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 由 公基大視野 發表于 籃球
  • 2022-05-21
簡介D項錯誤,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因材施教有幾個意思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諸子指的是中國先秦時期管子、老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學術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的代表家。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

史家論述:西漢司馬遷在《史記》中引述了司馬談(司馬遷之父)對學術流派的見解,司馬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總歸納為六家,即:陰陽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道家。

東漢班固在《漢書》中則把先秦以來的學派歸納為十家,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

儒家

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論語》、《孟子》、《荀子》

1、孔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據史記所說,他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年七十三。他是儒家的始創人物,被後世尊為“萬世師表”,也被稱為“聖人”。

孔子周遊列國,先後到了衛、陳、蔡、楚、宋等國,宣揚其政治抱負,但皆不得要領。孔子不能伸展自己的抱負,心灰意冷,遂返回魯國,是為魯哀公十一年,孔子已六十八歲。自此以後,他潛心講學和著書,在此其間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和撰寫《春秋》,為的是要記載春秋時代所發生的大事,闡發儒家的價值觀。其一生主要貢獻在於,奠定了教育的基礎,他在政治上採取保守主義,主張恢復西周禮樂制度;但在教育上倡導“因材施教”“有教無類”這些開明的啟發式教育方法,以及他對於思想領域的開創性見解間接的促進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這一文化鼎盛現象的形成。五年後,孔子去世,終年七十三歲。及後弟子們將老師一生的話語,去蕪存菁地摘錄下來,編成《論語》,是孔子的“言行錄”,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是儒家學說的必讀經典。

2、 孟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孟子,名軻,字子輿。生於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於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他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也是孔子以後的儒家大師。

孟子宣揚“仁政”、“王道”的主張,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他到過齊、宋、魯、滕、梁等國,見過樑惠王,齊宣王等君主。雖然受到了尊敬跟禮遇,可是因為被認為思想保守,不合當時潮流,又沒有得到重用,只有滕文公曾經試圖推行他的政治主張。

3、荀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荀子,名況,字卿,趙國郇邑(今山西安澤)人,生於周郝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卒於秦始皇九年(公元前235年),戰國後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關於荀子的記載很少,而且頗有出入。荀子是繼孔子、孟子以後最大的儒學者。他的思想記載於《荀子》一書中,對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荀子曾經遊歷燕、齊、楚、秦趙多國,後任蘭陵令(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家居蘭陵至死。

道家

道家以“道”為核心理念而得名,最早見於西漢歷史學家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當初也叫道德家。其中老莊派以大道為根、以自然為伍、以天地為師、以天性為尊,以無為為本,主張清虛自守、無為自化、萬物齊同、道法自然、遠離政治、逍遙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體現了“離用為體”的特點,因此成為了歷代文人雅士遠離殘酷現實的精神家園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老子、莊子、慎到、楊朱。

作品:《道德經》、《莊子》、《黃帝四經》

1、老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苦縣歷鄉曲仁裡(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生卒年不詳,一說生於公元前604年,諡聃。有人叫他李耳,也有人叫他老聃。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上下五千言,書中廣論道的形上學義、人生智慧義,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之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執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出來,主張“無為而治”。

2、莊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莊子,名周,字子休,宋國蒙人(今河南商丘市),生卒於約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據《史記》所記載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莊子早年曾在蒙作過漆園吏,後一直隱居。他生活貧困,但淡泊名利,楚王聞其賢德,曾派使者贈以千金並請他作宰相,被他拒絕。遂終身不復仕,隱居於抱犢山中。

莊子學識淵博,交遊很廣,著有《莊子》一書,大旨本於《老子》,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也有自己獨到見解,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蹠、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

3、列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列子,名寇,又名禦寇(又稱“圄寇”“國寇”),相傳是戰國前期的道家人物,鄭國(今河南鄭州新鄭市)人,與鄭繆公同時。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列子》一書,在先秦曾有人研習過,劉向所整理之《列子》為集合公私所藏二十篇而成八篇之數,西漢時仍盛行,西晉遭永嘉之亂,渡江後始殘缺。其後經由張湛蒐羅整理加以補全。

