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 由 循跡曉講 發表于 棋牌
  • 2021-06-15
簡介再說鎖子甲,有說是蠻族發明的,有說是斯基泰人發明的

鎖子甲是什麼梗

作者:獵戶座零戰

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全文約7500字,大約需要20分鐘。

更多有意思的音/影片,請訂閱

循跡曉講&循跡講堂

微信公眾號,在iOS App Store或各大安卓應用市場搜尋

循跡講堂

,聽你們熟悉又陌生的

方生老師

給大家講有趣的歷史故事。

各位看官大家好,又到了討論古代護具的時候了。

偶然間翻到一篇帖子,傳統甲冑擁躉們又上演了一幕“滑稽戲”。當然,在戲裡罵街的橋段自然是少不了的。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圖源於https://tieba。baidu。com/p/6548528571

不過看看正題,傳甲擁躉們的興趣點發生了變化——過去他們喜歡詆譭的是西歐全身板甲。被吊抽數年後,這些傢伙搞清楚了點門道:

當14世紀歐洲人使用板甲的時候,東方世界流行的是布面甲而不是鱗甲或者札甲。古中國用札甲的時候,歐洲人還在使用鎖子甲

於是乎,他們找到了新的話題來滿足他們無處發洩的精力,從此,簡中網路的盔甲圈展開了新論戰——鎖子甲和札甲,孰優孰劣?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圖源於https://www。sohu。com/a/414913600_128114

這個問題提得就很無聊。不過,某些人拿這事做話題在先,筆者也來正本清源,講講歐洲甲冑的一二三事,科普一些常識,談談一些看法。

一、幾種裝備分清楚了嗎?

論證前,我們首先要分清什麼叫鱗甲、札甲、鎖子甲。

事先固定下名詞意義,1931年11月,F·M·凱利在《阿波羅雜誌》上是這麼說的:“首先讓我單純地為我所說地【鍊甲】下一個定義,我認為在中世紀,甚至可說自從發明鎧甲之後,這個詞語適合用來指稱,不,應該說專門用來指稱,由交扣的環圈組成的防禦用護甲……至於梅里克所提出,將鍊甲分成【環鎖甲】、【單鏈甲】、【雙鏈甲】、【菱形片鍊甲】、【有孔菱形片鍊甲】、【格形片鍊甲】等等的建議,也許可以直接無須理會……

這些段落所指稱的,其實全都是他說的【鎖鏈甲】,或者簡單幹脆些,就是【鎖甲】

”。

當然,中文圈也有人按鎖環連結的細微不同,區別稱呼為【環甲】或者【鍊甲】。

但既然國外將ring mail、chainmail或者mail都視作同一類別,我們也沒必要折騰鎖子甲、鍊甲、鎖錐甲和環甲的文字遊戲。

用這些名詞統一指代“交扣的環圈所組成的護甲”即可。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鎖子甲套裝

下一步,我們再來看鱗甲,札甲具體有什麼區別。

在過去,可能圓形甲片像魚鱗就叫鱗甲,矩形甲片像書札就叫札甲。與西方分類法不符。不過,現在習慣上將鱗甲對標scale armor,札甲對標lamellar,這兩個詞在盔甲圈基本有了明確指代。

當然,還有其他五花八門的分類法,但我們這裡還是採取鎖子甲定義的原則——刪繁就簡。

簡單來說,

鱗甲甲片是一片片固定在內襯織物上的,札甲甲片是用繩子編在一起的,甲片與甲片相連,不依賴於內襯。

記得原來,初代傳甲的擁躉們連這點都沒弄清楚,只要看到小片片做成的甲,就喊鱗甲。初代傳甲擁躉們最愛說的是,“鱗甲遠勝歐佬板甲。”他們的謠言到了今天還有營銷號轉發再利用。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事實上,鱗甲大概是最笨重的一種甲冑。

