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屋居習尚成為宋詞中的重要一部分

  • 由 曉華談情感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23
簡介宋代文人詞中這樣的“添風月”之瓶梅俯拾即是,如“銀瓶注水,浸數技、小閣幽窗”(張先《漢宮春·臘梅》)、 “小閣清幽,膽瓶高插梅千朵”(楊無咎《點絡唇·趙育才席上用東坡韻贈歌者》)

居有什麼詞語

居室內插花等裝飾之韻致文人居室內的擺設裝飾總體亦呈現出雅緻不俗和親近自然的特點,其中插花和繪畫兩種裝飾藝術尤為經典。插花至少在南朝時期便己存在,據《南史》載:“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器盛水,漬其莖,欲華而不萎。”至宋代特別是南宋時插花習尚己蔚為大觀,據《西湖老人繁盛錄》載民間插花之風:“初一日,城內外家家供養,都插富蒲、石榴、蜀葵花、插子花之類 雖小家無花瓶者,用小壇也插一瓶花供養,蓋鄉土風俗如此。尋常無花供養,卻不相笑,惟重午不可無花供養。”再如周密《武林舊事·賞花》載宮中插花之風:“至於樑棟窗戶間,亦以湘筒貯花。鱗次簇插,何翅萬朵。”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屋居習尚成為宋詞中的重要一部分

插花習尚的流行亦催發了賣花業的興旺、賣花人的新職業,如蔣捷《昭君怨·賣花人》雲:“擔子挑春雖小。白白紅紅都好。賣過巷東家。巷西家。”再如陸游《城南上原陳翁以賣花為業》“君不見會稽城南賣花翁,以花為糧如蜜蜂。”而宋代文人插花之風亦極盛,且不限於節令,其日常雅居中便有插花裝飾之習慣。春插杏花、挑花、水仙、荼蘑、海棠、牡丹等,如張炎《三妹媚·芙蓉城伴侶》詞序雲:“海雲寺千葉杏二株,奇麗可觀,江南所無。越一日,過傅巖起清晏堂。見古瓶中數枝,雲自海雲來,名芙蓉杏。因愛玩不去,巖起索賦此曲。”李光《漁家傲·海外無寒花發早》詞序雲:“今歲寓昌江,二月三日與客遊黎民園,偶見桃花一校。羊君荊華折以見贈,恍然如逢故人。歸插淨瓶中,累日不願。”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屋居習尚成為宋詞中的重要一部分

吳文英《夜遊宮·窗外捎溪雨響》詞序雲:“竹窗聽雨,坐久隱几就睡,既覺,見水仙娟娟於燈影中。”再如“除睡在,青蟲L快剪,插遍古銅彝”(辛棄《滿庭芳·和洪墨相景伯韻呈景盧舍人》)、 “重溫卵酒整瓶花,總待自霍索。忽聽海棠初賣,買一校添卻”(趙孟堅《好事近·春早峭寒天》)、“珠鬢金壺。始消渠”(劉克莊《六州歌頭·客贈牡丹》):夏插石榴、萊莉等,如“膽瓶董草榴花”(洪諮要《夏初臨·鐵甕栽荷》)、 “膽鱗萊莉尤香”(劉克莊《清平樂·居厚弟生日》〉:秋插木樨、桂花等,如“惟有木犀幽雅 膽瓶中、一技瀟灑”(無名民《金錢子·昨夜金風》〉、“玉壺貯水花難老,淨幾明窗。淨幾明窗。褪下殘英款款黃”(李綱《醜奴兒·技頭萬點妝金莓》)、 “芳心才露一些兒,早己被、西風傳遍 便須著個膽瓶兒,夜深在、枕屏根畔”〈趙孟堅《鵲橋仙緒桂和韻》)。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屋居習尚成為宋詞中的重要一部分

甚至還有無名花和不出名的野花,如“幾點紅香入玉壺。幾枝紅影上金鋪”(周密《洗溪沙·幾點紅香入玉壺》)、“晚風吹落小瓶花”(劉辰翁《洗溪沙·春日即事》)、 “沉水香銷夢半醒。斜陽恰照竹間亭,戲臨小草書團扇,自揀殘花插淨瓶”(黃異《鵬鴣天·暮春》〉,再如李光《南歌子·南圃秋香過》詞序雲:“民先兄寄野花數校,狀似寥而叢生。夜置几案,幽香襲人。”亦出現了當今插花藝術中多種花混插的風尚,如“梅挑末利東籬菊。著個瓶兒簇。尋常四物不同時。恰似西施二趙、太真妃”(郭應祥《虞美人·茂叔、季功置酒豐富古堂,以瓶貯四花,因賦》)等,可謂百變插花、妙趣橫生。這些詞作內容、背景及作者各不相同,此處不去細論,單看將插花寫得如此親切、生活化,便可一窺文人插花飾屋的習尚。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屋居習尚成為宋詞中的重要一部分