《列子》又名《沖虛經》,是道家重要典籍。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詳,大體是春秋戰國時代。該書按章節分為《天瑞》《黃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個寓言故事組成,寓道於事。

墨家

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

代表小生產者利益,主要主張“兼愛”、“非攻”。兼,視人如己;兼愛,即愛人如己。“天下兼相愛”,就可達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張尚賢、尚同和非攻;經濟上主張強本節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時,又提出“非命”的主張,強調靠自身的強力從事。墨家成員多來自社會下層,以自苦勵志。其徒屬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領袖稱“巨(鉅)子”。與儒家並稱“顯學”。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

1、墨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創立了以幾何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墨子死後,墨子弟子根據墨子生平事蹟的史料,收集其語錄,編成了《墨子》一書。

法家

這一學派,經濟上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設郡縣,君主專制,仗勢用術,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則主張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其學說為君主專制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論根據和行動方略,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制主體。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韓非、商鞅、申不害、慎到、李斯。

作品:《韓非子》

1、韓非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韓非,也稱韓非子,戰國末期韓國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法家學派代表人物。韓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他綜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勢”和申不害的“術”,以及法家思想學說之大成,其學說一直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統治階級治國的思想基礎。韓非著有《孤憤》《五蠹》《內儲說》《外儲說》《說林》《說難》等文章,後人收集整理編纂成《韓非子》一書。

2、商鞅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商鞅,也叫公孫鞅,戰國時期衛國人。後來攜同李悝的《法經》到秦國去。開始在秦國變法,並且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援。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為:①廢井田、開阡陌;②重農抑商、獎勵耕織;③統一度量衡;④廢除世卿世祿,獎勵軍功,實行二十等爵制;⑤編戶齊民,實行連坐;⑥推行縣制。秦國自商鞅變法後,迅速成為一個強大的諸侯國,為後世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名家

名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從事論辯名(名稱、概念)實(事實、實在)為主要學術活動而被後人稱為名家。當時人則稱為“辯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為惠施和公孫龍。

名家注重辯論“名”與“實”之間的關係,是一種邏輯學。名家與各家不同之處,正是在於“正名實”的方法。他們主要是以邏輯原理來分析事物,而辯的內容,又多半是與政治實務無關的哲學問題。因此,名家的理論在中國五千年來的學術沿傳裡,一直被冠上一個“詭辯”的惡名。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鄧析、惠施、公孫龍和桓團。作品:《公孫龍子》

1、公孫龍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公孫龍(約公元前325-前250年)魏(今河南省北部)人,或曰趙(今山西南部)人,有傳字子秉。約生於周顯公四十四年,死於周惠公六年,生平與莊子、惠施、孟子、鄒衍同時。公孫龍因為是“專決於名”,執名為實,他的辯論主要是語言的自身所展開,離開了具體、經驗的事物辯論。公孫龍善為同異之辯,達巔峰的境界,其主要辯論有:白馬論、指物論、堅白論、名實論等。

2、惠施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惠施,宋(今河南商丘)人,生於公元前370年(或公元前380年),傳卒於公元前310年,戰國中期宋國著名學者,名家鼻祖,與莊子為友,曾做過魏(梁惠王)的相國;後惠施聯合齊、楚的活動遭到失敗,被張儀驅逐。

陰陽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提倡陰陽五行學說,並用它解釋社會人事而得名。這一學派,當源於上古執掌天文歷數的統治階層,代表人物為戰國時齊人鄒衍。

陰陽學說認為陰陽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兩種對立和轉化的力量,可用以說明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五行學說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其間有相生和相勝(葜)兩大定律,可用以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變化。鄒衍綜合二者,根據五行相生相勝說,把五行的屬性釋為“五德”,創“五德終始說”,並以之作為歷代王朝興廢的規律,為新興的大一統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根據。

