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 由 一史同人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12
簡介(一)天才少年的“開掛”求學之路1824年,開爾文出生於北愛爾蘭,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父親詹姆斯·湯姆森是農民,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大學自然哲學教授,所以父親總是會將保護他們的心靈,而磨礪他們的智力這種獨特方法,運用到開爾文和

什麼是紫外災難

“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剩下的工作都是些修修補補,20世紀的物理學天空只飄著兩朵烏雲。”這句話是20世紀初的一段經典語錄,如果是學習過物理教材的人,都耳熟能詳。

而敢放出這豪言的人,十七歲進劍橋,22歲當大學教授,24歲提出絕對目標,領導建立第一條大西洋海底電纜,一生成就無數,這就是開爾文,原名威廉·湯姆森。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一)天才少年的“開掛”求學之路

1824年,開爾文出生於北愛爾蘭,在六個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小,父親詹姆斯·湯姆森是農民,但是經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一名大學自然哲學教授,所以父親總是會將保護他們的心靈,而磨礪他們的智力這種獨特方法,運用到開爾文和哥哥姐姐的學習上,更多的是培養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不是灌輸知識。

在生活中碰到什麼問題,父親都會要他們思考其中的原理,這個時候,孩子們都會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比如他們的書桌上一直襬放著地球儀和一個更大的天球儀,開爾文從小就從父親口中明白,宇宙有太多奧秘值得探索,地球相對於宇宙只是其中的一個音節。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就這樣,開爾文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小小年紀就知識淵博,遠超同齡人,但為什麼八歲的開爾文就已經在格拉斯哥大學求學了呢?

原來,開爾文的家庭是極其不幸的,由於宗教紛爭壓迫,只能逃國搬遷,六個孩子的家庭過了短暫幸福的生活,母親是典型的賢妻良母,但在開爾文六歲那年不幸去世,父親只能又當爹又當媽。作為大學老師,再撫養六個孩子,想想就不可能。

1832年,父親被聘請為格拉斯哥大學的數學系教授,全家又搬到格拉斯哥城,父親只能將最小的兩個孩子帶到大學課堂,以免年幼發生意外。

新學期,父親作為一個剛來的數學系教授,講話有條不紊,上課生動有趣。很快就贏得了同學們的尊敬,但是也讓他們好奇,為什麼老師的身邊總是跟著兩個可愛的小傢伙,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他們上課竟然在認真聽講和做筆記!詢問之下才發現大的有十歲,而湯姆森只有八歲,且不管聽不聽得懂,那種對知識渴望的眼神,就太不可思議了!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人才的培養本來就該不侷限年齡,何況開爾文是天才,這也是一個高等學府能允許八歲的小孩作為旁聽生的理由。

第一次進入課堂的開爾文兄弟也很爭氣,旁聽了兩年受益匪淺,還積極地參與了各種實驗。有一次在學校裡完成了電氣實驗的他們,非常感興趣,準備在家裡試一試,兩個小實驗家準備了萊頓瓶和伏打電堆,用電堆給萊頓瓶充上電,然後騙小妹妹維莉來摸,結果“啪啦”一聲,把她嚇得大哭一場。

1834年,年僅十歲的開爾文高中畢業,與哥哥一起,正式進入格拉斯哥大學預科班,那麼小的年紀能在大學裡幹什麼呢?

進入班級後,毫無疑問地成為了班上的焦點人物,因為最大的學生比他大了14歲。當一些紈絝子弟還在沉迷於西方神學和宗教時,開爾文已經開始專研物理學,數學,熱力學了,通過幾年的努力研究,在15歲獲得國家物理學獎,並在16歲發表自己獨立完成的論文《地球的圖形》,獲得金牌。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父親得知後熱淚盈眶,但他也懂得行萬里路的重要性,於是在1840年的春天,帶著孩子們渡過多佛爾海峽,順著萊茵河南下,主要在德國境裡旅遊。父親選取這條路線,主要是想讓孩子們練習德語會話。為了避免分散精力,他事先規定誰也不準攜帶書籍。

但開爾文還是偷偷將自己的導師教授推薦的一本傅立葉的著作,放進了書包。那本法國數學大師的著作,一直受到愛丁堡大學的凱倫特教授的質疑,為了查出凱倫特教授的紕漏,開爾文在旅遊之餘就仔細研讀傅立葉的書和凱倫特的駁論文,發現其實是駁論文有問題,於是又寫下一篇反駁凱倫特的論文,寄到了愛丁堡大學,起初凱倫特教授看見署名是16歲的少年,不以為然,後來拿起來一讀,發現居然是自己的演算出了錯,被那個十六歲的小孩查出問題來了,頓時自愧不如,後來這篇論文在劍橋大學發表,開爾文再次名聲大噪。

