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郭襄要尋屠龍刀,何不找張三丰幫忙?不是信不過他,而是瞧不起他

  • 由 耳東話史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14
簡介畢竟投奔郭靖就意味著要隨郭靖一同鎮守襄陽,在郭襄的視角看來,張三丰沒聽自己的建議,無非是懼怕蒙古大軍襲來,自己性命不保,二人沒有機會將這段誤會解除,郭襄眼中的張三丰自然就成了一個不可託付之人,她還如何會找張三丰幫忙尋屠龍刀呢

郭怎麼讀的

讀金庸的故事,常常會有種錯覺,彷彿讀的不是虛構的武俠故事,而是一段又一段真實存在的歷史一般,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覺,正是因為金庸十分注重“傳承”,就拿“射鵰三部曲”來說,這種傳承之感就十分明顯。

《神鵰俠侶》書末登場的張三丰與郭襄就成了後世武林中的頂樑柱,相信初讀《神鵰俠侶》時,多數人都難免有種錯覺,認為互動曖昧的張三丰與郭襄會是下一部作品中的男女主角,然而金庸的心思我等如何能猜得透?

郭襄要尋屠龍刀,何不找張三丰幫忙?不是信不過他,而是瞧不起他

(郭襄劇照)

張三丰與郭襄自“郭襄闖少林事件”之後便分道揚鑣,甚至後來郭襄苦尋屠龍刀時也沒想到讓這位舊友幫忙,這是為何?郭襄有何顧慮?

一、襄陽城破,流落民間的屠龍刀

整部《倚天屠龍記》的核心線索便是郭靖夫婦傳下的倚天劍與屠龍刀。

當年郭靖早已預料到了襄陽城的未來,哪怕他武功再強又如何能對抗千軍萬馬,所以他與黃蓉早已密謀好一個計劃,即“倚天屠龍計劃”,那計劃的關鍵就在於將《九陰真經》和《武穆遺書》的秘密藏於刀劍之中,繼而傳承到後世,所以確保刀劍順利傳承則是重中之重。

郭襄要尋屠龍刀,何不找張三丰幫忙?不是信不過他,而是瞧不起他

(郭襄、郭芙劇照)

可事與願違,到了襄陽城破之日,負責保管屠龍刀的郭破虜不知為何仍留在襄陽,隨著他的戰死,屠龍刀也流落江湖。

也不知從何時開始,江湖中開始流傳起“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

”的傳聞,這秘密被越多人知曉,郭靖夫婦的計劃就越難執行,一旦刀劍之謎洩露,郭靖夫婦當年的努力就都成了徒勞。

作為倚天劍的保管者,郭襄不僅要確保倚天劍不落入賊人之手,同時還要追回遺失的屠龍刀,只能說郭襄心裡苦呀。

二、孤苦無依,郭襄坎坷的尋刀路

其實多數人是對郭襄存在誤解的,當滅絕師太提及襄陽城破的往事時,多數人對郭襄的態度是“戀愛腦”、“不分輕重”。

原著道:“

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郭襄要尋屠龍刀,何不找張三丰幫忙?不是信不過他,而是瞧不起他

(郭襄、郭破虜劇照)

從表面來看,郭襄著實不孝,父母守城,她卻在遊山玩水,但換個角度想,既然她要保管倚天劍,又怎能留在襄陽?

而在襄陽城破之後,你看郭襄又做了什麼?

原著道:“

郭公破虜青年殉國,沒有傳人,是以刀劍中的秘密,只本派郭祖師傳了下來。她老人家生前曾竭盡心力,尋訪屠龍寶刀,始終沒成功,逝世之時,將這秘密傳給了我恩師風陵師太。我恩師秉承祖師遺命,尋訪屠龍刀也沒結果。她老人家圓寂之時,便將此劍與郭祖師的遺命傳了給我。

可以說郭襄人生的後半段都是致力於尋找屠龍刀,甚至她大限將至之時,還交代自己的弟子一定要找到屠龍刀,可見她是個有擔當的人,無愧大俠之後。

不過說來奇怪,一個人力量畢竟是有限的,在家人盡數陣亡之後,郭襄在這世上已是孤苦無依,在旁人看來,當年與她有過兩面之緣且武功不俗的張三丰是個值得信賴的人,甚至可以說是個值得託付的人,郭襄為何沒想過找張三丰幫忙一起找刀?