看圖可知,用繩連線的札甲甲片並沒有完全重疊,只將甲片邊緣相互連線,使其不會輕易偏轉即可。而鱗甲密密麻麻,甲片與甲片疊壓。重疊面積很大。這種高密度的堆積並不能很好地提高防禦效果——甲片連線處仍然是薄弱環節,能承受的形變較小,只是徒增負重罷了。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札甲與魚鱗甲

由於這些原因,在古代札甲一直比鱗甲更有存在感。

這並不妨礙某些人隨手扒拉點老外做的影片,吹鱗甲能擋現代手槍

。我沒記錯的話,人家制作甲用的是新材料,不是普通的鋼鐵。製作者事先也說了這個影片不是嚴謹的學術實驗。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某兵器研究公眾號認為,札甲/鱗甲可以當防彈衣用

講了這麼多,大半是在理清詞義。造成詞義混亂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國內甲冑研究輸在了起跑線上,我國的軍史研究是“被動輸入”——現代考古學是隨著歐風美雨輸入我國的。

古代模糊的指代,需要專門統一其概念,才能便利研究。然而這項工作開展得太晚。

其次,好的翻譯太少。

我在這裡舉一個反面例子,比如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羅馬帝國》,前面說羅馬人步兵所穿的護甲是自己發明的,後面又說羅馬人的盔甲是從凱爾特人和希臘人那學來的。這是怎麼一回事?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古羅馬帝國》書影

我猜,前面的護甲,大概是Lorica segmentata(環片甲)。凱爾特人發明被羅馬人學去的,是Lorica hamata(鎖子甲)。譯者隨手翻的。這麼一來,讀者只能自己瞭解背景知識然後去推原文。

但科普書水平有限,背景知識又怎麼普及呢?

那麼,是不是說,隨著國內歷史研究的規範和翻譯工作的嚴謹,盔甲研究會取得很大發展?

造成各種概念混亂的最後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是某些人的別有用心。

不少人不接受國外的分類法,反而希望“另立門戶”,偏愛複雜的概念

。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用“白馬非馬“的邏輯陷阱進行詭辯。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左圖:利用車陣和火門槍防守的匈牙利黑軍 右圖:電影《林則徐》鏡頭,林到任廣州,當地官員命人用三眼銃施放禮炮

比如,西方人16世紀用musket/arquebus(火繩槍)取代了handgun(火門槍),同時期大明還在用三眼銃。某些人就狡辯三眼銃不是一般的火門槍,火繩槍“宜南不宜北”,不符合國情。

說回甲冑,他們也可以說古代中國用的是”特色札甲“,和其他地方的lamellar不一樣。歐洲人後來裝備全身板甲而我們不用,是因為我們有“特色超級札甲”。

弄了這麼半天,才明白對比的內容究竟是啥:

“用交扣的環圈製成的護具”和“用繩子串起來的鐵片製成的護具”,哪個好?

二、無意義的對比

國內甲圈宣傳“札甲優於鎖子甲”的一批人,很多都揪住了鎖子甲“軟”的特性做文章。因為軟,所以抗衝擊能力不足,被擊中後容易形變,重量與防禦能力不成正比,即使做的再厚再重都容易被洞穿,被鈍器打中後更是悽慘……

而札甲很剛硬,長條狀的鐵甲片更容易形成堅實的防禦結構。

我還記得,過去說板甲好時,這群人不惜“發(編)明(造)”物理公式以證明“甲片越小越能吸收動能,大片鎧甲防禦不足”。提到過去歐佬用小鐵環做鎧甲時,他們又會立馬轉換物理規則。

因此,關於鎖子甲的防禦能力問題,有必要澄清兩點。

一、鎖子甲並非“防砍不防刺”。

首先,刺擊是對著甲的敵人比較有威脅性的動作。這點對鎖子甲如此,對札甲亦然。

《夢溪筆談》是這麼說的,“韓魏公帥涇原,曾取試之。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嘗有一矢貫札,乃是中其鑽空,為鑽空所刮,鐵皆反捲,其堅如此。”談的是瘊子甲,就說這種鎧甲用冷鍛法制作,很堅硬,五十步遠拿弩射都射不穿。然而,還是有一箭射入鎧甲了。

