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別關燈,我怕黑”

  • 由 六方傳媒雅雯 發表于 棋牌
  • 2021-09-23
簡介part1目錄:-宗教背景-約翰·科菲形象分析-梅琳達、瀕死體驗與女性之信仰-人的平等:種族、LGBTQ與珀西-惡之救贖:比利、德爾、普救論之迷思-死刑爭議以及普通人的正義-苦難、神蹟與等候死亡-附錄1

撒旦引用神的話要聽嗎

勸退字數: 8779 閱讀時間: 27 分鐘

前天看了電影《綠裡奇蹟》,很有感觸,本來想借著機會寫出來一篇關於這部電影和宗教的關係,但是偶然間看到一篇影評,寫的非常好,故放到這裡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

因《綠裡奇蹟》是以信仰為主題的電影,故本文將從基督教世界觀出發來分析影片細節,描繪基督信仰價值,質疑和追問基督信仰的陰影。文中將大量引用聖經。若讀者對基督教缺乏瞭解或感到牴觸,不妨從文化角度來閱讀本文,權當獲取零星關於西方文化的知識。部分細節將援引原著內容,但影片若有與原著相沖突之處,以影片為準。文中「基督教」指廣義的基督宗教,非指代新教。中文聖經「 神」照慣例空一格。

本文結構如下:

-影評部分引用

-談談我的感想

以下出自La Folia 2020-06-01 14:43:38

《綠裡奇蹟》改編自斯蒂芬·金的小說,導演為弗蘭克·德拉邦特,他也執導了電影《肖申克的救贖》。故事發生在1930年代大蕭條時期,冷山監獄。The Green Mile 指死刑犯從牢房到行刑室的路,因地磚是綠色而得名。

part1目錄:

-宗教背景

-約翰·科菲形象分析

-梅琳達、瀕死體驗與女性之信仰

-人的平等:種族、LGBTQ與珀西

-惡之救贖:比利、德爾、普救論之迷思

-死刑爭議以及普通人的正義

-苦難、神蹟與等候死亡

-附錄

“別關燈,我怕黑”

1。宗教背景

影片開始後不久,監區長官保羅(湯姆·漢克斯 飾)回到家中,妻子第一次出場。導演在這裡給了一個特寫:妻子戴著一條銀質十字架項鍊。這表明了兩人的基督徒身份。1930年代的美國,基督信仰尚算普遍,從獄警們在保羅家聚餐時的對話也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基督徒,大機率是新教徒。

影片後半部分,約翰·科菲復甦了腦瘤病危的梅琳達,梅琳達把自己的聖基多福項鍊送給他。從此處可以看出,梅琳達有可能是天主教徒,或對天主教感興趣的新教徒,非常虔誠。而她丈夫、典獄長哈爾是一個不大虔誠的教徒——保羅家的花園聚餐中提到,獄警們都在同一間教堂聚會。哈爾自梅琳達病後很久不去教堂,而且獄警們帶約翰去治療梅琳達之前有過疑慮:「他是那種人……無論發生什麼,他都不會相信的。」

“別關燈,我怕黑”

聖基多福(St。 Christopher),又譯聖克里斯托弗,是天主教和東正教中的聖人,被尊為旅客、水手、運動員的主保。中世紀黑死病(鼠疫)流行之時,他也被奉為十四救難聖人,護佑人們渡過水災、瘟疫、猝死和交通事故。

聖基多福是一個身材極其魁梧的人,頭腦簡單,和約翰·科菲一樣。他年少時立志服侍世界上最偉大的君王,於是找到一位國王。國王懼怕魔鬼,基多福就認為魔鬼是最偉大的君王。後來基多福遇到了魔鬼,魔鬼言辭中流露對基督的懼怕,基多福想,那麼基督一定是最偉大的君王了。基多福在尋找基督的路上遇到一位修士,修士教他守齋和禱告,他都做不來,所以最後修士教他去一條水流湍急的河邊揹人們過河。有一天,他背了一個小孩,在河裡越走越覺得重,差點淹死。基多福就說,這輩子第一次遇到這麼重的人,好像整個宇宙的重量壓在我的背上。小孩說,基多福,你不必驚奇。你剛才揹負的,不僅整個宇宙,連創造宇宙的主宰,也背在你肩上了。我就是耶穌基督,你所事奉的主人。你既然忠心事奉了我,現在你把木杖插入土裡,明天就會開花結實。[1]

