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 由 漫隅子 發表于 棋牌
  • 2021-10-21
簡介一般寺廟的山門都是單層的,但海潮庵卻設計成了雙層,進攻者在沒有云梯、攻城車等大型器械支援下,是無法突破這道山門的,相反二層門樓上的防禦者卻能居高臨下,滾木礌石強弓利弩一起招呼,進攻者再度付出沉重代價

盾牌陣怎麼破

文明密碼——黃河岸邊的邊境古堡,難民回望的西口商埠

【引言】

海潮庵位於河曲縣城東南35公里處的舊縣鄉。

相傳明朝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有位名叫視訊記憶體的人帶著老母來到這裡,看到周圍“山環水繞,地幽而潔”,是塊難得的風水寶地,於是在此安頓下來,用磚頭砌了一座大窯洞,上面蓋上三間高樓,再塑起一尊觀音像朝拜,並在西側建上兩間窯洞居住,上面再築起禪室靜修,這就是海潮庵最初的由來。

據說從此以後,海潮庵就信徒往來,香火旺盛,直到明末王嘉胤造反,將海潮庵付之一炬。清朝順治年間,海潮庵得以重建,並於道光二年(1822年)改名為海潮禪寺。

海潮庵現有殿堂房屋70餘間,山門,正殿,東殿波墊堂,西殿瀾熱堂,藏經殿,牛俱殿和九師塔院,塑有各類神像20餘尊,在晉西北,算得上是有頭有臉有門面的大型寺廟了。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南面土坡上俯瞰海潮庵

站在

海潮庵

南面土坡上看,

整個寺院依山而建,層層疊疊,前面小河一筆帶過,清清淺淺,裡面蒼松古槐,叢叢落落,後面土山危峙,如牆壁立,東北向溝壑隱隱,不知深淺,放在整個晉西北,都算得上是一方風水寶地。

但是仔細參詳,卻發現這寺庵煞是奇怪,像是一隻大螃蟹趴在山丘上,四面高牆聳垣,絕難攀爬,本是救苦救難的佛教善地,為何折騰得張牙舞爪拒人於千里之外呢?

從大尺度的地理上看,河曲縣位於晉陝蒙三省交會處,呂梁山脈的西北麓,全是一脫色的黃土地貌,溝壑切割,塬臺相峙,這種地貌不適合大規模發展農業,人口承載量也有限,照理說很難支撐得起這麼大規模的寺廟,

海潮庵的香火來源於哪裡,為何要建成這種奇貌怪狀呢?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南面土坡上俯瞰海潮庵

寺廟坐北望南,建構在一座南低北高的斜坡上,建築群依據山勢錯落而上,層層抬高,遵循了道家因地制宜就地安頓的建築思想,當然也是節約成本的現實考慮。然而,寺廟除了南部山門緊臨河道可供出入外,其它地方

全都高牆壁立,無從翻越,背後大山憑依,無處借力,整個建築群可謂是金鑄鐵打,這哪是什麼禪院,分明是一座易守難攻的軍事堡壘。

看來海潮庵這種樣貌並非道家啟發,亦非物資考量,而是兵家設計,不妨站在外來進攻者角度,感受一下

海潮庵的防禦奧秘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要登海潮庵,必須先畔攀爬上這道又陡又長又窄的臺階

第一道阻擊:又陡又長又窄的臺階。

首先,建築群山門外地勢陡峭,建造者用石頭壘砌了一個縱深不大的平臺,平臺往下是窄窄的臺階,臺階之下又是一段狹窄的東西向過道,然後一左一右伸出兩道很長很窄很陡的臺階,仿似螃蟹的兩隻大鰲,臺階中間是石頭駁砌的山牆,垂直高聳,山牆下道路很窄,沒有空間施展手腳。

這樣我們可以設想戰爭的第一步:由於正面無法施展手腳,無法使用拋石機、雲梯等大型攻城工具,進攻方只能透過左右兩道臺階進行強攻,但是臺階又長又窄又陡,最多隻容兩三人並排向上,頂頭的防守方卻可同時集聚起二三十人,有效構築防禦陣地,可想而知進攻方有多艱難。

