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 由 小話詩詞 發表于 籃球
  • 2022-07-13
簡介周邦彥的這首《少年遊》立意高遠之處在於,它提出了一個非常現實而深刻的問題:在婚後的歲月中,當激情歸於平淡,當戀人容顏逝去,當戀人對情愛的浪漫追求與美好想象被生活的瑣事所淹沒而變得世俗,當熱戀的感覺不復存在,但他們的對彼此的關注度逐漸降低,當

睬這個字可以組什麼詞

邦彥好音樂,能自度曲,制樂府長短句,詞韻清蔚,傳於世。

——《宋史·文苑傳》

上面引用的這句話是宋史中對周邦彥其人其詞的精準評價。

周邦彥是北宋“婉約派”詞壇的傑出代表,在宋徽宗的時候,周邦彥曾主管國家最高音樂機構“大晟府”。

周邦彥的詞作在繼承柳永長調慢詞的創作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婉約詞的藝術形式,成為婉約派的集大成者。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周邦彥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他本人就是一位大音樂家兼高級別樂官,無論是他填詞譜曲,還是在大晟府期間對舊樂譜的翻新、整理上,都具有嚴格的規範性。

所以周邦彥的詞作詞句整飭,呈現出詞作格律化的定型,他的詞作首開宋詞格律派的先聲。

由於周邦彥詞作格律的嚴謹,以及在詞作上取得的成就,到了南宋,他的詞風得到了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專業詞人的傳承和接力。

也可以說,周邦彥的格律詞為姜夔、吳文英等格律詞人開了先河。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周邦彥在詞作中融入了多種創作手法,尤其是在慢詞的創作中融入了鋪敘的方式,極大地拓展了詞的敘事功能。

但是在周邦彥的詞作中,也有不少以抒情見長的詞作,這些詞作沒有長調慢詞那樣的鋪陳與敘述,但卻能融情於景,將款款深情寄寓在字裡行間,他的這首《少年遊》就是這一類詞作中的代表作品:

朝雲漠漠散輕絲。樓閣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門外燕飛遲。

而今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當時,小橋衝雨,幽恨兩人知。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北宋初期的詞多以小令見長,如詞調“如夢令”和“採桑子”等,因詞人們的青睞而風靡一時,柳永、張先在傳統的小令之外,又創造了許多長詞慢調,如詞調“木蘭花慢”等,柳永的慢詞長調,風靡海內,一度形成了“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的盛況。

但慢詞長調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因為鋪敘過多,而無法形成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的藝術風格,原因就是慢詞在鋪敘與抒情之間沒有具體的事物作為兩者之間的關聯,因而讓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有所欠缺,柳詞的慢詞也沒能很好地彌補這一“硬傷”。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周邦彥作為為北宋婉約詞壇畫上圓滿句號的集大成者,他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在鋪敘和抒情之間找到了一種默契的關聯,且在兩者之間達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通俗地說,就是周邦彥在抒情寫景的同時,將敘事巧妙地融進詞中。

張邦彥在詞中的敘事就像是化學反應中的置換物一樣,讓敘事和抒情發生了微妙的反應,因而給人帶來美輪美奐的視覺體驗和聽覺體驗。可以說,張邦彥的這種具有開創性的填詞手法,完美地彌補了柳永詞作的“硬傷”,從而將婉約詞推向了高峰。

周邦彥的這首《少年遊》,雖然是一首小令,但寫景、抒情與敘事樣樣都有,形成了三位一體的獨特藝術風格。詞作摹寫了兩幅具有鮮明對比度的不同的愛情生活畫卷,上半闋一個,下半闋一個。

兩個故事的中間只用“而今”二字聯絡起來,使前後兩個故事,也是詞人刻意描摹的兩種境界形成鮮明對照,進而重溫第一個故事,產生無窮韻味。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上半闋是追憶以往的戀愛情景,詞人記述了一次令他時至今日仍銘刻於心的、難以忘懷的相見場面:

在一個雲霧籠罩、細雨濛濛的早晨,一對情侶偷偷地跑到一個小閣樓裡幽會。雖然時節已是春季,卻並沒有多少春天的氣象與暖意,沒有春天的明媚和歡快,只有春雨的陰晦。

雨越下越大,雨水滴打在細柔的柳枝上又流到地上,猶如花柳在哭泣。兩人在如此悽風冷雨的情況下相會,又因為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小樓連線著閣樓,那是兩人約會的處所。但是兩人都是冒著春雨,踏著滿街泥濘相別離的,他們抱恨而別。街上泥濘難行,就連燕子也是渾身溼漉漉的,羽毛蜷縮在一起,只能在門外緩緩飛行。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門外的景色,無疑是清冷的畫面,對這對情侶的幽會起了一定的烘托作用。