基多福跑到裡西亞城,把杖插到土裡,木杖開出花來,基多福也勸誡了許多人歸信基督。國王為此逮捕和處決了他。行刑前基多福告訴眼瞎的國王說,把他的血和了泥塗到眼睛上就能復明。基多福死去,國王復明,並歸信了基督。

2。約翰·科菲形象分析

約翰是個孤兒,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到處打短工維生。他智力不高,雖然理解力沒問題,但表達能力很差,也不識字(除了自己的名字)。許多影評中都會寫,約翰是耶穌的化身,約翰是神派來的天使,人們沒有珍惜,等等。我想說的是,約翰是一個普通人。但他確實是也是耶穌的化身。

“別關燈,我怕黑”

耶穌的化身和耶穌的化身,看起來一樣,其實中間有很多曲折需要解釋。

在基督教裡,人本應永生,卻因原罪(sin)而有了死亡。神全知全能,但祂對完美的理解與我們不同,祂沒有創造一次性的完美世界,而是在創世以先定下救恩計劃,讓聖子耶穌降世體驗死亡、戰勝死亡,用耶穌的血洗淨世人的罪,於是,人得以在死後迴歸到神,迴歸到永恆的生命和幸福。(注:本段僅為基礎知識說明。關於三位一體教義,此處暫不展開,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了解。需要說明的是,人格神和擬人神是有區別的,這一點很重要,先寫在這裡)

我們引用兩段經文: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 (加拉太書2:20 和合本)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沒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 (腓立比書 1:20-21 和合本)

人信了基督,是要照著基督的樣式去活,而且基督/聖靈也駐於人的靈魂中。這樣,人就分享了神性。聖多瑪斯(St。 Thomas Aquinas, 1225 - 1274)有言:「天主的獨生子,為了要使我們分享他的天主性,便取了我們的人性,為的是成了人之後的他,能使人成為天主。」約翰為什麼既像耶穌,又像聖基多福?其實他還像聖經裡的施洗約翰和使徒約翰——因為耶穌的所有信徒,都像耶穌。

我們再說約翰的智力問題。引用《聖經》: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 (哥林多前書1:27 和合本)

這段經文一直讓我困惑。我很喜歡不信神的哲學家維特根斯坦,他對「精確」的追求無人能及。我學了維特根斯坦,就想問:什麼樣的算是愚拙?取多少百分比?資料模型怎樣構成?

後來我發現,這段經文似乎可以這樣擴充套件:

神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自以為)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自以為)強壯的羞愧。

“別關燈,我怕黑”

約翰真的笨嗎?不見得。他對痛苦的感知,並不能一概劃分到「超能力」,那是洞察力。他是一個洞察力和感受力很強的人。他的詞彙簡單,不上臺面,但又很精確。重要的是他謙卑溫馴,只在人們真正需要幫助的時候才顯示能力。成功了,他會很高興,卻是為了受助者而高興,而不是自傲自矜。

約翰最後求死。他為所有人的痛苦而痛苦,他的人生太沉重了。走過綠裡之前,他有一段小小的演講。智力不高的約翰,為什麼最後能說出那麼長一段話?或許是因為,那些感受,早已在他心頭盤旋了一生。

然而約翰求死,僅僅是為了自己嗎?雙胞胎女孩是比利殺的,他請求不要把真相告訴喪女的夫婦。因為說出真相,那對夫婦就會知道,是自己善待的幫工比利害了自己的孩子,而且比利被獄警珀西殺了。他們將永遠活在自責的痛苦和無法親眼看到比利死去的遺憾中。約翰被行刑,這對夫婦才能好好活下去。

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加拉太書6:2 和合本)

約翰還說:很抱歉我是這樣的人(I‘m sorry for what I am。)。約翰是僅僅為了安慰這對夫婦嗎?他是真的抱歉。因為他沒有治好兩個小姑娘。他也沒能把所有需要醫治的人都醫治了。

臨死前幾天約翰請求獄警們帶他看了電影。男女主角沉浸在愛情中,邊跳邊唱:「天堂,天堂,我就在天堂。」坐到電椅上的時候,約翰也小聲重複著這句話。

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也必同得安慰。(哥林多後書1:7 和合本)

