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大佬們都在研究,各大高校都在考的「可供性」是什麼?一文get!

  • 由 田心新傳考研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13
簡介媒介可供性的理論框架(此部分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概念和框架)如上所述,潘忠黨2017年將媒介可供性分為資訊生產的可供性(production affordances),社交可供性(social affordances)和移動可供性(mobil

限制的限還能組什麼詞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為了夢想

一路狂奔

undefined

Hello各位小夥伴們~

又到週六的

「田心 · 新傳學界前沿專欄」

啦!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主題是

「媒介可供性」

,可能很多小夥伴不太熟悉這個知識點,但是近年來,可供性作為一個關鍵概念在傳播學研究領域被廣泛探討,不少學者都關注到

「媒介可供性」

這個知識點。所以,還不瞭解「可供性」和「媒介可供性」的小夥伴,一定要關注起來!

今天小田心將結合

「四全媒體」

的相關內容,帶大家一起學習這個知識點~

全文概覽

大佬們都在研究,各大高校都在考的「可供性」是什麼?一文get!

可供性及媒介可供性

(此部分在理解的基礎上簡單記憶概念)

什麼是可供性?

“可供性”

(Affordance)

的概念最初是由生態心理學學者詹姆斯·吉布森提出的,用來指

生物

(或行為主體)

在物理環境中潛在的各種行動的可能性,它源自主體對效用的主觀感知與技術的客觀品質之間的相互作用

。根據吉布森的定義,可供性擁有兩個基本的屬性,一是

客觀物質屬性

,可供性是一種獨立於主體感知和經驗的行動可能,其存在是客觀的,並不會隨著主體需求的變化而改變;其二是

關係屬性

,吉布森認為主體對環境的理解,是由環境的客觀條件和環境提供的促成行動的可能性來共同決定的。因此,雖然可供性是客觀的,但主體可能會根據自己的需要感知或關注某些特殊的可供性。在中文世界,“可供性”這一對應“affordance”的翻譯存在一定爭議,有學者建議用“示能”代替“可供性”。但目前中文學術界仍多采用“可供性”的譯法。後來,可供性理論被進一步引入傳播學研究。

有學者梳理後發現關於可供性的研究有

生態心理學、設計學和傳播學

三個視角,且擁有不同意涵。其中傳播學視角中有

社會可供性和傳播可供性

兩個常用概念:前者強調媒介對個體的引導、限制和約束作用,後者則強調人對媒介的感知及如何透過媒介改變傳播行為。

媒介可供性的引出

媒介可供性源於可供性理論的啟發與移用。美國學者羅納德·賴斯等人在2017年提出媒介可供性概念,意指

在媒介潛在的特性

(或功能及侷限)

之下,與行動者的需求或目標有關的,並且行動者在特定語境下感知到的、可以使用一種/多種媒介展開行動的潛能之間的關係。

同年,華人學者潘忠黨在一次關於新媒體的訪談中談及媒介

可供性理論框架

,他認為目前媒介可供性可以分為

生產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動可供性

三大維度,每一維度分別涵蓋若干項可供力。

媒介可供性為我們研究媒介的功能和意義提供了分析框架,是我們理解社會、技術、文化等的重要視角,它讓我們得以從媒介生態學的視角和媒介自身的屬性出發實現對於文化的完整理解。

媒介可供性的理論框架

(此部分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概念和框架)

如上所述,潘忠黨2017年將媒介可供性分為

資訊生產的可供性

(production affordances)

社交可供性

(social affordances)

移動可供性

(mobile affordances)

三個部分,每一維度分別涵蓋若干項可供力,其中

生產可供性包含可編輯、可審閱、可複製、可伸縮、可關聯等五項可供力

社交可供性包含可致意、可傳情、可協調、可連線等四項可供力

移動可供性則包含可攜帶、可獲取、可定位、可相容等四項可供力

,並指出可用該框架來指導媒介

(新媒體)

的設計、選擇和評估,但他未對此框架的各項可供力內涵做出進一步解釋,也沒有反思和揭示其中的限制性涵義。國內學者景義新、沈靜,楚亞傑、胡佳豐和喻國明、趙睿等人在國內較早引入了該理論框架,認為該框架應用前景廣闊,但仍有可進益的空間,並對該框架可供力的內涵嘗試做了初步闡釋及具體情景的應用。

大佬們都在研究,各大高校都在考的「可供性」是什麼?一文get!

