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山東肥城:麥苗壯,良田綠,千里沃野承載希望

  • 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籃球
  • 2022-04-24
簡介”“專案由鎮聯合社牽頭,村合作社具體推進,目前共集約土地5000畝,‘打包’流轉給鳴迅集團公司和城資集團公司,開展全程社會化服務一期試點,主要種植超級小麥、玉米套種大豆

沃什麼千里的成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郭健 通訊員 紀宗玉 朱奉毅 孫夢涵

糧食安全,國之大者。倉廩實,天下安。山東肥城市探索藏糧於技、藏糧於地、藏糧於管的新技術新舉措新模式,麥苗壯、良田綠,千里沃野承載豐收的希望。目前肥城高標準農田面積達到44萬畝,糧食生產機械化率達到99。3%,把飯碗牢牢端在了手裡。

山東肥城:麥苗壯,良田綠,千里沃野承載希望

山東肥城:麥苗壯,良田綠,千里沃野承載希望

“科技”藏糧

春風盪漾的美好時節,在安駕莊鎮地龍農機合作社,一臺集增壓、輸水、噴灑、行走於一體的平移式噴灌機正開足馬力,在油亮油亮的麥田裡實施澆水作業。機井引水、管閥加壓、噴水灌溉,全過程精準控制,改變了以往大水漫灌的傳統灌溉方式,提升了效率,節省了費用。

“與傳統灌溉方式相比,可省水30%~50%,也為推進‘減壟增地’奠定了基礎。”正在田間察看苗青的肥城地龍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汪龍介紹說。

在肥城,種糧不僅實現了精準高效灌溉,植保無人機、墒情物聯網等智慧裝置的廣泛應用,也使種植、管理等各個環節邁向“智慧化”。

在安駕莊鎮雙北農業種植合作社,技術人員正在操控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據瞭解,植保無人機一次可懸掛30公斤液體,噴灑20-30畝農田,每小時可作業50-70畝,噴灑效率較人工提升30倍,無人機噴灑農藥採用了定向精準模式,農藥的使用藥量比正常用藥減少20%左右。

據雙北農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武海榮介紹,合作社購置了各種農機裝置機器,包括無人機、水肥一體化、烘乾塔,還有很多大型拖拉機和收割裝置,目前,可以實現從耕種到收割全程機械化。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肥城藏糧於技,發展現代農業的路子走得堅定有力。在肥城汶陽田現代農業產業園示範基地內,53個科研團隊累計承擔各級各類科研專案近百項,為糧食生產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

如今,肥城藉助全國數字鄉村建設試點,積極推廣數字農業,綜合運用物聯網、雲計算、5G等數字技術,推動糧食生產實現全環節精準掌控、智慧作業。

據肥城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同志介紹,目前肥城高標準農田面積達到44萬畝,糧食生產機械化率達到99。3%。與國內20餘所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專案200多個,釋出農作物主導品種25個,主推農業新技術33項。

山東肥城:麥苗壯,良田綠,千里沃野承載希望

“模式”管糧

說起“五方合作”建設現代農業全程社會化託管專案,孫伯鎮蓮花峪村“兩委”幹部蔣元國直誇好:“鎮裡牽頭來流轉託管土地,心裡踏實,老百姓很支援。”

“專案由鎮聯合社牽頭,村合作社具體推進,目前共集約土地5000畝,‘打包’流轉給鳴迅集團公司和城資集團公司,開展全程社會化服務一期試點,主要種植超級小麥、玉米套種大豆。”孫伯鎮政府一級主任科員夏輝介紹說,土地租金、生產成本由鳴迅和城資承擔,每年向散戶支付土地承包費900元/畝,向村合作社支付服務費100元/畝,運營收入歸鳴迅和城資所有,預計實現每年土地經營淨利潤837。5萬元。

