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一件不起眼的石刻背後,隱藏著秦楚兩國怎樣的相愛相殺?

  • 由 寒江閣一道人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29
簡介(三)《詛楚文》石刻的出土,不僅使我們瞭解到古代秦國詛咒巫術的實情實況,文中所揭示的大量史實,更是填補了歷史的空白,第一次為我們揭示了秦楚兩國三百餘年來結盟聯姻的秘史

勠是什麼讀音

一件不起眼的石刻背後,隱藏著秦楚兩國怎樣的相愛相殺?

《秦謎:重新發現秦始皇》(插圖增訂版)

李開元 著

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8月

在春秋時代,秦國和楚國被中原各國視為文化落後的夷狄,秦國被視為西戎,楚國被視為南蠻,他們都不是所謂的華夏正統。秦楚這兩個特殊的國家,古來就有特殊的關係,兩國王室代代通婚,建立起了久遠而牢固的聯盟關係。與此相應,在秦楚兩國的內政上,楚秦兩系的外戚也起著相當重大的作用,秦始皇一生中多種疑案的謎底,都糾結在秦國國內楚系外戚的根子上。

遺憾的是,由於史料的欠缺,秦楚兩國的婚姻和外戚的情況是不清楚的。不僅今天的我們不清楚,司馬遷的時代就已經不清楚了,

所以,一部《史記》對此多是語焉不詳,可謂是兩千年來的歷史黑洞。

一件不起眼的石刻背後,隱藏著秦楚兩國怎樣的相愛相殺?

深不可測的歷史黑洞,不時有驚動世人的火山噴發。公元十一世紀初,以中國的年曆計,在北宋仁宗嘉祐年間(1056—1063 年),鳳翔府(今陝西鳳翔)出土了一件秦代的石刻,上面刻有古樸的文字,全文一共三百二十六字,內容是秦王遣使宗祝(巫師長)向大神巫咸詛咒楚王不道,祈求打敗楚國的文章。這塊刻石,被稱為《告巫咸文》石刻。

《告巫咸文》石刻出土的時候,蘇東坡正巧在鳳翔府做籤書判官,作為州府幕僚,負責文書工作。多才多藝的蘇東坡愛好古物,他非常興奮,將石刻移送到州府的便廳保管,並且作了一首《詛楚文》詩,感慨石刻文內容的古奇,也就出土的情況作了說明。經過蘇東坡的介紹,這件事情轟動了當時的文化界。不久,大文學家兼歷史學家歐陽修對刻石的文字做了考證,眾多的文人學士也紛紛為之題詠、著錄和考釋,掀起了一陣好古的熱潮。後來,愛好文化的風流天子宋徽宗得到這塊刻石,將它納入御府收藏。

一件不起眼的石刻背後,隱藏著秦楚兩國怎樣的相愛相殺?

(影視劇中的歐陽修)

北宋是中國金石學(文物收藏和鑑定)興起的時代,不僅文人學士愛好古物,官府也重視收集。神宗熙寧元年(1068 年),蔡挺出任渭州知州來到平梁(今陝西平梁),收集到一件石刻,文字內容同《告巫咸文》幾乎一樣,只是祈禱的大神換成了大沈厥湫。由此,這塊刻石被稱為《告大沈厥湫文》石刻。蔡挺非常喜愛這塊石刻,將它移送到官廳保管。後來,蔡挺調任到南京(今河南商丘)的御史臺,這塊刻石也就隨之到了南京的蔡府。

據說,當時洛陽還出現了另一塊文字內容幾乎一樣的刻石,祈禱的大神是亞駝,被稱為《告亞駝文》石刻,也是蔡挺收集到的。不過,這件石刻是一件贗品,大概蔡挺已經看出來了,所以,他沒有收藏,而是將它留給了別人。

歷經宋金之間的戰火,北宋滅亡以後,上述三件刻石都下落不明,原始的拓本也見不到了。到了南宋時代,方才有根據原始拓本 拼湊而成的兩種拓本出版,被稱為《絳帖》和《汝帖》。到了元代至正十九年(1359年),又有一種摹刻的拓本刊行,被稱為《元至正中吳刊本》。這三種石刻文的拓本,一直流傳下來了。

