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 由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26
簡介至此,引洮工程全線貫通,受益區擴大到5市13縣區600多萬群眾,使我省總人口14多的百姓喝上了洮河水,從根本上解決了我省中部水資源匱乏問題

康熙字典施是幾畫

2021年9月28日,是一個值得甘肅600多萬群眾銘記的日子。

這一天,甘肅隴中群眾渴盼了半個多世紀的圓夢工程——引洮工程全線貫通;

洮河的奔湧向前,讓全省總人口1/4多的百姓喝上了洮河水,從根本上解決了甘肅省中部水資源匱乏問題。

洮河,自青海省西傾山東麓發源,一路向東奔流,經甘肅省境內甘南州,過岷縣急轉向西北,出九甸峽與海顛峽後,穿臨洮盆地,於永靖縣注入劉家峽水庫。

千百年來,浩浩湯湯的洮河水讓這裡的群眾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他們跟著洮河奔流不息的腳步,從貧瘠走向興盛,從苦甲天下走向美滿、富足和快樂……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在洮惠渠沿線,大片農田煥發生機。

一方田 因水而生機盎然

臨洮,古稱狄道,是“隴西李氏”祖籍地。都說“千里洮河富臨洮”,洮河,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引以為傲。同樣還有一條渠道,在臨洮百姓心中有著和洮河一樣重要的位置,那就是洮惠渠——這是一條造福百姓的幸福渠、惠民渠。

1938年修建的洮惠渠是臨洮縣滋潤面積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以自流為主的灌溉渠道,還是很多沿渠人民直接的生活用水來源。

這條渠道呈南北走向與洮河平行,全長78。47公里,流經臨洮縣玉井、龍門、新添、太石、中鋪等8個鄉鎮,受益65個行政村,有效灌溉面積達15。03萬畝。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在臨洮百姓心中,洮惠渠有著和洮河一樣重要的位置。

在近百年的歷史中,洮惠渠歷經1952年、1972兩次大型改擴建,今年63歲的楊有義正是洮惠渠第二次擴建的經歷者、建設者和受益者。

“那時候,我們是全縣男女老少齊上陣,只為了將洮惠渠擴建到家門口。”楊有義是新添鎮崖灣村黨支部書記,1972年,洮惠渠擴建到村子裡,從此解決了崖灣村農業用水問題。洮惠渠沒有擴建完成之前的缺水生活他記憶猶新。“以前村裡都是旱地,群眾靠天吃飯,地裡面基本長不出莊稼。”

洮惠渠擴建後,渠通了,地綠了,呈現在楊有義眼前的不再是“守著洮河沒水吃”的窘迫景象。一眼望去,皆是綠油油的蔬菜地、金燦燦的玉米地以及群眾越來越有奔頭的日子。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在大棚裡,村民正在採摘成熟的茄子。

“我們臨洮人對水的渴望源自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2015年起,洮惠渠開始第三次改建,楊有義再次見證了洮惠渠的蛻變,“這一次的改建,直接惠及到了洮惠渠中下游地區。”

太石鎮三益村地處洮惠渠灌區下游地區。近年來,由於洮惠渠灌區上中游地區農田灌溉面積不斷擴大,導致下游太石、中鋪兩鎮的1。5萬畝耕地無法適時灌溉,群眾灌溉用水矛盾日益突出。

“夏天沒有草,山上光禿禿的。”太石鎮三益村黨支部書記龔志榮說,艱苦的自然條件、薄弱的發展基礎讓這裡的人看不到希望,陸續離開村子另謀出路。為解決這一問題,2015到2017年,臨洮縣實施了洮惠渠下游安家咀補水工程,新建引水暗渠21米、護岸48米,安裝輸水管道3。6千米,從根本上解決了洮惠渠中下游群眾灌溉用水難題。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太石鎮三益村,點點綠色和直通山上的道路讓原本蒼黃的山體呈現出勃勃生機。

