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一位媽媽“霸氣”紙條:從最愛聽喊媽媽到最怕聽狂喊媽媽

  • 由 中國青年網 發表于 籃球
  • 2022-06-04
簡介邊摸索邊學習貼紙條是為了能時時提醒相處12年,兒子濤濤在成長,呂女士也在不斷學習和探索媽媽的角色

溝通就像什麼的排比句

一位媽媽“霸氣”紙條:從最愛聽喊媽媽到最怕聽狂喊媽媽

呂女士給兒子留的紙條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每個晚上,多少家有學生的家庭在上演雞飛狗跳的武打劇?從心梗到腦溢血、骨折……

牙牙學語的時候,孩子的一聲“媽媽”簡直是天籟之音,但到了輔導作業的時候,一聲聲“媽媽”,就像是一句句緊箍咒,不禁讓人血壓飆升,一個頭變成兩個大。

給娃輔導作業,到底有什麼好辦法?能不能不要一有事情,娃就狂喊“媽媽”?金華一位媽媽別出心裁想出一招,貼出紙條,幾個排比句下來,簡直霸氣外露。

本報記者 朱麗珍

沒有培養好習慣

一有問題就喊“媽媽”

這張紙條,最初是鄰居程女士串門時看見的。程女士曬在朋友圈後,不少好友留言:太有才了。

“她平時就是比較用心的一個媽媽,自己事業有成,這次估計也是想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曬出字條的程女士調侃,現在陪娃寫作業都快成社會問題了,“一曬到朋友圈之後,很多媽媽都有共鳴。”

在程女士幫助下,我們聯絡到了貼紙條的當事人——呂女士,她的兒子濤濤今年上小學五年級。

對於孩子,職場媽媽的感受都差不多,總覺得自己給孩子的陪伴時間太少。

呂女士家裡是辦廠的,平時廠裡事情多,工作也忙。小時候,濤濤就在廠裡放養著,做了什麼“壞事”,或有什麼不好的習慣,媽媽不太懂得,也沒時間研究溝通教育的方法,最常做的,就是不停重複、囉嗦,讓濤濤這個不要幹,那個不要幹。

時間久了,呂女士覺得,兒子對於她的碎碎念,基本是做到了左耳進右耳出。

到了上小學,因為之前沒有養成好習慣,問題也陸續出現。比如濤濤經常丟三落四,上學時忘記帶紅領巾,放學後忘記帶回作業……小學一二年級,覺得孩子小,自己工作也實在忙,對於老師的提醒,呂女士聽了之後,也沒怎麼當回事。

到了兒子小學高年級,呂女士才意識到,這或許並不是小問題。“稍微難一點的題目,哪怕字數稍微多一點,他題目沒看完,就說自己不會做。”

在媽媽看來,濤濤思維能力並不差,人也聰明,但越到高年級,隨著知識難度加大,他對學習就越來越沒有了耐心。

邊摸索邊學習

貼紙條是為了能時時提醒

相處12年,兒子濤濤在成長,呂女士也在不斷學習和探索媽媽的角色。學校的老師,也經常會跟她溝通交流。

“很幸運,我們遇到了好老師,他們想著跟家長一起解決,也教給了我很多教育的方法。”呂女士說,濤濤原來的班主任姓金,經常提醒她,不要事事都幫濤濤解決,而是要引導他自己想辦法,“她會教我一些具體做法,很細緻,比如知道濤濤行為習慣不太好,也知道我們平時工作很忙,幾乎是天天監督我們,家庭作業完成後,要私聊給她。”

金老師盯得緊,也讓家長呂女士感受到了老師的上心,“連他們都這麼關心孩子,那我們作為家長,更應該行動起來。”

這次給兒子貼小紙條,其實也是受老師的影響,希望督促孩子,能夠自己獨立解決問題。

呂女士說,紙條她一共列印了三張,兩張貼在門上,一張貼在書桌上,濤濤一抬頭就能看見。“已經貼了一個星期了,效果還不錯。”呂女士說,兒子喊“媽”的頻率,明顯降低了。

(來源:錢江晚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