那一箭正好射在甲片的孔上,從薄弱部位穿過去了。

除了被射中鑽孔和繩子這類起連線作用的部位可能被“破防”。甲片在受力時,可能根本不會和利刃“硬碰硬”,力道大了,甲片被“推”到一邊,武器只要順著其薄弱的邊緣劃過,就長驅直入傷害到穿戴者了。

所以小片甲的防禦能力,是“薛定諤式的防禦”,會不會被擊穿是看人品的。

而環環相扣的鎖子不太容易發生被“鑽空子”的這種情況,鋒刃咬開金屬製的鎖環的難度要遠遠大於切斷繩子的難度;鐵索連環也未留下翻轉的空隙,不會像札甲甲片那樣輕易讓步。

其次,“鐵索連環”的奧秘在於介面處,

介面處得得鉚接或者焊接加固才牢實

。僅僅是對接在一起的鎖甲環當然起不到效果。介面處還得加厚加強才行。

然而,一些實驗者用的鎖子結構不對,實驗效果自然不理想。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鎖環鉚接處要加厚

事實上,按照歷史嚴謹復原的鎖子甲,甚至可以擋住騎槍衝刺。完全能達到防禦要求。所以,鎖子甲“防砍不防刺”之說可休矣!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鎖環鉚接處要加厚

二,鎖子甲受到衝擊會發生形變,對猛刺或重擊的“二次傷害”防禦能力不如札甲。

這倒是事實。不過得考慮鎖子甲的定位,這就像是抱怨:“冬天單穿一件毛衣還是會冷啊!”,誰叫你不加件羽絨外套的?

小孩子才玩二選一,真要穿越到中世紀,

為何不穿一件鎖子甲襯衫再加一件札甲背心?

正是因為鎖子甲“軟”的特性,使它與不少其他款式的防具都可以相容。

嫌它會形變,那在裡面塞件厚軟甲或者在外面加硬皮甲,還嫌不夠,再拿面大盾牌。歐洲人是親睞鎖子甲,但歐洲的配盾率也是整個亞歐大陸上數一數二的高。標誌性的風箏大盾和鎖子甲是絕配!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札甲和鎖子甲本是通力合作的好夥伴,怎麼被“甲冑愛好者”搞成了相互較勁的仇人?問“鎖子甲和札甲哪個好?”,就像爭毛衣和羽絨外套誰更保暖一樣沒意義。

兩種裝備,只是各有所長罷了。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根據重要程度搭配不同的甲冑裝備,不失為一種價效比極高的方法

柔軟的鎖子甲適合為其他鎧甲“打底”,提高遮護面積。像面部、頸部、腋下還有腹股溝這些地方,放鐵板子影響活動,塞點鎖子布又透氣又貼身。

三、出鏡率最高的鎧甲

如果說歐洲存在感最強的鎧甲,那非全身板甲莫屬。但論出鏡率最高的鎧甲,還是鎖子甲。

自打人類進入鐵器時代,鎖子甲便經常在各種場合客串一把,出鏡率非常的高。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鎖子甲可以縫在武裝衣上作為加強件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可以和板甲相容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波蘭的翼騎兵到了火槍時代,都還愛穿鎖子甲

不僅是歐佬喜歡用,中亞的馬穆魯克也愛用,一直用到拿破崙戰爭時代——“兩個馬穆魯克騎兵可以輕鬆對付三個法國騎兵,因為他們裝備更好、馬匹更好、訓練更好。他們有兩對手槍、一支大口徑短槍、一支卡賓槍、帶遮陽的頭盔和鎖甲。”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地處東西方交點上的奧斯曼帝國也為他們的騎兵裝備了鎖子甲

即使到了現代社會,簡單而有效的鎖子結構做成的護具仍然有廣泛用途。

例如,在一戰期間,屍骸枕藉的西線,士兵們會在頭盔周圍掛上鎖子甲艱苦奮戰。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左圖:法軍醫護兵頭盔內綴護目鎖子甲;右圖:一戰時期,英國坦克兵面具外綴鎖子甲