△媒介可供性的構成

具體來看,喻國明從實踐視角出發,對這一框架的合理性做出瞭如下探究。

1.生產可供性:媒介靈活性與使用者賦能

在媒體資訊生產實踐中,資訊生產可供性主要包括

可編輯、可審閱、可複製、可伸縮、可關聯

五個方面。這些特徵一方面可用以

解釋媒體調動資源的靈活性

,另一方面可以

解釋使用者在資訊生產過程中的能動性

媒介靈活性即媒體機構協調各方資源應用於資訊生產的能力。

媒體組織是否能夠靈活地實現內容編輯與審查回顧,是否能進行內容搬運並保障內容在不同平臺的傳播效力,是否能延展或收縮資訊生產鏈以應對日益多元的使用者需求,是否能順利實現與其他平臺的資源共享,都是評估媒介資源調動靈活性的因素。

媒介靈活性是媒體競爭性和穩定性的體現,媒體資訊生產過程中越靈活,表明媒體利用資源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能力越強,資訊生產的可供性就越高。

使用者的能動性是指使用者參與內容生產的能力和參與的深入程度。

根據眾人理論

(critical mass theory)

,當足夠多的人

(臨界數量)

參加一個共同事件時,這種關注將以一種流行效應驅使更多的人參與,並且能夠幫助參與者判斷原始內容的本質,因此在資訊生產過程中,媒體能夠在多大範圍內號召使用者參與內容生產編輯和審查搬運,又在多大程度上賦予使用者自由度,使使用者能夠利用媒體資訊滿足自身需求,透過媒體平臺關聯其他內容或其他使用者,這些因素不僅是媒體影響力的體現,更是透過使用者參與資訊生產,進而促成更大範圍內行動可能性的體現。

使用者被賦能越深、資訊生產鋪開的範圍越廣,資訊生產的可供性就越強,媒體發展的潛力也就越大。

2.社交可供性:資訊的社交標籤與情感屬性

社交可供性包含

可致意、可傳情、可協調和可連線

四個方面。在如今的資訊生產趨勢下,新聞內容與非新聞內容之間的界限愈發模糊,媒體的任務也不再侷限於生產新聞內容,而是進入了更為全面的“泛內容”時代,這些內容與其說是對新鮮事物的播報,不如說是源於現實世界的投射,而內容本身也愈發體現出現實社會中的情感屬性和社交屬性。因此,在評估媒介技術和媒體平臺的社交可供性時,尤其強調其調動情感表達和反應社會關係網路的能力。

其中,可致意與可傳情是

媒介調動情感表達的能力

可致意

是指使用者透過媒介表意,建立聯絡、表達心意的能力;

可傳情

即是指使用者透過媒介示情的能力,用以評估媒介是否提供了情感表達的渠道,是否具有豐富的表達方式。

可協調與可連線則是

透過媒體呈現與構建社會關係網路的能力

可協調

是指在資訊網路中,透過媒介協調調動多個元件促成資訊網路協同執行的能力;

可連線

是透過媒介建立社會網路連線的能力,在如今的傳播形態中,尤其表現為打破基於血緣關係的熟人社會,而形成更多基於地緣、趣緣、業緣關係網路的部落化、群屬化的“新熟人社會”關係網路的能力。

媒介的社交可供性越強,使用者利用媒介傳情致意和構建關聯的可能性就越大,媒介對使用者啟用的程度也就越高。

3.移動可供性:媒介場景轉向與智慧驅動

媒體的移動可供性包括

可攜帶、可獲取、可定位和可相容

四個方面。

可攜帶

是受眾對媒體終端物理特性的感知和評估,決定了不同終端適用於不同的地方和情景,例如螢幕更大的電腦適合在工作單位工作,但人們在通勤時往往會選擇更為輕便的手機獲取資訊;

可獲取性

是指目標物件利用移動媒介獲取資訊的可能性,雖然理論上來看,這並不難實現,但在實際情況中,資訊推送的頻度與推送方式、受眾搜尋意願與搜尋渠道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可獲取性;

