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從鬥彩御賜瓷板淺談成化玉瓷!

  • 由 共話古玩收藏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23
簡介應是在成化八年,萬貴妃搬遷至安喜宮後,朱見深又御授了一批“玉瓷”給萬貞兒(有成化七年的“肉紅胎”和無紀年份的“象牙白”瓷)

亇的偏旁有些什麼字

多年來,隨著成化官窯器拍賣屢創天價,2003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一隻成化鬥彩雞缸杯拍得2917萬港元。而以往難得一見的成化鬥彩瓷的成批碎片又在珠山出土(在成化地層還出土了大量早期的無官款的成化瓷)。學者們又重新掀起一股研究成化鬥彩瓷成因的熱潮(鬥彩瓷在天順年間即有),人們在研討中自然地牽涉到二個人,那就是成化皇帝朱見深和貴妃萬貞兒。以往不少學者認為成化鬥彩瓷的設計初衷可能是為了萬貞兒,還有人講是萬貴妃所創,近來江西劉新園先生認為成化鬥彩的提倡者,正是成化帝本人。自從成化‘’御賜昭德宮珍藏‘’款的“玉瓷”的出現,似乎為我們有所指向。‘’玉瓷‘’之說,更為我們注入了新的研究內容,這也成為我們研究探討成化鬥彩瓷器的一項重大課題!

從鬥彩御賜瓷板淺談成化玉瓷!

雞缸杯

一。 簡述‘’昭德宮珍藏‘’御賜瓷

御賜‘’昭德宮珍藏‘’成化鬥彩玉瓷(含‘’慈寧宮‘’和“安喜宮”瓷),為品質優良,作工精緻,造型優美,小巧玲瓏的宮廷玉瓷,幾乎均是白蠟質釉地,肉紅胎。迎光透視,能見到紅白交融,自然過渡的玉質般胎骨。酷似美玉的玉瓷,應稱得上是成化官窯中的上品之器,極為難得一見。昭德宮和安喜宮,先後為成化萬貴妃的後宮。萬貞兒出生于山東青州諸城,自小四歲進仁壽宮。深討孫太后喜歡。後與成化皇帝相愛(年長成化皇帝十七歲左右)‘’姐弟戀‘’終成真。同時也使萬貴妃成了明代的“武則天”,她透過閣臣萬安把持朝政,其父兄為錦衣衛指揮使,偵伺百官,統領詔獄。在汪直等人的操控下,朝野似乎成了萬氏之天下。萬貞兒在朝廷弄權不止,宮中提到萬貴妃,無不聞之色變!這批‘’昭德宮珍藏‘’瓷,包括鬥彩(五彩),黃釉地彩,紅綠黃彩,堆塑描金器等等;主要器型有成套的酒具,茶具以及罐,壺,杯,碗,碟,盅,盞,盤,瓶,盆,盒,爐,枕等小型宮廷御用器。

從鬥彩御賜瓷板淺談成化玉瓷!

明成化 三秋杯 (一對)

二。何為‘’玉瓷‘’之說

何為成化‘’玉瓷‘’(詳見另文)。出自成化皇帝為萬貴妃所作的祭文瓷板中,即有‘’玉瓷‘’之詞,而今很多人未聽說過。所謂‘’瓷怕成化,玉怕三色‘’是指成化瓷質好得不敢認它,為歷代瓷,釉質之最。如脂似玉的成化瓷讓人愛不釋手。

湖南電視臺《東方尋寶》欄目報名諮詢(一三二七二四九一一七零),地址:湖南長沙開福區湖南電視臺辦公三樓!

人們通常把成化瓷胎分為‘’肉紅‘’和‘’象牙白‘’兩種。唯成化‘’肉紅‘’瓷胎更優於“牙白”瓷,迎光透視,如同血肉紅般的半透明之溫玉,顯示出殷紅透脂的效果,故始稱‘’玉瓷‘’。在制瓷業內稱其為最佳的‘’玉紅‘’料(即“提紅”料)。為證實‘’玉瓷‘’之說,特介紹成化23年款記的鬥彩“奉祭”記銘瓷板一塊(詳細尺寸為:36X33CM)。內容如下

:“奉祭。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始昭德,終安喜,撫我,育我,勤於內治,懷德難忘,念彼下泉,悠悠蒼天,御賜玉瓷三百九十七件。呈祀。 大明成化卄三年”。(計56字)

從鬥彩御賜瓷板淺談成化玉瓷!