第二道阻擊:窄窄的八級臺階。

在付出很大代價後,進攻方終於攻上臺階,集聚起了二三十人的攻擊組,然而,這還只是突破了兩隻大鰲,往上又是窄窄的八級臺階,僅容三人攀登,其上則是山門外平臺,防守者起碼可以集結近百人,前面盾牌牆立,其後長槍亂捅,進攻方要以下犯上,以三敵百,攻破這座盾牌陣,絕對是難上加難。更要命的是,山門兩側各有三道側門,一共有七道援助通道,一旦戰事吃緊,堡壘裡面的戰士可以源源不斷進行支援,可以想象進攻者面對的局面。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庵的雙層山門,外面有一片相對有限的平臺空間

第三道阻擊:雙層山門。

好吧,假設進攻者中有勇武異常之士,在他的帶領下,突破了這八級臺階,攻上了山門平臺,這時,他又將面對更為窘迫的局面——雙層山門。一般寺廟的山門都是單層的,但海潮庵卻設計成了雙層,進攻者在沒有云梯、攻城車等大型器械支援下,是無法突破這道山門的,相反二層門樓上的防禦者卻能居高臨下,滾木礌石強弓利弩一起招呼,進攻者再度付出沉重代價。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圍合的四合院是雙層的,像是一個甕城,敵人進入後將遭到各個角度的攻擊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四合院二層環通的陽臺,守軍可以靈活協調攻擊下面的敵軍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闖入此院的敵人,將遭受各個角度的攻擊,完全成了甕中之鱉

第四道圍殲:雙層四合院。

繼續縱容進攻者的軍力設想:龍馬精神的進攻者用巨木撞開山門,一鬨而入,這時他們才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類似於甕城一樣的陷阱之中——裡面竟是一個四合院一樣的雙層天井,一層所有大門都已關閉,蜂擁而入的進攻者擠得水洩不通,前不得進,後不得退,他們頭頂環合的二層平臺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防禦者。反擊是全方位的,進攻者的盾牌防得了正面,守不了後面和左右側面,典型的顧腚不顧臉;反擊還是立體的,防禦者居高臨下,佔盡便宜;反擊還是多元的,除了弓弩礌石外,還有柴草火箭,天井裡燃起了熊熊烈火……就在進攻者左支右拙之際,天井一層的大門突然全部打開了,防禦者一擁而入,長槍短刀一起招呼——只能說,這就是一個屠宰場!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狹窄的上下過道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拐折的上下階梯

第五道陷阱:狹窄過道,拐折階梯。

好吧,假設進攻者實在是火力超群,強悍無匹,攻破了這座雙層天井,這時候他們又發現,天井往上全是一道道拱形過道,只容一兩人透過,而且還是上下階梯,還被設計成左右拐折,到處都有意想不到的機關,這裡一刀,那裡一槍,冷不丁還射來一箭……無法想象進攻者面對的局面。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實在不敵,遁入地道

第六道埋伏:黑暗的地道。

好吧,進攻者實在是神功蓋世,最後破釜沉舟,奮英雄怒,終於攻下全部寺廟,卻發現敵人一個都找不到——所有防禦者都已遁入地道,裡面黑咕隆咚,線路錯綜複雜,而且機關重重,埋伏遍佈,不知防禦者躲在哪裡;而對黑暗之中的防禦者來說,暗道裡糧草充足,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屯守上一年半載沒有任何問題,實在防禦不了,還可透過暗道出口悄然撤入山後溝壑……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從上而下俯瞰,全是層層疊疊的建築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兩側陡峭的山牆

第七道體系防禦:全鄉磚石縱深防禦。

千萬別以為這就是海潮庵的全部防禦。要知道,海潮庵所在的舊縣鄉,原本是河曲縣的縣關舊址,所有的街道和民居,都是在原有土坯牆基礎上,再用堅硬的磚石包砌而成的,很顯然,當時的決策者認為,僅僅土坯牆還不足以抵禦戰火,必須進一步強化固化;同時,整個舊縣鄉都被設計成了縱深防禦格局。

至此我們不得不問:海潮庵所在的這個舊縣鄉,究竟是個什麼地方,為何要打造出如此複雜的防禦體系呢?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庵區域衛星圖