“水來了、山綠了,外面的人陸續回來了。”洮河水引上來了,龔志榮也有了帶領村民將荒山野嶺的三益村變為美麗村莊的信心。說幹就幹,他帶領全村村民將三益村及相鄰站溝村的1。29萬畝棄耕地和荒山進行了流轉,並規劃為經濟林果區、生態修復區、光伏農業區、採摘農業區、民俗體驗區五大板塊。截至目前,三益村全力發展“體驗農家屋、品嚐農家菜、採摘新鮮果、選購農產品”的鄉村旅遊產業,實施“美麗鄉村”示範專案2個,種植葡萄、大棗、大櫻桃、杏子2000畝,種植油松、雲杉、山楂、核桃5萬株,綠化荒山2000畝,群眾增收渠道持續拓寬。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洮惠渠讓三益村上千畝果樹有了灌溉之水。

9月,正是收穫的季節,三益村瓜果飄香,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站在三益村南山上遙望北山,滿山頭成片的蔬菜大棚和養殖基地,點點綠色和直通山上的道路讓原本蒼黃的山體呈現出勃勃生機。腳下的南山,也發生著美麗蝶變,梁峁被推平,深溝被填平,一棵科果樹掛滿沉甸甸的果實,村民正在忙著採摘、售賣。

奔湧的洮河水,透過洮惠渠不斷流入希望的田野,澆灌著收穫的喜悅。“山還是那座山,但家園已經成為老百姓夢中的家園。”龔志榮說。

一座城 因水而生動靈秀

“我的家鄉有一條美麗的洮河,兩岸是風景如畫的溼地公園……”迎著初秋的暖陽,走進臨洮洮河國家溼地公園展示館內,一面展示牆刻畫著孩子們眼中的洮河溼地公園。南屏鎮三甲小學六年級學生王雪燕作文裡這樣寫道,“在飯後,我和爸爸媽媽走進溼地公園,悅耳的鳥鳴迴盪在山谷中,連綿的山峰倒映在水面上,處處生機盎然。”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臨洮洮河國家溼地公園風景如畫。

然而,幾年前這裡並非今天般秀美。臨洮縣洮河國家溼地公園管理局副局長趙輝介紹,2016年以來,臨洮縣全面實施了溼地公園的各項保護、恢復工作,逐步開展“攜手清四亂·保護母親河”和河道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行動,將洮河全河段劃定為禁採區,持續開展洮河流域環境綜合治理。

經過6年多的試點建設,洮河溼地從砂場林立到草肥水美、魚躍鳥飛,從昔日的“爛河灘”變成了現在的“生態園”。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在臨洮洮河國家溼地公園,一對情侶正在合影留念。

碧水清波之美,除了自然饋贈還有臨洮縣多年來不斷創新保護方法,不斷引進百度算據、演算法、算力,在洮河干支流和水庫、水電站、淤地壩等重點部位、敏感水域安裝智慧監控244處,全方位關注洮河流域保護治理情況。

“今年啟動了臨洮縣智慧水利建設工程,巡河無人機能進行自動巡檢、自主充電、自動化處理資料,為我們第一時間處置河溝道方面的問題提供了技術依據,推動了河道管護以‘人巡’為主向‘技巡’為主的重大轉變。”臨洮縣水務局局長李建宏說,大力建立美麗幸福河湖,就是要把洮河流域打造成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線、生命線、生活線”。

一項項紮實的舉措,一次次有力的整改,讓洮河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也讓“家鄉的兩岸更美了”成為越來越多臨洮縣群眾的口頭禪。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在臨洮縣城西洮河上的中天橋,花木蘭帶著舞蹈隊隊員在這邊跳起了廣場舞。

清晨七點半,初秋的天氣有點微涼,位於臨洮縣城西洮河上的中天橋已經人來人往。走在大橋上,一瀉千里的洮河水流淌不息,城區坐落在洮河兩側,河面波光粼粼。橋下小廣場上,中天橋舞蹈隊隊長花木蘭已帶著隊員在這邊跳起了廣場舞。