鍵盤一敲,夏輝算了筆賬,按2021年市場估算:種植一季小麥收入1。15元/斤*畝產1200斤=1380元,種植一季玉米收入1。35元/斤*畝產1300斤=1755元,套種大豆收入2。8元/斤*畝產200斤=560元,總計收入3695元。扣除農資農具、地租、勞務費,淨利潤每畝1675元,5000畝地就是837。5萬元。

夏輝說,孫伯鎮糧食種植面積3。2萬畝,按照“鎮聯合社+村級合作社+城資集團+鳴迅公司+種糧大戶”五方合作、利益連結、比例分紅運營模式,計劃利用三年時間實現全程社會化託管。

據瞭解,二期規模推進階段,將種糧大戶手中1。5萬畝土地交由鳴迅公司提供一體化服務。透過標準化種植,科學化管理,降低生產成本200元/畝;提高糧食產量20%,增收500元/畝;產出糧食以高於市場均價2至5分的價格統一出售給中儲糧庫、用糧企業,增收100元/畝;1200萬元增收部分由種糧大戶、村合作社、鳴迅公司按照8:1:1的比例進行分紅,村合作社可增收120萬元。三期全域鋪開後,將剩餘散戶手中1。2萬畝土地集約流轉,村合作社可增收984。9萬元。

新模式,大糧倉,高效益。目前,孫伯鎮投資8400萬元,正規劃建設全程社會化託管服務中心、育繁推一體化中心、糧食倉儲及加工中心。

“育繁推一體化中心將承接種子技術創新,承擔國家、省級實驗專案和攻關課題。”據鳴訊集團負責人吳斌介紹,預計三年內將實現小麥良種年銷售種植面積1000萬畝,年銷售額3。6億元,年利潤7200萬。村合作社按照1:9比例參與分紅,能增收720萬元。

“田長”護糧

在肥城,有位最美田長——孫伯鎮東程村的老支書郭慶玉。曾經當過兵的他,雖年近70歲,但身體硬朗。綠油油的麥田裡,老郭見到記者說起話來擲地有聲:“村裡的耕地我都瞪大眼睛看著,堅決一分也不能少!”

乾田長這5年多,郭慶玉用“支部書記大喇叭”和“每週一次的巡邏”,讓全村知道了“大田裡不能種樹建房”的道理,而他也成了“土地通”。郭慶玉形象地說,“長牙齒”的硬措施就是讓耕地政策能“咬人”、耕地紅線誰碰誰疼!

如今在肥城,像郭慶玉這樣的一線“看坡”人,現在共有3232名。

發動群眾的力量,堅決不碰“紅線”守住“底線”。肥城市於2017年在泰安率先展開試點,也打響了山東推行“田長制”的第一槍,王莊鎮在肥城市率先完成鎮村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

“老王,這是咱們承包地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卡,共5家承包戶21。3畝,背面寫著五種不允許的情況,發現違規行為向我舉報。”這是5年前的3月6日,“田長”李秀清挨家挨戶對所轄片區的基本農田資訊進行登記確認,並向承包戶發放責任卡,認真地一一解讀的情景。

據瞭解,2016年10月份起,肥城市試點推行“田長制”,王莊鎮率先在雷莊、海子、田莊、姜劉4村內進行探索。透過村委會任命和群眾推選,王莊鎮海子村的李秀清當上了“田長”,負責9個圖斑、123個承包戶323。76畝永久基本農田。李秀清除了定期向村民宣傳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外,隔三差五就去田間地頭上看看。

有田就有糧,田多糧滿倉。當地已全面推行“田長制”,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層層落實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網路,為永久基本農田加蓋“防護罩”。

除了鎮級、村級田長,在肥城還有管300畝一方田的“地塊田長”。“現在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地基本都在種田大戶、農業合作社手裡,規模化經營也是未來趨勢。誰受益、誰管護,調動這部分種田人的積極性有時更管用!”這是肥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於輝主張設立“地塊田長”的初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