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孩子做不出數學題,杭州爸爸刷APP解題,結果被罵慘了

  • 由 錢江晚報 發表于 籃球
  • 2022-04-15
簡介”和兒子講完解題思路後,我又對著APP的答案解析看了半天,發現關鍵在於APP認為“甲車再行110千米,就行了兩個全程”,而按照這個解題思路來反推,題目裡“第二次相遇在離B站110千米處”這句話,應該改成“第二次相遇在離A站110千米處”

乘法結合律怎麼讀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郭聞

印象中,雞飛狗跳的陪讀故事,孩子是永遠的C位,爸媽輪流當配角。但錢報小時記者今天分享的故事,主角卻是一道小學四年級數學題,有爸媽甚至因為這道題吵起來了。導火線是一款中小學作業搜題答疑APP。

孩子做不出數學題,杭州爸爸刷APP解題,結果被罵慘了

以下內容來自這位杭州媽媽的自述:

真是太坑了!正確答案明明是160千米,非要說190千米,相信APP都不相信我!

昨天,兒子數學回家作業做了很久,說是有道題做不出。我當時剛好手邊有事,就拜託他爸爸去輔導一下。20來分鐘後,我都忙完了,發現爸爸還在燈下奮筆疾書,感嘆題目有點難,列方程也解不出。

兒子這學期上小學四年級,還沒學過方程式,回家作業肯定不用解方程。“有這麼難麼?是你的解法不對吧。”我有點恨鐵不成鋼,決定自己來輔導,然後就在兒子作業本上看到這樣一道題:

甲、乙兩輛汽車同時分別從A、B兩地相對開出,第一次在離A站90千米處相遇,相遇後兩車繼續以原速前進,到達目的地後又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離B站110千米處,求A、B兩地之間的路程?

一股熟悉的味道撲面而來,這不是二十多年前,我參加小升初考試時的壓軸數學題麼?現在居然四年級就要做了,難度確實有點。

在草稿紙上畫了10分鐘線段圖,我算出答案是160千米 ↓

孩子做不出數學題,杭州爸爸刷APP解題,結果被罵慘了

因為兩輛車第一次相遇時,剛好開完1次全程,其中甲車開了90千米;第二次相遇時,兩輛車總共開了3次全程,那麼甲車就是開了90*3=270千米。而甲車開的這270千米,是開完1次全程(即到了B地後)又往回開了110千米,才與乙車相遇。所以,全程應該是270-110=160千米。

我把兒子喊過來,正預備給他講解題思路。爸爸卻在旁邊大呼小叫:“你做錯了,標準答案是190千米。”

他所說的標準答案,在一款中小學作業搜題答疑APP上:

孩子做不出數學題,杭州爸爸刷APP解題,結果被罵慘了

答案解析:第一次相遇時,兩車共行了一個全程,此處離A站90千米,說明此時甲車行了90千米;第二次相遇時,兩車共行了3個全程,此時甲車應該行了90x3=270 (千米);此處離B站110千米處,說明甲車再行110千米,就行了兩個全程;

AB兩站之間的路程

= (270+110)÷2

= 380÷2

=190(千米)

這款APP,爸爸用的很熟練了,是他輔導兒子功課的“利器”,對著作業本拍張照片,手機上立刻能顯示答案。

我又按自己算出來的160千米這個答案,再三驗算,確定無誤。還去我的中學同學群裡,喊老同學(當年的理科小能手,現在的六年級小學生媽媽)幫忙一起算,仍舊是160千米。

爸爸卻仍然捧著手機將信將疑:“可是APP上的答案怎麼會錯呢?之前用過很多次,都對的呀。”

我更來氣了:“搞錯的是你!居然相信APP也不相信我。”

和兒子講完解題思路後,我又對著APP的答案解析看了半天,發現關鍵在於APP認為“甲車再行110千米,就行了兩個全程”,而按照這個解題思路來反推,題目裡“第二次相遇在離B站110千米處”這句話,應該改成“第二次相遇在離A站110千米處”。

很可能是題庫錄入時,A和B沒分清楚,系統也沒有進行稽核。結果鬧出這麼個烏龍。本來10分鐘能解決,結果折騰了大半個鐘頭,還間接引發家庭矛盾,實在太坑了!爸爸到現在還不相信我,說要去找數學老師評理。

