而最令他們期待的,當屬過年必然要放的鞭炮

怎麼摺紙炮巨響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都是年”。一晃又是臘月半間了,年就這樣在不經意間走來了。每當此時就情不自禁串聯起兒時過年的點點滴滴……喚起60後、70後這代人無盡的回味、思念與眷戀。

河南南陽:兒時過年,漸行漸遠的記憶

圖片來源於網路

寫春聯

父親是一位老師,寫得一手好字,不管是毛筆字還是鋼筆字,都寫得剛勁有力。每年臘月二十剛過,足有半個村子的村民都拿著紅紙陸續來找父親寫春聯,父親就把桌子置到院子裡,院裡院外也要熱鬧一陣子。大人們幫摺紙裁剪晾曬,小孩們一旁站著看父親寫字,口裡不停地讀念春聯內容,偶爾讀到白字引來一陣笑聲。父親邊寫邊給圍看的孩子們講春聯的詞意。裁多大尺寸、寫什麼內容、什麼房屋張貼等等,每個環節父親都做得一絲不苟、認認真真。清楚記得每天都要寫到天黑,每年都要寫到除夕,墨水都要用去幾大瓶,總是累得胳膊都抬不起來,但父親樂此不疲,他常說:“春聯是春節裡最能體現的民俗文化,寫春聯貼春聯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發揚”。

熬年夜

也許是老祖先留下來的習慣與說法,說是這天晚上如果睡覺做不了好夢,就意味著一年不順利。於是,到了除夕夜,鞭炮放完餃子吃罷,一家人就圍坐在木柴火爐(盆)旁,有說有笑。奶奶講一些陳穀子爛芝麻的舊聞舊事,母親嘮嗑些一年來村子裡發生的趣事喜事,父親寓教於樂給我們姐弟幾個講名人故事,姊妹幾個相互猜猜謎語、說說笑話兒……在那個沒電視沒手機的70、80年代裡,除夕夜也過得充實、溫馨和快樂。

聽著聽著,聊著聊著,一個晚上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雞叫了,天要亮了,期盼已久的年盼到了。小孩們就迫不及待搶著出去放鞭炮,誰家放得早,誰家就接福納祥早、驅魔除瘟快。“薅個麥兒活一百、薅個蒜兒活一萬“”,趁太陽還沒出來,小孩兒們就趕快跑到菜地旁麥田裡,薅根蒜薅棵麥苗裝在新衣服的口袋裡,等太陽出來時再扔掉,意味著新的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河南南陽:兒時過年,漸行漸遠的記憶

圖片來源於網路

撿鞭炮

剛一踏進臘月門,小孩兒們就天天扳著小指頭數著還有幾天過年,因為過年能夠穿新衣、吃好飯,而最令他們期待的,當屬過年必然要放的鞭炮。放鞭炮這一活動集結濃縮了男孩們感興趣的元素。小夥伴們一起圍攏點火、一起四散逃開、一起欣賞爆炸效果……

從除夕夜到初一早上,只要一聽到鞭炮響聲便分頭奔去,在燃過的鞭紙屑裡扒來扒去,碰到一個還未爆的,便手捏腳踩,連忙撿起裝進新衣服的口袋裡。初一早上吃過餃子後,三三兩兩的孩子便從四面八方聚到打麥場上,既要展示“戰利品”,更要過過放鞭炮癮。有的手裡拿著一截點著的香,有的拿盒火柴,有的燃著一根菸……把鞭炮遠遠地放在地上,彎著腰探著頭,怯怯地向前移動,近了,近了……斜著眼,一手捂著耳朵,一手哆嗦著用火苗往引線處猛地一戳,一刺溜轉身往回跑,鞭炮炸響了,炮煙繚繞、紙屑亂飛,大夥兒一陣歡呼。小小的鞭炮,玩法五花八門,足以顯示小孩子的智慧。有的把鞭炮從中間撅斷,形成一個“V”形,點燃藏在裡面的炮藥,迅即退出去好遠,發出“嗤嗤”的聲響;有的從那些啞炮中選出兩顆,從中對摺起來,然後從對摺處對立碼放,再從對摺處一一點燃,只聽“哧哧”兩聲,二者相互噴出火焰並旋轉起來;還有的把鞭炮點燃後,迅速塞進破舊的瓶瓶罐罐中,稍後傳來悶響“立體聲”,威力較大的鞭炮,能夠把瓶瓶罐罐炸得四分五裂,甚至被炸飛到半空中;更有調皮搗蛋的夥伴,利用鞭炮玩起了惡作劇,他們把點燃後的鞭炮,或插在豬糞牛糞裡,或扔進水缸裡、池塘中,“砰”的巨響後,糞便亂飛抑或水花四濺,便引來一陣狂歡與嬉笑,也不免招來大人們的呵斥與責罵。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變遷、習俗的演化,兒時的年事年味漸行漸遠,已幻化為一個記憶。歲月如梭,年華似水,那種記憶猶如一壺醇香悠長的老酒,在歲月的年輪裡飄香,在那代人的內心裡迴盪……(文 張紅傑)

編輯:王小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