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嶁山許峻榕創作經驗

  • 由 禹穴羌人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08
簡介如一首詩中,通體全押一東韻,而一字忽押二冬韻

傾圮怎麼讀音是什麼意思

一、論詩八病

昔人論詩有八病。一曰平頭,二曰上尾,三曰蜂腰,四曰鶴膝,五曰大韻,六曰小韻,七曰正紐,八曰旁紐。在初學對此八病,雖不必十分注重,然亦不可不知。今試分別言之,並舉例如下:

(一)、平頭

謂上句一、二兩字不得與下句一、二兩字同聲。如古詩“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今”與“歡”同聲,“日”與“樂”同聲之類。

(二)、上尾

謂上句末一字不得與下一句末一字同聲。如古詩“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樓”、“齊”同為平聲之類。

(三)、蜂腰

謂一句中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同則兩頭大,中心小,似蜂腰之形。如古詩“遠與君別久”句,“與”字、“久”字,同為上聲之類。

(四)、鶴膝

謂第一句末一字不得與第三句末一字同聲。同則兩頭細,中心粗,似鶴膝之形。如古詩“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截為合歡扇,團圓似明月”。“素”字、“扇”字,同為去聲之類。

(五)、大韻

謂上句首一字不得與下一句末一字同韻。如古詩“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壚”。“胡”字與“壚”字同韻之類。

(六)、小韻

謂上句第四字不得與下句第一字同韻。如古詩“薄帷鑑明月,清風吹我襟”。“明”字與“清”字同韻之類。

(七)、正紐

謂上下兩句之中,有一平聲之東字不得再用上聲之董字及去聲之凍字。因東、董、凍三字為一紐也。如古詩“我本漢家片,來嫁單于庭”。“家”字在平聲六麻,“嫁”字在去聲二十二禡,同為一紐之韻。

(八)、旁紐

謂上句首一字已用平聲東韻之字,下句首一字不得再用上聲董韻或去聲送韻之字;或上句已用董韻、送韻之字,則下句不得再用東韻之字。如古詩“丈夫且安坐,梁塵將欲起”。“丈”字在上聲二十一養,“梁”字在平聲七陽。“梁”與“長”同韻,而“長”字與“丈”字即為一紐之類。

二、押韻八戒

詩之有韻,猶屋之有柱;柱不穩,則屋必傾圮。韻不穩,則詩必惡劣。故押韻之所當戒者,初學亦不可不知,茲試分述於下:

(一)、戒湊韻

俗亦稱“掛韻腳”,謂所押之韻,與全句意義不相貫串,而勉強湊合也。如唐詩“黃河入海流”句,若易流字為浮字,便為湊韻。初學最易犯此,所當切戒。

(二)、戒落韻

落韻者,出韻之謂也。如一首詩中,通體全押一東韻,而一字忽押二冬韻。一東與二冬,雖古韻可通,然用諸古體詩則可,用諸今體詩,即為落韻。學者宜慎之。

但有借鄰韻的說法(鄰韻就是讀音相近但不同韻的字,如江和陽)。比如首句為韻句的允許借鄰韻,如:雪梅(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江韻)騷人閣筆費評章。(陽韻)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陽韻)

再有就是孤雁入群格等特殊詩格。格律詩的最後一句借用鄰近韻部的字作為韻腳的,稱為“孤雁入群格”。如無題(魯迅):

慣於長夜過春時,(支韻)挈婦將雛鬢有絲。(支韻)

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支韻)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支韻)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微韻)

但若按中華新韻,基本是不存在借鄰韻這一說法。

(三)、戒重韻

一字兩義而並押之,謂之重韻。如耳為五官之一,又為語助辭。幹為干涉之義,又可作干戈解。一詩中兩義同押,前人間亦有之,但初學終以不犯為是。

(四)、戒倒韻

倒韻者,將二字顛倒以就韻之謂也。如古詩“新書置後前”句,易前後為後前,即所謂倒韻也。然此二字於詞義尚無礙,不妨倒用。若強山林樹木等不可倒用之字而倒用之,便覺不通矣。

(五)、戒用啞韻

作詩當擇聲音響亮之韻押之,自然音調高超;若用啞韻,則非但詞句不挺,即全詩亦因之萎弱矣。

(六)、戒用僻韻

僻韻又名險韻,如一先韻之?字,訓輕舉;二蕭韻之釗字,訓遠。單字只義,用之易近湊合。但有二字、三字之古典,與題適相切合者,則亦不妨押之。

(七)、戒用同義之韻

一韻中有數字同義者,如六麻之花、葩,七陽之芳、香,十一尤之憂、愁,意義皆同,若一首詩中並押之,未免重複可厭。

(八)、戒用字同義異之韻

字有實字虛用者,亦有虛字實用者。如一東韻之風字,不當作風刺之風字押。四支韻之思字,不當作意思之思字押。若誤用則便有出韻、失粘之弊,初學最宜審慎。

三、用韻三忌

1、忌“擠韻”。即不是韻腳的地方也用了韻。如韻句“峭壁攢龍千萬重”,“龍”和韻腳“重”也押了韻,導致原來的韻好像“變擠了”,太過密集。

2、忌“撞韻”。即不是韻句的句子(如三、五、七句等),最後一個字也和韻腳同韻。

3、忌“連韻”。即相鄰的兩個韻句使用了同音字作為韻。如“花香吹四溢,草色遠萋萋。莫問何時雨,遲遲未有期。“萋” 和“期”音相同,就屬於連韻。

用韻標準,最為出名的是“平水韻”,古代用得多,現在還有很多人用。但是現在古代和現代讀音差很多,比如“平水韻”中,“東”和“冬”是兩個韻(因為古代東是dung的音,而冬是dong的音,所以不同),我們沒辦法理解。後面又出了“中華新韻”,是根據普通話來制定標準的,且只分平仄,不分陰陽上去。但許多人認為用韻太寬,少了些音韻美。

轉自嶁山許峻榕創作經驗

嶁山許峻榕創作經驗

嶁山許峻榕創作經驗

嶁山許峻榕創作經驗

圖片轉自網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