約翰怕黑。然而他會知道——

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資訊。 (約翰一書1:5 和合本)

“別關燈,我怕黑”

3。梅琳達、瀕死體驗與女性之信仰

梅琳達是一位美麗善良的女性。她得了腦瘤,確定無法手術。保羅把獄警兄弟們喊到家裡聚餐,商量要讓約翰去救她。這件事風險很大,以至於一位獄警說,我敢肯定她是位美好的女性。保羅妻子說,最美好的(the finest)。

最美好的梅琳達的大腦被癌細胞侵佔,在極度痛苦之中,她整天說些她根本無從聽聞的髒話。這裡契合了聖經:耶穌曾經從抹大拉的瑪利亞身上趕出七個汙鬼。那時常有人被汙鬼/汙靈附身。我一直不太理解魔鬼(撒旦)、汙靈這些意象,太神話了,但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確實難以解釋。也許確有魔鬼,也許又是一種所謂的象徵手法。我們順著電影的敘事看下去。

約翰把病毒從梅琳達身上吸了出來。梅琳達醒後說,我夢見了你,我夢見我們在黑暗中相遇。

“別關燈,我怕黑”

我讀過很多瀕死體驗自述(其中基督徒只佔少數),大多數人會談到黑暗的隧道,之後是永恆的光。在基督教的世界觀中,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梅琳達與約翰交換病毒的時候,就是在死亡的隧道中相遇。

然而既然死後是永恆的幸福,為什麼約翰要把梅琳達帶回來?我讀過的瀕死體驗自述裡,有相當多的人是自願回來的,因為在世上還有放不下的人。神(有些人的描述僅僅是「那道光」)聽到人是為了別人,為了要愛別人而回地球,就會批准,並且給予讚許。而有些人是想要立刻留在天堂,結果被神送回地球,因為地球上的人非常需要他們的愛,他們還有很多功課要完成,只是他們之前不知道。幾乎所有瀕死體驗自述者都會想念天堂,但也更安住於當下,因為既然現下就有去愛的機會,當然要馬上去愛。

我們再來說梅琳達的病,當下治好梅琳達,她還是會死。耶穌治病救人,與其問耶穌為什麼只治了那麼幾個人而不把全世界的病人都治好,不如問,耶穌治好的那些人,此生會不會再得別的病?當然還會。所有人也都會死。原著梅琳達確實在十年後死於心臟病。那時,正如瀕死體驗自述者們所說,她將回到光中,那是她真正的家鄉。約翰也一樣。

“別關燈,我怕黑”

這些人都是存著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卻從遠處望見,且歡喜迎接,又承認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希伯來書11:13 和合本)

梅琳達把聖基多福吊墜送給了約翰。除了前文「宗教背景」一節中所述內容,這裡還反映了聖經中伯大尼的瑪利亞膏抹耶穌的故事。伯大尼的瑪利亞拿了一瓶極貴重的香膏來抹耶穌,被人斥責說這瓶香膏賣了可以救濟多少窮人,但耶穌說她做的是一件美事,你們以後還有很多機會去救窮人。

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記念。(馬可福音14:9 和合本)

耶穌當時快要上十字架了,約翰此時也快要上電椅了。用膏油抹身,後來成為天主教七件聖事之一,稱為「傅油」。[2]

在梅琳達的身上,可以找到新約中那些偉大女性的信德。保羅的妻子也一樣,她很快就懂得了約翰的能力。她們是新約女性的當代版:敏銳,堅固,更直接和迅速、卻更寡言地與聖靈相通。她們往往超越語言。梅琳達的擁抱,是約翰一生中最溫暖的瞬間。

“別關燈,我怕黑”

4。人的平等:種族、LGBTQ與珀西

1930年代的美國仍處於種族隔離時期。約翰是一個黑人,孤兒,愚拙。我有段時間好奇,西方人早早接受了基督教,還能幹出黑奴貿易和兩次世界大戰這樣的事。後來我知道,具體有三:

①時間尺度。神的時間尺度和人不一樣。你覺得到了二十世紀人類還能搞出世界大戰,其實兩千年算什麼呢?哪怕從人類直立行走開始算起——兩百萬年都不算什麼。人類有的是時間要去進化,提升整體的道德水準。一千年提高一個百分點都算不錯了。當然,在神那裡,時間更可能是不存在,或者至少不是線性。它只是人類所在的宇宙座標系中的一條座標軸。在神那裡一切都是同時發生。

“別關燈,我怕黑”

親愛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彼得後書3:8 和合本)

② 承上,人類一千年能提高一個道德水準百分點已經不錯。我們不打仗了,還是會幹很多別的壞事。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傳道書1:9 和合本)

③基督教也是在動態發展的。儘管我們一千年只能提升一個百分點,但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會提升。天主教或許從前對種族歧視袖手旁觀,但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修改了許多教理,普世的平等就是真理。它還接納了宇宙大爆炸和進化論,闡述了信仰與科學的關係。[3]去年,現任教宗方濟各還修改了多項梵蒂岡法律,邁出了天主教神職人員性犯罪問題上最重要的一步。

和種族問題一樣嚴重的是性少數問題。影片中的虐待狂獄警珀西,應是一個同性戀者——也可能是一個因為女性化而受到霸凌的直男,或逃避自己性取向的邊緣者。Percival 原來是一個高貴的名字,但它的簡體 Percy 後來變得不太好,Percy 一般給人的印象是陰柔、尖酸刻薄。珀西的氣質確實如此。他還懦弱、亢奮、歇斯底里。珀西被殺人狂比利摸下體的時候,除了失禁,他也勃起了。我傾向於認為珀西仍在探索自己的性取向,並逃避自己的同性戀傾向。

斯蒂芬·金是在醜化 gay 嗎?我認為不是。珀西的形象或許恰好反映了那個年代同性戀者的處境。《雲圖》裡的同性戀作曲家,與珀西處於同一年代,拋開他的才華與愛情不提,他也非常的雞賊和刻薄。壓抑的環境會把人深層次的惡激發出來。

“別關燈,我怕黑”

珀西面臨怎樣一個環境?他是州長夫人的侄兒,權力放縱了他,也限制了他。在權力之下珀西不得不壓抑自己內心美好而小眾的那一面,他的慾望畸形生長,在權力的可利用範圍裡,他長成了一個虐待狂。但同樣地,珀西也會受到欺凌。獄警同事們已經是心性成熟的男人,他們排斥的是已經變態了的珀西,但在珀西的少年時代,直男同學們毫無疑問會欺凌他。珀西無法向上、向下、向同等的人尋求友誼和慰藉。獄警們偷運約翰那一晚,珀西在看一本很低階的色情漫畫,那是監獄預備了給犯人們消遣的。此外,珀西沒有個人事業追求,他的工作都是州長夫婦安排,他逃避自我成長。懦弱與虐待狂,權力與孤獨,缺愛與性慾,共同構成了珀西。

英劇《唐頓莊園》中的僕人托馬斯·巴羅也是一個很糟糕的 gay。但與珀西不同,巴羅出身卑微,他從來沒有高處不勝寒;他到貴族莊園裡當僕人,環境又恰好比較優雅和開放。莊園裡三小姐去世的時候,巴羅第一次痛哭,因為三小姐很善良,她是當時唯一併非出於貴族風度、而是出於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真誠——來對待他的。巴羅從這以後慢慢地調整自己放下自負與刻薄。儘管主人們不喜歡他的性格,但他還是靠努力、靠專業技能一步步成為優秀的管家。他不逃避成為自己。他還發現,他和大小姐的兒子可以相處得很好,就像當年的卡森管家和大小姐一樣——只要他釋放善意與溫柔,還是會有人喜歡他、需要他。

基督教最令我不解的地方就是關於同性戀的教導。和種族平等一樣,這一點也是到了二十世紀才得以修正。天主教現在認為,同性戀者和其他所有人一樣,沒什麼不同,也是神所愛的兒女。教會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但同性性行為仍是罪,教會希望受洗歸主的同性戀者不再行同性性行為。我查閱了一些關於古希伯來文和古希臘文聖經中同性戀字句的資料,這些資料的註釋者把經文框得很細,例如所謂禁止同性戀其實僅僅是禁止聖殿男妓、索多瑪和蛾摩拉最大的罪是驕傲和濫交,等等。我進一步思考:若果真如此,神學最發達的梵蒂岡為什麼不修改教理?我也試著自己回答這個問題:一方面天主教的釋經權柄在梵蒂岡,梵蒂岡說的最接近神的教導;另一方面,梵蒂岡一向嚴謹、滯後,就算真的有可能進一步調整,也要到很多年後。這就又回到時間尺度上。

