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文學的魅力,文字的生命力

  • 由 書影故事 發表于 籃球
  • 2022-04-05
簡介起初也如多數的讀者,被作者出神入化的文采深深迷醉,不可自拔,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甚是覺得經歷了一場美輪美奐的文學旅行,讀完了,留下一段段碎片化的故事情節和幾個忘不掉的名字,再讀時,心境大不相同,那正是想錘鍊自己文字功底的階段,對於作品中每一

引人入勝的文字叫什麼筆稱

《描寫雜談》

文學是具備生命力的,現在我愈發開始認同這一點,但這一生命力的具體表現,卻是文學作品中有關描寫所展現出來的功力。

通俗來說,描寫就是細節的描繪,譬如心理活動的細微洞察,人物語言對話的精細雕琢以致高度的生活場景還原想象,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察其色等,正是這樣一些幾乎需要戴上放大鏡才能洞穿文學作品魅力的細節描寫,讓文學藝術具備了可感可觸甚至可以與之對白的生命力。

從深處講,一種為世人廣泛接納的藝術,其美的本源,除去外觀的可以描述的表象美,自然是其本源作為某種或某些意義的賦值空間而存在,譬如音樂,除了音樂音符組成的變幻莫測的旋律而愉悅人類的聽力,身心之外,更進一層說,在於音樂的時空中,被創作音樂的人賦予了越來越多的感性元素,每一種元素一旦在特定的情境下觸達了特定的耳朵,音樂的魔力便盡然展現。

文學藝術大抵如此,這是我從開始閱讀文學作品到現在,漸進悟出的心得,當然,這樣的感悟絕非我一人所得,想必,在閱讀完一本好的作品之後,開始思考的時候,那些靈感已經開始在構築中了。

文學的魅力,文字的生命力

曾經我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那些榮獲矛盾文學獎或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作品何以榮獲如此高的稱譽?除了諾貝爾文學獎中那些規規矩矩的評選標準之外,我能看到的,就是那些深入人心的場景,那些從文字中深深刻印在腦海中的各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至於說世界性的意義,甚至上升到整個人類的意義表達,實在有些超出我的理解力。

但從國內的文學作品中,尤其是那些被冠以茅盾文學獎殊榮的作品,細細品查,不同凡響之處,實在不勝列舉,我要說的,正是這些文學作品中有關細節描寫的部分。

在大部分讀者一面,它們評判一部作品的水準,或是否能達到勾引他們閱讀慾望的標準中,文采是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文采是什麼,人們的共通看法是,辭藻優美,讀來如沐春風,沉浸在那樣的閱讀體驗中,有一種深刻的愉悅感,至於說,這樣的文采究竟有何用,它們並不關心,也許,對於它們來說,已經足夠了。

一次在地鐵上看到一個10多歲小朋友讀電子書,我看他讀的認真,讀的很專注,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怒目急睜,時而錘頭頓足,那情形,像是自己就是書中的主角在經歷著一場生死考驗,我忍不住斜過頭,偷偷瞟上了一眼,原來是當下很多年輕人喜歡的網路小說,讓我驚奇的是,那短短的一屏中,幾段文字咋看起來,確實文采飛揚,華麗的辭藻,如行雲流水般的堆砌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令我大開眼界,怪不得這小朋友如痴如醉呢?

但,你說這孩子能夠真正洞察這文采的精妙之處嗎?但,這就是趨勢啊,如若網路文學不能以此裝點門面,這樣一片95後甚至00後的文學市場怎樣開拓?網路文學如此,還有什麼理由不信服,文采的魅力給予人們閱讀上的享受呢?

成不了優秀的作家,但你仍有機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讀者,優秀的讀者,懂得選擇,懂得取捨,懂得深入作品的世界,同人物對白,同時也尋此足跡,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捕獲原滋原味的營養,也懂得走出作品,迴歸的現實的世界,感性悅己,理性處世,並透過持久的堅持,形成嚴格的閱讀自律。

而達成這一標準的關鍵因素中,或者說其中某個重要的環節上,我認為是對於一部優秀文學作品中細節的歸化和把握。

如果說情節是文學的筋骨,豐富的文采是文學的血脈,那麼細節描寫是便作品的靈魂。情節可以透過創新,想象或參與現實的體驗獲得,文采更是可以透過持久的堅持和積累達成,然唯獨對於文學中細節的處理,不僅是一門技術活,更稱得上武學中的上乘秘籍寶典之類的,你看那些最終給你留下的深刻印象的,5年,10年甚至大半輩子都刻在你頭腦中的那些場景,那些人物,那些不是起初在作品中,源於那些個在細節的描寫上堪稱奇絕的場景復原造成的。至今,我還能想起《紅樓夢》中那段有關王熙鳳出場時的精妙場景,雖然並未通讀,卻被那一連串動作的起到好處的處理,拍案叫絕,實在是妙趣橫生,人物形象便躍然紙上。

