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為何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最大汙點”

  • 由 一個猛回頭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23
簡介- 全文共3210字 閱讀約需 9分鐘 -喜歡看電影的人都知道《飛越瘋人院》和小李子主演的《禁閉島》,這兩部電影都涉及一場駭人聽聞的手術,為了醫治神經領域的疾病,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成了醫學界的最佳選擇,甚至獲得了諾貝爾獎,然而在飛速發展的醫學

腦葉切除會怎麼樣

- 全文共3210字 閱讀約需 9分鐘 -

喜歡看電影的人都知道《飛越瘋人院》和小李子主演的《禁閉島》,這兩部電影都涉及一場駭人聽聞的手術,為了醫治神經領域的疾病,前腦葉白質切除術成了醫學界的最佳選擇,甚至獲得了諾貝爾獎,然而在飛速發展的醫學技術下,這種以切除人腦的方式來救治精神病患者的血腥手術被成為諾貝爾史上不忍提及的黑歷史。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為何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最大汙點”

沒有人會懷疑肯尼迪家族是美國的王室。男人英俊,女人漂亮,教養良好,人脈廣,有錢,血統好,聰明,政治根基深厚,在美國的歷史和文化意識中留下了難以置信的印記。不過,他們也有要隱藏的秘密。

幾十年來,羅斯瑪麗·肯尼迪是約翰·肯尼迪的所有兄弟姐妹中最不為人知的一個。1938 年,在喬治國王和伊麗莎白王后的宮廷亮相的照片中,她面露微笑,黑色的頭髮梳理得整整齊齊,白色手套和時裝禮服完美地貼合身體曲線。英國的媒體都為她的美麗瘋狂了。夠格的年輕男子在很多場合向她求愛。從第一眼看,她的光芒就輕易蓋過了自己的貴族母親和平凡的姐姐凱瑟琳。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為何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最大汙點”

1938 年的凱瑟琳(左)、羅斯和羅斯瑪麗·肯尼迪(右)

不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羅斯瑪麗有一個被嚴格保守的秘密。她出生時,母親一直試圖阻止分娩過程,直到醫生在兩個小時後趕到——這是聽從了一個護士的勸告,儘管當時孩子已經露頭了。羅斯瑪麗的精神缺陷很大程度上得歸因於此,可能在那幾個關鍵的小時中她缺氧了。她的兄弟姐妹都身體強壯,功成名就,但是羅斯瑪麗沒能和他們一樣,成功抵達“發展的里程碑”。

作為一個成人,她只有四年級孩子的智商,只能用最簡單的筆跡寫字,裡面還盡是拼寫錯誤,讀起來就像謎語一樣難懂。一些照片顯示,她的父親——美國駐英國大使喬·肯尼迪,緊緊地抓著她的胳膊,由此可見他努力地約束著羅斯瑪麗的行為舉止。

到了羅斯瑪麗20 歲出頭的時候,過去這些年中的教導和持續不斷的警惕換來的所有認知上的收穫,全都漸漸地消失了。她會在夜裡逃出修道院寄宿學校,在街上游蕩。她的情緒會出乎意料地爆發——有時候尖叫,有時候用拳頭打人——變得讓人難以容忍。對肯尼迪家族這樣社交活動豐富的波士頓精英來說,有這樣一個有精神缺陷、難以控制的“不體面” 的孩子,簡直就是社交自殺。他們真的需要她冷靜下來,行為可以預料掌控,而且更加像肯尼迪家的人。

碰巧,當時一項新研發的神經外科方面的技術激起了大眾的興趣。1941年《星期六晚郵報》上的一篇文章稱,這項技術能幫助那些“給家人造成問題,令自己覺得討厭”的病人。

喬·肯尼迪瞞著在大洋另一端的妻子,打電話給沃爾特·弗里曼醫生求助。1941 年11 月,羅斯瑪麗·肯尼迪被實施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從此她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

從源起到瘋狂

要更好地理解羅斯瑪麗的命運,我們需要把時間線倒回到腦部手術的起源,實際上是有史以來的第一種手術:鑽孔手術的操作。鑽孔手術是在顱骨上打出一個孔。這是歷史上有記錄的最早的手術過程。中石器時代(公元前10000 年至公元前8000 年)出土的顱骨清楚明白地顯示了這種手術過程的痕跡,據我們所知,這個手術在當時的美洲、希臘、羅馬帝國、印度和中國都有實施的記載。

鑽孔手術的每一種合理目的,比方說,移除顱骨骨折中的碎骨或降低顱內壓力,都有很多失敗案例。值得慶幸的是,人們正確地、理論化地認識到,大腦是思維和情感的中心;不幸的是,我們對矯正錯亂的思維過程採用了非常恐怖的方式。12 世紀的一位希臘醫生推薦用鑽孔手術來治療抑鬱和瘋狂。13世紀的一本希臘外科醫學書籍中推薦除了以上兩種疾病,還有癲癇,也可以採用鑽孔,“讓體液和氣體散出去蒸發掉”。這就像是放出氣球裡面的氣體,是不是?顱骨上開了一個安全出口,引發疾病的魔鬼就會倉皇而逃。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為何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最大汙點”