“別關燈,我怕黑”

我聽過很多教徒說,異性戀才有愛情,同性戀是缺愛、是尋求依賴,願主賜給同性戀們恩典,讓他們知道只有神配合的(異性戀)愛情才是真的。但我並不缺愛,我最先感受到的純粹的吸引就是來自女性。我也嘗試了異性戀,總覺得差點什麼。有些教徒似乎被神扭轉了性取向,但我想,和當個純粹的異性戀相比,我倒寧願選擇獨身。

我也嘗試問神這個問題,每次都聽到一個答案:愛我。我不能確定這是不是真正來自神的答案,但我想這個答案沒錯,因為愛神的幸福確實是最高的幸福,屬世的幸福沒有更完滿的。然而我還是經常會問這個問題,也沒有決定從此不再喜歡同性。也許這個困惑將始終跟隨我。

除此之外我還想問,你們讓跨性別者怎麼辦呢?雖然極為稀少,但有的人確實生來有兩套生殖系統,有的人體內激素錯配。你說神造男造女,為要男女配合,那神造的雙性人呢?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 (約翰福音 9:2-3 和合本)

假如一個人是跨性別者,從小沉浸在痛苦之中,後來他做手術變成女性,她感到自己在女性的身體裡平靜自如,她也全力以赴用女性的身份去愛人,許多人因她的勞作而得到幫助。我們又怎麼能判定說,這不是神的作為呢?

“別關燈,我怕黑”

5。惡之救贖:比利、德爾、普救論之迷思

珀西和比利是全片花了最多篇幅來描述的壞人。

比利想要一塊玉米麵包,保羅和約翰沒有給他。不想被關在黑暗的地方,沒有人理他。受害者一家對他很善意,他姦殺了人家兩個女兒。犯罪究竟是從哪一步開始的?如果天生基因有缺陷,神造他又是為何呢?邪惡與無愛,是不是一條莫比烏斯帶?

約翰說,他看到了珀西和比利的內心,這是兩個真正邪惡的人。「比利利用她們之間的愛殺死了對方。」可是一個不懂得愛的人會參透愛的含義嗎?我認為不會。他只看到了愛那層柔美的外殼,沒有看到那顆光芒萬丈的心。他只看到了愛可以利用的特質,沒有看到愛可以滌盪萬物的特質。比利與其他死刑犯的區別不是他的罪行格外惡劣(片中的死刑犯都很惡劣),而是他從無悔改之心。

“別關燈,我怕黑”

在牢房裡養小老鼠的法國人德爾,也是姦殺和縱火罪。他是法國人,天主教徒,雙性戀(姦殺了女孩,原著中寫到他入獄後曾試圖猥褻珀西[4])。他和小老鼠金格斯先生相伴的時光,像是神賜的愛。獄警們也對他友善,撒謊說會把金格斯先生送到鼠村去,讓它度過快樂的一生。德爾知道他們騙他,但這種欺騙裡的善意,是他最最珍惜的東西。德爾到最後是真心悔過的,他也相信,神寬恕了他。

德爾上了電椅,海綿沒浸水,他被烤了很久,整個人都燒焦了。約翰感受到他的痛苦,那種共振震碎了牢房的磚頭。但是約翰最後說什麼呢?他說,德爾是幸運的。不僅是因為德爾最終結束了痛苦,還因為,約翰知道神會寬恕真心悔過的人。

幾天之後約翰把從梅琳達那裡吸來的病毒吐給了珀西,珀西槍殺了比利。這些情節一方面預表了地獄——極惡且不悔改之人,會得到這樣的下場。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如何知道,神不會對他們施以憐憫呢?畢竟,他們的的確確受到了外來的傷害。我想這是一個開放式的謎題:我們可以相信,神對惡徒有烈怒,會懲罰他們;我們也可以相信,惡徒被魔鬼所害,他們在世上的悲慘下場會以神的憐憫告終,無論是去煉獄煉淨還是直接被接納到天堂;我們還有第三種相信,那就是我們無法推測這些惡徒的結局,但等到我們也來到神面前,我們會折服於祂已作出的公義的判斷。