三、郭襄眼中的張三丰,一個怯戰之人

張三丰的為人郭襄是看在眼裡的,這小子生性有些憨厚,與郭襄的父親郭靖有幾分相似,當年在有了九陽神功的加持下仍被瀟湘子、尹克西欺負。

到了《倚天屠龍記》開篇,他又與郭襄有諸多交流,二人相處得也算愉快,若繼續相處下去,遲早擦出愛的火花,所以肯定不存在“郭襄信不過張三丰”的說法。

那麼二人為何後來直至開宗立派也毫無交集?郭襄為何始終沒想過找張三丰?很簡單,她是瞧不起張三丰。

郭襄要尋屠龍刀,何不找張三丰幫忙?不是信不過他,而是瞧不起他

(郭靖劇照)

當年覺遠大師挑著張三丰和郭襄逃出少林寺之後便氣絕身亡,張三丰舉目無親,郭襄出於好心便讓他去投奔自己的父親。

原文道:“郭襄聽他問自己到哪裡去,心中一酸,說道:‘我天涯海角,行蹤無定,自己也不知道到哪裡去。張兄弟,你年紀小,又無江湖上的閱歷。少林寺的僧眾正在四處追捕於你,這樣吧。’從腕上褪下一隻金絲鐲兒,遞了給他,道:

‘你拿這鐲兒到襄陽去見我爹爹媽媽,他們必能善待於你。只要在我爹媽跟前,少林寺的僧眾再狠,也不能來難為你。’張君寶含淚接了鐲兒。

郭襄可謂有情有義,眼看張三丰無處可去便為他鋪好了路,甚至將自己的貼身飾物送給了張三丰,她想得已經足夠周到了。

可你看張三丰又是怎麼做的?他若真去投奔郭靖,說不定日後郭襄回了襄陽,還真能與張三丰這青年才俊走到一起,可張三丰卻選擇了另一條路。

原著道:“張君寶又想:‘郭姑娘說道,她姊姊脾氣不好,說話不留情面,要我順著她些兒。

我好好一個男子漢,又何必向人低聲下氣,委曲求全?

這對鄉下夫婦尚能發憤圖強,我張君寶何必寄人籬下,瞧人眼色?’

言念及此,心意已決,當下挑了鐵桶,便上武當山去,找了一個巖穴,渴飲山泉,飢餐野果,孜孜不歇地修習覺遠所授的《九陽真經》。

張三丰說的這番話一點毛病都沒有,男子漢大丈夫,的確是不該寄人籬下,理應自己闖出一番天地,但張三丰是這麼想的,郭襄卻未必會這麼理解。

郭襄要尋屠龍刀,何不找張三丰幫忙?不是信不過他,而是瞧不起他

(張三丰劇照)

張三丰後來繼承倚天劍,自然是回過襄陽的,可她回襄陽之後卻發現張三丰沒來投奔郭靖,她心裡會怎麼想?

很簡單,認為張三丰是個懦夫。

畢竟投奔郭靖就意味著要隨郭靖一同鎮守襄陽,在郭襄的視角看來,張三丰沒聽自己的建議,無非是懼怕蒙古大軍襲來,自己性命不保,二人沒有機會將這段誤會解除,郭襄眼中的張三丰自然就成了一個不可託付之人,她還如何會找張三丰幫忙尋屠龍刀呢。

古時通訊、交通都不便,郭襄和張三丰就這麼因為誤會而過錯了彼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