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文義跌宕,情思幽微,司馬遷究竟想在《伯夷列傳》中表達什麼?

  • 由 雲影飛燕 發表于 棋牌
  • 2021-05-25
簡介這說明,這就是司馬遷想做的事,這也是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孔子曾經排列論述古代的仁人、聖人和賢能之人,只有伯夷這麼一個人,僅僅因為被孔子口裡誇了一句,就流傳下來

伯夷是什麼梗

《伯夷列傳》位居《史記》中七十列傳之首,無論從文體還是主題來看都有其獨特之處,明顯區別於其他列傳。

文義跌宕,情思幽微,司馬遷究竟想在《伯夷列傳》中表達什麼?

從文體上看,“列傳” 作為一種人物傳記,以其傳主的生平事蹟為主,最後司馬遷在篇末以“太史公曰”四字開端,來寫他自己對人物的評價。但是《伯夷列傳》與其它列傳不同,夾敘夾議,敘述伯夷、叔齊的生平事蹟,記載伯夷、叔齊生平事蹟的文字只有二百餘字,

議論佔據了文章大部分篇幅

從主旨來看,司馬遷意不在給伯夷、叔齊立傳,而在借他們作引子,“自發其感慨之意”。一般意義上,人們評價這篇文章,基本上都在分析司馬遷的“怨”或者“不怨”。司馬遷因為本身的遭遇,心裡確實是有怨氣的。

在某種程度上,透過閱讀《史記》,我們也確實能發現司馬遷感嘆世界的變化,現在是個爭名奪利的世界,大道和大義已經失去其本身的重要性。所以,

很多人以為司馬遷是借《伯夷列傳》是發“憤”與“怨”

,借《伯夷列傳》中揭示了天道與人事相違背的現實,對天道賞善罰惡的報應論提出質疑。

其實不然。

《伯夷列傳》是

文義跌宕,情思幽微,司馬遷究竟想在《伯夷列傳》中表達什麼?

《伯夷列傳》以伯夷、叔齊為開始,縱向延伸,從古至今,像伯夷這樣的人,他舉了很多例子。也就是說,天下如伯夷這類人,雖然有千千萬萬,但是歷史上卻沒有他們的痕跡,書籍、經傳等,都沒有他們的記載。他們或長壽,或短命,都一樣的悄無聲息地死在水邊林下。

如今,司馬遷作為一個史學家,有著史學家的責任和自覺,

司馬遷將本篇置於首位,是為表明作者為古人立傳的宗旨及入傳的取捨標準,有發凡起例的作用。

。所以,司馬遷敢把“西楚霸王”項羽列入帝王本紀,也敢把呂后一個女性列入帝王本紀;還敢為諸如賣酒的、殺豬的、屠狗的這些草根立傳。

司馬遷就是這麼“另類”,就是這麼獨特,

他要為這些自己默默無聞、旁人也都不在意的人立傳,要為那些命運多舛的奇人異士說話

,就算他們不是王侯將相,也不是偉人帝王,他仍要記錄他們的言行事蹟,

他敢為古往今來千千萬萬有伯夷之義的人著書立說

讓他們名垂千古,青史留名

。所以,《伯夷列傳》位於七十列傳的首篇,其意義和價值不僅在於其形式和章法上的與眾不同,更在於其主題思想的深厚與豐富。

文義跌宕,情思幽微,司馬遷究竟想在《伯夷列傳》中表達什麼?

司馬遷在這篇文章開篇就發出疑問:人們對於世上的人,都考信於六藝,然而《詩》、《書》記載的這些人和事,無非都是帝王讓位,比如堯舜禹湯,無非都是中央之事,比如四嶽九牧。

“功用既興,然後授政”,待到他們的功績已經建立,然後才把帝位傳給他們。人們所考察的是“功用”,是結果。這表明,天下是最珍貴的寶器,帝王是最大的繼統,傳交帝位是這樣的難啊!

但是,聽說,堯要將帝位讓給許由,許由不肯接受,並以此為恥而逃避隱居起來。到了夏代,又有卞隨、務光等一樣的人。天下也如許由這樣的人還有很多,為什麼都沒記載?難道這些人不值得讚揚嗎?難道這些人的存在都是假的嗎?

“太史公曰: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雲。”司馬遷曾經登上箕山,發現那上面還有許由的墓。司馬遷用許由的墳墓作證,說明這些人是存在的。可是,歷史上卻沒有留下他們的事蹟。這說明,

這就是司馬遷想做的事,這也是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

孔子曾經排列論述古代的仁人、聖人和賢能之人,只有伯夷這麼一個人,僅僅因為被孔子口裡誇了一句,就流傳下來。其他的人像許由,只是因為沒有被孔子所述,世上的人便認為這種人可有可無,更何況卞隨、務光之類,幾乎連個姓名都沒留下。難道世人所瞭解的世界就如此片面?