“別關燈,我怕黑”

6。死刑爭議以及普通人的正義

德爾和約翰的死刑改變了保羅和獄警兄弟們。幾位獄警後來全都申請調去了少管所。

縱觀人類歷史,直到19世紀,全世界還是死刑氾濫。1822年,英國有記錄的死刑罪名達222項,包括偷獵、造假幣、搶劫養兔場和伐樹。每宗案件的庭審時間平均為8。5分鐘,可以肯定有很多無辜的人被送上了絞架。據估計,從耶穌時代起到20世紀,1。9億人因輕罪被判處死刑。[5]同時,根據2012年聯合國大會A/RES/67/176號決議,「沒有任何確切證據可證明死刑的威懾作用」,而「施行死刑的任何司法誤判或失敗都是無法逆轉和補救的」。

廢除死刑的理由,除了聯大所提到的「沒有任何確切證據可證明死刑的威懾作用」,還有兩個常見理由:限制公權力和尊重生命權。有些國家認為,死刑雖好,但太容易被公權力濫用了,想捏造罪名處死任何人都輕而易舉。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乾脆取消這個權力。有些國家基督教信仰深厚,認為任何人無權剝奪他人生命——一個人殺了人並不代表他就該被另外的人殺。法理是不能完全基於人類情感來設定的。生命的主權在於神。[6]

“別關燈,我怕黑”

雖然不是所有國家都廢除了死刑,但幾乎全世界都在推進「慎用死刑」。中國2007年由最高法院收回了死刑複核權,並將多項罪名(以經濟罪為主)從死刑罪名中除去。片中獄警們的選擇代表了人性進步的方向。

獄警們的選擇還意味著,普通人可以為社會公平和正義做些什麼。最近有些粗糙利己主義者的事情給我很多感觸——我認為他們很笨,他們甚至不懂怎樣得體地去達成一個利己而不損人的結果。他們高估自己面臨的風險,踐踏別人的善意,對世界的複雜性毫無把握。我對他們的看法絕對不會停留在「體諒他們的難處」上。做人不要這麼虛弱。這不是道德綁架——事實上,一味放任他們這樣的人,反而會造成對正直者的道德綁架。片中的獄警有兩次選擇:第一次,大蕭條時期,寧願丟工作也要幫助約翰和梅琳達;第二次,離開死刑監獄去少管所,除了厭惡司法的不嚴謹,他們還希望能夠切實去做些幫助他人的事情。這些閱歷豐富、性格溫厚的人,去少管所真的可以幫到很多孩子。這就是普通人的堅守和進取。

“別關燈,我怕黑”

7。苦難、神蹟與等候死亡

像所有人一樣,保羅和約翰都追問世界的苦難。他們質問神,所有的基督徒也都質問神。我們都知道,苦難是從根本上來說是沒有意義的,神也不會那麼輕易地給我們解決苦難。[7]但在基督教,耶穌會說,也不是你犯了罪,也不是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你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神無所作為嗎?對一些人來說,約翰就傳遞了神的愛。對少管所的孩子來說,保羅傳遞了神的愛。

因為全律法都包在「愛人如己」這一句話之內了。 (加拉太書5:14 和合本)

“別關燈,我怕黑”

我小時候很喜歡抱怨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我要是能有這個條件、那個條件,我就會過得好很多。後來我發現,沒有一次苦難不是帶著神的祝福而來的。沒有一次苦難,我不能學到東西。我依然會努力去避免苦難,但新的苦難來了,我會接受和克服它,而不是與它共沉淪。

對苦難的理解和對神蹟的理解也是一體的。[8]我不信當代現實中還有約翰那麼玄乎的神蹟。然而,就像天主教對詮釋聖經時能象徵就象徵一樣,約翰也是一個象徵。正確的神蹟觀,不是光怪陸離,也不是當下就被給予完滿的幸福,而是要認識到,種種平凡,皆為神蹟。陽光是神蹟,好天氣是神蹟,流浪動物跑來要飯求摸也是神蹟。一次成功的手術,既是醫生和科學的偉大,也是神蹟的悄然降臨。只是神蹟常被忽略、誤解和報復。醫生接納和治癒病痛,被砍死砍傷;兒童純真美好,因此成為惡人的洩慾工具;改革者深謀遠慮,總要到數代之後才能被理解。