到了二十一世紀,面對一波接一波的犯罪。歐洲新一代“十字軍”警察們又穿上了祖傳的鎖子甲抵擋伊斯蘭難民潮。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穿上鎖子甲的德國警察

同時,鎖子甲也是外國經典文學的寵兒。

《三個火槍手》中米萊迪被抓捕後,用花言巧語哄騙看守助其越獄,編造了自己被白金漢性侵的故事,並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寧死不從的貞女:“‘這時候,我集中了全身力量,我對自己說報仇的時刻到了。我蜷縮著身子,手握刀子,他來到了我身邊,伸出雙手尋找我,我用刀直刺他的胸部。’‘混蛋!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了,他在胸部戴了鎖子甲,我的刀卻被弄捲了口。’”

想想看,如果穿著重灌鋼板的話,能滾床單嗎?

《冰與火之歌》中最讓人吃驚的一齣戲,莫過於血色婚禮。而原著中的描寫,比美劇更精彩,“她(凱特琳)緊緊捉住對方的胳膊,想將其扭轉過來。絲袖下,觸鐵甲,渾身冷顫。”最終讓佛雷一家圖窮匕見,並將劇情推向最高潮的,是婚禮宴會上埃德溫·佛雷穿在絲衣下的鎧甲——

參加宴會卻全副武裝,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也只有鎖子甲能做到這麼“深藏不露”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血色婚禮

從這兩段文字,很直觀地看出,

鋼板製作的鎧甲雖堅硬,但過於張揚,離開了主戰場,便很難像鎖子甲那樣,在城堡酒宴、宮廷深院、市井酒肆間穿梭自如,遊刃有餘

常樅曾張開嘴給老子看,“齒堅於舌而先蔽,舌柔於齒而常存”,老子在《道德經》中寫下,“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這“至柔”“至堅”的道理,在鎖子甲這款防具的設計思路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斗轉星移,板甲於14世紀的歐洲基本將過去的鱗甲札甲板甲衣等防具“推下神壇”,而在16世紀中葉,面對重型火繩槍,板甲也威風不再。

到了21世紀,防彈插板又將護具推上新的高峰。

鎖子甲在防具世界裡,從來不是“霸主”,但其獨有的特性卻使得它在任何時期都可以扮演好“配角”的角色——不管是木頭做的大盾,還是鐵製的胸甲,抑或是複合材料做成的防彈衣,都能搭配鎖子甲使用,這便是鐵甲衫的魅力所在。

四、鎖子甲其他妙用

“用交扣的環圈組成護具”,這個思路在其他領域也有應用。例如,在陸戰中,面對RPG火箭筒的襲擊,坦克紛紛掛載鏈式裝甲攔截其彈頭。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在海戰中,僅靠厚實的鋼板防禦魚雷顯得略有不足,給戰艦披上“鎖子甲”成了不二選擇。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面對來襲的魚雷,防雷網可纏住它,使引信無法觸發,或者讓魚雷在數米之外引爆。船體因此可完好無損。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防魚雷網

最近魚鷹社的《二戰巔峰對決——獵殺“提爾皮茨”號戰列艦》被翻譯引入國內。可以瞭解到,當這位“孤獨的北方女王”靜靜地停泊在港口時,保護其免遭空襲損害的,便有重型防雷網這一護具。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

可以說鎖子甲是一種改變了人類歷史的護具。

戰場上的刀光劍影離你我過於遙遠,讓我們把目光放到日常生活中。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古老 ”的鎖子甲依然在發揮它的餘熱,為人類的生活和工作服務。

例如,屠宰場的工人,會穿鎖環製成的防割服防割指套進行作業。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防割手套

此外,還有潛水員在與危險的水生動物打交道時,也會穿上類似鎖甲的潛水服。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防鯊服

