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 由 梧桐樹邊羽 發表于 棋牌
  • 2021-08-14
簡介於是董仲舒有限的保留了黃老之術,把法家的思想引入進來,把孔子的神像高高舉起,鼓搗出了新儒家——“漢儒”

儒教的教義是什麼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最近和朋友聊到宗教與社會,總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這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宗教是宗教,信仰是信仰,斷不能混淆。你哪怕是說“金錢萬能”,也是有信仰的。只是信仰的健康與否問題。

而國人的宗教問題確實有些弔詭。只要一提起宗教事務,估計首先反應過來的就是佛教,道教。其實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有個著名的“三教合一”的說法。哪三教?儒教,佛教,道教。有朋友就會奇怪,儒家算是一個宗教嗎?為什麼感覺不到呢?佛教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道教相對來說香火少些,可儒教算什麼呢?

儒家的起源

儒,左人右需。這個字的意思其實就是你吃飽了吧,就需要一些條條框框的東西來約束自己了。大概就是被需要的人的意思,起源於周室的禮儀人員,負責管理王朝祭祀禮儀。後來王室衰敗,就流落到民間來教化萬民。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孔老先生年輕的時候就入了這行,就好像咱們現在有些偏遠地方主持喪禮的人。各種規矩亂七八糟,你得找個懂的人管事,類似於婚慶喪禮總管吧,但是孔老先生天資聰穎,並不滿足於生計,就透過自身的學習研究慢慢領悟並歸納整理成為一門學問。

但是孔老的學問實際上在他周遊列國的時候已經沒人愛了,也就是說先秦儒家治民方面的知識在當時的各國國君眼中已經過時。王霸大業需要的是強國的“法”,而不是講仁義的“儒”。

而漢武帝支援儒家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和信任“黃老之學”的舊勢力唱反調,同時董仲舒對儒家思想進行“三綱五常”的改造也是符合漢武帝的需求的。

中國幾千年來的格局追根溯源在西周的一系列的制度,孔子的思想是恢復西周的狀態。西周的沒落與西周初期的分封制關係巨大,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祖宗都是曾經分封的王,孔子給混亂的社會開出的“藥方”之一是恢復周禮,回到西周的狀態。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漢武帝生平所做的大事情之一是就是“推恩令”,削弱藩王的勢力。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所以,儒家被推崇也好、被詆譭也好,都是統治者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它罷了。而在不斷利用它的過程中,異化了它。

儒家成為儒教的發端

應該是戰國時期。第一座孔廟,是戰國建的。身為一個宗教,要有祭祀物件,戰國的時候就有了。也就是說儒家祭祀的是孔子,還有他的門徒。

中國歷史出現的活人誰被立過廟?除了那些諸如呂洞賓一類的神仙,得到認同的大概就只有孔子和關羽。佛教大舉入侵是東漢,反過來促成了道教的產生。後來道教裡面的神職基本上都是活人,比如玉皇大帝,他就姓張。

基本可以確定儒家成為儒教,是從戰國時期第一座孔廟開始。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如何判斷一個宗教?

宗教要有教規、戒律、祈禱功課之類,東方佛爭一炷香,西方爭真主。所以有排他性,有供奉。

清規戒律這些東西,儒家其實是有的。《論語》裡面記載了孔子的那些話,其實就是他對後來人的行為上的一種要求。儒教的經典是《論語》等等,而儒教的教義則是“克己復禮”。不是任何一個宗教的教義都是明確寫出來的,從以前的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到曾經的撒旦教,到頭兩年的飛天拉麵神教,實際上都是沒有明確教義的,他們的教義都是後世的信徒根據他們經典的一些話歸類出來的。

由此可得出,儒家在當時確實可定性為一種宗教。有教義,教規,教宗。只是不論鬼神,屬於一種比較世俗的教,但是還是提倡修身。我們這裡單指先秦儒學進入漢朝後被神化,哲學化的儒教。