1934 年,著名金文專家容庚先生根據《絳帖》和《汝帖》內容作了歷史學的考釋。1947年,郭沫若先生又根據《元至正中吳刊本》再次作了考釋。1995年,戰國史大家楊寬先生又就石刻文的歷史背景和詛咒的儀禮習俗作了精密的論證說明,這件一千多年前出土的石刻文的種種情況,大體是清楚了。

歷史偵探家傳有好古的情結,近年來,對於古代的遺址和出土的文物,更是情有獨鍾。對於《詛楚文》石刻,歷史偵探字字句句推敲,反反覆覆摹寫,不僅贊同三位專家的鑑定,而且深感《詛楚文》的史料價值,還遠遠沒有發掘出來。為了繼續發掘《詛楚文》所包含的歷史資訊,首先將三件石刻文的基本情況簡要地歸納如下:

(一)三件石刻文,除了祈禱的大神不同,分別為巫咸、大沈厥湫和亞駝外,文字相同,都是寫秦王派遣宗祝(巫師長)詛咒楚王不道,祈禱打敗楚國的內容,所以,一般通稱這三件石刻文為《詛楚文》。

(二)三件石刻中《告巫咸文》石刻與《告大沈厥湫文》石刻是真品,作成於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前313年)。當時,楚國發兵進攻秦國,文中所詛咒的楚王就是在位的楚懷王。《告亞駝文》石刻為贗品。

(三)《詛楚文》石刻的出土,不僅使我們瞭解到古代秦國詛咒巫術的實情實況,文中所揭示的大量史實,更是填補了歷史的空白,第一次為我們揭示了秦楚兩國三百餘年來結盟聯姻的秘史。

一件不起眼的石刻背後,隱藏著秦楚兩國怎樣的相愛相殺?

郭沫若《詛楚文考釋》書影元至正中吳刊本拓片

秦國和楚國之間結盟聯姻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穆公和楚成王的時代。《詛楚文》中有這樣的記載:

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僇力同心,兩邦若壹,絆以婚姻,袗以齋盟。曰枼萬子孫,毋相為不利。

首先對文中的字句作簡要的解釋。秦穆公,秦國第十代國君,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1年在位。楚成王,楚國第二十三代國君, 公元前671年至公元前626年在位。僇,通“勠”,意思是並,合。 絆,用繩索拴束。袗,讀為昣,意思是重申。齋盟,齋戒盟誓。枼,世代。這句話說,從前,我秦國的先君穆公與楚國的成王,合力同心,兩國關係緊密若一,又聯成婚姻,結盟起誓,告誡子孫萬代,不做不利於對方的事情。

秦穆公和楚成王“絆以婚姻,袗以齋盟”的事情,不見於史書記載,《詛楚文》的出土,為我們瞭解秦楚聯姻結盟的秘史,打開了入口。

從《詛楚文》的這句話我們可以瞭解到,在秦穆公和楚成王的時候,秦國和楚國透過王室間的婚姻結成了盟國,透過聯姻結盟的儀式,對神明詛咒起誓,表示信守不渝。“曰枼萬子孫,毋相為不利”, 應當就是摘錄自誓文的短句,申令子孫萬代,不做不利於對方的事情。

《詛楚文》在回顧了秦穆公和楚成王開創了秦楚兩國聯姻結盟的關係以後,筆鋒一轉,嚴厲指責楚懷王在國內荒淫無道,在外對秦國背信棄義,“兼倍十八世之詛盟,(率)者(諸)侯之兵以臨加我”。倍,通“背”,就是背叛。,通“率”,率領。者,通“諸”。詛盟,詛咒盟誓。這句話指責楚懷王褻瀆神明,背叛了秦楚兩國十八代的詛咒盟誓,率領諸侯各國的軍隊進攻秦國。

在這裡,歷史偵探請讀者務必注意“十八世之詛盟”這一句話。這一句話,可以說是破解秦穆公以來秦楚兩國關係的密碼,秦始皇 一生中種種疑案的解答,都在這句話的延長線上。

一件不起眼的石刻背後,隱藏著秦楚兩國怎樣的相愛相殺?