在尋找答案之前,我們還是跳出現有視野,從更廣闊的角度觀察海潮禪寺所在的這個舊縣鄉,看看能否找出答案。

舊縣鄉往北十來公里,有個小鎮名叫

巡鎮

,為何取名巡鎮呢?稍作聯想我們可以猜到,那應是兵馬巡邏之意,這一帶應該是軍隊重點巡邏之處,為何要重點巡邏呢?繼續往東北走上十多公里,那是

偏關

,有點歷史功底的人都知道,那便是

北宋著名的“三關”

之一,與東面的

寧武關

雁門關

組成了北宋最北的防禦體系,著名的

“楊家將”統帥楊延昭

便是在這裡抗遼的。為了抵禦胡人南侵,中國曆代都有修築長城的傳統,長城線路也不盡相同,我們今天看到的長城,其實是明朝時候修建的,修築到了大同以北,但是北宋的格局可沒這麼寬裕,由於

石敬

出賣了

“燕雲十六州”

,長城只能修築到朔州南部。

就以北宋的長城來說,偏關往西就是黃河,那麼,中原的長城防線是怎麼渡過黃河天險的呢?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長城和黃河的結合帶,左側為陝西的逐鹿臺(今樑龍頭),右側為山西河曲的水西門

視線再回到

河曲

,在河曲的市中心有兩條大街,一南一北分別名為黃河大街和長城大街,這裡便是長城和黃河的結合點。原來偏關過來後,長城大體上貼著黃河走上一程,最後在河曲縣城收關,最後的關隘就是如今的河曲

水西門

一帶,隔河相望的,就是陝西府谷的

逐鹿臺

,如今府谷

樑龍頭

一帶。樑龍頭顧名思義,就是陝西長城黃河段的龍頭,如今建有公園。長城的東部起點是河北山海關的老龍頭,那是長城最東部和大海的水岸結合帶,高大的城牆遠遠伸入大海中,徹底切斷了東西往來,所以無論是河曲的水西門,還是府谷的樑龍頭,城牆也都是深深切入黃河中的,唯有這樣才能徹底攔截進出,保證萬無一失。

好,地形越發清晰了,

長城來到黃河岸邊,水西門和樑龍頭兩道雄關一東一西對峙著,不善水戰的胡兵無法突破滾滾黃河

,相反,長城內線卻有渡口互相往來,一邊戰事吃緊,另一邊隨時可以提供支援,就像象棋中的連環馬,環環相扣,萬無一失。

然而真的萬無一失了嗎?

不,因為常態之外,還有偶態,那就是

每到冬天,黃河都會結冰,這樣本來洶湧的黃河天險,反倒成了平坦大道,北方鐵騎此時完全可以穿越這道天險,左右勾拳反擊長城南面的漢人,或者乾脆長驅直入,直搗中原。

所以作為防禦一方,還必須在下游建立相應的巡防設施和作戰堡壘,所以就有了“巡鎮”和“舊縣”堡壘。所以,

海潮禪寺所在的這一地帶,其實就是中原漢人抵禦北方胡人的作戰前線,所有設施都要考慮軍民兩用,寺廟也不例外,這就是海潮禪寺建造成為軍事堡壘的原因。

那麼,為什麼海潮禪寺要擇址舊縣,而不是上游的鹿固、下游的義門,或者說,為什麼上述兩地都沒能發展起海潮禪寺這樣規模的寺廟呢?從詞面上解讀,這兩個地方也都是軍事營地,照理說完全可以勝任。

看來海潮禪寺選址舊縣,還有其他原因。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晉西北衛星區域圖

海潮禪寺南側,有一條小河,名為

縣川河

,河道不寬,河水也不急,然而在乾旱的黃土高原,這條小河的意義非同小可,意味著獲得了生活必需的水源地。縣川河順流而下不遠,就是南北走向的黃河,溯流而上很遠,好幾條辮狀支流曲曲折折滲入到了朔州境內,這意味著她有廣闊的縱深。千萬別小看了這條河道,要知道這是在晉西北,縱橫的是南北走向的呂梁山脈和黃河,南北交通並無阻礙,但是東西溝通卻有天險,所以