花木蘭今年46歲,2021年隨兒子從新添鎮搬到了縣城,閒逛中發現了人氣打卡地:洮河小廣場。

河邊綠樹成蔭,花卉鮮豔明亮,空氣新鮮……眼前的景象讓花木蘭有點激動,當即萌生了組建舞蹈隊的想法。

隨即,她開始動員身邊的朋友加入舞蹈隊,積極拓展健身小團隊。每天早晨七點半,花木蘭都會帶著30人的舞蹈團隊準時在河邊跳廣場舞。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對花木蘭和她的舞蹈隊而言,現在綠意盎然的洮河兩岸,不僅是防風護堤的綠色生態屏障,更是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百萬人因水而安居樂業

曾幾何時,甘肅中部一直流傳著“苦瘠甲天下”“水比油貴”的說法。

洮河,是黃河上游的第一大支流,水量充沛,水清見底,卻與隴中相隔千山萬壑。為將洮河清流引入隴中,甘肅省歷經數次探索。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盛夏時節,引洮一期工程受益區渭源境內綠意盎然。(省引洮水資源利用中心供圖)

引洮供水工程是甘肅有史以來投資規模最大、引水渠線最長、覆蓋範圍最廣、受益群眾最多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對於從根本上解決甘肅中部水資源短缺問題,支撐隴中、隴東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2006年11月,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在洮河奔流的九甸峽正式開工。

隨著時間長河逆流而上,一些時間節點總是無法讓人忘懷。

——2013年6月,引洮總乾渠1號至6號隧洞實現通水,渭源、臨洮15萬群眾告別了乾旱缺水的歷史,提前受益;

——2014年10月7日,引洮工程的咽喉工程7號隧洞終於貫通;經過數千名建設者8年的艱苦鏖戰,引洮總乾渠18座隧洞全線貫通;

——2014年12月28日,備受關注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開始通水試執行,清澈的洮河水,從九甸峽水庫開閘,穿越西秦嶺和黃土高原,經過數百餘公里的總乾渠和乾渠,一路歡歌,波濤激盪,流進隴原人民的心田,滋潤乾旱已久的黃土地;

——2021年9月28日,這項造福甘肅中部乾旱地區的民生工程全線建成,干支渠總長1069。83公里。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引洮工程讓山區百姓用上了甘甜的洮河水。

至此,引洮工程全線貫通,受益區擴大到5市13縣區600多萬群眾,使我省總人口1/4多的百姓喝上了洮河水,從根本上解決了我省中部水資源匱乏問題。

“洮河水不僅讓我們有了吃的水,還有了種地的水,我們靠天吃水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今年50歲的胡建斌是定西市渭源縣上灣鎮常坪村村民,他見證了這個激動人心的歷史。“以前我們都要起早貪黑去幾公里外挑水吃,現在我們種了小麥、中藥材、玫瑰,每年收入都在增長,生活越來越好了。”

在不懈的探索下,引洮工程不僅成為滋養一方百姓的“致富之水”,也成為哺育城市的“發展之水”。

天水,因“天河注水”而得名,卻是一座資源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並存的城市。每年4月至7月是全市用水最緊張時段,不得不分割槽段限時供水,嚴重製約了這座百萬人口大城市的發展步伐。

2014年8月,依託引洮二期工程啟動了天水市城區引洮供水工程,2019年9月全線建成通水,設計年供水量5548萬立方米,極大改善了天水城區居民生活生產用水緊張狀況,為城市發展提供水源保障,讓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重煥生機。

“這洮河水真甜!”2019年9月27日,是天水市秦州區暢和小區居民劉義賢難忘的一天。這一天,甘甜清冽的洮河水終於流進了天水市秦州區,並流進了千家萬戶。

大河奔騰看甘肅:洮水百轉出狄道隴中“解渴”圓夢時

甘肅省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隴原大地山清水秀的畫卷正在繪就。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洮河,穿山越嶺,飛流而來,架起千里“水路”,成為惠澤隴中大地的希望之路。如今,在洮河水的灌溉下,隴中地區荒山穿綠衣,百姓展笑顏,這項造福甘肅中部乾旱地區的民生工程正在惠澤隴原。

青山遮不住,洮河東流去。

下一步,洮河流域將繼續統籌推進源頭治理,進一步提升黃河上游重要支流的水源涵養能力,促進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同時與黃河其他支流上下游地區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推進區域高水平協同發展。

【來源:臨洮縣融媒體中心】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