鬥彩瓷板

這是以成化皇帝的身份寫成的祭詞。成化‘’玉瓷‘’之說,此能為證!為懷念萬貴妃的撫育之恩和夫妻之情。成化23年(1487年)秋,正是成化皇帝的歸天之年。這塊瓷板所撰內容,或是成化帝的最後之舉。透過對該“奉祭”瓷板上的字型分析,對照成化皇帝朱見深的<<一團和氣圖贊>>中的御筆真跡,發現有眾多的相同字型如“治”,“御”,“懷”,“天”,“彼”,“我”,“大,明,成,化,三年”等;區域性部首相同的有許多字樣。如“撫”,“念”,“悠”,“拾”,“柒”,“呈”等等。仔細分析認為:“奉祭”板為成化皇帝的親筆御製瓷板。其兩者形成了成化元年與成化末年的御筆對照。成化元年的字型顯剛直氣盛的即位天子風格;而成化末年的字型卻為柔和成熟的暮年之勢(較成化捌年寫的“御授”瓷板一文中的風格,顯得結構緊密而老辣)。所幸這位皇帝的書法沒有多大變化,所寫字型風格幾乎一模一樣。再分析這批‘’玉瓷‘’上的落款字型,應是書記官模仿成化皇帝的御體款。而這些“玉瓷”的窖藏時間,應該是‘’成弘‘’交替之際。然而為何是397件,又是何人窖藏?至今尚是一謎!為能破解此謎,特淺述下文,以作輔墊。

