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窗含西嶺滿眼絮

  • 由 九派新聞 發表于 籃球
  • 2022-02-06
簡介”到大雪,雪終於成了自然的主旋律

含字組詞窗含對嗎

○ 潘之江

北風嘯蕩,繁霜霏霏,千峰素靜,萬物蕭清……這就是雪花飛舞的大雪節氣。柳宗元的山水詩說到雪境那是真切撼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到大雪,雪終於成了自然的主旋律。

雪,是春天派出的使節,你用白玉般的身軀裝扮銀光閃閃的世界,把生命都溶進了土地…… 這是多麼地詩情畫意。說到雪,耳際自然會響起殷秀梅的歌聲,迴盪起關於雪的美妙旋律……

雪,在農耕時代對來年的收成有著很大影響,因為冰雪對依附在地表的害蟲有較強的殺傷力。明清時,在江浙和兩湖等地的鄉間,曾有流傳很廣的民謠,那就是“小雪無雪,大雪無雪,朝廷文武百官都著急。”想起雪,在當時沒有殺蟲劑的年代,糧食收成的豐歉對國民經濟有很大影響。

在不同地域,對雪有不一樣的感受和欣賞。看到雪,南方人是滿心喜歡,嶺南地區視雪花為珍稀物品。但是,東北地區每年有足足三個多月生活在白雪皚皚的環境中,對雪的美意已疲勞厭倦。唯有在江南一帶,對雪的唯美幾乎可以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因地理原因,在我國只有在膠東半島北側,杭州灣畔才能欣賞到真正意義上的鵝毛般的大雪。這種大雪厚重適宜、大小勻稱,形成後的雪花在空中飄蕩迴旋的時間久,降落的速度緩慢,落地後堆積稀鬆。輕盈的大雪片對於玩雪和欣賞都屬於上品。

我從小生活在古運河畔的偏僻鄉村,對大雪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後來這也成了我對雪抹不去的記憶。

小時候,大雪來臨,喜歡坐在草屋的沿口,看著大大的雪片,飄飄悠悠地從天上飛來。這雪的形態像松柏葉呈有規則的放射狀,潔白無瑕,晶瑩剔透。它不緊不慢,先是把門口的曬穀坪鍍上一層平整的白色,然後把路邊的小草漸漸淹沒,進而將遠處原野染成素色,天地彷彿渾然一體。這時候草屋的簷口上,時不時跌落下一些站不住腳的小雪團。較大的降雪多數是在下午開始降臨,到半夜時分才停止。早上起來,小夥伴們在厚厚的、鬆軟的雪地裡嬉笑打鬧。

長大後,對雪有了一種提防和擔憂,尤其是大雪。大量的積雪會把茂密的枇杷樹枝壓斷,雪後遇凍,來年枇杷將減收或絕收。更嚴重的是,半夜大雪不止,生產隊長會在村頭喊,趕快把自家屋上的積雪扒下來。當時大多居住的是草棚和簡陋瓦房,結構很脆弱單薄,經不起江南含水分極大的重雪積壓。對於突如其來的大雪,總給人們平添幾分恐懼和憂愁。

要說雪景,猶記得五十年前隆冬時節行走在苕溪、運河邊偶遇的景象,那種山、水、物融為一體的美景令人至今難忘。當年,我們去苕溪上游運沙,一般是在北湖草蕩附近裝滿黃沙後,到瓶窯鎮上過夜。遇到晚上大雪,早上起來,河岸的風景真是美極。過載黃沙的水泥船已被白雪覆蓋,如同一席潔白地毯,近處水面呈現出奇特的靜謐。此時兩岸石塘上下的蘆草被雪掩蓋,水與岸之間的曲折線條格外明顯,中間陡峭的石壁像一條系在大堤上的青色腰帶。北岸的山峰,在白色連綿中風姿綽約。船舷外走板(俗稱“船臘子”)與水面齊,河水凝住了眼前的一切,苕溪河面就如一面鏡子。

啟航後,船在映著雪景的水中,如同走在畫上。我們搖著櫓,沙船在平靜的河面上緩緩移動,若不是船在行走,一定會誤以為自己置身於空靈的幻境中。船頭盪漾開的水波,陸地雪景的倒影,像水墨畫在宣紙暈開一般奇妙。望著眼前的奇麗景緻,我彷彿走進魔幻世界。

船在苕溪上行進十里水路光景,便出斗門過東塘,進入了寬闊些的大運河。運河的堤塘低緩,視野更開闊了,岸邊的稻草垛變得臃擁可掬,岸邊小樹枝條上停留不住的積雪,時不時地滾下河灘。湛藍清澈的河水,中和了陽光下耀眼的雪光。放眼遠望,真是“江天一色無纖塵”啊!

長大後,職業變了,說雪、評雪、議雪、聽雪……雪已成為冬季的一個話題。在雪中追逐嬉鬧,似乎也成了青年男女心中的風景,同時也自然而然地成為一種知識性話題。

至今想來,大雪紛飛,孩子們盼來的是童趣無限,鄉親們盼到的是雪兆豐年,文化人得到的是靈感意境。從沒想過,雪在大多時候還扮演著親民形象。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這是唐代祖詠的詩作,當時他因沒按科考規定要求寫不被錄取,此後卻成千古絕唱。自古至今,寫雪的詩文很多,有些是從天上寫到地面,從近處寫到遠處,從平原萬頃如縞寫到萬嶺千峰素白,但是真正有感而發的不是很多,能領會意境的更是少之又少。

雪是自然造物,說它讓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是一種氣勢;看它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是一種柔情;想它飄飄灑灑自由自在,是一種願景。今人把雪的景象美、文字美與藝術美結合,就有了關於雪的散文。如果用配樂形式進行朗誦,也就成了聽雪。在電子傳送發達的當下,無論我們身處南方北方,還是吳越舊地,對於雪之美都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來源:餘杭晨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