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 由 朗姐育兒說 發表于 籃球
  • 2022-05-16
簡介是孩子的自我界限太模糊

如何建立自我界限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鄰居家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粘著媽媽,時時刻刻都要媽媽抱,離不開媽媽。還不讓爸爸跟媽媽睡,別的孩子一靠近自己的媽媽,孩子就哭鬧個不停,更別說孩子的媽媽去抱一下別的孩子。

小區裡的大爺大媽都在開玩笑:“孩子跟媽媽這麼親,以後不要嫁人好了,就跟媽媽過了”

孩子只是單純的還小離不開媽媽?其實不然。是孩子的自我界限太模糊

。孩子不能意識到,媽媽是媽媽,我是我,媽媽不是自己一個人的,孩子“自我界限”的模糊導致孩子的控制慾佔有慾太強。給家長造成了負擔,也給孩子將來的成長埋下禍根。

那麼什麼是“自我界限”,家長知道嗎?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一、什麼是“自我界限”?

所謂的“自我界限”是指一個人在人際關係中,能認識到自己和他人權利和責任的界限範圍。保護個人的利益和責任不受侵犯,也尊重他人的權益和空間。簡單來說就是知道什麼自己該管,什麼不管自己的事。

“自我界限”對孩子來說就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屬於自己的責任,讓孩子避免承受過多的責任壓力。“自我界限”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孩子有一個清晰的自我界限感,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那麼孩子“自我界限”模糊有哪些外在表現?家長要知道!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二、孩子“自我界限”模糊的表現

1. 缺乏“自我界限”的孩子渴望更多的在他人面前表達自己。

孩子缺乏對“自我界限”的清晰判別會導致孩子渴望別人更多的瞭解自己,想要別人接受自己,彰顯自己的存在感。如果孩子被外界拒絕,那麼孩子就容易產生對家長的依賴心理,又導致家長與孩子間的邊界模糊。

2. 缺乏“自我界限”的孩子也會希望更多的去了解他人。

孩子希望在他人面前表達自己和孩子希望去了解他人其實是一個同理的原因,都是孩子希望和別人有一個更多的接觸。在瞭解他人的過程尋求一種共同的意識,希望達到融合。

3. “自我界限”模糊的孩子會出現膽小,內向的問題。

雖然孩子想要了解他人和希望他人瞭解自己,但是孩子內心孩子比較內向。“自我界限”太過模糊,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分不清“你”“我”“他”之間的區別,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害怕被外界拒絕。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孩子“自我界限”模糊主要表現在渴望和別人有一個交點,希望能和別人有一個共識,孩子的佔有慾和控制慾也會比較強。

很明顯,區分“自我界限”對孩子很重要,所以家長要明白“自我界限”模糊對孩子的影響。

三、“自我界限”模糊帶給孩子怎樣的影響?

我在做助教的時候,發現班級的班長總是悶悶不樂。那天孩子還來找我傾訴說不願意當班長了,原來班長看到同學們在自習課上不寫作業,看課外書。孩子覺得沒能做好監督工作,不能為這個班級做出貢獻。

其實是孩子擔心了太多,每個人有自己的安排。孩子的“自我界限”模糊,讓孩子擔心太多,導致孩子有了太多的壓力,影響了孩子的情緒。那麼“自我界限”的模糊還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1. “自我界限”模糊可能導致孩子變得內向。

對“自我界限”的模糊容易到孩子和缺少安全感,容易使得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孩子“自我界限”的模糊,讓孩子對他人的依賴感增加,當被依賴的人不能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孩子就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刀子孩子變得內向起來。

2. “自我界限”模糊容易導致孩子形成過強的控制慾。

“自我界限”的模糊導致孩子希望別人能聽自己的,站在自己這邊,和自己有共同的看法,於是這種強烈的意願就變成了一種控制慾。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3. “自我界限”模糊容易導致孩子的內心變得脆弱。

“自我界限”模糊的孩子把安全感建立在與別人共同的基礎之上,就導致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容易導致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導致孩子崩潰。

有良好的“自我界限”意識能讓孩子更好的學會獨立,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孩子“自我界限”的模糊,容易導致孩子內心變得脆弱,讓孩子容易產生情緒波動,阻礙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所以明確孩子的“自我界限”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那麼家長到底該如何幫助孩子明確自己的“自我界限”呢?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四、家長該如何幫孩子明確“自我界限”?

那天去到親戚做客,和親戚聊了半天都沒看到親戚的孩子。親戚告訴我,孩子正在自己的“秘密基地”玩呢。

原來家長在家裡給孩子劃了一片小區域,這一小塊區域是孩子的專屬領土。家長允許孩子在自己的小天地裡“為非作歹”,但是孩子也必須負責這塊區域的衛生和整潔。

家長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有了對“自我邊界”的一個清晰認識,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屬於自己的,什麼是需要自己負責的。

那麼家長們還能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讓孩子明確“自我界限”呢?

1. 在家庭生活生活中,適當分配一些任務給孩子。

讓孩子承擔一些家庭責任,比如掃地呀,倒垃圾等等這些勞動,孩子在獨立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能讓孩子獲得成就感,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也能讓孩子對責任感有一個初步的學習。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2. 給孩子留一個專屬的空間,讓孩子管理好自己的“小天地”。

留給孩子一些獨立的空間,讓孩子自己玩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需要獨自思考的空間的,孩子的思維方式會比較跳躍和廣闊,需要一定的自我成長空間。這既能培養孩子的獨立,也能讓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無論多麼親密的關係都存在一定的邊界,而不是你我不分的界限模糊。

3. 在陪伴和關愛孩子的同時,也需要家長們“狠下心來”讓孩子知道做事做人的界限。

家長們在給孩子愛的同時,也應該讓孩子知道,他們早晚依靠自己的力量獨自生活。家長們要狠下心來,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這樣才讓孩子對“自我界限”有一個清楚的感受。我們總以為孩子永遠是孩子,但是家長卻忘了,我們在漸漸老去,而我們的孩子在漸漸長大,在努力成為一個想讓我們感到自豪的大人。我們不忍心放手,其實是對孩子成長機會的剝奪。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有很多孩子都有偷東西的壞毛病,其實這跟孩子的“自我界限”模糊也是有關係的。孩子的“自我界限”模糊,讓孩子分不清什麼東西是屬於別人的,有的時候孩子不是想偷,而是沒有意識到,這個東西屬於別人。

孩子需要對“自我界限”有一個清晰的理解,家長們要從小事做起,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享受自己的權利時,也尊重他人的權益,讓孩子有一個清楚的自我邊界意識,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孩子責任感過強活得太累,明確“自我界限”,把別人的責任還給他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