約翰把一部分超能力給了保羅和小老鼠,具體表現為壽命增長。保羅認為這既是祝福也是懲罰——他執行了神使約翰的死刑,於是被懲罰看著所有愛的人死去,見證這世上此起彼伏的苦難。但我想,這仍然是祝福大於詛咒。聖經中耶穌死後,使徒保羅用一生去向全世界傳播福音。神給他這樣一個機會,去儘可能地傳遞愛。愛是永不止息。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 4:6-8 和合本)

懲罰是什麼呢?是他還有那麼久的時間才能回到天上的家鄉。可那只是地上的懲罰。讓我們回顧梅琳達一節的瀕死體驗內容——在天鄉,時間失去意義。

他們若想念所離開的家鄉,還有可以回去的機會。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希伯來書 11:15-16 和合本)

— 正文 完 —

附:參考資料

[1]giwi。聖基多福殉道

[2]天主教會。天主教教理[M]。河北信德社:石家莊,2012:360。

[3]天主教會。天主教教理[M]。河北信德社:石家莊,2012:43。

[4][美]斯蒂芬·金 著; 張瓊, 張衝 譯。綠裡[M]。人民文學出版社/99讀書人:上海,2016:1。

[5][美]斯蒂芬·平克 著; 安雯 譯。人性中的善良天使[M]。中信出版集團·見識城邦:北京,2019:1。

[6]瀟瀟。只談信仰

[7]匿名使用者。上帝為什麼不立即消除地球上所有人心中的惡和罪並且1秒鐘內讓地球就變成天堂?

[8]匿名使用者。上帝和魔鬼打賭玩弄約伯的原因是什麼?

PART I -END

02我的一點思考

《綠裡奇蹟》最吸引我的,是其中的隱喻和宗教色彩。裡邊的約翰我倒覺得是聖經裡記載的耶穌愛徒。

“別關燈,我怕黑”

他有野心、有熱忱,但是有點暴躁。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在聖靈的管制下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負債,就變成他的資產,他變得很成熟。最大的弱點變成最有力的資產。所以他成為我們在基督裡成長的一個榜樣。主的力量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顯然也在他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也許綠裡奇蹟就是用這種較為明顯的暗語,告訴我們片中的約翰是神的化身,是夢想中的天使,是下凡到人間的受難者。

可即便如此,他沒能夠救活開頭的兩個小女孩,沒能夠在第一時間懲罰獄中的“壞人”獄友。約翰最愛說的一句話“I’m sorry for what I am。”

《綠裡奇蹟》雖保有史蒂芬金慣用的驚悚手法,但與他其他小說不同之處在於,這同時也是一則動人且充滿哲思的寓言故事,無論是長生不死的聰明老鼠、面惡心善且擁有奇蹟力量的黑人囚犯、看盡人生百態的獄囚,史蒂芬金運用超現實的手法,寫出這個刻劃人性的奇特故事。

綠色本來就代表希望的意思,當約翰被送進監獄裡時就代表著希望降臨到監獄了,而約翰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後來約翰被執行死刑時,他又回到了天堂。電影最後交代了保羅的年齡,他活到了108歲還沒有死亡,那隻老鼠也和保羅一樣,那正是因為約翰的力量啊。可是正義絕不止在108歲,它會像約翰把力量傳給保羅一樣繼續傳給其他人生生不息。

約翰從頭至尾說過一句話——“我怕黑”,可是“黑“的是什麼呢?是黑色面板?是人心黑暗?是在1939年的種族歧視?是天使下降人間的黑色體驗?

像劇中說的是不是我誠心誠意的祈禱,我就能回到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我一直以為那就是天堂。那時侯,我最愛的女人陪在我身旁。我們都得死,沒有例外,這我知道,但是上帝啊,有時候,這條路真的太長了。

“別關燈,我怕黑”

《綠裡奇蹟》是個較為冷門的電影,小說反而更加流行一點。但是真心推薦大家心裡安靜的時候,去看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