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 由 史筆似塵鉤 發表于 籃球
  • 2022-06-01
簡介而讓朱元璋更為厭惡的則是劉基的“自大”

隨便的隨可以怎麼組

1375年5月16日,65歲的劉基突然暴死於家中。當時,胡惟庸奉命攜御醫前來探視,在吃過御醫開的藥後,劉基頓感腹痛難耐,不久就病重身亡。即使讓一個不相干的人來看,都會懷疑劉基的死與胡惟庸有莫大的關係。

劉基死後,朱元璋極為傷心,卻只為他草草地舉辦了一場葬禮。在說到劉基時,朱元璋大罵:

“滿朝皆是胡黨,唯有劉基一人不願屈從。胡惟庸這個逆臣賊子,容不下他啊。”

那麼,劉基是不是如朱元璋所說的那樣死於胡惟庸之手呢?他與胡惟庸之間究竟有什麼深仇大恨?他的死又是否與朱元璋有關係呢?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三度辭官

劉基是元朝的官吏。元朝末年,科舉考試對漢人的排斥性非常高,錄取率也很低。然而,年僅23歲的劉基卻高中進士,金榜題名。《明史》中記載:

“基自幼聰明絕頂,凡天文、兵法、性理諸書,過目洞識其要。”

可見,劉基少年時就是一位天縱奇才。而劉基以傳統士大夫的心態“入仕”,渴望在仕途中有一番作為的舉動,註定他難以逃脫官場黑暗。

1336年,劉基就任高安縣丞。由於他疾惡如仇,剛正不阿,在高安得罪了不少土豪劣紳,若非上司及部屬保護他的安全,早已身首異處。5年後,辭官歸隱的劉基再次出山擔任江浙儒副提舉,然而僅僅不到一年,劉基就因彈劾貪贓枉法的監察御史不成憤而離職,再次返回青田。而在方國珍起義後,元朝官吏重新啟用劉基,卻因上司不願聽從他剿滅方國珍的計策,第三次告別官場。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劉基雖對元末官場黑暗痛心疾首,卻始終堅持“忠君愛國”的思想。他反對為非作歹的朝廷官吏,更反對方國珍、韓山童等造反的義軍。這種矛盾的心理,伴隨他的一生,也讓他吃盡了苦頭。

1360年,胡大海攻進浙東,向朱元璋推薦了浙東四位名氣極大的高士。朱元璋草莽出身,向來喜好文人充當門面,當即派遣使者招攬四人。宋濂、葉琛、章溢紛紛前來投奔,唯有劉基婉言謝絕。朱元璋不死心,再派孫炎前往,劉基方才同意出山輔佐。

當時,劉基閉門不見孫炎,只是交給他一把寶劍。然而,孫炎不為所動,將寶劍送還給劉基後,在他家門口寫下一封言辭懇切的長信。受到朱元璋及孫炎如此禮遇,劉基大為感動,最終與孫炎相見,而後又隨他前往應天,面見朱元璋。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奇謀定天下

在與朱元璋相見後,劉基就將他精心所作的“時務十八策”轉贈於他。本欲尋求名士充當門面的朱元璋不曾想到,劉基竟是有真才實學的高人。

同年,陳友諒兵發太平,與張士誠夾道攻擊朱元璋。當時,朱元璋麾下花雲、朱文遜相繼戰死,應天城內人心惶惶,高呼投降者比比皆是。那些跟隨朱元璋多年的老將也主張放棄應天,避開陳友諒的鋒芒,徐圖後取。然而,新入夥的劉基卻對眾人的想法嗤之以鼻。在與朱元璋密談時,他曾說道:

“陳友諒驕傲自大,只需在太平兩側埋伏奇兵,等他深入後,擊敗他是很容易的事情。”

隨後,朱元璋按照劉基的計策,將陳友諒大軍引入狹窄的河道,悉數全殲。龍灣之戰的勝利讓處於劣勢的朱元璋成了與陳友諒可以匹敵的對手。而在這場戰鬥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就是劉基。

劉基不像李善長那樣穩固後方、供給糧草,也不像徐達、常遇春那樣衝鋒陷陣。可在出奇謀、定方略上,朱元璋麾下,無人可與他匹敵。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陳友諒兵敗龍灣後,劉基力勸朱元璋趁機攻打安慶。安慶是陳友諒在長江以北的軍事重鎮,更是遏制朱元璋向皖南發展的橋頭堡,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在陳友諒源源不斷的支援下,朱元璋連續攻打多日,都不見成效。而劉基卻再次建議朱元璋放棄安慶,改而突襲陳友諒的老巢九江。

直到此時,朱元璋才意識到劉基的真實目的。借攻打安慶之機,調陳友諒大軍紛紛北上,隨後突襲九江,侵入陳友諒勢力內部。而在佔領九江後,朱元璋以逸待勞,再次擊潰從安慶趕來的陳友諒援軍,順勢拿下了空城安慶。

1363年,張士誠圍攻小明王韓林兒所在的安豐。當時,朱元璋不顧劉基勸阻,執意營救小明王,中了陳友諒調虎離山之計。在朱元璋會戰張士誠時,陳友諒提兵60萬,圍攻洪都。若不是朱文正、鄧愈死戰洪都,堅守85天,朱元璋在江淮一帶十幾年的努力,必將付之一炬。