而出現頻率最高的插花為梅花,張未言“每到開時。滿眼清愁只自知。霞據仙嘛。姑射神人風露態。蜂蝶休忙。不與春風一點香”(《減字木蘭花·個人風味》〉,雖以個人名義詮釋了其愛梅的緣由,但亦間接反映了很多宋代文人愛梅的時風,他們亦喜折之以花瓶護持以相依傍。北宋申純曾寫詞雲:“道明窗淨几,瓶裡一支,便添風月。”(《石州’引·懊恨東君》)此語徑直道出瓶中梅花之裝飾為文人雅居所增添的風雅、精緻。宋代文人詞中這樣的“添風月”之瓶梅俯拾即是,如“銀瓶注水,浸數技、小閣幽窗”(張先《漢宮春·臘梅》)、 “小閣清幽,膽瓶高插梅千朵”(楊無咎《點絡唇·趙育才席上用東坡韻贈歌者》)。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屋居習尚成為宋詞中的重要一部分

“小閣橫窗,倩誰畫得梅梢遠。那回半面。曾向屏間見”(劉辰翁《點繹唇·瓶梅》)、“分得數枝來小院。依倚銅瓶,標緻能清遠。淡月簾櫳疏影轉。騷人為爾柔腸斷”〈王之道《蝶戀花·杏盾桃攝{具有靦》)、“簷玉敲寒聲不定。水仙瓶裡梅相映。半縷篝香雲欲琪。窗幾靜。月華時送琅開影”(盧祖宗《漁家傲·簷玉敲寒聲不定》)、“據隨分東風,瓶替柳雪,應時燈夜,棚綴蓮星”(李昂英《沁園春·監司元宵招飲不赴》〉、“蠟綴寒酶,空裡時聞暗香度。任一技瓶小,數點釵寒”(葛鄭《洞仙歌·丹青明滅》)、“試拈疏莓銅瓶插,更把輕沉寶鼎燒”(郭應祥《酶鴣天·戊辰生日自作》)、“香篆嫋。瓶裡梅英猶小”(郭應祥《渴金門·己巳為內子壽》)、“洗杯時換銅艦水,待作梅花供”(吳文英《探芳信·夜寒重》)。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屋居習尚成為宋詞中的重要一部分

“手種幾多梅。迎霜今已開。替屏聊隱几。詩與君應喜”(韓漉《菩薩蠻·張饒縣以一技梅來,和韻》)等,這些頻頻出現在宋詞中的梅英疏淡、橫技敬斜的瓶梅,其疏影與暗香為文人雅居帶來清朗與閒雅之昧,亦正是宋時文人崇尚的品格寫照。瓶中之梅表面上點綴著儒雅文人的雅居,實際亦關合著文人的內裡清高情懷而被視作知己故人。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屋居習尚成為宋詞中的重要一部分

如黃異《南鄉子·冬夜》,詞人深夜苦吟而至五更尚未睡,以致“惱得梅花睡不成”,可見他對梅花關切情意一一將其視作通人情之知己而非無情懷之裝飾物品。悽清寒夜中人與花兩相念,“起看清冰滿玉瓶”,詞人到此雖停筆不言,但冰上綻放的梅花定會讓詞人更多一份敬重與憐惜。梅花有不畏嚴寒而傲然自守、冰清玉潔之特質,而黃弄“早棄科舉,雅意讀書,吟詠自適”,這份孤傲脫俗與瓶中之梅極其相似。梅與人同屋同品,其於詞人心中早己超越了裝飾屋字之物的範疇,而是悄然永駐主人心間而成為其寒夜孤廬中的知心相伴者。再如“膽樣瓶兒幾點春。嘉來猶帶水雲痕。且移孤冷,相伴最深槽”(無名氏《玉交校·膽樣瓶兒幾點春》)等,皆是視瓶梅為相伴孤獨之自己的知音。而一年四時對瓶花的喜愛和欣賞中亦折射出文人的孤獨特質及其萬物有靈有情的詩性思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