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窮則思變”破繭成蝶

  •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綜合
  • 2023-02-06
簡介這是煙竹村近年來致力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結出的亮麗之花,近年來,煙竹村多渠道籌措和整合資金700多萬元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新建通屯路4條5

農村為何能破繭成碟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幾年以前的煙竹村,是一座困鎖在大山深處的貧困山村,交通閉塞、土地貧瘠,村民長期靠種植稻穀、紅薯等農作物為生,稻穀畝產僅700餘斤,收入僅1000餘元。”村煙竹村第一書記秦義勇說,煙竹村近幾年來的蛻變,得益於找準了精準脫貧、鄉村振興的三個著眼點。一個是想方設法讓“農業變成有奔頭的產業”,發展特色種植,增加農民收入;二個是增強凝聚力,“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田間地頭有了奔頭,外出的鄉親紛紛回鄉,群策群力一起奔小康;三個是強化美麗鄉村建設,讓“村莊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几年時間,煙竹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期盼的幸福生活也正在如約而至。

窮則思變謀脫貧

煙竹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訊息條件滯後,長期以來存在自然條件惡劣,可用資源少,基礎設施薄弱,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差等困難和問題。

該村距離資源縣兩水苗族鄉政府駐地約11公里,村駐地海拔約840米,屬高海拔山區,生態氣候條件良好。全村共有23個村民小組439戶1525人,其中80%以上是苗族。共有黨員60名,有7個村民小組位於資源縣著名旅遊景區五排河漂流河段沿線。全村共有水田1333畝,旱地2144畝,山林10745畝。

“十三五”時期精準識別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214戶745人,貧困發生率48。86%。經過近5年的精準幫扶和精準脫貧,已鞏固了脫貧成果並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找準“三個著眼點”

要改變貧困村面貌,必須突破原有的發展模式和藩籬,尋找新的著力點,不斷強化發展力度,提升發展水平。

產業突圍——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進入豐收季節,看著一車車黑皮冬瓜、西紅柿、辣椒等有機蔬菜往柳州、南寧和廣東的各大城市運送,正在數著鈔票的煙竹村天尚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廣大種植戶喜笑顏開。目前,天尚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已建成種植基地核心區60餘畝,輻射區1000餘畝,帶領該村及其附近群眾300餘戶1200餘人發展產業增收,其負責人唐華能因致力群眾脫貧致富成效顯著而被推選為縣政協委員,榮獲2019年“桂林市十佳綠色種植大戶”。

“老鄉要脫貧,關鍵是產業。”煙竹村因地制宜,堅持農業優先發展,積極透過以獎代補、合作社幫扶和技術培訓等舉措,大力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切實增強扶貧造血功能。經過幾年的打造,已建成天尚、誠信、兩頭黑等3個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和多個種養基地,帶動農民走上種養致富之路。

“我家以前守著一點田地種水稻,除了自己吃以外,幾乎沒有經濟收入。如今,合作社給我發了豬苗,還帶動我種綠色蔬菜,而且還包回收,我又不擔心銷路問題。今年還在合作社務工,每個月都有3000元的收入。”脫貧戶唐庭輝說。

走進煙竹村,處處有養殖,遍地是蔬菜、水果和稻穀種植,嚐到甜頭的煙竹村民親農愛農氛圍濃郁,農業在這裡成為了農民特別是貧困群眾心中的香餑餑。

多樣經營——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

“在這個條件不好的貧困村,必須走多種經營路子,儘可能多地開闢增收渠道。”煙竹村支書楊進蘇說,“我們在發展好種養的基礎上,積極依託山歌等民俗文化和臨近五排河漂流的獨特優勢,創新走出文旅、農旅融合發展、綜合發展的道路。”村裡湧現出來的唐華能、彭代彥、唐魁品等經濟發展能人,就是從事多種經營的代表,為當地群眾樹立了學習創業與經營的標杆。

煙竹村是資源縣山歌節發源地,也是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山歌)傳承基地,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晚上都要舉行七月半歌節晚會,吸引了當地居民、附近群眾和各地的遊客紛紛前往觀賞,成為群眾津津樂道的一大盛事。當地以桂林市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康齊龍為代表的苗族山歌隊伍,年年都要代表兩水苗族鄉參加縣裡舉辦的河燈歌節裡的相關活動,並多次在山歌擂臺賽中榮獲一等獎。

山歌和漂流就是梧桐樹,引得四面八方遊客來。煙竹村不失時機地發展鄉村文化旅遊,建起了汽車營地、觀光索道和農家樂、油茶屋等,相當部分群眾吃起了“旅遊飯”。青山灣片區的不少貧困戶還在五排河公司裡當了船手,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從農業村到文化村,再到旅遊村,以致後來的“綜合村”,煙竹村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獨有的多渠道創收脫貧致富之路。

基礎建設——讓村莊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

由於經濟落後,又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加上人口集中,住房等基礎條件差,煙竹村曾經是一個被認為“髒亂差”的地方,村黨總支軟弱渙散,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不強。經過這幾年的脫貧攻堅和“美麗廣西”鄉村建設,煙竹村變化很大。走進煙竹院子,處處道路硬化,洋房依次排列,房前屋後整潔衛生,夜色來臨路燈亮起時,煙竹院子不時地傳來苗家男女嘹亮的山歌聲,風雨橋上苗族老鄉講述著古往今來的風雨歷程,煙竹送官亭上傳頌著苗家青年男女相愛的故事,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精神生活也過得豐富多彩,讓人情不自禁地嘖嘖稱讚。

這是煙竹村近年來致力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美麗家園結出的亮麗之花,近年來,煙竹村多渠道籌措和整合資金700多萬元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新建通屯路4條5。473公里、硬化通屯路9條13。073公里、新建產業路2條4。3公里;投入200多萬元,維修硬化農田灌水溝15公里、建設排洪溝2公里;投入100多萬元,對煙竹院子進行村容村貌改造。該村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還解決了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自來水供應問題,群眾載歌載舞進行慶祝。

“凡是有產業基地的地方,就會有公路通達。”煙竹村委主任舒安群自豪地說,“我們村在按上級要求建好規定路之外,大力支援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為群眾增收打通瓶頸。”在天尚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有機蔬菜種植基地,看到蜿蜒遊走在田間地頭的公路,就知道煙竹村對產業路修建所下的功夫和力度。

在這裡,人們看到了桂北山區鞏固拓展脫貧成效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路上的一個縮影。(楊清霞、劉伯浩、舒小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