除了偶爾不聽從劉基的計策,朱元璋對他還是非常信任的。在前往洪都迎戰陳友諒前,朱元璋曾特意向劉伯溫致歉:

“我沒有聽從你的建議,盲目去救援安豐,差點讓洪都失守,悔不當初啊。”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而在隨後爆發的鄱陽湖大戰中,朱元璋完全做到了對劉基的言聽計從。當時,陳友諒勢大,兵多將廣,劉基建議朱元璋掠奪鄱陽湖周邊所有縣城的糧草,斷掉陳友諒的供給。之後派遣朱文正趁陳友諒在南昌搶奪糧草時,焚燒他的戰船。在陳友諒人困馬乏、士氣低落後,果斷與之決戰。

劉基雖然加入朱元璋的隊伍較晚,卻在龍灣、鄱陽湖兩場決定朱元璋命運的戰事中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故而,朱元璋在戰後評價他:

“學貫天人,資兼文武;其氣剛正,其才宏博。議論之頃,馳騁乎千古;擾攘之際,控御乎一方。”

除了出奇謀,劉基在天文上也多有涉獵。1365年,大將胡深攜手朱亮祖南下攻打陳友定。劉基卻突然上報朱元璋,東南方向會失去一位大將。不數日,胡深陣亡的訊息就傳至應天。朱元璋在痛惜胡深之死時,逐漸開始忌憚劉基的才華。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暴死家中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劉基被他安在了御史中丞的位置上。這本是一個非常得罪人的差事,而劉基的性格又是剛正耿直、疾惡如仇,對那些貪贓枉法、殺人越禍的貪婪之徒,從不心慈手軟。因此,得罪了李善長、胡惟庸等大批元勳宿將,劉基不得不以妻子亡故為由,告老還鄉,暫避風頭。

然而,深受“學而優則仕”影響的劉基放不下心中執念,仍舊以拯救萬民為己任,不願過早地結束仕途。因此,當朱元璋再次向他伸出橄欖枝的時候,劉基果斷從青田趕赴應天,重新上任。

劉基祖上世代為官,他更是高中進士,在元朝先後三次擔任過官吏,與明朝那些將領格格不入。而在擔任御史中丞期間,劉基得罪的人實在太多,尤其是淮西諸將,對他這位代表著浙東派系的監察御史更為不滿。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召他回京,並非是念及他的功勞,而是將他當作工具,以此制衡不斷壯大的淮西派系而已。因此,二度回朝的劉基,只能做一個孤臣。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1372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在屢次戰役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劉基只得到了誠意伯的封號,連侯爵都沒有封上。如果說,先前借求雨不成之機逼他告老還鄉還有些鬼鬼祟祟,這次就是明目張膽地打壓劉基了。

縱然,劉基從龍時間較晚,可他起到的作用卻無可替代。朱元璋冊封的六位國公、28位侯爵,他們都是反抗元朝暴政的代表。而劉基卻不同,他擔任元朝官吏,還參與過鎮壓方國珍的起義。在如此關鍵的一點上,劉基註定無法融入朱元璋的核心信任圈裡。

而讓朱元璋更為厭惡的則是劉基的“自大”。自古以來,明君求賢臣就是佳話,周文王與姜子牙、劉備與諸葛亮,皆是如此。可在自負的朱元璋看來,這是對他的侮辱。

在封爵時,朱元璋還編撰了一個故事:“我提兵到江南的時候,劉基特意前來歸附,跟我一同回到了應天。”

眾目睽睽之下,朱元璋的行為幾乎是在告訴劉基:“我不信任你。”而這個時候,劉基再想離開,歸隱山野,已是不可能的了。

劉基:清高傲骨,看穿朱元璋為人,看不透功名利祿,是誰害死了他

他在朝中,得罪了左丞相李善長,惹惱了胡惟庸,讓淮西諸將對他恨之入骨,而朱元璋敬他、尊他,卻從來都未信任他。

1375年,劉基告訴朱元璋,他想要談洋作為自己的墓地,希望朱元璋能夠批准。可他的死對頭胡惟庸卻趁機告訴朱元璋:“談洋有王者之氣,劉基的目的不純。”

朱元璋本就是一個多疑的君主。一個通曉天文、熟知兵法的劉基令他極為恐懼。為此他不惜剝奪劉基的俸祿,逼他留在京城,方便監視。

在常年受到朱元璋的打壓下,劉基終於一病不起。而朱元璋卻在此時派遣胡惟庸前來探視,其目的不言而喻。

1375年,吃過御醫開的藥後,劉伯溫腹痛難耐,暴死於家中。在劉伯溫死後,朱元璋常常召見他的次子劉璟,每每閒談時,朱元璋常說:

“當時,滿朝皆是胡黨,只有你的父親獨樹一幟,他是被胡惟庸這個逆賊害死的啊。”

誠然,劉基曾批評胡惟庸,明確指出他不能擔任丞相的原因。可在錦衣衛遍及天下的大明初期,又有哪個臣子敢明目張膽地誅殺皇帝的“寵臣”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