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閱讀千古名作《鴻門宴》,如何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徵?可從對比入手

  • 由 立恆語文 發表于 籃球
  • 2022-03-24
簡介《鴻門宴》中具有可比性的人物有四組:劉邦和項羽、張良和范增、樊噲和項莊、曹無傷和項伯

蕭何性格特徵

閱讀千古名作《鴻門宴》,如何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徵?可從對比入手

將人物放在緊張激烈的矛盾衝突中來展現人物的個性特徵是《鴻門宴》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因此,指導學生賞析《鴻門宴》的人物形象,可使用對比的方法。《鴻門宴》中具有可比性的人物有四組:

劉邦和項羽、張良和范增、樊噲和項莊、曹無傷和項伯。

下邊試分說之。

一、劉邦和項羽

這是《鴻門宴》中最主要的兩個人物,也是秦漢之際最具影響力的兩個風雲人物。學習《鴻門宴》,不能不對這兩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有一個基本的瞭解。這兩個人物的可比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處理事情的方式上。

在處理事情的方式上,項羽往往顯得急躁 、專斷。在《鴻門宴》中,項羽的這種性格特點主要體現在兩個個方面。一是課文開頭,當項羽一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的訊息時,立刻“大怒”,下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一是鴻門宴上范增多次示意項羽殺掉劉邦,項羽對此不置可否,最終失去了殺死劉邦的最好機會,給自己埋下了失敗的禍根。與此相反的是劉邦。當張良把項羽準備第二天進攻劉邦訊息告訴劉邦後,劉邦雖然很驚慌,但他並不急躁,也不專斷,而是請教張良:“為之奈何?”張良把自己的辦法拿出後,劉邦也不折不扣的接受下來並照著去做。劉邦的這種善於聽取謀士的意見的性格,在逃立鴻門宴時也體現了出來。課文是這樣描述的:

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由此可以看出,在面臨重大事情時,劉邦總是不忘問一問手下的謀士:“為之奈何”,這幾乎成了劉邦的一句口頭禪。而項羽卻不是這樣。他的做法不外乎兩種:或者自己直接發號施令,或者對謀士的建議不理不睬。劉邦在建立大漢王朝後,在總結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時,曾說過這麼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兵,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所以勝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敗也。”(《史記·高祖本紀》)劉邦的這段話告訴我們:善不善於用人他和項羽的最大區別。

閱讀千古名作《鴻門宴》,如何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徵?可從對比入手

2、話語方式上。

在話語方式上,項羽說話顯得直率、輕率,且毫無心計。能體現項羽這種性格特點的典型話語有兩處。第一處就是前文已經提到的課文開頭,當項羽一聽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的訊息時,立刻“大怒”,下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第二處在課文的第三段。劉邦親自到鴻門向項羽謝罪,在聽了劉邦的那一番言不由衷、虛偽造作的話語後,項羽竟毫無遮攔的將自己的線人曹無傷出賣給了劉邦。與此相反,劉邦卻顯得老謀深算、奸詐圓滑。這樣的話語在《鴻門宴》中有兩處:一處是劉邦對項伯說的那番話,一處是他對項羽說的那一番話。現將這兩處話語抄錄如下: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

第一段話是說給項伯聽的,第二段話是說給項羽聽的。兩段話的一個共同特點是:既傳達出了對項羽的尊敬之情,迎合了項羽自高自大的心理特點,又巧妙地保護了自己,並將矛盾的重心暗暗地轉移到了第三者的頭上。這就是劉邦,一個善於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善於在危急時刻用智慧保護自己、化解敵我矛盾的亂世奸雄!