(影視劇中的秦穆公)

春秋時代,國家間盛行結盟。結盟有種種方式,透過王室聯姻結盟是最常見的形式之一。結盟有莊嚴的儀式,齋戒,歃血,在神明前起誓信守,詛咒背信,都是內容之一。這裡所說的“十八世之詛盟”的“詛盟”,與前面所說的秦穆公和楚成王間的“齋盟”意義相同,都是指秦楚兩國透過王室聯姻結盟起誓。不能不使人感到震驚!這句話揭示了一個重大的歷史秘密:自秦穆公和楚成王以來,到秦惠文王和楚懷王的三百餘年間,秦楚兩國間竟然有十八代的聯姻結盟關係。如果這件事情確是歷史事實的話,它必將深刻地影響秦楚兩國的關係,深刻地影響秦統一天下的歷史, 也必將深刻地影響秦始皇的一生,甚至影響到漢帝國的建立。

遺憾的是,對於這個重大歷史事件,不但司馬遷不清楚,古往今來的歷史學家們都不清楚,不但成為中國歷史上一段迷茫的空白,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千古的謎。幸運的是,我們今天有了《詛楚文》所提示的線索以後,終於可以將散見於史書中的一些零碎的材料連綴起來,將這個千古的歷史空白填補出來。

計數秦穆公以來的秦王世系一直到秦惠文王,一共二十代。其中,第十六代的夷公和第二十二代的昭子,都是在王太子時代已經過世,沒有享國當政,只是名義上的追尊而已,可以排除出秦王世系表外。由實在的秦王世系算來,從秦穆公到秦惠文王,正是《詛楚文》所說的十八世。秦楚兩國絆以婚姻、申以詛盟的聯姻結盟關係,經歷了十八世,延續了三百餘年,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外戚當政,是同一政治制度下秦漢歷史的基本特點。楚系外戚當政,是直接關係到秦始皇生存環境的基本條件,正是因為這個基本條件含糊不清,所以才引出了歷史上諸多不明不白的事情,造成了秦始皇一生中諸多的難解疑案。

我們已經講過,秦國的歷史,司馬遷主要是根據秦國的歷史記載《秦記》等官方史料撰寫的。秦始皇的時代,距離司馬遷的時代較近;秦昭王的時代,距離司馬遷的時代較遠。依據常理,到了司馬遷的時代,有關秦始皇的史料遠比秦昭王多。事實也確是如此,一部《秦始皇本紀》,不但遠比《秦本紀》中有關秦昭王的部分多得多,甚至比整個《秦本紀》的量還多。但是,如果就《史記》中有關秦國外戚的紀事來看,秦昭王時代相當多,秦始皇時代幾乎沒有,這 就不能不說是非常奇怪了。

奇怪的事情,一定有之所以奇怪的理由。正如司馬遷自己所抱怨的,對於秦始皇時代的外戚,他不是不想寫,而是苦於秦國政府的記載中沒有留下有關的材料而寫不了。那麼,為什麼在秦國的官方記載中獨獨缺少了秦始皇時代相關外戚的記載呢?對於這個問題,歷史偵探經過調查以後,終於在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賈誼的《過秦論》中找到了一種解釋,這個解釋就是:“秦俗多忌諱之禁。”

一件不起眼的石刻背後,隱藏著秦楚兩國怎樣的相愛相殺?

(《過秦論》作者賈誼)

秦始皇以來,“秦俗多忌諱之禁”的國情,是賈誼在總結秦王朝之所以迅速滅亡的原因時指出來的。在秦始皇時代的多種忌諱當中,有關楚國外戚的事情就是政治上的一大禁忌。史書中不時散見的一些有關秦楚關係的曖昧的話,如“秦滅六國,楚最無辜”“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等等,都應當是與這種禁忌有關。考究起來,這種禁忌,[可能]產生於秦始皇對於長期控制秦國政權的楚系外戚勢力的反感和反抗;這種禁忌,[可能]形成於他獨特的出生和成長環境,在華陽太后死後開始顯現,在昌平君反秦後定形。

(本文選自《秦謎:重新發現秦始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