穿越呂梁山脈的這種河谷,就跟東部的太行八陘一樣,有效溝通了東西,河道可以運糧,河谷可以行兵,山西中北部的人員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地接力接濟

,處於縣川河和黃河交會點的舊縣,就是這麼一處人員物資的集聚點。

這種地形位置,山西境內還有一個翻版,那就是南面一百多公里外的

磧口古鎮

,一樣也緊鄰黃河,門前一樣也有一條名為湫水河的黃河支流,向東可以穿越呂梁山脈,直通晉中盆地,太原等地的人員物資可以因此來到磧口,透過黃河水運北上,而且因為磧口以下的黃河礁多灘險,北來的黃河物資也必須在磧口下埠卸貨,再經湫水河東進。一個通衢岔口,便可造就一個通商要埠,這就是晉西北的經濟生態。

所以,海潮禪寺擇址舊縣,有著軍事和經濟上的雙重考量。那麼,到底是誰決定建造舊縣防禦體系的呢?

海潮禪寺雖然香火旺盛,但是相關歷史記載卻很少,或者多已湮沒於兵火,能夠肯定的是,

舊縣城郭的

土胎

大體上修築於北宋初年

,且先回顧一下那段歷史。

五代後期,當時的中國北方亂成了一鍋粥,首先統治這裡的是

劉仁恭、劉守光父子

,然後為後唐莊宗

李存勖

所滅;接替後唐的是後晉,也就是那位出賣“燕雲十六州”的“兒皇帝”

石敬瑭及其義子石重貴

;然後手下大將

劉知遠

建立後漢,此人能幹,基本平定中原;但是繼任者後漢隱帝

劉承佑

逼迫手下大將

郭威

造反,建立了後周,同時劉知遠之弟

劉崇

建立了北漢,夠亂了吧?

好在兩位龍馬精神的猛人登場了,那就是後周世宗

柴榮

和北宋太祖

趙匡胤

,兩人在山西東南部打殘了北漢,但就在這時,柴榮又壯志未酬因病去世,北漢在剛剛興起的契丹的支撐下,一直捱到了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這次宋太宗

趙光義

再沒留下遺憾,一舉攻下太原,消滅了北漢,統一了中原。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晉陝蒙三省結合帶衛星區域圖

然而,落入契丹之手的“燕雲十六州”卻再也收不回來了,這意味著

中原政權喪失了隋唐以來的北方天險,防線由原先的大同——北京一線,退卻到了前文所述的“三關”一線

,後者地形險峻程度遠不如前者,胡人南下就變得相對容易很多,中原政權別無他法,只能傾注人力財力打造這條“三關”防線。

舊縣的基本防禦格局,應該是這一時期形成的。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庵內俯瞰,建築屋脊連綿錯落,可以想象格局之複雜

到了明朝,經過

“土木堡之變”

後,明政權充分認識到經營北方防線的重要性,

明代宗景泰二年,開始全面強化加固長城,正是在這一時期,舊關的土坯牆被加固成為磚石牆,最終形成為今天所見的軍事堡壘。

而一個大型城鎮的建立,必然要配套相應的商業和文化設施,舊縣的商業條件先天俱來,上文已經分析透徹,舊縣的文化基因似乎也不欠缺,據傳

“元曲四大家”

之一的

白樸

祖籍就是舊縣,可以想象,當時當地的文化氛圍還是比較濃厚的,當然,寺廟永遠也不會缺席,據傳各類寺庵祠觀多達38處,海潮庵就是其中的典型。

以上都是從戰爭角度觀察分析,然而

胡漢之間不僅有戰爭,還有貿易。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一個王朝興盛之初,都會選擇戰爭這種方式開疆拓土,敵我雙方你來我往拼死爭鬥,直到打得筋疲力盡,這時局面就進入了膠著狀態,對壘雙方一合計,戰爭無非就是獲取利益,既然都已打不動了,那就交易吧。胡人偏愛南方的絲綢茶葉,漢人貪圖北方的羊馬牲畜,彼此都有求於對方,於是就開展貿易,在對壘關隘處闢出一塊專用場地來,進行現場交易,歷史上稱為

“互市”

