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投射性認同】你說ta不愛你,後來ta真的不愛了

  • 由 WeGo戀愛援救 發表于 籃球
  • 2022-07-26
簡介——怎麼能說是受到什麼“投射性認同”的影響呢

投射性認同以什麼方式出現

點選上方「關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實在的情感乾貨。

文|WeGo_花花

記得小時候剛學會騎腳踏車,有一次在公園騎著玩,心裡總想著會摔。

然後真的就撞上花壇了。

多年以後接觸心理學,我才知道那叫「墨菲定律」,擔心的事情總會發生。

【投射性認同】你說ta不愛你,後來ta真的不愛了

在親密關係中,墨菲定律有個“親戚”,比它更適用於解釋此類現象,就是所謂的「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

投射性認同

是心理學概念,由克萊因(Melanie Klein)在1946年提出,具體解釋為

一個人誘導他人以一種限定的方式來作出反應行為模式。

我們可以理解為,

當你認為某個人是怎樣的,ta就會變成你想象中的樣子。

投射性認同在對親密關係的觀察和分析時,比起墨菲定律更適用的地方在於,關係中的兩個人是相互塑造的,你面對的是一個可以被你投射,經過你影響後,受到你塑造的活生生的人。

如何理解投射性認同?我曾經跟進過這麼一個案子。

一對男女情侶,戀愛多年感情不錯,直到女方看了篇文章,標題是《老公不愛你的表現,超過三條早晚離婚》。

就因為參考對比下來超過了三條,她陷入了焦慮,一些以前不會在意的小事,也變得敏感起來了。

可是這種說法看起來會有點奇怪。

——怎麼能說是受到什麼“投射性認同”的影響呢?難道不是他本來就沒那麼愛我,只是以前我沒發現那些細節,現在察覺到了,指出來而已嗎?我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怎麼就成了投射,影響到他改變?

【投射性認同】你說ta不愛你,後來ta真的不愛了

要解答疑惑,就需要引申出投射性認同一個重要特質:

投射性認同是在潛意識層面發生,不自覺地影響我們行為的。

你是先認同了某個觀點,然後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認同,不自覺地就會去搜尋相關證據,最後得出結論“看吧,我就說你是這樣的人”。

只是整個過程發生太快,心理加工都是在潛意識中默默進行著,所以你會覺得自己沒有經歷過思考,不過是本能的說出感受而已。

而當你把感受說出口的時候,就完成了一次投射過程。接收者重複多次收到投射後,會不知不覺中被誘導,表現出與其投射性幻想中一致的反應。

通俗一點描述這個過程就是,

在親密關係中,你對伴侶的評價,誘導和暗示了對方可以(應該)怎麼做。

至此你應該明白,為什麼當你覺得感情有問題的時候,這段關係不久後很有可能會面臨分手。

我們要如何應對親密關係中的投射性認同?

1.明白到親密關係沒有固定的標準形式。

上述案例中,女方的問題在於看文章後不自覺把自身的感情狀況代入,得出“感情危機”的論斷,然後搜尋到證據並指出,最後危機就真的發生了。

其實親密關係是沒有固定標準的,一切的感受,幸福與否,你自己心裡最清楚。

如果一段關係真的已經變質,身處關係中的你一定最先感受到,有最直觀的體會,不必用條條框框去限制自己,別信什麼“男友不肯為你花錢就是不愛”“女友沒及時回覆說明你不重要”的觀點。

與其相信那些虛無縹緲的大話,不如對你身邊那位多些信任吧。

2.直接是最有效的溝通。

瞭解到投射性認同的影響,並非讓你有事憋在心裡,不舒服還不準說出口。

但是我們都應該學會直接表達,有效溝通。

要知道多少情侶就輸在溝通上,無效溝通的典型特徵是,表達時反著說,暗示去說,陰陽怪氣地變換著花樣說……就是不會直接說。

例如。

“你非要在床上吃東西嗎?”

“你能不能安靜一點。”

“我不說你就不明白嗎?”

不知道你們聽著感受如何,有沒有讀出既視感,直接血壓拉滿?

其實換一種表達方式,試著將你的感受進行直接的表達,只描述感受不加判斷和指責,對方一樣能get到你的意思,而且你會發現效果比你陰陽怪氣時要好多了。

你可以說,“這個好吃,我也喜歡,不過最好在客廳沙發上吃”“寶貝我有點忙,晚點再回你”。

然後想要什麼直接說清楚,千萬別玩“你畫我猜”。因為你會一玩就停不下來,越玩越上頭,玩著玩著就玩崩了。

【投射性認同】你說ta不愛你,後來ta真的不愛了

3.一次只說一件事,不離題,不翻舊賬。

“說了多少遍脫下來的衣服要放髒衣籃裡,不要隨手就掛椅子上,還有你今天出門又沒關燈,非得我每次都給你檢查一遍,你自己就不能上點心嗎?跟你說的話從來都是聽完答應過後轉頭就忘,承諾也不兌現,上次旅遊的事就是這樣,機票酒店都提前訂好了,突然就說公司臨時有任務,這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合著你比總理還忙?一天天伺候你還得受這樣那樣的委屈,到底還能不能過了,幹嘛不說話,你說話啊!”

這段話原本想表達什麼?也許到後來連說話人自己都忘了。

原本只是想說,換下的髒衣服放到髒衣籃裡。

就這樣,沒了,這就是最初想要表達的全部內容。

可是當話題被扯遠,不停地翻出各種舊賬以後,已經變成單純的發洩情緒了。

你會發現這樣指責,對方不僅不會改過來,而且很有可能還會針鋒相對地和你對線。

“不就是翻舊賬嗎,誰不會?”

“怎麼我做什麼都是錯,那就你全對唄?”

“你辛苦你委屈我該體諒,那你就不能體諒我嗎?”

“不就一件衣服沒放好,至於嗎?日子還能過下去嗎?”

到頭來還是無效溝通,越聊越上火。從小事變成大事,大事就轉向分手了。

別忘了,原本你指責,是希望對方能改過來,想要這段關係變得更好的。

你沒有想分手,對吧。

那麼下一次,記住一次只說一件事的原則,即使是溫和的語言,同樣能起到表達的作用,把話說到對方心裡去。

“親愛的,這次我幫你收拾好了,但是記得下次脫下來的衣服要放髒衣籃,這樣我好收拾,好嗎?”

你看,問題解決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WeGo戀愛援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