除了造福人類,連動物都接受鎖子甲。例如莫臥兒帝國的戰象也穿上了鎖子甲。現在的愛寵人士甚至給自己的愛犬都製作了鎖子甲。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位於英格蘭西約克郡的利茲皇家軍械博物館,儲存著一套世界上最大的盔甲(象甲)。全重260磅(約118千克),由5840片金屬片組成。屬於印度莫臥兒王朝,製作年代約1600年。防護板塊使用皮革、棉布和棉絮做底襯,上面共有5840塊甲片,透過並排的鉚接鎖甲連線。大部分鎖甲和鐵片被布包裹,只在身體暴露部分保留正方形鑲嵌板。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給愛犬製作的鎖子甲

連動物都能接受的防具,為何有些人卻覺得它不好?

五、無緣無故的恨

這些人對鎖子甲的恨意是從哪兒來的呢?我們來觀賞觀賞某“資深兵器研究處”的大作。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這個“研究所”是怎麼跟鎖子甲槓上的呢?理由很搞笑:

他們覺得鎖子甲是進口貨,誰用誰就是“崇洋媚外”,於是在裝甲界也要掀起一場“支援國產”運動

前面提到了,這種人的一號大招:使用“白馬非馬”的邏輯陷阱。

現在他們要祭出二號大招:“認祖歸宗”。

具體怎麼用呢?對一件裝備進行“祖源分析”。東拉西扯一堆,就想說明:

萬物起源於中華。如果有件東西不是起源於中華,它最好不要是件好東西。如果非常不巧,這東西很不錯,中國人也愛用。那麼證明它跟西方人關係越遠,就越好。

這是相當無聊的做法。

回到札甲鎖甲的問題上來,前面文章截圖中的觀點邏輯都不能自洽。說札甲工藝是拜占庭的。拜占庭啊,東羅馬帝國,西方和中東這兩個地理概念難道不涵蓋拜占庭?

並且,札甲還真不一定是拜占庭發明的,一種說法是草原民族使用札甲。其實札甲說白了就是拿繩子穿在一起的一串小鐵片,結構真心簡單原始。

不一定就起源於某處,完全可能是多源頭“趨同演化”。

再說鎖子甲,有說是蠻族發明的,有說是斯基泰人發明的。有關係嗎?前面講爛翻譯時舉的那個例子,《古羅馬帝國》一書的作者不就承認了羅馬人的鎖子甲是從凱爾特人那學來的嗎?

這不影響我們對古羅馬人的崇拜,也不影響古羅馬軍團成為西方軍事力量的代表。

有人說,中國人的宗教供奉的不是上帝之類的神,而是祖先崇拜。

這些公眾號就是利用一些人“祖先崇拜”的心理,搞“認祖歸宗”,實則是給不同觀點者扣上一定“欺師滅祖”的帽子。

咱們的祖宗哪裡跟鎖子甲過不去了呢?且不說本來中原就有一部分很有特色的自產鎖子甲。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龍波的內襯也是鎖子甲,外罩皮甲和札甲

祖宗對於進口的鎖子甲也不排斥。

唐朝時,祖宗對吐蕃的鎖子甲就很是欣賞。“人馬俱披鎖子甲,其制甚精,周體皆遍,唯開兩眼,非勁弓利刃之所能傷也。”

這段話很清楚的展現了鎖子甲的優點:遮護面積大,適應性好。

老祖宗還把它作為奇珍異寶寫進了文學作品中

,《水滸傳》裡面,“徐寧祖傳一件寶貝,世上無對,乃是鎮家之寶。湯隆比時曾隨先父知寨往東京探視姑姑時,多曾見來。這副甲披在身上,又輕又穩,刀劍箭矢急不能透。人都換‘賽唐猊’。多有貴公子要求一見,造次不給人看。”——金槍將徐寧的寶貝,就是雁翎金圈甲。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他一身行頭是怎樣的?除了大名鼎鼎的“如意金箍棒”,他還有“鳳翅紫金冠、鎖子黃金甲、藕絲步雲履”。

鎖子甲是美猴王專門找西海龍王敖閏討的,也是他大鬧天宮的標準打扮。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傳統甲冑愛好者們”要抵制“洋貨”?那給小孩子還看不看“四大”?門神多的是穿“黃金鎖子甲”的,那過年還貼不貼年畫?

