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今日作家」陳明順 ‖ 遠去的歌聲(散文)

  • 由 今日作家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21
簡介而今,老華僑的情形同樣出在我的身上,且情況更甚,因為我的孫女根本不會說潮汕話,更談不上會誦唱潮汕童謠了

趕早無蚊 潮汕話什麼意思

「今日作家」陳明順 ‖ 遠去的歌聲(散文)

遠去的歌聲

文/陳明順

夜,大都市的夜,各種各樣的聲浪不斷從四面八方湧來,與渴望安靜入睡的潛意識打起架來。我的思緒,卻企圖從中尋到一條縫隙,向著遙遠的鄉關飛奔,去尋找那抹漸行漸遠的童年歌聲。

記得兒時居住生活過的南方小城鎮,日子慢慢悠悠,感覺夏季特別漫長。

南方的夏天,又溼又熱,特別是在臺風登陸前,空氣像是凝固了似的,感覺不到一絲絲風的遊動。

在那個沒有空調,沒有電風扇的年代,夜晚應對大熱天的辦法,到堂廳,到天井打地鋪,雖然睡地鋪依舊熱得令人難耐,但總比悶在房間好受一點。

而此時,居住在同一座大院子的小孩,關注點不在於天熱不熱,因為從各家各戶的房間搬到外面一起唾,突然間從狹小的房間來到寬闊的空間,好似從家庭生活變成了集體生活,既新鮮又興奮。於是,地鋪讓小孩們延續日間在一起玩耍時的自由開放狀態,蚊帳成了郊野中的帳篷,你來我往,吱喳吱喳聲此起彼落,在夏的夜空中迴盪。

"該睡覺了,明天還要早起上學呢。"看著孩子們還沒有安靜睡覺的意思,大人們總會想著法子讓小孩們慢慢安靜下來。

母親們一邊輕搖著芭蕉扇,一邊輕聲哼起了搖籃曲:

"擁啊擁,擁金公。

金公做老爹,

阿七阿八來擔靴。

擔靴擔浮浮,

飼豬大過牛,

大牛生馬仔,

馬仔生真珠。

真珠瓏瓏圓,

阿舍(少爺)讀書赴科期。

科期科期科,

阿舍讀書中探花,

去時書童擔行李,

來時高燈甲(和)彩旗。"

逸動而沉緩的歌聲,與院子裡昆蟲的低鳴,夜來香的芬芳融合在一起,猶如一襲天成地就的檀木香,令人心醉,催人入夢……

隨著孩子們的安靜入睡,大人們終於如釋重負,忙碌了一天了,此時此刻才算真正"收工“,可以放鬆心身休息了。

夏天的夜,悶熱是常態,但也有涼風習習的時候,此時不一定要打地鋪。在天井納涼一會,讓暑氣慢慢消散。聽長輩講故事,或是教一首新歌謠,於是

「今日作家」陳明順 ‖ 遠去的歌聲(散文)

"心靜自然涼",當睡意朦朧的時候,馬上回房間一下子就睡著了。

遇上天氣晴朗的夜晚,夜空如一張巨大的藍黑色天鵝絨布,上面鑲嵌著無數顆閃亮的寶石,美得令人發呆。望著浩瀚的星空,許多疑問在幼小的心中不斷湧出來:"為什麼星星會發光?","為什麼月亮上有陰影?"……對於諸類問題,大人們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於是,答非所問地指著北邊說"那個是北斗星",指著南邊說"那個是南神(星座)"。或是唱一首歌謠來轉移話題:

“天頂一粒星 ,

地下開書齋,

書齋門,未曾開,

阿奴(小孩)哭愛食油堆。油堆未曾熟,

阿奴哭愛食豬肉,。豬肉未曾割,

阿奴哭愛食蕃葛。蕃葛(地瓜)未曾柳(挖),

阿奴哭愛食酒。

酒未激(制),愛食粟 ,粟未矮(磨) ,愛食雞。雞未臺(殺), 愛吃梨, 梨末摘,

阿奴哭久白白歇。”