在歷史觀上,則把《尚書》的五行觀改造為“五德終始”,又稱“五德轉移”。“五德”指五行的屬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按陰陽家的說法,宇宙萬物與五行對應,各具其德,而天道的執行,人世的變遷,王朝的更替等,則是“五德轉移”的結果。其目的在為當時的社會變革進行論證。

在政治倫理上,陰陽家認為“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贊成儒家仁義學說。同時強調“因陰陽之大順”,包含若干天文、曆法、氣象和地理學的知識有一定的科學價值。

1、鄒衍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鄒衍(約公元前305年至公元前240年),齊國(今山東淄博市臨淄)人,陰陽家的代表人物,因其學問迂大而宏辯,人稱為談天衍,又稱鄒子。

鄒衍的著作《鄒子》和《鄒子終始》,據說有十餘萬言,但早已夫失。現只有《呂氏春秋》、司馬遷《史記》的一些段落可見其思想。

縱橫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縱橫家是中國戰國時以縱橫捭闔之策遊說諸侯,從事政治、外交活動的謀士。列為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等。

戰國時南與北合為縱,西與東連為橫,蘇秦力主燕、趙、韓、魏、齊、楚合縱以拒秦,張儀則力破合縱,連橫六國分別事秦,縱橫家由此得名。他們的活動對於戰國時政治、軍事格局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

“縱”指“合縱”,“橫”指“連橫”。所謂“合縱”,指戰國時齊、楚、燕、韓、趙、魏等六國聯合抗秦的外交策略。所謂“連橫”,指以上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的外交策略。“縱”與“橫”的來歷,據說是因南北向稱為“縱”,東西向稱為“橫”。六國結盟為南北向的聯合,故稱“合縱”;六國分別與秦國結盟為東西向的聯合,故稱“連橫”。所謂“縱橫家”,指鼓吹“合縱”或“連橫”外交策略的人物。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蘇秦、張儀。

創始人:鬼谷子

主要言論傳於《戰國策》

1、鬼谷子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籍貫不詳,據考為衛國(今河南鶴壁市淇縣)人,常入雲夢山(在河南省鶴壁市淇縣)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蘇秦與張儀為其最傑出的兩個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

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其指導思想與儒家所推崇之仁義道德大相徑庭。因此,歷來學者對《鬼谷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係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係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談技巧也關係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遊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蹦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見。”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谷子》則專於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

2、蘇秦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蘇秦,字季子。戰國時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學縱橫之術遊說各國,初至秦說惠王,不用。乃東至趙、燕、韓、魏、齊、楚,遊說六國合縱御秦。他相六國,歸居於趙,被趙封為武安君。其後秦使人誑齊、魏伐趙,六國不能合作,合縱瓦解。

他入燕轉入齊,為齊客卿。與齊大夫爭寵,被人殺死。一說他自燕入齊從事反間活動,使燕得以破齊,後反間活動暴露,被齊車裂而死。

2、張儀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張儀是魏國(今河南開封市)人,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於魏惠王時入秦,秦惠文君以為客卿。公元前328年,秦使張儀、公子華伐魏,魏割上郡於秦。當年,張儀為秦相。

雜家

因為黃老道家對諸子百家兼收幷蓄,所以呈現出了一種雜的特點,所以在歷史上經常被人當成雜家,但事實上,黃老道家對諸子百家思想,無一不是以道家思想為主幹的。雜家是戰國末期的綜合學派。因“兼儒墨、合名法”,“於百家之道無不貫綜”(《漢書.藝文志》及顏師古注)而得名。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的《呂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雜家著作集。

嚴格說來,“雜家”並不是一門有意識、有傳承的學派,所以他也並不自命為“雜家”的流派。自從《漢書.藝文志》第一次把“呂氏春秋”歸入“雜家”之後,這個學派才正式被定名。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呂不韋

