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 由 喵妹撩劇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18
簡介劇目命名方式的改變呼應了唐宋時期的滑稽戲由簡單走向複雜,由摹仿人物演變為摹仿行動的過程,同時也顯示出這一時期對戲劇這種表演形式在認識上的深化,是戲劇觀念的進一步演進

扮演片語怎麼說

唐代以“弄”命名的戲劇表演,從構詞法來看,均為動賓結構,強調了支配的動作與被支配內容,“弄”為扮演,與其後所扮演的人物或角色搭配,同時指示行動與內容,即為扮演成某種人物或角色的表演。這種命名方式體現出唐代人對角色扮演的表演方式已有所認識,並能夠以此為依據進行簡單歸類,凡屬於這一類的表演形式均以“弄”命名。“弄”的命名方式直觀易懂,表演內容一目瞭然,但同時也可看出這種表演僅僅是一種人物少、情節簡單、形式單一的短劇,有些甚至還不能歸於戲劇。戲劇表演在唐代興起時間不長,其表演的形式和內容主要來自於對現實生活中人物和事件的簡單摹仿,尚比較粗糙簡陋,缺乏藝術性,而對戲劇在概念上的認識亦處於憑藉直覺歸類的初級階段。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另一方面,“弄”本身所具有的諷刺、嘲弄、侮辱的含義也揭示出這些短劇滑稽調笑的特點。從已知以“弄”命名的劇目中,除“弄蘭陵王”和“弄缽頭”兩種歌舞戲,在內容上不能判定是否插入滑稽表演,其他都是滑稽調笑的小戲。漢代以來,諧謔滑稽之風尤盛。俳優文章雖難登大雅之堂,卻獲得無數士人才子的青睞,笑話優戲更是深受各階層歡迎,成為日常的娛樂方式。滑稽表演在這個大環境中蓬勃興起,摹仿現實生活中可笑的人或事打趣逗樂,逐漸運用於表演中,併成為最重要的表演方式。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最早載於史料的滑稽戲表演中,“遼東妖婦”即男扮女裝的“弄假婦人”表演,《許胡克伐》是摹仿生活中的原型人物而編成的鬧劇,北齊“弄痴”則是摹仿愚痴之人的憨傻之態取樂。這些早期的滑稽戲表演都以摹仿為表演的主要表現手段,並衍生出角色扮演的表演形式,奠定了戲劇發展的基礎。由俳優的歌舞戲謔表演發展為摹模擬人真事、扮演某種角色的滑稽戲表演,是滑稽表演轉變為戲劇表演的質的飛躍。角色扮演的表演形式隨著滑稽戲的普及為大眾所認識並與其他技藝相區別,而以“弄”與表演的人物或角色連用來命名正是這種認知在觀念上的反映。“弄”所含有的諧謔調弄和扮演的雙重含義顯示出以其命名的短劇所具有的滑稽戲特徵,揭示了角色扮演與滑稽戲之間存在的密切關係。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以“弄”命名戲劇性表演的方式在唐代流行一時,宋代之後的文獻中僅承襲前代的說法,如“弄參軍”,但未見以之命名新的劇目。雖有“五花爨弄”、“獨弄雜劇”之說法,但弄的用法已與唐代不同。唐代之“弄”均用作動詞,構成動賓結構的片語,強調戲劇行動。至宋代,“弄”則用作名稱,成為一種表演形式的專稱。《唐戲弄》指出,近代福建莆仙戲中,尤有“弄加官”、“弄仙”、“番婆弄”、“搭渡弄”、“砍柴弄”等劇目。從“弄”的命名方法上看,莆仙戲的劇目尤有唐代遺風,但已有變化,既有“弄”用作動詞的“弄某某”,也出現了“弄”用作名詞的“某某弄”。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弄”的兩種用法並存的情況反映出戲劇史上劇目命名的演化。唐代的滑稽小戲處於戲劇形成的初期,注重角色扮演,以“弄”為扮演,後面搭配人物或角色的命名方式簡單易懂,便於為觀眾接受傳播,但是隨著戲劇情節的複雜化和內容的多樣化,人物在劇中不再處於核心地位,這種命名方式的侷限性便顯現出來。如“砍柴弄”的表演強調了砍柴的戲劇行動,以名詞“弄”作為一種表演形式,用“砍柴”修飾,為偏正式結構,即“砍柴之弄”,換做“弄砍柴”就不倫不類。早在唐代,“弄”的命名方式就已體現出侷限性。據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優人扮演吏部令史和虞部令史,以吏部為熱,虞部為冷,相見絕倒,乃冷熱相激之故。這種二人的對抗性表演亦具有角色扮演和情節,實質上與“弄”命名的表演形式相同,但是卻無法以“弄”名之,因此錢易根據其兩兩相抗的特徵稱之為角抵戲。這反映出唐代人對戲劇的認識仍較模糊。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宋代之後,滑稽戲的表演形式和內容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現實生活中擷取了更多素材,由簡單摹仿某個或某類人物,演變為對事件的模仿,即亞里士多德所言對“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模仿”。隨著滑稽戲人物的增加、內容的豐富以及情節的複雜,唐代“弄某某”的命名方式逐漸被淘汰,只在某些小戲中得到保留。劇目命名方式的改變呼應了唐宋時期的滑稽戲由簡單走向複雜,由摹仿人物演變為摹仿行動的過程,同時也顯示出這一時期對戲劇這種表演形式在認識上的深化,是戲劇觀念的進一步演進。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縱觀中國傳統戲劇史,從先秦時期的萌芽階段,到兩漢南北朝時期的雛形,再到唐宋時期戲劇形式的完善,以及元明清時期的成熟,戲劇觀念的產生與演進亦貫穿於始終。總體而言,先秦時期屍祭中對受祭者言行的模仿,以及受其影響而出現的角色扮演的行為已具有戲劇性表演的特徵。它和已經形成的音樂、舞蹈、俳優滑稽表演等技藝共同成為後世戲劇在形成過程中可以汲取養分的素材,正如在烹飪之前,各種基本食材已齊備,等待恰當的調料和火候,製成佳餚。漢武帝以來,娛樂性、觀賞性表演大為流行。這些表演技藝有的承自前朝,如角抵、弄丸等,也有自西域傳來的幻術、吞刀吐火等等。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中國傳統戲劇自這一時期開始受到域外文化藝術的不斷影響。東漢時期的角抵戲中的《東海黃公》已具有角色扮演和情節表演的特點,併為此後的《遼東妖婦》、《許胡克伐》等劇目所承襲。儘管這一時期在戲劇實踐上已出現可以稱之為戲劇的短劇,但在對於戲劇並未上升到觀念上的認知。“戲”僅為各種娛樂性、觀賞性的表演技藝的泛稱,而“弄”到北齊始具有扮演的含義。

“弄”這個詞,原來與傳統戲劇表演有著如此緊密的關聯

唐代以來,中國傳統戲劇進入發展的快速通道,以滑稽戲為代表的戲劇形式在宮廷民間得到普及,戲劇觀念亦隨著戲劇實踐的深化而漸次清晰。唐代以“弄”為代表的角色扮演觀念的形成,是中國古代戲劇觀念上的第一次飛躍,而“雜劇”這一概念的出現,則標誌著由對角色扮演的認知發展為對戲劇情節的關注,是戲劇觀念的第二次飛躍。至此,中國古代戲劇觀念完成了對戲劇角色扮演和表演故事兩個本質特徵的認知。宋金時期,滑稽戲的創作和表演都日趨完善,戲劇觀念已深入人心,觀演之間建立了默契,南戲、北雜劇等成熟戲劇形式的出現已水到渠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