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安徽舒城:南港得名,傳說“難講”方言演變,難道不是“南塂”?

  • 由 出外龍舒人 發表于 籃球
  • 2022-07-04
簡介舒城縣南港鎮示意圖(製作 | 束文傑)民間傳說,昔年有一位舒城縣令經行此地,詢問隨行的師爺:“此地何名

舒字康熙字典裡幾畫

作者:隔水樵夫

南港,既不濱海,也不沿江,只是皖中的一座市鎮。鎮域面積120餘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萬餘人:是她現狀的體量。

安徽舒城:南港得名,傳說“難講”方言演變,難道不是“南塂”?

南港梁祝街(來源 | 舒城視聽線上)

南港之“南”,是由於此鎮地處舒城縣治(今城關鎮)東南而來。隨著舒城縣城市建成區的東向拓展,這個方位語指示得越來越準確了——南港恰位於縣城之南。南港之“港”,卻是演化而來,值得一說。

安徽舒城:南港得名,傳說“難講”方言演變,難道不是“南塂”?

舒城縣南港鎮示意圖(製作 | 束文傑)

民間傳說,昔年有一位舒城縣令經行此地,詢問隨行的師爺:“此地何名?”這位縣太爺可能是下車伊始,不熟地情;也可能是類似如今的下鄉調研吧,故有此問。按理說,這只是普通一問。沒想到,不知是彼時此地確實寂寂無名,還是師爺沒做功課(畫外音:叫你不讀地方誌,出糗了吧你),竟然一時語塞。於是,師爺只好老實應道:“老爺,這個就難講咯……”縣令也很可愛,不知是誤聽誤信了,還是察覺到師爺的窘態,善意包容了。從此,“難講”一名就叫開了。這則故事,是我幼年聽來的,至今記憶猶新。

我是一個孤陋之人,和那位師爺一樣,也不曾讀過舒城的縣誌。只是信手默記,不曾考訂,想必或尚有別的版本。近日偶然間,看到一份舒城老地圖,那圖上竟然標註著:

“南獎”

,一下子覺得蠻有意思的。

安徽舒城:南港得名,傳說“難講”方言演變,難道不是“南塂”?

在方言語境裡,南港還真的就是這麼個發音,從來不讀作香港的“港”。民間故事的牽強附會也罷,老地圖的聽音辨字也罷,都不必苛責。因為,這些雖屬以訛傳訛,卻為今人保留了歷史資訊,仍有其價值在。

那麼,正解是什麼呢?個人認為,南港本作

“南塂”

。這個“塂”,音“獎”,釋義為

“方言,丘陵”

。《康熙字典》裡,仍保留此字。後來,可能是作為異體字被“整理”了。如今,這麼一個有底蘊的漢字幾乎消失在國人視野裡了。由於輸入法的緣故,有時還輸不出來。

安徽舒城:南港得名,傳說“難講”方言演變,難道不是“南塂”?

南塂,雖是個人的猜度,卻是可以實證的。南港鎮的西南,有兩道口袋狀的山谷,分別叫做“西衖”、“東衖”。關於“衖”,筆者曾略有探究,茲不贅述。值得一提的是,東西衖的“衖”與桐城魯谼的“谼”,以及廬江夾山蕻的“蕻”,名異而實同。這似乎也表明,舒、桐、廬三縣的“和而不同”。

安徽舒城:南港得名,傳說“難講”方言演變,難道不是“南塂”?

東衖村歐家嶺(攝影 | 雨浥輕塵al)

而可以紮緊兩隻口袋的地方,就在今天的東沙埂村位置。無論是依循古人的智慧,還是揆諸常理,東沙埂都是容易興起的地方。因為這裡地處大別山東北麓的一處山口,是貨物集散地,是山裡山外的紐帶。但實際上,歲月造就的是南港,而非東沙埂。

這背後最根本的一條,是由於南港地當驛道:介於古三溝驛和古梅心驛之間。即使今天,區位和交通都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更何況,肩挑手提的舊時代,南港顯然比東沙埂更具優勢。南港舊時的“鄉腳”,北至白馬壋,南達溝二口(今舒茶鎮),東抵龍王廟,西迄曹家河(今春秋鄉),巍然一重鎮。

安徽舒城:南港得名,傳說“難講”方言演變,難道不是“南塂”?

回到初始,則“塂”字不難釋義了。“塂”字本義不僅僅是指“丘陵”那麼簡單,更是指丘陵地帶的那種谷口。形象地講,如果把東西衖比作兩條巷子,那麼巷口的位置,就叫做“塂”。此,當為南港的前身“南塂”的淵源所自。

安徽舒城:南港得名,傳說“難講”方言演變,難道不是“南塂”?

設若這個古字猶存,恐怕已夠得上“國家級非遺”了吧?——想多了,百姓日用需要的是通俗。“南港”便於書寫,已經很好了。

作者:隔水樵夫(「出外龍舒人」創作者群)

運營:束文傑

編輯:束文傑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