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走進古村落趙家石河

  • 由 趣觀天下 發表于 籃球
  • 2022-04-06
簡介如果覺得學堂的歷史不夠久遠,還不足以完整體現趙家石河的文化傳統,那麼不妨走進徐家和王家兩姓的宗祠裡去找尋一下,或許就能夠發現趙家石河的文化傳承由來已久

同姓都是一個祖先嗎

走進古村落趙家石河

□胡德強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趙家石河有了交集。趙家石河的成名是因為獲得了“山東省第四批傳統村落”美譽。驅車從五蓮縣城出發,一個小時後便到了趙家石河。

一下車,迎面撲來的便是熱熱鬧鬧的人群。原來這天恰是趙家石河立集的日子,趙家石河的集是逢一排六。集市上已是人來人往。臨縣的茂腔劇團受邀前來助陣,早已在集市中央擺開了舞臺,不知名的茂腔戲演得正起興。舞臺前坐滿了四鄰八村前來聽戲的農人,年齡看上去大都已六七十歲。

趙家石河隸屬於日照市莒縣東莞鎮。據記載,趙姓人於明代洪武二年由山西洪洞縣移民遷此建村,因居石河岸邊,亦由趙姓人建村,遂取名趙家石河。自建村至今,祖祖輩輩在這裡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至今已有七百餘年。

村中的小巷曲折蜿蜒,整個村子寧靜而不寂靜。村子地處丘陵,地勢略顯西高東低。放眼望去,幾乎清一色的百年石屋佔據了大半個村落。石屋依地勢而建,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呈不規則狀分佈於石河兩岸。

石河自西往東穿村而過,水源出自於不遠處的箕屋山,這裡正是濰河的發源地。石河清澈見底,野生的魚兒遊戲其間。幾千年來人類逐水而居,趙家石河人概莫能外。七百年前的趙姓人家,當是看中了石河這淺淺的一道清流,才會在此定居的吧!

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沒有文化支撐的古村落難以長遠發展。趙家石河的文化脈絡傳承日久,學堂便是趙家石河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學堂裡擺放著用青磚做支柱、整棵樹解成的木板做桌面的排桌,黑色的木質長條板凳整齊擺放在排桌的間隙,前面黑漆漆的講桌倒是散發著一股濃濃的古韻味。村裡的人告訴我,學堂的歷史要追溯到清代宣統年間。村裡的望族為了讓自家子弟啟蒙人生,籌建私塾一處,聘請趙晉傳授,這便是趙家石河文化傳授的發軔之作。在清朝能夠有這樣的見識,籌建私塾教授自家子弟初識一些文字,從而啟蒙人生,足以看出趙家石河人的與眾不同之處。

新中國成立後,孫福珍先生牽頭改私塾為小學,教室仍沿用過去私塾的石屋,從此私家學堂成為全村適齡兒童都有機會學習的地方。一輩又一輩的優秀子弟正是從這裡開筆啟蒙,進而走向更為廣闊的世界。

如果覺得學堂的歷史不夠久遠,還不足以完整體現趙家石河的文化傳統,那麼不妨走進徐家和王家兩姓的宗祠裡去找尋一下,或許就能夠發現趙家石河的文化傳承由來已久。在中國傳統的儒教文化裡,宗祠文化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姓氏宗族文化。宗祠又被稱為宗廟、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位和宗族祭祀祖先的場所,一向被視為宗族的象徵。透過對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親關係的延續為紐帶,把整個家族成員聯絡起來,形成宗族內部的凝聚力及親和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宗祠是一個民俗博物館,是一部家族變遷史,更是一個村落的文化發展史。

徐家祠堂和王家祠堂也是這樣,在已逾百年的石屋中,兩家祠堂同樣有著大同小異的佈置,透過不同渠道收集起來的家族文物,一件件擺滿了整個石屋。這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後人昭示著,這不僅是徐王兩姓,更多的是趙家石河久遠的歷史文化與傳統。

走了許久,我已有些累,還是去轉轉鞦韆吧。“轉鞦韆”俗稱“轉悠千”。趙家石河有“轉鞦韆”的習俗,家家戶戶在院中或門前空地上架起鞦韆,一家人和左鄰右舍一塊盡情玩耍,期盼著一家人能夠平平安安。作為一種地方習俗文化,當地的“轉鞦韆”還曾登上過央視的新聞節目。

我又一次來到石河岸邊。石河的上游遍佈著古老的水車、轆轤和翻車,這些或用木質、或用鐵質做成的汲水工具,無不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創造力與智慧。千百年來,人們就是用它們灌溉著無以計數的田地,又是用它們傳來必備的生活用水。

村裡人也一再提醒我,村中古樹頗多,很值得一賞。尤其是村東石墩上那一棵棘樹,又名酸棗樹,立村時即有此樹,因長在石墩上,村裡人視為奇觀,遂得以保護存活至今。

古樹和古村同齡,本身就是一個奇蹟。時間已來不及,我便沒有前去拜訪這棵酸棗樹。也沒有什麼可遺憾的,留一點念想,留一個再次前往古村的由頭,不也很好嗎?

【來源:齊魯晚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