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 由 黔藝空間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08
簡介趙之謙的篆書在初習鄧石如隸法作篆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造像題記與摩崖刻經之筆法,取豐碑和造像記的方峻稜厲、墓誌銘的蘊藉妍美、摩崖書的雄偉奇絕,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結構美

熙用篆書怎麼寫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趙之謙是繼鄧石如之後在小篆上又一位有創新的書法大師。所作篆書受包世臣《藝舟雙楫》中推崇北碑以及“鉤捺抵送,

萬毫

齊力”的主張,在鄧石如的基礎上摻以魏碑筆意,具有無與倫比的獨創性,激烈動態的筆觸中蘊涵著微妙智慧的筆法。循著趙之謙身世不遇的人生軌跡,努力捕捉其性格特徵、創作情緒、心理活動,從而對其北魏造像法入篆探微,以獲得對其書風的全面理解和有益借鑑。

一、精心研習,以北魏造像法入篆,法備理通

趙之謙以北魏造像法入篆與當時眾多有影響的書家掀起碑學之風,與其身世、性格特徵均有關聯。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贊曰:“凡魏碑,隨取一家,皆足成體。盡合諸家,則為具美。”特別是唐初幾位楷書大家如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都是直接繼承智永筆法取法六朝的。同時“六朝長處在落落自得,不為法度拘局”(何焯《義門先生集》)的書寫特點也正好迎合了趙之謙不受拘局及自由放達的性格,趙之謙的北魏造像法入篆可謂法備理通。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所謂北魏造像法,是指北魏時期當朝大力提倡佛教而開鑿的各類造像題記筆法,是北魏的書法寶庫,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由於造像規模大,題記數量多,工匠們採取直刀切入的方法刻鑿文字。主要表現在用筆以側鋒取勢而造成的方筆效果,橫畫尤為突出,不講究逆入平出,亦無回鋒,至筆畫末端便戛然而止。這種字型,行筆迅起急收,點畫峻利,轉折處多以側鋒取勢,具有內圓外方、鉤超力送、撇捺重頓之特點。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趙之謙的篆書在初習鄧石如隸法作篆的基礎上,深入研究造像題記與摩崖刻經之筆法,取豐碑和造像記的方峻稜厲、墓誌銘的蘊藉妍美、摩崖書的雄偉奇絕,巧妙地融為一體,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結構美。他在以北魏造像法入篆時,抓住篆書的起訖處以造像之方法起筆、收筆,在提按中使鋒芒得以微妙地顯露,其間氣機流宕,這種巧妙的糅合、釀造,正是趙之謙追求的匠心所在。

二、師古不泥,以離俗自歌的性格寫篆,別具一格

趙之謙的篆書歷來眾說紛紜,按照正統的中鋒筆法的標準來衡量,趙之謙用筆可謂“不合古法”。但正是這種離俗自歌的獨特性,使趙之謙在繼承和發展鄧石如書法的基礎上成功地融入北碑造像法,充分展示其非凡的創造力,使線條的書寫性格得到凸顯。尤其是其代表性的“折鋒”,不像一般逆著下筆的“折鋒”,而用順著下筆的“折鋒”來處理起筆,因此產生了強烈的立體感,極富裝飾性。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趙之謙作為一代書法大師,並非無法做到筆力倔強張揚,而是意在擯除碑版中的剛戾之氣,矯正當時學碑易見的作字積習,由形勢轉向韻致,由俗返雅。這也許正是趙之謙的性情使然。其天資敏銳,學問品德極高,據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傳》記載:“自兩歲即能把筆作書,讀書過目不忘,又好湛深之思,故凡經史百家、名物之賾、性道之微,無不博覽旁通,得其窮要。既治許氏說文解字,又

博求

商周吉金,漢後隋前諸樂石,以窮六經之支流正變。古文奧衍,與周雙庚以奇古相尚,晚與江都汪中、仁和龔自珍、邵陽魏源為近。駢文尤偉麗,有六朝人風度。”而趙之謙“獨立者貴,天地極大,多人說總盡,獨立難索難求”的道白正好透出其不死守一法,更不拘於某家某體,甚至某碑的性格。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趙之謙54歲時為弟子錢式臨《繹山碑》冊時道出了他內心寫照:“《繹山刻石》北魏時已佚,今所傳鄭文寶刻本拙惡甚。昔人陋為鈔史記,非過也。我朝篆書以鄧頑伯為第一,頑伯後近人惟揚州吳熙載及吾友績溪胡觰甫。熙載已老,觰甫陷杭城,生死不可知。觰甫尚在,吾不敢作篆書。今觰甫不知何往矣。錢生次行索篆法,不可不以所知示之,即用鄧法書繹山文,比於文寶鈔史或少勝耳。”從文中我們不難看出趙對鄧的師承與崇仰。然而,趙卻不死守鄧法,而是化人為己用。他甚至毫不掩飾地對書法上的天分、人力與鄧、包、吳作比較:說鄧石如,天分四人力六;而包世臣天分三人力七;吳讓之天分一人力九;自己則是天分七人力三。憑天分則在諸人之上。他甚至認為經過努力,除卻“起訖不乾淨”五字病,則有鄧、包諸君不能到者。我們循著他的內心活動軌跡,不難看出其師從鄧石如,但絕不拘泥於鄧,而是要超越鄧。可見,書法風格充分體現了書家的性格特徵和精神情感。

三、富於創造,以巧妙的結構作篆,形美感目

趙之謙複雜深邃、剛毅不屈和雄渾奇崛的書風、巧妙的結構給人以心靈的感動。縱觀趙之謙的書法具有莊嚴雄偉的氣派,他用筆橫輕豎重,筆力雄強而有厚度;在結構上方正茂密,方中呈圓。豎筆向中略呈弧度,剛中有柔,富有彈性感,兼以筆畫重,力足中鋒,更增加他那氣勢宏大、圓潤渾厚的美感。其篆書作品,有時雖然有些滲墨現象,但其銳利的筆鋒所表現出來的美妙感覺,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趙之謙篆書窄長的形態所表現出的美感,彷彿一個秀麗的女子跳芭蕾舞般婀娜多姿,又不失力度。古代書家一致主張“為書之體,須人其形”。我們從篆書窄長的形態美中悟到了芭蕾舞演員把足尖踮起的內涵。篆書作為長形的藝術造型,把刻畫的重點放在上部,這種上密下松的佈局,正可從人體的結構中找到啟示,從而對篆書結體去作更加完美的黃金分割。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蔡邕《筆論》說:“唯筆軟則奇怪生焉。”善用筆者必強調變化,豐富多變的筆法將給書作增輝,而單調乏味的用筆,則像王羲之《書論》中提到的“平直相似,狀若運算元”一樣,失去書法的韻味。趙之謙以其過人的膽識引北魏造像法入篆,正是對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要旨的一次突破,為我們創新篆書技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和啟迪。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藝術品鑑 | 用魏碑寫小篆,國展獲獎者都學他

溫馨提示:《黔藝空間》所刊文圖如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網際網路是一個資源共享的生態圈,我們崇尚分享。歡迎各位朋友微信關注黔藝空間公眾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