代表作《呂氏春秋》

1、呂不韋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呂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濮陽市)人,戰國後期著名政治家,擔任秦相國十三年,為秦最後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呂不韋長期賣貴,積累大量家產。但他不滿足於大商人的地位,一直在尋找機會,投身政界。

有一年,他到趙國都城邯鄲去作生意,結識了秦國公子異人。當時異人為人質於趙,處境也不太好,呂不韋則以為“奇貨可居”,先是以金錢和美女予之,博得異人的歡心。接著,遊說華陽夫人之姊,以賄賂買通秦孝文王之後華陽夫人,立以為太子。

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死後,公子異人得以回國即位,是謂秦莊襄王,封呂不韋為國相,號曰文信侯,食藍田十二縣。秦莊襄王死,秦王趙政即位,呂不韋被尊為“仲父”,代秦王攝政。

趙政親政後,呂不韋被免職。先居河南,後徙蜀郡。秦王政十二年在往蜀郡的途中自殺。著名的《呂氏春秋》就是他組織門客編寫的。

農家

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記有許行其人,“為神農之言”,提出賢者應“與民並耕而食,饔饗而治”,表現了農家的社會政治理想。此派對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也注意記錄和總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任地〉、〈辯土〉、〈審時〉等篇,被認為是研究先秦農家的重要資料。

農家主張與民同耕,進而論及君民並耕,此可說是一個很大的自由平等之觀念,故不免引起重視“正名”的儒者之反對,認為這是棄君臣之義,徇耕稼之利,而亂上下之序。

1、許行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許行,是魯國(今山東西南)的農業專家,亦為先秦諸子農家的代表人物,為神農之言者。

小說

小說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採集民間傳說議論,藉以考察民情風俗。《漢書·藝文志》雲:“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

小說家者之起源,當蓋出於稗官,即出於以說故事為生者。其意多為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傳載輿人之誦,詩美詢於芻蕘。

小說家者能代表平民社會之四方風俗。然亦因其之小道,而不為世人所重,終致弗滅。

兵家

兵家重點在於指導戰爭,在不得不運用武力達到目的時,怎麼樣去使用武力。創始人是孫武,兵家又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四類。

兵家是中國古代對戰略家與軍事家的通稱,又特指先秦對戰略與戰爭研究的派別。

兵家集大成者是孫武的《孫子兵法》。中國自古以來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視的。 兵書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兵書產生於西周,成熟於春秋。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春秋末有孫武、司馬穣苴;戰國有孫臏、吳起、尉繚、魏無忌、白起等。兵家的作品:《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和《尉繚子》等。

1、孫武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孫武,齊國(今山東臨淄)人,字長卿,春秋時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經伍子胥的推薦,被任命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

他認為“兵者,國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注重瞭解情況,全面地分析敵我、眾寡、強弱、虛實、攻守、進退等矛盾雙方,並透過對戰爭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以克敵制勝。他還提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強調了戰略戰術上的“奇正相生”和靈活運用。

孫武著作有《孫子兵法》一書,為中國最傑出的兵書,並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視。

2、孫臏

「常識」重要公基常識考點之諸子百家

孫臏,齊國阿鄄(今山東陽穀、甄城縣)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商鞅、孟軻同時,為戰國時兵法家。他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軍事理論,把“道”看作戰爭客觀規律,提出了以寡 勝眾、以弱勝強的戰法,主張以進攻為主的戰略,根據不同地形,創造有利的進攻形勢,重視對城邑的進攻和對陣法的運用。著有《孫臏兵法》一書

模擬題

01

下列關於諸子百家,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慎到

B。道家以“道”為核心理念而得名,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

C。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主要著作是《道德經》

D。墨家的領袖稱“鉅子”,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正確答案】A

【解析】

A項錯誤,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而慎到早年曾“學黃老道德之術”,後來成為法家創始人物。也有人鑑於其道法結合的思想傾向,稱之為道法家。故表述錯誤。