文義跌宕,情思幽微,司馬遷究竟想在《伯夷列傳》中表達什麼?

伯夷、叔齊乃孤竹國之王子,讓國而逃,投奔西伯昌即周文王,不幸剛到周國,西伯昌就去世了,武王即位,率兵伐紂。伯夷、叔齊兩人拉住武王戰馬而勸阻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就動起干戈來,能說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而殺害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

後來,武王伐紂成功後,“天下宗周”,伯夷、叔齊以此為恥,堅持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並隱居於首陽山,採集野菜來充飢,最後飢餓而死。他們臨死時作了一首《采薇》之詩:“登彼西山兮,採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他們感慨世道的變化,以暴制暴成為現實,以前的時代再也回不去了。

伯夷、叔齊二人,所體現出高尚的大義,是太史公司馬遷所推崇的、所提倡的。司馬遷在《太史公自敘》中說: “末世爭利,維彼奔義,讓國餓死,天下稱之。作《伯夷列傳》第一。” 後來,人們將夷齊“兄弟讓國,扣馬諫伐,恥食周粟,餓死首陽”的仁哲大義,看成歷代中華仁人志士誠信禮讓、忠於祖國、抱節守志、清正廉明的典範。

文義跌宕,情思幽微,司馬遷究竟想在《伯夷列傳》中表達什麼?

言簡意深,

千百年來,類似許由的人被埋沒的人太多了,被記錄下來的人卻很寥寥。

古有伯夷、叔齊去位讓權,積仁潔行卻餓死首陽山,顏淵好學卻早夭,今有非公正不發憤的善人遭遇禍災;與之相反的是,古有盜蹠暴戾恣睢卻以壽終,今有操行不軌的惡人卻富厚累世不絕;司馬遷縱橫古今,正反對比,批判了“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宿命論。

司馬遷的生平與漢武帝時代相始終,他在這個時代書寫著春秋戰國的歷史鉅變、秦漢之際的天翻地覆,又親歷了漢武帝時代的大變局。他看到和感受到的歷史是不合道義的,不以實現正義為目的,“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人生一世,有何天道可言?追求富貴壽考之人如過江之卿,世道上如伯夷、顏淵這種人寥若星辰,所以這種人難道不應該去記載宣揚嗎?正如司馬遷這樣的歷史學家能發現他們的生命散發在歷史中的幽光,在既龐雜又殘缺的歷史遺存之中發掘他們的隱微之跡。

文義跌宕,情思幽微,司馬遷究竟想在《伯夷列傳》中表達什麼?

進一步說,

司馬遷讚美伯夷、叔齊“奔義”“讓國”的高尚行為,其目的是要影射、諷刺如今社會的“爭利”與“死權”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每個人追求不同,有人追逐於功名利祿,有人在顛沛流離中仍然能夠行仁義之道;

天道不可恃,人卻自有為

比如信陵公子,他可以不做竊符救趙這件事;他可以在魏安僖王懷疑他時,虛與委蛇,再用陰謀謀權篡位。比如侯贏,在信陵公子去往晉鄙軍營之後,他完全可以不自殺。比如豫讓,他可以不為智伯報仇。但他們都不會那樣做。

再說司馬遷,他可以明哲保身,可以不為李陵說句公道話。但是他沒有。

所以,即便盜拓橫行無忌,最後長壽而終,又能如何?

因為對那些品行高潔之人,在他們眼裡,最重要的是“求仁”,他們所輕視的,是天下功名利祿。對於這些人,他們不輕易為外物所擾,不會輕易改變自己內心的堅守。

所以,

諸如伯夷等這一類人,不同流俗,立志屹然,天道又如何,那也不能改變他們的志氣。

但是世人卻只記住那些追逐名利富貴的人,巖穴之士卻被湮沒,太可惜了。再者,伯夷、顏回,得聖人孔子的稱揚,因而“名益彰”、“行益顯”,這是他們的幸運。而其他許多如伯夷之類的卻因沒有得到聖人的傳頌,他們的名字早已湮沒不聞。這是令人十分悲傷的事。故而,司馬遷願為他們立傳揚名。同時,他也要為天下千年萬世立一個標準,寫出傳記的那種理想和懷抱,寫出自己獨特的《史記》。

文義跌宕,情思幽微,司馬遷究竟想在《伯夷列傳》中表達什麼?

在文章最後,司馬遷說了一個很現實的邏輯,“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那些無名之人,想成就一番事業,倘若沒有這些“青雲之士”的幫忙,怎可能成功?比如,草根帝王劉邦要在亂世之中成就霸業,假使沒有蕭何、張良、韓信等良臣將相輔佐,也不會有大漢江山了。

總而言之,《伯夷列傳》結構曲折多變,文義起落跌宕,情思隱約幽微、低迴要眇,似此奇文,哪能不推為千古絕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