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第四輪晨讀論語:公冶長第五

  • 由 抱曉學書讀經典 發表于 籃球
  • 2022-03-10
簡介孔子說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羈靮怎麼讀

5·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楊伯俊譯文】孔子說:“晏平仲善於和別人交朋友,相交越久,別人越發恭敬他。”

【朱熹集註】晏平仲,大夫,名嬰。程子曰:“人交久則敬衰,久而能敬,所以為善。”

【南懷瑾講述】他說這個人做朋友了不起,歷史上有他的專門著作《晏子春秋》。晏子是大政治家,可說是孔子前輩,年齡雖然差不多,但比孔子出道早。《古文觀止》上有一篇,輯自《史記·管晏列傳》,提到晏子的車伕,一天回家時,太太要求離婚。車伕問什麼原因,他的太太說,我今天在門縫中看到你駕車載晏子經過門口 晏子那麼矮,做了宰相 名震諸侯 還是簡樸無華,自居人下的樣子。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僕役,卻顯得意氣揚揚、自足自滿的樣子。你竟是這樣沒有出息,不長進的人,所以我要離婚。晏子的車伕聽了這番話,就馬上改過,力學謙卑,第二天駕車就變了。晏子看見他突然一反常態,樣子變了,覺得奇怪,問明瞭原因,晏子就培養他,從此立志讀書,後來官拜大夫。從這個故事可知晏子有他了不起的地方,孔子尤其佩服他這個人對於交朋友的態度。他不大容易與人交朋友,如果交了一個朋友,就全始全終。我們都有朋友,但全始全終的很少,所以古人說:“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到處點頭都是朋友,但不相干。晏子對朋友能全始全終,“久而敬之”,交情越久,他對人越恭敬有禮,別人對他也越敬重;交朋友之道,最重要的就是這四個字—“久而敬之”。我們看到許多朋友之間會搞不好,都是因為久而不敬的關係;初交很客氣,三杯酒下肚,什麼都來了,最後成為冤家。

講到這裡,我們想到中國人的夫婦之道—“相敬如賓”。賓是客人,對於客人無論如何帶幾分客氣,如果家人正在吵架,突然來了客人,一定暫行停戰,先招待客人,也許臉上的怒意沒有完全去掉,但對客人一定客氣有禮。夫婦之間,在最初談戀愛時,西門町電影院門口等了兩小時,肚子裡冒火,對方來了 還是笑臉迎上去,並且表示再等兩小時也沒關係。如果結了婚,再這樣等兩小時,不罵一頓才怪!因為是夫婦了嘛!所以夫婦之間,永遠保持談戀愛時的態度—相敬如賓,感情一定好。不但夫婦如此,朋友也如此。擴而大之,長官對於部下,部下對於長官,也是這個道理。

這個“敬”的作用是什麼?好像公共汽車後面八個字的安全標記:“保持距離,以策安全”。少碰為妙。

普通人交朋友,恰恰與晏平仲相反,時間久了,好朋友變成冤家,這對五倫中的友道實在有虧。尤其是我們這一代青年,對任何人都不大相信,友道根本上已成了問題。必須急圖匡正,以便維繫“久而敬之”的交友原則。

5·26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楊伯峻譯文】

孔子坐著,顏淵、季路兩人站在孔子身邊。孔子道:“何不各人說說自己的志向?”

子路道:“願意把我的車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壞了也沒有什麼不滿。”

顏淵道:“願意不誇耀自己的好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

子路向孔子道:“希望聽到您的志向。”

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輕人使他懷念我。”

【朱熹集註】老者養之以安,朋友與之以信,少者懷之以恩。一說:安之,安我也;信之,信我也;懷之,懷我也。亦通。程子曰:“夫子安仁,顏淵不違仁,子路求仁。”曰:“子路、顏淵、孔子之志,皆與物共者也,但有小大之差爾。”又曰“子路勇於義者,觀其志,豈可以勢利拘之哉?亞於浴沂者也。顏子不自私,故無伐善;知同於人,故無施勞。其志可謂大矣,然未免出於有意也。至於夫子,則如天地之化工,付與萬物而已不勞焉,此聖人之所為也。今夫羈靮以御馬而不以制牛,人皆知羈靮之作在乎人,而不知羈靮之生由於馬,聖人之化,亦猶是也。先觀二子之言,後觀聖人之言,分明天地氣象。凡看論語,非但欲理會文字,須要識得聖賢氣象。”

【南懷瑾講述】一文一武這兩學生的理想志願完全不同,都報告完了。孔子聽了以後,還沒說話,我們這位子路同學,可忍不住,發問了,老師,你先問我們,你的呢?也說說看。孔子說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這就是《禮運·大同篇》思想的實現,這是最難做到的了。這三點一看就與眾不同。孔子之所以為聖人,成為了不起的教育家、哲學家…總之什麼家都被他“家”上了,了不起就是了不起。“老者安之”,社會上所有老年的人,無論在精神或物質方面,都有安頓。“朋友信之”,社會朋友之間,能夠互相信任,人與人之間,沒有仇恨,沒有懷疑。“少者懷之”,年輕人永遠有偉大的懷抱,使他的精神永遠有美好的理想、美麗的盼望。也可以說永遠要愛護他們,永遠關愛年輕的一代。我們仔細研究,如果這三點都能做到,真是了不起的人。這樣的人,如果要為他加一個頭銜,就是聖人,或者神仙,或者如來。因為這三點,對上一代,自己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此即所謂聖人境界,是很難做到的一件事。

第四輪晨讀論語:公冶長第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