這是當年經常傳唱的一首潮汕童謠,是幾十首童謠中印象最深刻的一首,至今一字未忘……

而我在幼時聽得最多,還是祖母唱的歌謠。

祖母是一位性格剛毅又心地善良的人。聽祖母講,祖父早逝,家庭生活由祖母一人甘難維持,祖母靠挑雜貨擔走街串巷做點小生意過日子。

祖母雖不識字,卻背記了不少歌謠。其中一首《戲出十二月歌》更是背得滾瓜爛熟。每當睡前沒有其它故事可講時,祖母就會誦唱這首歌謠作為催眠曲。那些歷史人物:昭君、韓信、孟姜女等,正是聽了這首歌謠之後認識的。其中的許多歷史故事,成為童年曆史知識的啟蒙教育。

不識字的祖母,只能記些口口相傳的歌謠,而那些識字的長輩,就能看著《潮汕歌冊》吟唱長編故事(潮州歌冊是用潮州方言誦唱的民間說唱本子)。那些經典的歷史故事,如《春香傳》《蘇六娘》《陳三五娘》等劇目,文句押韻,朗朗上口,情節感人,膾炙人口,反覆吟唱,百聽不厭。唱歌冊,是當年人們度過閒暇時光的娛樂形式之一。

"雨落落,啊公去閘泊(抓魚),閘(抓)著鯉魚甲(和)苦初(鯽魚),阿公哩愛烙,啊瑪(祖母)裡愛柯(燜)……"

一一下雨天,吟起雨中的人和事。

"一二三,洗浴免穿衫;三四五,洗浴殿(結實)過老石部(頭)。。。…"

一一洗澡吋,哼一首洗浴謠。

“得的蝶蝶,桃花柳粒……"

一一耍遊戲時,唱一首拍手歌。

"一羅坐飛飛,,二羅走腳皮,, 三羅有米煮,四羅無米炊……"

一一無聊時唱一首遊戲歌,以手指的羅箕紋多少來預測人的運氣……

孩子們喜歡的還是童謠,一起玩耍的時候,總是歌不離口,而不同的生活情景總有一首合適的童謠來應和。當年,能上幼兒園的孩童只是少數,透過誦唱童謠,學到了不少天文地理、動植物以及人情世事的知識。童謠,承擔著學前教育的部分功能。

潮汕童謠,像一條奔流不息的河,從遠古而來,彙集了無數涓涓細流,不曾停歇,終成浩浩之勢。

「今日作家」陳明順 ‖ 遠去的歌聲(散文)

潁川人(陳姓)、西河人(林姓)、滎陽人(鄭姓)等中原(河南)人千里迢迢遷徙來到潮汕地區,不僅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也帶來了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代代相傳的童謠,正是中原文化與當地原始文化融合的產物。一百多年前,潮汕童謠隨著上千萬潮汕人飄洋過海,以及近幾十年來,幾百萬潮汕人到海內外發展而遠播千里。

記得那一年到柬埔寨旅遊,遇到一位潮汕籍華僑,說的潮汕話更加原汁原味,保留著許多祖輩們才能說的詞語,依然記得兒時湧唱的歌謠。據這位同鄉華僑說,第二代說潮汕已經不那麼流利了,到了第三代人,只能說些隻言片語的潮汕話。

而今,老華僑的情形同樣出在我的身上,且情況更甚,因為我的孫女根本不會說潮汕話,更談不上會誦唱潮汕童謠了。潮汕童謠,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潮汕人後代的記憶中,已漸漸淡忘或已經消失。

夜已深,一切終歸於安靜,每當我想起遙遠的家鄉,想起遙遠的童年時代,靜聽著殘留在心底深處那些童謠的迴響,似近又遠……

「今日作家」陳明順 ‖ 遠去的歌聲(散文)

作者簡介:

陳眀順

,廣東汕頭人。愛好文學、攝影、音樂。過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寫普通人的普通故事。為生活增加樂趣,新增色彩。

本文來自“今日作家”微信公眾號ID:jinrizuojia0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