嘴巴里嚷著“尊重祖宗”最兇的一批人,恰恰是最“數典忘祖”的一批人。

此外,鎖子甲在東亞地區蠻受歡迎的,隔壁鄰居日本也喜歡用。古代就有“疊胴”這種板鎖結合的產物。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美國大都會美術館收藏的漆金疊具足

隨著殖民時代的到來,遠東更是成了各式各樣的裝備的試驗場。

幕末的日本,西式的步槍和傳統的打刀,都在腥風血雨中得到檢驗。鎖子甲當然不會在這種場合缺席。

愛看日漫的朋友,對“壬生狼”這個群體一定很熟悉。最後的劍客們——新選組便是裝備了鎖子甲。理由如前文所述——貼身隱蔽。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所以,鎖子甲也與日本刀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司馬遼太郎所著的《新選組血風錄》中有這樣一則故事:近藤勇這個人,痴迷於名刀“虎徹”。在日本,刀是武士的靈魂。佐幕攘夷的近藤勇當然十分守舊,想搞到一把過去的“虎徹”,結果買了一把贗品。

新選組發展起來後,給近藤勇送了把真“虎徹”,接下來發生的事讓人啼笑皆非:一日近藤勇拿著真“虎徹“去砍人,對手卻毫髮無傷,近藤勇說真”虎徹“是贗品。組裡的齋藤用放大鏡檢查了刀刃後說,“

看這痕跡,您大概是砍中一個穿著鎖子甲的刺客了。如果因為這樣就怪虎徹不鋒利,它也太可憐了。

迷信“虎徹鋒利”的近藤聽不進這些,假作真時真亦假,近藤勇反倒更喜歡假“虎徹”了。

素來以“劍道”聞名於世的日本人,都創作出“名刀斬不開鎖甲”的故事,足以見得鎖子甲在東方人心中的地位。

鎖子甲在世界範圍內,不僅是作為一種防具存在,更是一種文化符號。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有關軍事的文學作品中,都有鎖子甲獨特的痕跡

六、更深入的思考

到此,傳統甲吹們的“大招”還沒放完,還有第三招,“顧左右而言他”。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我們看回剛剛那篇奇文,他想說明什麼呢?“國貨不是不好”,“不能有進口就貶低國貨”。

好像說的很有道理。

其實呢?我們討論的重點是“進口貨vs國貨”嗎?不是的,而是“為什麼這東西要進口?”“為什麼我們沒有先發明出來?”

這麼問才有價值。我們研究器物,更是研究背後的文化現象。

有一款售價兩千多美元的“黑暗之星”女式板甲在網上銷售。有人開玩笑說,給女朋友情人節買套“黑暗之星”好了。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黑暗之星”女式板甲

我倒覺得,愛她,就給她敲一套鉚接鎖子甲。

因為,相較於成形的板甲,鎖子甲的製作更為繁瑣,更考驗心力。

《騎士與風爐》是這麼說的,“一套齊膝的鎖子襯衫大概有2800到5000個鎖環,鎖環的多少取決於袖子的長度和鎖環的大小。即使採用現代工藝,小鎖環大概要100天的工時才能完成,雖然積累經驗後時長能大大縮短……在15世紀,一套鎖甲衫在Iserlohn的造價是4。59 gulden,比板甲的造價(4。33 gulden)要高很多。

給數千個甲環上鉚釘,並且還要保證串聯起來要合身,這是多麼費時費力的工作。

古代中國採用的是更適合量產的札甲,只要打小甲片,然後穿孔,配繩子。只需要很簡單勞力就可以製作。

事實上,古代戰士的鎖子甲很多都是二手貨甚至三手貨。不少整套鎖子甲仔細一看,甲環編制方法,年代都不一樣。

歐洲人為了提升披甲率可謂是用心良苦,不少舊鎧甲都拿去回收再利用。

再做更深的思考,這也是文明的差距。

講個小故事幫助理解,透過開封第二次圍攻戰,很清楚地看出秦制社會是怎樣瓦解了人們的武德。戰還沒開打,集體躁動就開始了,郭京宣傳自己手下是“六甲神兵”,裝神弄鬼。在戰事吃緊的情況下,還不斷宣傳“宋必贏”訊息。

