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對於地方律所,真正的危機在哪裡?

  • 由 Hi法律先生 發表于 棋牌
  • 2021-11-26
簡介前些年好多本地發展很好的律所,都能堅持自己不翻北京上海律所牌的原則,但是這兩年,也越來越動搖了

盛鼎律所在哪裡

對於地方律所,真正的危機在哪裡?

對於地方律所,真正的危機在哪裡?

未來的律所,什麼樣的模式才能勝出?

沒有人知道。規模化有很強大的優勢,但一定不是唯一的出路。

而且,讓眾多的中小律所,甚或個人所關閉,其實不利於整個法律服務行業的發展。

未來學家蒂姆·奧萊利說過一句話:

進化所帶來的不是單一的贏家,而是多樣性。

也就是律所的形態必須是多樣化,才能孕育出未來真正變革的種子,實現行業的突破。

但這並意味沒有危機。如今,特別是對很多地方的本地律所而言,是真正的危機四伏。

對於地方律所,真正的危機在哪裡?

01

.

有一次我去雲南。

有位律所的主任給我介紹,在雲南,如今大部分的大專案,都被北京、上海的律所分所拿到,大case對於本土所,越來越遙遠。

幾乎在所有的省會城市,北京上海的大律所,都有了當地分所。在成都,就有將近30多家北京、上海的分所。

而且大部分這樣的分所,規模都不少。比如北京大成、北京盈科、北京中倫、上海錦天城等等,人員與創收,都漸漸排在了當地前列。

有些城市,甚至排到了第一。

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規模化,不僅僅是對市場的攻城略地,更重要的還是對人才的致命誘惑。

這才是真正要命的地方。

02

.

很多朋友會拿歐美的律所來比較。

比如,很多歐美的當地律所,規模都很小,但是活得都挺好。我們的律所為什麼不能一樣呢?

是的,我有一個朋友,在比利時有一家律所,人不多,業務不錯,在全球航空業裡,非常有名。

但這套邏輯,為什麼對我們沒有用呢?其實有幾個大家容易忽略的原因。

第一呢,別人做的是垂直行業,深耕一個行業,而且業務是全球的,不僅僅是當地的,所以不管知識、經驗,還是資源容易累積起來,形成足夠強的壁壘。

你看,我們的呢?

很多本土律所,業務邏輯是散的

,什麼都會涉足,力量就散了,沉澱二十年,卻無法形成某一領域或行業的壁壘。

第二呢,別人的法律體系很複雜、很穩定,什麼意思呢,百年前的案例,今天都在用,百年前的法律規定,今天也差不多。律所再小,知識不老,就像醫生,時間長了,小範圍的業務邏輯是很穩定的。

而我們的呢,法律變化太快,這二十年來,法律修訂了多少次?還不說各類法規變化得令人眼花繚亂。那二十年來,本地的律所專業優勢在哪裡呢?

第三呢,別人的收入,和我們的中小律所的收入是完全不同的層次,他們的資本沉澱也不一樣,這使得他們的律所雖小,但是錢依然充裕,對市場、對品宣、對人才培養等等,都有錢可以用,這就是可持續的邏輯。

你看,我們的呢?

大部分地方的中小律所,發展了二十年,其實是空的,也就是合夥人一分錢,律所本身沒有什麼結餘,有的,其實也不多。

錢都沒有,要發展變革,處處花錢,沒錢花,可持續怎麼談?

對於地方律所,真正的危機在哪裡?

03

.

我們必須會面對我們的特殊情況。

這就是我們大部分本地律所的現狀,在面臨北京上海的大所來襲時,

在資源、在資訊、在資金、在專業、在知識迭代、在工具使用、在人才培養上

,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你說,這怎麼競爭?前些年好多本地發展很好的律所,都能堅持自己不翻北京上海律所牌的原則,但是這兩年,也越來越動搖了。

但是這種動搖,其實最大的誘因,不是業務層面的,他們大部分都不愁業務。

那他們還擔心什麼呢?是未來,是律所的未來!也就是他們的律所如何延續?如何在未來的二十年後,就像他們當年一樣大放異彩?

可是,這裡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如果沒有更多優秀的年輕人加入,那所謂的下一個二十年,就將是一種空談。

這其實,才是大部分本地律所真正的危機。

04

.

如何應對與改變呢?

如今,對於本地律所而言,要建立起對人才的吸引力,

其實任務

很艱鉅。

要有很好的辦公環境,要有很強大的人才培訓計劃,要有大量很多元業務來訓練,要有很強大的服務、賦能的體系,要有更廣闊的資訊基礎

,要有更大的上升舞臺。

而這些,其實都需要錢。對傳統的本土律所,最大的問題是當年的體制問題,讓律所本身幾無結餘;

很多律所都想改變,但是一改變,提高律所的結餘,就容易壓縮現有律師的收入,那改革的風險就是分崩離析。

要改變這個最大的問題,非得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不可。否則,就是有穩定的業務,也會很難再有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

沒有源源不斷的優秀人才,那就很難穩定地滿足下一個十年的市場需求,早晚也就不再有穩定的業務。

這就是殘酷的真相。但是,真的就沒有辦法了嗎?也不一定。

當大家真正意識到危機的時候,也就是變革開始的時候。

如今看來,大部分的北京上海在本地的分所,組織結構還沒有想象

那麼穩定,市場的控制力,也並非那麼強大;

更重要的是,越來越的高夥漸漸形成利益階層,機制的邏輯只會強化對固有利益的保護,而這種體系,是否真正對年輕的律師更友善?這也許是一個問題。

更重要的是,當越來越數量眾多的本地律所,意識到改革是他們唯一的選擇時,(不改革,就容易game over),總會有人踏出一條超越我們想象的改革之道。

就像蒂姆·奧萊利在《未來地圖》裡寫的那句話:

如果你想要預見未來,你要看的就不是主流,而是要看那些處於邊緣的革新者。這幾乎是一條鐵律。

十年前,他們是當地的主流;而今,漸漸的,他們已經不再是當地的主流(大流),他們被迫變成了“邊緣的革新者”,這就是他們的機會。

這一年來,我們走過了19個省會城市,與將近600多位當地的律所負責人聊過,探討過,很有幸,看見了很多人已經是“革新者”,他們做了很多有意思的探尋與嘗試。

好了,今天週一,大家要開始忙了,有機會,我們再繼續聊聊,不管是線上的群

(可以加文末的微信入群)

,還是線下的局。

總之,未來已來,未來也未來,江湖逐鹿,鹿死誰手,誰又知道呢?

下個十年,我們再來看,你一定會吃驚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