兩人在如此難堪的情況下會晤,又因為某種緣故,不得不分離。因為見面匆匆,所以離別惆悵,在他們眼中,門外的花柳才會如泣如訴,雙飛的燕子才會艱難地飛行。

這是詞作中的第一個故事。

悽風苦雨襯托了相思之苦、相見之難,他們匆匆相聚又匆匆離散,從詞作最後一句說當時見面“幽恨兩人知”我們可以瞭解到,男女主人公是瞞著家人、衝破重重阻力才得以一見的。他倆愛得曲曲折折、纏纏綿綿,雖然當時兩人不得不分開,但當日恩愛同心的滋味,時至今日仍然令人蕩氣迴腸、眷念不已。

詞作並沒有止於憶舊,如果僅僅回憶昔日愛情的美好、艱難、苦澀,那充其量不過是一首苦愛的追念之歌。這首詞的深刻之處在於它寫一對有情人終成了眷屬,不過他們的愛情沒有永葆昔日的激情,愛情之火熄滅了,愛情之花枯萎了。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下半闋以“而今”為過渡,進而開啟了第二個故事講述。首先,詞人運用了金屋藏嬌的典故,這個用典是饒有深味的,

暗喻詞中的這對情侶的感情已不像往昔那樣熱烈,昔日的美好於今時已無法重現。

如今現在風和日麗,金屋藏嬌;桃花在春風中明豔美麗,搖曳多姿,他們現在在這美好的春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再像以前那樣經歷悽風苦雨。回憶起來,那時的小橋衝雨,反倒別有一番滋味。

但是這明媚的春光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曾經預期盼望的幸福,他們總是感到若有所失,

眼前這無憂的無慮生活在一起反倒不如當時那種緊張、悽苦、抱恨而別、彼此相思的情景來的意味深長。這是詞作中的第二個故事。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麗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這十個字,既正面說眼前的故事,“麗日”在詞中也是一個符號,象徵著婚戀的美滿。風雨過後是春色醉人的好日子,這對情侶在這樣一個美好的環境中終於生活在一起,他們從戀愛走進了婚姻;同時,這十個字,又兼具比較的作用,即由眼前的景象聯想往昔的美好景象,並進行一番今不如昔的比較。

弄清楚前後兩個故事的關係,瞭解其曲折的過程,對於詞作所創造的意境,也就能有具體感受。這首小令只有短短十句,畫面也屬實簡潔,但詞人推敲詞句,用筆精煉,營造的景象卻耐人深思。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戀愛中的男女總是把愛情、把未來、把生活想象得特別美好,熱戀中的男女甚至只求曾經擁有,而不管能否長相廝守。

周邦彥的這首《少年遊》立意高遠之處在於,它提出了一個非常現實而深刻的問題:

在婚後的歲月中,當激情歸於平淡,當戀人容顏逝去,當戀人對情愛的浪漫追求與美好想象被生活的瑣事所淹沒而變得世俗,當熱戀的感覺不復存在,但他們的對彼此的關注度逐漸降低,當他們讀彼此的欣賞程度逐漸減少,那麼,該如何維繫兩人的愛的長久呢?

愛不僅僅是婚前熱戀時的兩情相悅,更應是婚後雙方對愛情常青樹的精心培育和澆灌。古往今來,愛情之所以會以各奔東西的方式收場,就是因為婚後缺少精心澆灌,愛情這棵常青樹在缺少關注與愛中逐漸枯萎,凋謝。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周邦彥的這首《少年遊》是以男主人公的回憶和感受來寫的,詞中雖然沒有交代他和她愛意睏乏的原因,但他和她之間的愛歸於平淡是不爭的事實。或許平平淡淡的婚姻才能長久吧,或許激情過後歸於平淡才是最好的感情。

周邦彥的這首《少年遊》,算是一首立意新穎、不同凡響的詞作。這首詞打破了宋詞或寫離愁別恨抒發相思之苦、或寫相見苦短盡寫相見之歡的路數,而是立意高遠,寫出了一對經過愛的艱難跋涉最終贏得了愛的勝利的戀人,在婚後不得不面對激情過後歸於平淡的婚姻生活。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有值得稱道之處,詞作雖然只有短短十句,但詞人用筆精煉,寫景中包蘊了深厚的敘事性和一波三折的抒情色彩,三者水乳交融,以前後兩幅迥然不同的畫面連綴成了一個深有情致的曲折故事。

周邦彥的這首詞很高明,敘事生動,情景交融,而且道出了婚戀本質

周邦彥的《少年遊》這首詞所寫表面上看只是兩幅不同的戀愛畫面,每幅畫面中人物表情豐富,無須多用鏡頭大加渲染,故事的脈絡已清晰地呈現在了讀者的眼前。

詞人抒發的好像只是若有所失的悵惘和嘆息,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如何為愛情和婚姻永葆青春的現實問題:

如何永葆愛情和婚姻長青?戀愛時的激情火花如何能夠一如既往地在婚姻中永不凋零?這或許就是這首小令留給人們的值得深思的一道論述題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