。山西人歷來有經商的傳統,晉商的商業頭腦那是聞名於世,生意都做到了

外蒙

俄羅斯

,憑藉他們的商業眼光,當然不會忽視舊縣的優越條件:距離三關不遠,又是縣川河和黃河交匯點,南來北往東進西渡的接駁點,在此屯留物資,那是最合適不過,

於是久而久之,舊縣便鍍金為軍事經濟雙學位,海潮禪寺也借力充電,風光了一把自己。

此外,舊縣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的人文意義:明朝中後期難民遷徙活動——

“走西口”的集結地

。明朝中後期和清朝,發生了不少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活動,著名一點的就是

“走西口”、“闖關東”、“下南洋”

,這些移民活動帶有很強的地域特性,大都按照就近原則進行遷徙,譬如闖關東的大都是河北、山東、山西、河南,下南洋的大都是福建、浙江、廣東,走西口的大都是山西、陝西和河北,不妨回望一下,他們為什麼要走西口,走的又是哪個西口呢?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山西省地形圖

還是整體瀏覽一下山西地貌:整個山西東西兩側分別是

太行和呂梁山脈

,中間是狹長的谷地,由北往南散落著

恆山、五臺山、系舟山、太嶽山、中條山

等一系列小山系,並因此切割出不少山間盆地。相對而言,這些盆地是富足的,可以開墾種植,發展農業,但山西更多的是山地,尤其是晉西北,基本上為呂梁山脈所覆蓋,這種地貌一旦發生自然災害,基本上就顆粒無收,所以當地流行著這樣的說法:

“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

,當地居民唯一的出路,就是遷徙移民,北方富饒的河套平原和蒙古大草原,那裡人少地多,是理想的移民目的地。只是上述地方已是所謂的關外了,要想前去必須出關,也就是必須透過長城關口,長城的重要地段大都建有關隘,也就是上述“三關”中的

“關”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禪寺方丈院,上下聯錯位了,需要左右對調一下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禪寺內堂,頂上的“澤潤生民”四字,很有生態內涵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禪寺的香爐,走西口的人們,大都要在此寄託情思和心願

再從詞面上形而上學分析:

西口

,西面的出關口。很顯然,對晉西北人來說,西口就是

河曲口

,對陝北人而言,西口就是

府谷口

,對山西中部和河北一帶的人來說,西口則是朔州右玉縣蒙晉交界處的

殺虎口

。可以想象,背井離鄉的難民們來到舊縣,已是關內的最後一站了,前路漫漫,不知什麼命運在等待著他們,所以找個寺廟燒柱香,寄託一下情思和心願,恐怕也是人之常情,就像打海人要去媽祖廟燒香禱告一樣。他年衣錦還鄉榮歸故里,再來到當年那座寺廟,燒香還願也是在所難免,所以,

舊縣這座海潮禪寺,到底寄託了多少他鄉故人情懷,恐怕無人得知,無法計數,我們唯有從海潮禪寺的體量和規模上,想象一下當年的盛況,想象一下煙火闌珊處那情非得已的淚光。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庵山門外的碑記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庵山門外的碑記

黃河岸邊的一座尼姑庵,為何打造成了銅牆鐵壁的邊境古堡?

海潮庵山門外的碑記

晉西北遠離大海,滾滾而來滾滾去的黃河水,那是晉人耳中的海潮原聲,供奉的自然也是南海觀音了,那是女尼心中的救世初心,只可惜,比丘尼讓渡給了比丘,海潮庵褪色成了海潮禪寺,就好像泥胎牆包上了磚石,表裡春秋,未得始終。

那些走西口的晉人,早已沒人記得起誰是誰了,千百年來,縈繞回響的那些人聲旋律,早已絕響於歲月斷章,能感懷的唯有自然伴唱,可謂是:

海潮香火誦不盡氤氳,黃河濤聲渡不完喧譁,銷魂如是,勸君莫惹故國愁,落得一身傷,斷腸關外樓。

最後,附河曲故人

白華

(白樸之父)詞一首,

鄉關故人,恰如其時愁

《滿庭芳·示列子新》

“光祿他臺,將軍樓閣,十年一夢中間。短衣匹馬,重見鎮州山。內翰當年醉墨,紗籠支高闊依然。今何日,燈前兒女,飄蕩喜生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