▽▽▽

那麼到底誰對誰錯?為公平起見,錢報小時記者拿這道題請教了多位資深小學數學老師,老師們的答案很一致:160千米,媽媽做的對,這個APP弄錯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位老師看到記者給的APP解析截圖時,第一反應也是190千米,後來再算了兩遍,才確定是160千米。“暈,剛先看一遍解析,我也被帶溝裡了。除非改題目,改成‘第二次相遇在離A站110千米處’,答案才是190千米。”他分析。

另一位數學老師自己做完後,又去某度搜了下這道題,竟然同時有160千米和190千米兩個版本的解析:

孩子做不出數學題,杭州爸爸刷APP解題,結果被罵慘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在另一款熱門搜題軟體上,竟然也查到了190千米的錯誤答案——

孩子做不出數學題,杭州爸爸刷APP解題,結果被罵慘了

“搜題工具是方便,但真不能盲目相信。”這位老師跟錢報小時記者感嘆。

記者同事多媽,一位學習APP使用達人,也有類似感受,並自己研發出了APP新式使用方法:互相求證。她告訴鹿姐姐:

市面上有點名氣、佔有率高的學習APP我都用過,什麼作業幫、愛作業、學而思、猿輔導、奈米盒、跟誰學、畫啦啦……其中至少有5個是我常用的。

你一定會問,這些差不多同質的APP,抱著一個用不就行了,幹嘛非要同時用這麼多?手機記憶體夠嗎?忙得過來嗎?不會搞混嗎?

會問這些問題的,一定不是資深家長,也一定沒有深入地研究過這些APP。既然有競爭,它們互相間一定有區別,也有自己的個性和特色以及優勢,這是肯定的,所以取其長舍其短。而更重要的是,我是用它們來互相求證的!很奇怪吧?

很多人無論生活學習,碰到點事都會去問“度娘”,就這麼個大牌貨,你搜出來的很多答案,都是似是而非,甚至是錯誤的。可是我現在搜的是輔導娃學習的題目哎,這不是應該需要百分百準確率的事嗎。不然教錯了咋辦。

有一回,娃要做張數學思維導圖,我就在“度娘”上一搜“三年級數學運算定律”想給他做個參考。好,跳出來一堆“乘法結合律”。

我順手開啟一條看了看,什麼鬼?上面說:ab+ac=a(b+c)。這不是分配律嗎,怎麼安到結合律下面去了?

還好這種是簡單的基礎知識,家長一般不會搞錯,但如果是初中以後的數理化知識呢?有多少家長還記得那些一串串的公式?讓學生自己看?那不是誤人子弟嘛。

其他搜題類APP上的錯誤也只多不少。因為目前這些學習APP軟體幾乎都是開放式的,你在使用它拍照批改作業的同時,也可以上傳你批改的這份考卷;還可以自己寫入解題思路和過程。

這種模式,對使用者有很大的便利,而對APP擁有者來說,又免費提供了海量的題庫、解題思路,能進一步吸引更多的學生和家長來使用。但是,就因為是開放式的,每個人都可以提交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其正確性就存疑了。所以,互相比對就顯得特別必要。

對於搜題工具類APP的使用,老師們怎麼看?

“解析的錯誤主要來自提供解析的人,這些工具平臺自己是來不及核對的,要靠海量的互動才能有正確率。但是題是進入到他們的庫裡的,然後他們打卷標。所以,往往題沒問題,解析有毛病。”

“搜題工具具有題庫大,卷標明晰的優勢,可以幫助孩子自主學習,尤其是高年級孩子。老師需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如何合理科學地利用。”

“我們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極少用搜題工具。這種工具要分兩方面看,首先,我們自己的講義不許搜題,因為這會增加依賴性,就像剛才我自己都被帶到溝裡。其次,在自己的課外練習中如果遇到解決不了的,在一時無法解決時,可以搜題。但搜出的解決方法要多理解,自己再做。”

“這類軟體用得好也是好的,特別是高段,一些家庭作業,家長也不會輔導,不懂的題可以透過看裡面的講解及時弄明白。但問題就在並非所有的孩子都自覺,很多孩子依賴性很強,稍微有點不清楚直接查詢,這就替代了自己畫圖、深入思考的過程,這就弊大於利了。還是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使用這類APP了。”

你在使用搜題類APP時,遇到過錯誤答案嗎?

對此,你怎麼看?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