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 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14
簡介在科學研究領域他是青年才俊用時間書寫對科研事業的熱愛在教育教學一線他是良師益友儘自己所能去支援和成就學生十二載寒來暑往他仍懷有歸零再起步的熱情與勇氣強烈的師德感召力與強勁的科研實力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上海大學力學與工程

湍流怎麼讀

在科學研究領域

他是青年才俊

用時間書寫對科研事業的熱愛

在教育教學一線

他是良師益友

儘自己所能去支援和成就學生

十二載寒來暑往

他仍懷有歸零再起步的熱情與勇氣

強烈的師德感召力與強勁的科研實力

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

上海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

周全老師

科研育人、立德樹人的故事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201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首屆“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專案(優青)”資助,次年入選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援計劃”和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2014年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2018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9年入選上海市青年優秀學術帶頭人。2020年,周全作為《浮力驅動湍流的結構和輸運特性研究》研究專案的第一完成人,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履新程,以深厚基礎開啟上大時間

無處不在的力學,建構出無比精彩的世界。博士畢業的周全在機緣巧合下,來到上海大學,進入“湍流課題組”,開始了迄今十二年的工作生涯。已經獲得“傑青”、“優青”、“青拔”等稱號的他,抱持著踏踏實實做科研的態度,紮實耕耘在上海大學力學學科,對於他而言,一切宛如剛剛開始的樣子。

周全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他的導師夏克青教授不僅在學術研究上給予他很多幫助,在生涯規劃上也給了他十分必要的指引。周全說,他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說的便是導師對他的學術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他們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仍然持續到現在。如今,他們依舊合作於各類學術研討和科研活動之中。

人生最重要的選擇題出現在2008年,博士畢業的周全,因其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和創新的研究方向,經過特批,最終落戶上海大學,進入力學所工作,開啟了這位年輕學者加速前進的引擎。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強科研,以開拓思路謀求創新成果

從2008年進入上海大學,再到2012年破格晉升教授,短短四年,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博士畢業剛不久的他,在學術上取得了頗有成果的業績。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湍流是流體運動的普遍形態,是流體力學的核心問題,也是本世紀工程領域存在的重要難題之一,如果解決不好湍流問題,國家重大裝備製造將會陷入瓶頸。何為湍流?流線不再清楚可辨、水花四濺,既為湍流。飛機、船舶、汽車、火車周圍的流動,葉輪機械內部的流動,煙囪、燃燒室、反應器和換熱器中工質的運動,汙染物的擴散,風能、水能和核能裝置的內外流動,以及風、風沙、江河急流、雲層翻卷、大氣與海洋的大尺度運動,甚至星際氣體雲、太陽風中的地球尾跡等,無一不是湍流,對其研究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周全長期致力於湍流的前沿基礎研究,在浮力驅動湍流領域取得了系統性創新性的成果,包括:發現了振動熱湍流的新機理,突破傳統流體邊界層限制傳熱的瓶頸,實現了湍流對流傳熱效率的大幅提升,為工程應用中增強傳熱散熱開闢了新途徑;實驗證明了湍流“ea模型”的正確性,並以此為基礎獲得了熱湍流時空關聯的基本規律和湍流噪聲產生機制的基本認識,為潛艇降噪等重大裝備研製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實驗發現了熱湍流大尺度環流結構的一個新的運動模式,為理解大氣和海洋環流等自然界中大尺度流動結構的動力學過程及輸運提供了關鍵支撐。

擔使命,以科學精神引領學生髮展

周全作為上海大學流體力學的學科帶頭人,不僅在學術研究上不斷追求創新突破,也在為培養年輕教師的學科思維不斷貢獻著自身的力量與智慧。他說,錢偉長校長是上海大學力學學科的奠基人,已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典範。而今,我們要勇敢接過老校長在本學科領域的旗幟,既要傳承他的學術思想,更要學會他對青年教師和學生的關懷與愛護。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這一切並不只是口號而已。2014年冬,流體力學領域最著名的“流體力學峰會”在美國召開,這對所有流體力學科研人員來說都是十分寶貴的機會,對於周全亦然。可是,周全除了是力學所的教授,同時也擔任任課老師的工作,如果參加峰會,可能會耽誤將近一週的本科生教學工作,但如果不去,則會失去這一次同國外學者交流的機會。周全每每回憶至此,都會說,大學之所以是大學,是因為它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職責,學生在大學學習知識、學會做人,而我正是一名大學老師。周全放棄了那次參加峰會的機會,因為在他心目中,學生是第一位的,老師只有將自身的發展和學生的發展緊密聯絡在一起,才能無愧於大學老師的身份。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只有當老師與學生共同進步,這張名片才會更加光彩奪目。至今,周全老師已經為學校和社會培育出一大批優秀的畢業生,他的碩士生李春梅獲上海市優秀碩士畢業生和上海市優秀碩士論文、碩士生蔣林峰獲“國家獎學金”並進入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博士生張義招獲得“國家獎學金”的榮譽……一個個鮮明的事例展現出周全老師心繫學生、不忘教師初心的品格,他始終堅持“科研育人”和“立德樹人”兩手抓的教學風格,除了貢獻出十分豐沛的教學成果外,更用熱愛、細緻,關注著學生的成長成才,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為師者的執著堅守和作為一名黨員努力為國家建設奮鬥的使命與擔當。

湍流前沿基礎研究的上大探索者,他說“學生,是老師的第二張名片”

十二載寒來暑往,周全用熱誠和專注貫穿整個科研和教學過程,取得了在國際力學領域重要的影響力,在服務國家、社會方面貢獻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周全老師一直說,年輕人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積累。39歲能獲得如此成就實屬不易,而39歲的年紀相較於力學學科的前輩們仍十分稚嫩。十二年為一紀,之後又是另一紀的開始,或許對於他來說,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揚帆遠航,矢志探索

平凡之路亦能走出別樣風景

不虛度光陰 不辜負年華

保持熱愛,堅定信念

周全老師的經歷

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矢志科研、關愛學生

為新時代優秀青年教師形象增添了

創新內涵與鮮活註腳

編輯:湯曉潔

上觀號作者:上海大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