3、對待內奸上。

劉邦一回到軍營,就處決了曹無傷,顯得堅決果斷、毫不留情。而項羽對項伯透露軍情、袒護劉邦不但沒有按“內奸”處決,而且還待之如故,連絲毫的責備也沒有。在這裡,項羽的任人唯親、優柔寡斷、忠奸不辯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閱讀千古名作《鴻門宴》,如何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徵?可從對比入手

二、張良與范增

從身份上講,兩人都是謀士;從才能上講,兩人不相上下。但最終的結果卻大相徑庭。原因何在呢?我以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

在獻計的方式上,范增往往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帶有命令的意味。課文第一段中,當項羽下了攻擊劉邦的命令後,范增從旁強調說:“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急擊勿失”這是典型的命令語氣!類似的情況還體現在鴻門宴上。范增想殺掉劉邦,但他採取的方式不是先同項羽商量,想法設法取得項羽的同意;而是以命令的方式徑直向項羽舉玦、使眼色。試想,以這種方式想徵得一個驕傲自大且剛愎自用的君主的同意,有可能嗎?

所以,范增的失敗是註定的。我們再來看看張良的獻計方式。當劉邦得知了項羽要進攻自己的訊息後,立刻詢問張良“為之奈何?”而張良並沒有急匆匆地將自己的想法直接告訴劉邦,而是反問劉邦:“誰為大王為此計者?”劉邦答曰:“鯫生說我曰……”在這種情況下,張良仍然不說出自己的辦法,而是更進一步問劉邦:“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等劉邦說出“固不如也”,並再次詢問“為之奈何?”時,張良才說出自己的辦法:“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這就是張良的獻計方式!同范增相比, 顯得委婉、含蓄、沉著、冷靜,且富於智慧,讓人容易接受。

獻計方式的不同,體現著兩人截然不同的個性特徵。

在召令部下的方式上,范增表現了同樣的個性特點。他讓項莊去刺殺劉邦,不但依然用了命令的語氣,而且還含有警告的成份。他說:“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我們再來看看張良的做法。文中是這樣描寫的:

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

同獻計方式一樣,張良總是不首先說出自己的辦法,而是設法在讓對方認識清楚相關情況的前提下,水到渠成的說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讓對方自己明白應當怎麼去做,或不應當怎麼去做。很顯然,張良的這種做法比范增的做法聰明得多、也高明得多。同時,兩人性格上的差異也涇渭分明地顯現了出來。

閱讀千古名作《鴻門宴》,如何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徵?可從對比入手

在對待主子的過失上,兩人的做法也大相徑庭。劉邦從鴻門宴上溜出來準備逃跑 ,但又覺著不辭而別有些不禮貌。遂問計於張良和樊噲。樊噲說:“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於是,劉邦就聽從了樊噲的話,決心逃走,並讓張良“留謝”。樊噲的話不能不說沒有道理,但在當時的情況下,不辭而別總是沒禮貌的,不僅如此,這種做法還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所以,劉邦的這種做法明顯欠妥。在這種情況下,張良並沒有作出范增有可能作出的舉動——指責主子,而是很冷靜地問:“大王來何操?”劉邦這才記起自己事前準備的禮品,並將之託付給張良。而范增就不是這樣。當他聽說劉邦已逃離鴻門宴時,不是設法補救,而是當著項羽的面將張良替劉邦獻上的玉斗“拔劍撞而破之”,並指責項羽說:“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張良和范增的性格特點在上述三個方面的對比中展現得清清楚楚:張良沉著、冷靜,遇事不急躁,善於謀劃,講究方式方法;范增急躁、易怒,雖對形勢洞若觀火,但處置上直來直去,不講究方式方法。這就是張良謀劃易成,范增謀劃常常失敗的根本原因。

三、樊噲與項莊

這兩人都是武士。從鴻門宴上的表現來看,樊噲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張良交給的任務,顯得既勇猛豪壯又機智善辯;項莊卻未能完成范增交給的重任,顯得平庸無能。

項伯與曹無傷。這是兩個內奸。項伯因講朋友義氣而洩露軍事秘密,並且處處袒護劉邦,顯得呆頭呆腦而缺乏政治頭腦;曹無傷在《鴻門宴》中的形象不夠鮮明,不過,從他最後的結果來看,我們可以說,他是投錯了主子,給後人留下的只是惋惜。

俗話說得好: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指導學生把握《鴻門宴》的人物形象,可從對比的角度切入,運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分析是賞析這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最恰當的方法。

閱讀千古名作《鴻門宴》,如何把握人物的個性特徵?可從對比入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