三。解析‘’奉祭‘’瓷板內容

現將瓷板銘文中的‘’奉祭‘’內容,結合歷史背景逐以解析如下:所謂‘’奉祭——呈祀‘’是一種祭文程式。‘’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是指萬貴妃貞兒的諡號。早在正統十四年(1449年)萬貞兒已近20歲,派去照顧年僅3歲的太子朱見深,幼小的太子從此後與這位‘’姐姐‘’形影不離。萬貞兒是他的依靠。‘’始昭德,終安喜‘’是指萬貞兒始住昭德宮,逝於安喜宮。當太子十四歲為儲君時,便召年過三十的萬貞兒入東宮(朱見深小時曾被廢除太子,受到冷落,該時只有萬貞兒一直陪在他身邊)。以秀慧如趙合德,肥美如楊太真的萬貞兒(以體肥聞)與太子親近,漸漸狎眤,在華枕繡衾間初合鴛鴦。太子體驗了萬貞兒的萬般風情。沉浸在溫情和柔情中不能自拔。居然愛上了這位長自已17歲的中年女子。終其一生都沒有改變。1464年18歲的太子朱見深豋基,迫於太后和朝議,冊立吳氏為皇后,不到一亇月即廢。原由是吳後杖擊萬貞兒,成化二年(1466年)萬貞兒生一子,憲宗大喜,封萬貞兒為貴妃,搬進了昭德宮(八年左迀安喜宮)。未到一年孩兒竟遭夭折,再未有後。成化十二年(1476年),又晉萬氏為皇貴妃。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正月,成化帝郊外祭天時,有安喜宮監報:皇貴妃已猝薨!成化帝趕到安喜宮,不禁涕淚滿頤。,輟朝七日(大臣逝,為一日;皇帝近親逝,為三日,輟朝致哀),以皇后例喪。加諡萬氏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終年58歲)。喪畢後,成化帝悶而不樂。是年八月,寢疾,越數日駕崩。享年41歲。諡皇考為‘’憲宗皇帝‘’。所謂‘’撫我,育我‘’,這是成化帝的真實心態,朱見深自幼起。即由萬貴妃無微不至地照顧他的衣食住行。從小的依戀感到大時的愛戀感,決定了他一生的行為思想。從現代心理學角度來分析解釋諸多現象,即是從小漸以形成的複雜心態,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有人講萬貞兒是以貌而勝,或是房事有術,實際並非。據史載,萬貞兒並無傾城之色。相反是‘’貌雄聲巨類男子‘’。周太后曾對見深質問:‘’彼有何美?‘’朱見深稱:‘’彼撫摩,吾安之,不在貌也‘’。(朱見深曾講:‘’臣有疝疾,非妃撫摩不安‘’)。原來成化帝對萬貴妃確有一種旁人不可替代的‘’肌膚之戀‘’。似有戀母情結。加上萬貞兒給他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啟蒙,可稱得上是‘’撫我,育我‘’。再說‘’勤於內治,懷德難忘‘’成化帝也是說的大實話。後宮均有萬貴妃統領,也省得皇帝協調後宮間的關係。在‘’懷德難忘‘’中尚帶有幾分無奈。凡是萬貴妃操握之事,均隨她而便。應是在成化八年,萬貴妃搬遷至安喜宮後,朱見深又御授了一批“玉瓷”給萬貞兒(有成化七年的“肉紅胎”和無紀年份的“象牙白”瓷)。理由是“勤於內治,懷賢懷德,後宮泰然”。從成化十 一年起,因受制於萬貴妃,成化帝的頭上巳有了白髮而尚無子嗣,嘆道:‘’老將至了,——-何以為情!‘’當發現已有了年滿六歲的兒子是紀氏所生。(即後來的孝宗皇帝)喜從天降,即封紀氏為淑妃(有“成化十一年制”的鬥彩“玉瓷”可鑑)。紀淑妃後被萬貴妃酖殺,萬氏寵冠後宮,權傾內外,可見一斑。至於難忘之事,實在太多,成化朝有名的‘’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形成,與萬貴妃有很大關係。‘’念彼下泉,悠悠蒼天‘’是成化帝在愛恨交熾的心態下寫出的祭文,死了即了!對她的功過,蒼天自有公正報應。並以‘’御賜玉瓷397件‘’作為祭禮。為何是397件,初析可能是隨實數清點而得。由於萬娘娘是暴死,絕不可能預先訂製祭禮‘’玉瓷‘’,從這批鬥彩瓷的實物分析,應是從‘’昭德宮‘’內收集的一些珍藏,陳設品和日用器作為祭祀禮器。其最早年代具‘’成化三年‘’款。眾多‘’玉瓷‘’,均是“肉紅”胎器。而記銘瓷板落款為成化二十三年,正月是不燒窯的。即使再快,也趕不上‘’綴朝七日‘’之時。故無落款月份。所以這塊後燒製瓷板的真正作用,應是作為御賜證明。也就是說,這些早年留在“昭德宮”的三百多件玉瓷的所有權,歸屬於萬氏家屬了(“安喜宮”瓷是理所當然屬萬氏的了)。同時,成化帝清楚自已的日子不長了。自嘆:‘’貴妃去世,我也不能久存了!‘’要把應辦的事辦妥。他還對梁芳說:‘’朕即饒恕你等,恐後人無此寬大,恰要同你等算帳‘’。果真,九月成化帝崩後,孝宗帝立即清算前帳:降旨斥諸倖臣,侍郎李孜省(後下獄),太監梁芳(後逮充戍),外戚萬喜及私黨。罷傳奉官(未經正常科舉途徑,而封官受祿的名義官)二千餘人,奪僧道封號千餘人,宮廷一清。但對萬貴妃其家屬卻往開一面————(以上是對銘文內容的初解!)

從鬥彩御賜瓷板淺談成化玉瓷!