可定位

是指基於位置資訊而建立的受眾、資訊與情景之間的互動關係,基於位置的服務

(LBS:Location-based service)

和移動社交網路

(Locative and mobile social networks)

為使用者提供了多種利用定位功能的方式;

可相容

是指媒介裝置的多媒體性,傳統傳播方式中,文字、聲音與影象的傳播是不同渠道各司其職的,如今,移動裝置越發輕巧便攜,人們只需要攜帶一個簡單的智慧手機,就能進行新聞的採編、播發和訪問、分享。

媒介移動可供性是資訊生產與資訊消費模式“場景化”轉向的體現

,基於場景資訊的資料採集與整合愈發成為主流;與此同時,

智慧化技術浪潮也驅動著媒介移動可供性的提升

,增強現實

(AR)

、虛擬現實

(VR)

、可移動穿戴裝置等智慧裝置的日漸普及,不僅提升了裝置的便攜性與易得性,也提升了定位的精準度和裝置的多媒體屬性,使得媒介移動可供性日益增長。

在瞭解了媒介可供性的理論框架後,小田心將以

「四全媒體」

為例,帶大傢俱體理解一下媒介可供性這個知識點。

媒介可供性與四全媒體

(此部分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標題和框架)

媒介可供性不是一個孤立的理論框架,在我國全媒體傳播格局建構的過程中,可供性框架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四全媒體”

(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

的表述是對媒介融合縱深的發展大勢的總結,為探索全媒體產業生態指明瞭方向,而在新聞產業實踐中,對“四全媒體”的打造過程正是一個媒體可供性不斷提升的過程。

1.全程媒體:“直播態”新聞生產延伸傳統媒介效能

全程媒體是指在新聞報道中,媒體可以同步跟進、記錄、播報新聞生產的全過程,實現“直播態”的資訊採集、編審和釋出。

隨著攜帶方便又兼具多媒體特性的移動裝置的進一步普及,以及基於雲技術、移動終端的支援平臺的完善,媒體裝置可攜帶、可獲取、可相容的可供性進步迅猛,全面基於採編場景的“行進式報道”和“現場新聞”成為可能。新華社推出的服務於全國媒體的“現場雲”平臺,提供了基於移動埠的實時採編發功能,將新聞生產的整個流程搬於線上,入駐的媒體機構只需要使用APP就可線上即採即編,編輯部即收即審,大大提升了資訊生產可編輯、可審閱的可供性,最大限度做到了新聞與現場同步。在傳統採編作業中,只有廣電直播可以實現實時播報,但現場雲卻延伸了傳統媒體的效能,讓各形態新聞報道的“直播態”生產都成為可能,是打造全程媒體的有益嘗試。

2.全息媒體:物聯網+5G重新定義媒介技術尺度

全息媒體是指在媒介技術尺度上打破物理世界與數字化領域之間的隔閡,在媒介產品的呈現形式上,做到立體式、環繞式、還原式的傳播。

全息媒體就是透過豐富媒介技術手段,提升媒體可定位、可協調、可關聯、可相容的可供性,儘可能地為受眾還原物理社會真實形態的一種探索。

一方面,基於物聯網感測器的資訊採集應用將可採集的資訊範圍擴充套件至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萬物皆媒”時代,對社會環境的監測已經達到全天候與全方位。來自物聯網感測器的資料也為尋找新聞選題提供了新的進路和手段;另一方面,5G傳播技術的迭興重構了媒介生態,網路不再是選擇性的、分離式、粗線條的連線,而是承載了社會萬物之間的精細化互聯互通,5G的超高接入速率也使數字資訊產品對真實世界的還原達到極精細和極實時的級別,加之VR、AR、MR等豐富的呈現手段,使得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之間資訊傳輸的失真誤差減少,實現了內容產品的全方位呈現和多角度同步呈現。

3.全員媒體:智慧傳媒時代的資訊社會化生產

全員媒體是指資訊生產的參與者不再侷限於新聞專業生產人員,資訊生產進入社會化時代。

智慧化資訊生產模式使得媒體可編輯、可審閱、可複製的可供性增強。智慧手機的普及帶來了採集資訊成本的顯著降低,而智慧應用則使得內容的專業化編輯成為可能。學者用“移動媒體生活”來描述龐大受眾使用便攜移動裝置,在各種地理位置和情境上生產或消費媒體文字的現狀,認為在智慧化資訊生產時代,受眾參與資訊生產已經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生活狀態,“全民皆媒”的時代正在逐漸到來。