儒教的建立,說明西漢之前儒學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四處開花。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當時的儒家思想的兩條主線

先秦儒家的主旨是經國濟世。

一條主線就是對這個主題進行哲學化的解讀,直到成為一種哲學化的思想體系;而另外一條就是世俗化了,淡化了經國濟世的主旨,片面強調修身的作用。

孔老的施政邏輯是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首先就是修身。隨著主旨哲學化,演變成為修心。修身是孔子施政邏輯的起點。

修身的標準是什麼?是“仁”。

他的施政理念就是希望達到全社會都以德服人,為政以德。就是全社會包括社會的頂層在實施管理的時候也是行仁,或稱之為“德政”。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但是我們平時都是說仁義仁義。那麼“仁義”的義從何而來?

這個其實跟我們平時說孔孟一樣,提出義這一點就是孟子。

因為仁注重個人修身而義注重社會規則,這裡的“義”不是指義氣,而是指遵守社會規則。

一國的管理者不但要有仁,而且還要有義,自然做到民貴君輕。這個可以稱之為的“仁政”。

所以

先秦儒家的宗旨就是仁政,德政。中心思想是仁義。

孔子想恢復周朝的那些東西,其實只是他推廣自己思想的一種形式。當然,孔子是非常注重這些形式的。但是他的整個核心是“仁”。

儒家學問在孔孟這裡算一個小的階段,分界點。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孔孟,被尊為儒家正統。那麼他們後面是誰呢?

提出人性本惡的荀子。

因為人性本惡那就只能依法治來強硬管理,這個就基本上拋棄了全民修身,民貴君輕的那一套。完全站到了統治階級那一邊,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雖然說荀子算是儒家出身,但是他的性惡論為法家提供了直接的理論基礎。

所以說,荀子雖然不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但是也不能算是儒家。他的理論相當於是屬於儒家的修正主義,也就是儒家文化變異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秦始皇統一之後焚書坑儒,傳統的正統儒學,被打擊的體無完膚。亂世之中書生無用,保命是第一要義還講什麼學問?這也就是為什麼劉邦西漢建國之後儒家學問並沒有成為首選的統治意識。一直到漢文帝,包括漢武帝沒有真正拿到大權的時候,都是黃老之術治國,讓剛剛大亂的天下修生養息。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黃老之術

“黃老之學”是用老子思想來對法家進行糾偏,以達到一種完美的國家、君主、人民之間的平衡。他們提出“道法”的概念,其政治邏輯是,只有符合“道”的“法”,才是合理的法。也就是說,一切“法”必須符合“道”。這很明顯就是對法家的過於嚴酷的“暴政”進行柔和變通。

所以,

“黃老之學”實際上只是用老子思想改良的法家而已。

這個在

《到底什麼是黃老之學》

中有詳細說明,這裡就不多說了。

黃帝估計是牽強附會的。黃老派尊黃帝和老子,算是道家裡面老莊派之外的另外一個分枝。是道家的一個分支,但當時只稱黃老不稱道。老子莊子列子成仙,都是東漢後期的事情。是被佛教給逼的。

透過文景之治漢朝的經濟是非常富有了,有錢了,幹嘛呢?就要擴大家業了。但是攤子鋪大了就需要有人來經理了,儒家的志仕經國的主旨就很好的切合了這一點。

先秦儒家的起源和漢儒的變異開端(白話儒家簡史)

這個時候董仲舒就出來了。

從“先秦儒家”進入“漢儒”

雖然漢武帝很尊重儒家學派,但是太后不同意啊,上層裡面還是流行黃老之術。而且國家大了,人多了,而法家的牧民之術在秦朝就已經顯示過威力了。於是董仲舒有限的保留了黃老之術,把法家的思想引入進來,把孔子的神像高高舉起,鼓搗出了新儒家——“漢儒”。

這也是從儒學進入儒教的一個關鍵節點。

儒家思想的變異也就進入了一個大躍進時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