四。‘’昭德宮珍藏‘’御瓷的辯偽

成化‘’昭德宮珍藏‘’御品瓷在明代時即有後仿。我們可以從實物落款字樣來分析。成化三年開始的‘’昭德宮珍藏‘’字樣(詳見照片)。和弘治至萬曆的後仿款字不同。特別明顯的區別是:‘’昭‘’字原來的兩點改成了‘’刀‘’(清代仿的也均為“刀口昭”);‘’藏‘’字的‘’爿‘’在字左旁;‘’德‘’字心上多一橫;‘’口‘’字寫得過於方,等等。這些後書款特點是書法功底差,遠不及成化當朝的書記官所寫,可由鬥彩‘’奉祭‘’瓷板上的御筆書寫體為證。然而在熟悉書記官所寫的‘’昭德宮珍藏‘’瓷器字型上,再來分析‘’大明成化制‘’的書寫特點,我們會有新的體會。這種有御體風格的成化年款,為標準的書法體:細筆觸,有筆道,有側鋒,有深淺。在掌握成化‘’玉瓷‘’御器款的前提下,再對照孫贏洲先生對成化官款的總結,會發現御體款與官款有所區別。如同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成化瓷中即有兩種異同的款體,我們不妨稱之謂“欽定器款”和“部定器款”(明成化官窯分欽定器和部定器兩種,即御窯和部定窯。欽定的御用器並不在珠山燒製。並限時解運京城)。在熟諳孫贏洲先生的成化“款訣”的基礎上,還要留心‘’化‘’的一撇不能過低,‘’年‘’的一豎不能過長;‘’制‘’字中的‘’衣‘’一橫絕不能過側刀————即再分析具體的器物的品位。是御款的欽定器,還是官款的部定器,或是“竹刀筆”寫的沒有筆鋒,粗筆道的民窯款器等等。再如‘’雲龍紋‘’鬥彩薄胎瓶底款和‘’108將‘’碗心人物名字,應是出自窯場書記員之手,與成化三年的“玉瓷‘’御體官款字樣不同。後者應是朝廷委派的書記官所寫。成化以後的一些仿品款字為窯場書記員所仿。(雖然弘治年曾幾度廢制官瓷,但窯工們要靠制瓷生活,仿製前朝玉瓷,情由可原)。所以推測是成化三年朝廷委派的書記官。若以‘’上林寺‘’發現的成化鬥彩”海馬紋‘’瓶與‘’萬家‘’附近發現的‘’海馬‘’紋杯進行比較,款字出自同一書記官之手,而前者畫工不及後者。綜上所述,就是說,成化初年的官瓷與民瓷的區別,可以從書記官或作坊書款員的字樣來識別。馮先銘先生曾指出:“成化青花瓷有早期及典型成化之分”(所謂典型之器應是指成化三年以後之器)。自從宣德八年罷官窯起,到成化朝何時恢復官窯生產,目前尚有爭議。據<<明史-食貨志>>載:“成化間,遣中官至浮樑景德鎮燒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費不貲”(這些御用器要經嚴格挑選,不合格的打碎)。這足能證明成化御瓷之多,應多於他朝器。聯想清代的官窯制式中分御窯,王公大臣窯,部定窯。御窯廠只具造型和裝飾作坊,器物的燒成,分散派到民窯。近年在官窯遺址發掘中,在宣德地層和成化地層均發現許多無款官窯青花器,這證明了當時尚未恢復官窯。傳至今日, 由於沒有完整的成化鬥彩出土官窯器可鑑,而在這批碎片中是否有肉紅胎質,尚末見有公開的報告。本人推測,珠山官窯廠應是燒造以部定器為主的大窯。那麼是否另有他窯存在呢?有一點可鑑:這塊御製瓷板的背面胎質,明顯好於成化器通常的“米糊胎”底。由於目前鑑定,僅是以傳世品為例(不能區分其年代特徵或窯口特徵)。再是傳世的成化官窯器又較少,而大部分都儲存在臺灣。所以在成化官窯瓷的鑑定理論上,還顯得有些蒼白無力,對故宮舊藏的成化鬥彩器的定論,民國時的專家較為謹慎,不輕下結論,凡有疑者,均定論為‘’成化款‘’器。(詳見1933年的故宮日曆中對成化瓷的多種認定提法:有“明成化窯”,“明成化款”,“明鬥彩”等)。如:“明成化款鬥彩雞杯”(即雞缸杯),其畫飾風格應是雍正,而落款的字型和邊框是仿這批“玉瓷”的成化御體款風格)。

從鬥彩御賜瓷板淺談成化玉瓷!

總而言之。“物寄情詠,籍物抒懷”,尤物為人所珍。成化鬥彩‘’玉瓷‘’,無論“肉紅”還是“牙白”,胎質細脦,特別是成化三年左右的“昭德宮珍藏”瓷,迎光透視,呈肉紅色(以‘’玉紅‘’料為最貴。瓷胎燒到1350度以上的‘’深度瓷化點‘’後,胎體色澤均脫色而發白,只有含有紅寶石,金,銅等成份的坯體,才有可能呈現出不同色階的紅色。近期又發現了一種罕見而名貴的“紫瑩石”瓷礦料。含銅量較高,燒成後泛桃紅色)。晶瑩玉潤,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和很高的審美價值。‘’透非薄‘’,‘’紅而雅‘’,細且潤‘’。確是可遇而不可求。特別是成化鬥彩御品雞缸杯,到萬曆時即珍貴無比,稱得上是稀世之寶。然而,無論是雞缸杯,葡萄杯,還是‘’天‘’字罐,或是其它成化鬥彩瓷,特別是‘’御賜‘’鬥彩玉瓷,切不可刻意強求,僅能隨緣而得。另外,我們還要理性地看待曾有歷史炒作性的成窯鬥彩瓷,以及“御前成窯雞缸杯,價值十萬‘’的傳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