與此同時,全員媒體的要義不僅在於全民參與生產,更在於透過智慧演算法,不斷提升可連線、可關聯的可供性,從而構建線上全民關係網路。在過去的傳播過程中,使用者可以看到他們個人與資訊的關聯,但無法窺見其他人與資訊的連線。相比之下,智慧化演算法規則下的推薦、分發與互動機制則可以讓使用者清楚地檢視人與人、人與內容、內容與內容之間相互連線的資訊鏈全貌,海量UGC內容匯入的入口不再是媒體資訊端,而是內容型社交網路平臺。例如今日頭條推出的抖音APP,表面上主打功能是UGC模式下的內容生產,但是其智慧推薦、關注、留言、互動等功能,為這款產品打上了社交的標籤,也更大程度地調動了使用者積極性,促成了全員參與、全員建構的社會化內容生產。

4.全效媒體:效率、效果與效能的一體最佳化

全效媒體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指在發展新興媒介技術、探尋全新媒體組織架構時,要合理組合利用現有資源,達到傳輸效率、傳播效果、傳媒效能三位一體的最最佳化。

首先,傳輸效率最佳化要求鋪建更為流暢的渠道通路,對目標物件更為精準化地定位與區分,這是媒體可伸縮性的體現。2019年起,一些新聞記者主動使用Vlog形式進行新聞報道,正是一種延展新聞生產鏈以吸引受眾的嘗試。

其次,傳播效果最佳化需要把握受眾心理,提供入眼入心的好內容,這是對媒體可致意、可傳情的要求。

最後,傳媒效能最最佳化則是指不能再單一地打造內容,而是要將內容搭載於功能上,提供綜合性資訊服務,這是對媒體可協調、可連線的可供性效能的彰顯。

大佬們都在研究,各大高校都在考的「可供性」是什麼?一文get!

△“四全媒體”媒介可供性的構成

可見性

與“可供性”看起來很相像的還有

“可見性”

一詞,在此,小田心也為小夥伴們進行補充,大家簡單記憶概念即可。

丹尼爾·戴揚認為,

可見性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包括被他人看見的權利、以自己的方式被他人看見的權利及給予他人被看見的權利

。可見性以獲得在公共空間被看見的機會為目標,本質上是普通民眾藉助各類手段反抗被資本和權力壟斷的公共空間,因此,可見性蘊含了一種“抗爭性公共領域”的色彩。

可見性理論經常被運用到一些

抗議和輿情事件

的分析中,用行動和表達的“可見”促成“意見”或“訴求”的可見。可見性理論也被運用到一些場景分析中,如政治可見性既可用來分析透明政府、廉潔政府建設,也可用來分析聊天化、個人化政治。

田心說

今天的推文就到這裡啦~本篇關於

「媒介可供性」

的內容較多也比較難,大家要根據自己的目標院校的考試要求,選取重點內容整理成相關專題學習和理解哦!希望這篇推文能夠讓你有所收穫哦,我們下期再見~

學習更多專題…

正在進行的

「田心·專題課程」

會將整理好的專題直接講給大家聽,幫助大家高效複習和吸收,針對各院校的

「半程課程」

「衝刺課程」

中也都包含了專題講解,歡迎大家在下方

「23級課程」推薦區

點選對應課程連結,跳轉了解。

以上內容整合自:

[1]潘忠黨,劉于思。以何為“新”? “新媒體”話語中的權力陷阱與研究者的理論自省——潘忠黨教授訪談錄

[2]喻國明,趙睿。媒體可供性視角下“四全媒體”產業格局與增長空間

[3]陳力丹,孫曌聞。2020年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的十個新鮮話題

[4]匡文波,鄧穎。媒介可供性:社交平臺賦權粉絲社群的情感表達

[5]王軍。媒介可供性視角下出版知識服務產品的設計邏輯及其應用策略

[6]孫祥飛。新聞傳播學熱點專題:知識圖譜

祝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