這類無賴卻被宋欽宗委以重任,從事城防。而實際上,六甲神兵只會四處劫掠。

歐洲鎖子甲真的不如東亞札甲嗎?

宋甲復原

當鬧劇結束,金人的鐵騎打破歲月靜好的假象時,宋軍四散逃命。

最開始,金人佔據城牆後並沒有進一步進攻。他們忌憚宋人會依託城市打巷戰。結果是多慮了,秦制社會的專長就是將公民變作廢人。“

缺乏武德的民眾即使有武裝起來的機會,也寧可繼續作散沙,無法自我組織起來。”

逃兵的武器散落一地卻無人拾取,內城軍械庫的裝備發也發不出去……這就是靖康之變。

手工匠覺得為大頭兵敲五千個鎖子環是浪費時間,他們的興趣主要在為達官顯貴製作玩物上。在畸形官僚制下計程車兵拿餉是主要的,殺敵是次要的,盔甲怎麼穿才舒服?他才懶得操心。沒有供需,自然沒有產品。

在秦制下,怎可能產生像西方騎士、日本武士這樣的“職業武者”階層?少量的精銳戰士有需求,進口即可,官營作坊才懶得普及鎖子甲這種費時費力的玩意。

而市場的作用,早在數百年前的歐洲就已經發揮了威力。不同於中國的“私藏甲冑等於謀逆”,西方的武器盔甲,是可以交易的。

參與戰爭的,有騎士,有僱傭兵,也有城市市民。他們不是編戶齊民制度下的壯丁,而是把握自己命運的自由人。

西方沒有大一統,鹽鐵酒等資源不被官府所壟斷,這為大批優質鐵匠的誕生提供了土壤。

在地中海世界,鐵匠可以成立工會,花大把的時間去打磨一件產品。

他們做東西,不是因懼怕主人的鞭子,而是基於買賣雙方平等的契約。

這種契約精神,在歐洲軍制方面也有體現,歐洲軍人,包括但不僅限於僱傭兵,都與領主是簽訂了契約的。內容很廣泛,包括服役的時間、地點,還包括武器裝備的資金。

十字軍東征期間,不少契約都規定了士兵所必須裝備的護具,同時也強調了君主的義務,比如承擔馬匹等裝備的費用。

商業和手工業是緊密聯絡的。如果貿易被禁止,資源被壟斷,公民被束縛,那麼生產即是為了滿足指標,作戰只是迫不得已而盡的義務。

結語

正如女生不會欣賞沒有誠意的禮物,戰爭女神也不會期待農奴粗製濫造的產品,而親睞為她獻上精細武裝的民族。

歐洲的軍事發展之神速,遠遠超越了其他民族,13世紀後,各類裝備幾十年、甚至十幾年就會換一次代,最終他們征服了四海。

“這種變化的動力,主要源於資本主義體系和民主理念:設計師需要製造出比他們的競爭對手更好的武器,並以此獲利,而統治者則努力以儘可能便宜且致命的方式,武裝儘可能多的部下。”

“西方世界的政府依靠大量的公民士兵進行戰爭,這種做法降低了中央政府的軍事開支。事實上,西方國家靈活地在羅馬帝國晚期進步地基礎上發展自己強大地軍事體系,並獲得了成功。”,

“自由資本是進行任何大規模戰爭的關鍵,是西塞羅所稱的‘戰爭之源’……資本是技術創新的源泉,

它與自由密不可分,時常與個人主義的表現有關,因此成為古往今來軍事勝利的關鍵。

《殺戮與文化》中的這三段話,解釋中西防具差異,足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