1888 年,瑞士醫生戈特利布·伯克哈特切開了6 個腦袋。伯克哈特沒有任何外科手術經驗,他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妄想型精神病患者身上操作這種手術。就像古代的醫生一樣,他使用環鋸(一個連著柄的圓形骨鋸,樣子有點像切曲奇餅的刀)在太陽穴附近鑽孔,但後面他就開始走向了別的方向:他切入大腦硬脊膜,將一部分大腦皮層舀出來,有的手術是舀出一大勺。是的,幾勺的大腦被移除了。儘管有些病人變得安靜了,不再有幻覺,但很多都留下了神經上的後遺症,最後死於因之產生的併發症,或是自殺了。

伯克哈特的手術是早期的前腦葉白質切除術,儘管這個術語直到幾十年之後才被創造出來。醫學界認為,伯克哈特非常野蠻,大家都以驚恐的態度看待他的工作。他只實施了6 次手術,之後再沒有進行過任何手術。直到近50 年之後,有人才再度嘗試前腦葉白質切除術。

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因為整個世界進入了一種精神健康危機。

錯誤的諾貝爾獎

20 世紀30 年代末至40 年代初,美國的醫生們都非常絕望。住院治療的精神疾病患者超過了40 萬。患精神疾病的病人佔據了整個國家一半的病床。沒有有效的藥理治療手段,這些病人對家人和收容機構造成了巨大的情感、身體和經濟方面的負擔。病人們經常處境悽慘。他們的救星呢?不過是一個患有痛風的葡萄牙神經醫學家,手持一管滿是酒精的注射器。

1935 年,埃加斯·莫尼茲嘗試了另一種神經外科療法來治療精神疾病:前腦葉白質切除手術(leucotomy,來源於希臘語,意為“切除白質”,就是大腦中白色的東西)。被選中進行此手術的第一個病人是一個住院女性,有數年衰弱性抑鬱病史。莫尼茲的手因痛風已經變形,於是僱用了一個外科醫生來負責在病人頭頂附近鑽孔,將純乙醇注射進去,殺死部分前額葉(是的,和你喝的酒中存在的酒精是一樣的,不過,放心,你喝上一杯粉紅葡萄酒不會殺死自己的腦細胞。所以,不要恐慌)。

後來進行的手術中,他們使用了一種叫腦白質切斷器的儀器,這個很漂亮的金屬桿子推入你軟乎乎的大腦中,會彈出一個鋼絲圈,然後轉上一圈,攪拌充分。它並不像打蛋器那樣能打出非常勻的餡料,它更像是用一個挖球器來挖過度成熟的蜜瓜。後來,美國的詹姆斯·沃茨這樣描述大腦組織:就像是“從冰箱裡取出來放了一陣的黃油”。好啦,夠了,我們已經成功毀了餡料、蜜瓜和黃油。

後來,莫尼茲因其成就被授予諾貝爾獎,儘管實際上,他的很多病人最後又回到了最初所待的療養院裡。

羅斯瑪麗·肯尼迪做的就是這個手術。根據凱特·克利福德·拉森所著的羅斯瑪麗的傳記,“1/4 英寸寬的靈巧小鏟子”從她太陽穴上的鑽孔中插入。“沃茨一邊向深處插,一邊轉動著刮挖。”在手術過程中,羅斯瑪麗被吩咐背誦故事、詩歌,甚至唱歌。但在一大塊腦組織被刮到後,“她變得語無倫次,漸漸停止了說話”。

人們所認識的羅斯瑪麗不見了。

手術之後,她不能站立,不能說話,被永遠地送入了療養院。從肯尼迪家族的信件中消失後,她就彷彿被強行遺忘了。

為了生存下去,人類在醫學道路上進行了種種“荒誕”的探索,前腦葉白質切除術雖然後來被稱為“諾貝爾獎的黑暗史”,但改變不了人們在神經科學方面的探索。要知道,沒有過去的血肉橫飛、累累白骨,就沒有今天的醫術精湛、妙手回春。

每一種誤入歧途的治療方式,都源於人類希望活下去的慾望。正是由於這些敢於挑戰現狀的人,才能實現現在的醫療成就。

推 薦 閱 讀

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為何被稱為諾貝爾獎的“最大汙點”

作者:[美]莉迪亞·康 內特·彼得森出版社: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每一種誤入歧途的治療方式,都源於人類希望活下去的慾望

一部有趣又有料的醫學前史

圖書簡介

:《荒誕醫學史》是一本講述西方醫學史上疾病荒謬治療方法的著作,全書採用故事性的敘述方法,將西方醫學史上荒誕不羈的疾病治療方式娓娓道來,如使用砷永葆青春,用放血治療失血,飲用番木鱉鹼治療癱瘓,用水銀治療梅毒……種種方法在當今社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卻在過去大行其道。

全書內容專業性極強,對各種荒謬療法的始末進行了詳細梳理,加上不失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即便是沒有醫學功底的普通讀者,也能信手拈來,暢讀無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