此類案例,尋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俯拾即是。而站在文學作品的本身,細節的重要性更是以精神,靈魂之類的貫穿於文學作品的全部。曾經把《平凡的世界》讀了兩遍。起初也如多數的讀者,被作者出神入化的文采深深迷醉,不可自拔,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甚是覺得經歷了一場美輪美奐的文學旅行,讀完了,留下一段段碎片化的故事情節和幾個忘不掉的名字,再讀時,心境大不相同,那正是想錘鍊自己文字功底的階段,對於作品中每一處細節的描寫,反覆揣摩,歸納,體會,甚至摘取其中的一些詞彙用於裝點自己的“門面”,這樣的細節越來越多,越難深入的思考作者這樣佈局的用心和細節描寫的分量在上下文情節中的作用力,直到第三遍閱讀時,沒有時間的限制,純粹是閒暇的消遣時,便有了更多的時間深入到作品的世界,被書中的人物牽著走,那時候突然茅塞頓開,我的情緒已經開始被書中的描寫左右,那是一種可怕的魔力,說入戲太深也不過分,回頭來看,原來是陷入到書中每一處細節描寫的漩渦中去了,那樣一段段精彩的描寫便具備了某種和讀者的思想處於同步的高度上,牽引著你,走向那個神秘的世界。

如此,細節的描寫所揮發的魅力可見一斑,但說到底,細節是展現並還原真實生活場景的最好手段,人們在閱讀的同時,被納入到那樣一個可以用想象力構築的空間裡。

我的理解是,細節是經得起推敲的,也經得起時光的考驗的,因為細節擁有一種水滴石穿的慢性力量,這種力量初看弱小,卻隨著故事的演進,無數個細節的堆疊,交織便成了一股強大的震懾人心的吸引力,令人身陷,淪落,在眾多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中,這一點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細節的功夫,是細水流長的;細節的火候,是溫厚綿長的;細節的養成,是極致細微的生活場景深入代入化過程,和配合感官刺激、直覺的系統捕獲和收集,最後歷經思想的萃取和烤煉之後逐步形成的。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描寫一汪泉水,有的人看到是泉水的清澈,泉水映照出來的倒影,細心的卻會親自蹲在泉水旁,閉上眼睛,靜靜的聆聽泉水汩汩流過的聲響,和交織在這聲音中眾多的意向,只有為你想象的景象勾出一整幅可供思想描摹的元素集合,方可創造出最初的細節描寫泉源,畫家寫生大抵如此,沒有親身置於場景中的體驗,很難單憑想象繪出打動人心的作品。

有了這些可感可觸的場景元素,還需時常嘗試用文字去描摹那些意象,畢竟到此它們已融入想象的空間,還原場景便是接下來的功夫。如何還原,這是個流程,更是個慢功夫。流程很好解決,無非便是空間邏輯的構築再現,而細節便是這個空間中你能想象到的一些碎片化的元素,譬如,如何生動的體現泉水的靈動,除了直觀的敘寫,形容詞的點綴,按照那些大師們的觀點,便是大規模的旁徵博引,走出物件本身,去拓展物件周圍的元素,譬如那“那泉水中摻雜了幾分快樂的嬉笑,像個頑皮的小孩兒,一會兒吹著氣泡泡,一會兒奔跑著追逐著前方的蝴蝶,突然一個激靈,絆倒在地上,趕忙拍拍身上的灰塵,繼續戲耍了······”而這樣想象空間元素的切換和拓展,方才是將細節的景象不斷為其賦予生命力的體現,結果必然是,你的細節描寫,將為作品披上一層充滿幻想色彩的外衣,初具打動人心的魅力。

但,細節的功夫卻非一朝一夕可成。有些人窮其一生,仍未能體會到細節的精妙,有的人讀了半輩子書,回過頭卻連人物肖像的描寫都很難做好。從多數的那個時代的優秀作家來看,細節的功夫除了豐富的生活體驗之外,必然有眾多可以融進生命裡的一些文學體驗,譬如王小波的知青歲月,譬如路遙大起大落的文壇三重奏,長期的積累可以彌補部分的離失,但如若修煉成爐火純青的功力,卻非容易,現在我的閱讀體會是,文采層面的功夫越來越覺得淺薄,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伸進生活場景裡的每一處引發思考不斷迴圈的描寫,而且還能不動聲色的一展文學魅力的作品,真正引人入勝,那才是大師般的大手筆。如若遇上這樣的作品,請用心吸納,讀完,你定獲益無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