他深知,他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於是毅然前往劍橋大學深造,十七歲那年,他把電力線和磁力線同熱力線加以類比;十八歲研究熱傳播的時候,發現熱量總是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不能反向傳遞。1845年,20歲的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深造的這幾年,他涉獵以太學,電學,電磁學,物理學,為西方熱力學奠基,發表的論文目不暇接,用他的話來說,

就是科學領路到哪裡,他就會在哪裡攀登不息,去測量大地,衡量空氣,記錄潮汐;去指示行星在哪一條軌道上奔跑,去糾正老黃曆,叫太陽遵從他的規律。

因對建立第一條大西洋海底電纜做出卓越貢獻,維多利亞女王在1866年,封他為開爾文男爵後,又晉升為開爾文勳爵,他也成為第一位進入英國上議院的科學家,人們開始以他的爵位稱呼他,久而久之,開爾文的名氣就超過了本來的名字。

(二)天妒英才,亡妻成心病

我們不得不佩服開爾文的天賦異稟,更不能低估勤奮的作用。他的學術研究路途的確驚豔,但幼年喪母的開爾文在感情方面表現如何呢?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正是缺少母愛,開爾文從小就對待異性木訥,他的眼裡似乎只有科學研究。但其實他也渴望被人愛。

在別人看來他很無趣,但是表妹瑪格麗不這麼認為,也許沒有甜言蜜語,也沒有鮮花和驚喜,但她就喜歡看著開爾文認真做實驗的樣子,開爾文也會大方地向她分享每次的收穫,不管有沒有聽懂,瑪格麗的崇拜之情都油然而生,看著她眼裡的光,雖然不知道如何和女孩子相處,開爾文還是意會到了表妹的愛慕之情。

兩人迅速墜入愛河,瑪格麗也全力支援開爾文的工作,這種陪伴似乎成了他前進的動力,期間,他與克勞修斯一起提出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不久,又和焦耳提出後來的“焦耳湯姆森效應”,被廣泛應用於低溫技術中。

上天總是愛嫉妒和捉弄天才,瑪格麗的身體一直不好,開爾文到處尋醫問藥,但就是不見好,1870年,愛人還是離他遠去,從此開爾文變得些許的意志消沉。

(三)晚年居功自傲,辭職再“出發”

就算是天才,也不免會犯錯。例如愛因斯坦,晚年他對自然科學不自信,但對神學的盲目相信,妄想將二者結合。開爾文也會有失誤,他為什麼會將自己的一生定義為“失敗”,真的有那麼不堪嗎?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日益變老的開爾文的確在研究方面不如從前,他在測量地球年齡時,運用自以為絕妙的方法,那就是低溫梯度和導熱方程,最後得到地球年齡為九千八百萬年,算完開爾文自己都難以相信,因為其中用了太多的粗略估計值,所以他又在論文加了一句:我們有大機率認為地球年齡在兩千萬年和四億年之間。

他還盡力說服其他科學家相信他的答案,出於開爾文的名望,很多科學家都只是附和,也知道地球年齡遠遠不止他測算的結果,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指出開爾文的漏洞,他只是不以為然,後來的幾次預測也備受爭議。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一場物理學術交流會,歐洲的著名科學家在英國倫敦聚集起來,當時德高望重的開爾文發表了演講,他宣稱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後面只是縫縫補補,天空只有兩片烏雲了,他覺得物理學已經接近完美,只有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結果和以太漂移說相矛盾,黑體輻射中的“紫外災難”,這兩個問題值得研究。

開爾文:定義自己一生“失敗”的天才科學家

可是打臉馬上就來了,20世紀的科學界和開爾文想的兩片烏雲不同,相反百花齊放,人才輩出才是趨勢: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薛定諤建立電子和其他亞原子的波動方程,普朗克研究黑體輻射,提出量子力學等等。

其實開爾文說那句話沒有固步自封的意思,即承認了傳統物理學的偉大,反而富有遠見,指出來當時物理學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即烏雲。在那個年代,能意識到這一點已是不易了。

但一次又一次的科學革命,讓年邁的開爾文羞愧不已,後來他在格拉斯哥大學的演講中坦言,自己的一生只能用失敗來定義,他還自嘲,不必感情用事,不用挽留,他會辭去教授一職,重新以研究生的身份加入格拉斯哥大學再次學習。

1907年,開爾文逝世,但他所有的研究成果如同寶貴的礦山,留在了世間。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沒有誰能保證不犯錯,開爾文之所以被稱為天才,不僅因為突出的成就,更是其品格,深深影響著後來追求真理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