B項正確,道家以“道”為核心,認為大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剛柔並濟等政治、經濟、治國、軍事策略,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代表人物是老子、莊子、列子。

C項正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與莊子並稱“老莊”。後被道教尊為始祖,稱“太上老君”。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D項正確,墨家,諸子百家之一,是中國東周時期的哲學派別,其與“名家”、“數術家”等並列為先秦諸子百家中專門研究“自然科學”的學派。墨家約產生於戰國時期。創始人為墨翟(dí)(墨子)。墨家是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其首領稱“鉅子”,主要思想主張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相愛(兼愛),反對侵略戰爭(非攻),推崇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用),重視繼承前人的文化財富(明鬼),掌握自然規律(天志)等。

公基研究院

02

在古代“諸子百家”中,具有近代科學色彩的學派是( )

A。法家 B。農家

C。墨家 D。儒家

【正確答案】C

【解析】

A項錯誤,法家是戰國時期的重要學派之一,因主張以法治國,“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故稱之為法家。不具有近代科學色彩。

B項錯誤,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主張與民同耕,進而論及君民並耕,此可說是一個很大的自由平等之觀念,不具有近代科學色彩。

C項正確,墨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創始人為墨翟。著作《墨經》是中國古代的一部百科全書,總結了力學、光學、幾何學等多種自然科學知識,最早解釋了小孔成像的科學原理。故符合題幹。

D項錯誤,儒家是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它以春秋時孔子為師,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主要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不具有近代科學色彩。故正確答案是C。

公基研究院

03

在古代“諸子百家”中,與今天我們提倡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愛護自然,比較接近的思想學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農家 D。雜家

【正確答案】B

【解析】

A選項錯誤,儒家是以六藝為法,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張“德治”和“仁政”,重視道德倫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養的一個學術派別。注重的是人,並非自然。

B選項正確,道家提倡道法自然,無為而治,與自然和諧相處。崇尚“無為而治”“天人合一”。其學說以“道”為最高哲學範疇,認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道”是宇宙萬物賴以生存的依據。人的生命活動符合自然規律,才能夠使人長壽。這是道家養生的根本觀點。故和題幹比較接近。

C選項錯誤,農家是戰國時期重要學派之一。因注重農業生產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農業生產的官吏。他們認為農業是衣食之本,應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主張與民同耕,進而論及君民並耕,此可說是一個很大的自由平等之觀念,並未體現題乾的意思。

D選項錯誤,雜家,諸子百家之一,中國戰國末至漢初的哲學學派,以博採各家之說見長,以“兼儒墨,合名法”為特點,“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雜家”並不是一門有意識、有傳承的學派,所以他也並不自命為“雜家”的流派。並未體現題乾的意思。故正確答案是B。

公基研究院

04

下列觀點和思想學派對應關係不正確的是( )

A。陰陽家——-認為萬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原素組成

B。儒家——-不法古,不循今

C。法家——-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

D。墨家——-提出“兼愛”,提出“非命”

【正確答案】B

【解析】

A項正確,陰陽家,諸子百家之一,是盛行於戰國末期到漢初的一種哲學流派,齊國人鄒衍是其創始人,陰陽家的學問被稱為“陰陽說”,其核心內容是“陰陽五行”,

B項錯誤,不法古,不循今”是商鞅的變法理論,代表了法家思想,要求反對保守的復古思想,主張銳意改革。法家人士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隨歷史的發展而發展,既不能復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舊。儒家的思想主張是:1。互敬互信;2。仁而有序;3。微言大義;4。重義輕利;5。格物致知。故表述錯誤。

C項正確,主張廢井田,重農抑商、獎勵耕戰主要是商鞅變法的基本內容,商鞅是法家代表之一,故表述正確。

D項正確,墨家的十大主張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主要就是前兩者影響比較大。故D項表述正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