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解讀: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及特徵

  • 由 向陽花開滿山紅 發表于 籃球
  • 2022-07-29
簡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學校與企業分別是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行為主體,儘管承擔著不同角色和功能,但校企合作注入雙方的情感維繫、價值認同和文化互鑑,使得雙方能和諧共生

職業文化的主體是什麼

大力發展和改革職業教育新格局,是未來職業教育的時代要求。

校企命運共同體

的建設與發展不僅有利於職業教育健康發展,更是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

解讀: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及特徵

那麼,新時代下

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

的內涵及特徵是什麼呢?

01

內涵

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

是在新時代下伴隨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而形成的新概念,以

構建合作共贏的新型校企合作關係為目標

在校企雙方共同利益的基礎上,融合責任、文化、情感等因素,形成

校企利益共同體、校企情感共同體、校企文化共同體

校企責任共同體

四個維度的建設方向。

核心:校企雙方合作共贏、共生髮展。

解讀: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及特徵

核心:校企雙方合作共贏、共生髮展。

這是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校企合作中應當兼顧雙方利益,需朝向共同利益而努力,更多地要為對方考慮,給對方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齊心協力做大共同利益。

一、校企利益共同體(義利統一)

情感共同體向校企合作注入了溫情,從而賦予校企命運共同體魅力特質,更能激發校企雙方合作的自發性、主動性,增強共同體的吸引力,實現共同體的昇華。

二、校企情感共同體(溫情魅力)

以“美美與共”的開放包容姿態,把學校與企業的文化差異轉換為校企合作的創造性力量,

三、校企文化共同體(開放包容)

進而喚醒校企合作各方共同的文化基因和價值理解,形成校企雙方之間的彼此認同、互相理解的文化支撐,架起校企文化交流互鑑的橋樑。

以文化交流的方式解決校企合作問題。

校企命運共同體為企業認真履行應盡的社會責任提供了平臺和機會,為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積累了優秀的人力資源。創造優良的外部條件,促使企業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體系中。

同時,企業參與校企合作並加以宣傳,能夠對外彰顯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從而引發廣泛的公益效應,達到改善企業形象、增強企業軟實力的目的。

解讀: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及特徵

這四個維度相互關聯又互為補充。以利益為基礎,注入情感交流;以包容開放的校企文化,透過共建共享的方式,讓校企雙方共同承擔起人才培養的責任。

02

基本特徵

第四:校企責任共同體(責任共擔)

以多元協同、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為核心理念,表現出共生性、包容性、開放性、互補性等鮮明的時代特徵。

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

學校與企業分別是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行為主體,儘管承擔著不同角色和功能,但校企合作注入雙方的情感維繫、價值認同和文化互鑑,使得雙方能和諧共生。

同時,這兩個主體以各自優勢互補為前提,形成現代學徒制、訂單式、企業學院等多種校企共生模式,實現相互協作,達到共生效益。

解讀: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及特徵

雙方遵循“合作共贏”原則,採用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運作,超越校企合作各方不同的文化、現有的合作模式和執行機制,真正尊重和體現校企合作各方共同的利益、價值和文化,順應職業教育前進的方向,形成校企合作共生系統。

一、共生性

具有包容性的校企命運共同體,能夠營造多元和諧的合作氛圍,促使校企合作的多元主體都能長遠考慮合作的發展方向。在反覆磋商、磨合中逐漸樹立起超越經濟利益和文化差異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增強各方同舟共濟、共同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二、包容性

解讀: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及特徵

在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過程中,必須注重建設與維護組織內部以及組織間的網路連線,必須以包容的心態直面校企合作的各類問題,充分考慮不同主體的共同性及共同利益,鼓勵各主體以協商、合作的方式化解矛盾與問題。

三、開放性

學校向企業開放人力資源、技術資源等,同時透過校企合作獲得人才培養所需的資金、場地、教學內容等資源;

企業向學校開放場地、實踐崗位等,透過校企合作獲得人力資源、技術服務等。

在合作過程中組織各種形式的互鑑融合活動,果敢地面對合作衝突,共同解決問題,最終實現和諧共存、共同發展,凝聚成發展合力。

1、雙方彼此開放

可以邀請政府、行業、企業、學校、教師、學生、員工參與到校企合作中來,多方協同,創造有利於校企合作的開放型環境,逐步提高職業教育的校企合作水平,共同驅動職業教育的不斷髮展。

解讀: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及特徵

2、向共同體外部開放

四、互補性

1、從學校看,校企合作可以為學校提供最新鮮、最生動的教學資料、先進的實訓裝置、學生崗位實踐機會及企業師資等,彌補學校教學內容的滯後,降低辦學成本,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

2、從企業看,透過校企合作,企業可以開展定單式人才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同時藉助學校培訓企業人才,提高企業人才的技能水平和綜合素質。

在人才培養方面

當前,全球經濟發展已經轉向創新驅動,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知識生產正規化需要學校與企業跨界合作,共同解決特定的應用情境中的問題,從而動態地生產新的知識。

解讀:新時代下職業教育“校企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及特徵

在知識生產方面

當前,職業院校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科技人才資源和成果資源,但缺乏產業化和商業化的平臺和資本。校企合作中,企業可以為學校教師提供實踐平臺,使得教師有機會將科研成果轉換為生產成果。同時,企業因為生存發展的需要,必須持續地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可以透過校企合作,藉助學校力量進行技術改造、工藝最佳化、新品研發等,大幅提高企業的技術更新和經濟效益。

選自《教育科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