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秦始皇的祖先是誰秦人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 由 涼薄笑傾城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21
簡介非子為周朝養馬,這是惡來的後人第一次被周朝起用,看來大駱的聯姻很有成效

皋陶的祖先是誰

秦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三皇,是指伏羲、神農、黃帝。五帝,是指黃帝、顓頊、嚳、堯、舜。

三皇當中,伏羲,是神話人物;神農,是半神話半人類性質;只有黃帝,是實實在在的人類。五帝當中,黃帝又佔了一席,他確實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人物。

周朝以及戰國七雄,只有齊國的先祖不是黃帝的後人,而周、楚、秦、趙、燕、魏、韓,都起源於黃帝,身份都很高貴。

五帝當中的第二位顓頊,是黃帝的孫子,他是楚國、秦國、趙國共同的先祖。

趙秦重要祖先表:

秦始皇的祖先是誰秦人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五帝時期,堯將帝位禪讓給舜,而舜將帝位禪讓給禹。禹不是五帝之一,但其聲望卻不亞於五帝,我們現在尊稱為大禹,他最大的功績就是治水,所謂“大禹治水”。

大禹的部下,有一雙很會治水的父子,父親叫皋陶,兒子叫伯益,他們的祖先正是五帝之一的顓頊。

大禹是靠治水而成名並且獲得帝位,他同樣很喜歡會治水的皋陶與伯益父子。大禹老了之後,遵從禪讓制的傳統,確定自己死後將帝位傳給皋陶。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大禹還沒死,皋陶就先走一步了。

大禹遍觀手下能人輩出的眾部落首領,去偽存真,去粗取精,最後還是選擇了皋陶的兒子伯益作為帝位繼承人。

伯益,當時是東夷部落的首領,東夷就是東方各部落的統稱,勢力範圍大概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其都城在今山東日照地區。

伯益年輕的時候,舜帝還在,為表彰伯益治水的功勞,舜帝將姚姓家族中的玉女嫁給伯益,非常欣賞伯益。

後來舜帝甚至還賜伯益姓贏,這是嬴姓的起源。嬴姓,是趙氏和秦氏共同的發源,而伯益,也是趙氏和秦氏共同的祖先。

伯益是個相當有能力的人,他在遭受洪水侵襲的地方,根據地勢低窪的特點,教給民眾種植稻穀,促進農業的發展。伯益還擅長畜牧和狩獵,曾教會人們用火燒的辦法來驅趕林中的野獸。

伯益輔佐舜帝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趙秦兩氏後來擅長養馬,可能就是從伯益這裡傳承下來的基因。

但是有名也有實的伯益,卻沒有順利繼任為帝王。

大禹死後,按照禪讓制傳統,伯益必須表示謙讓,他需要老老實實呆在自己的領地,由各氏族部落首領召開正式會議,商議之後,再邀請他登基。

很快,各部落首領會議如期召開,部落首領們都參加了,除了東夷首領伯益,他正在東夷等待皇袍加身。

讓伯益和東夷百姓沒想到的是,部落首領會議決定,大禹的統治地位由大禹的兒子姒啟繼承,與伯益無關。

姒啟並不想稱臣於伯益,他本身也是能力不俗的人,手中又掌控一定兵權,還有一干父親大禹的老臣支援。

對於這樣的結果,煮熟的鴨子都能飛了,東夷部落上下很不服氣,群情激奮。而大禹的兒子姒啟一方,似乎也有點瞧不起地處東方的東夷部落。

秦始皇的祖先是誰秦人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趙秦共同的祖先伯益,吃了這暗虧之後,奮起反擊。而夏朝的開國之君姒啟,也早就做好了作戰的準備。

雙方為了帝位,展開了一場大戰。戰爭進行的極為慘烈,結果是姒啟獲勝,他成了夏朝的開國之君。

而趙秦共同的祖先伯益,在這場大戰陣亡。秦趙後來的血性和尚武之氣,就是來自這位共同的祖先伯益。伯益雖敗,他的尚武精神和奮力一搏的豪情為後世趙秦所繼承。

伯益戰死之後,其都城也被搶掠和摧毀,東夷文明遭到了史無前例的破壞。伯益的兩個兒子,大廉和若木逃亡,這兩個人的子孫分佈在天下各地。

歲月如梭,夏朝四百年曆史過去,伯益的子孫一直被夏王朝所壓制,並沒得到好的發展機會。

夏朝末年,若木的後人費昌投奔新興諸侯商國,受到重用,費昌平時為商湯駕車。鳴條之戰,費昌還是為商湯駕車,一舉打敗夏朝,建立商朝。

而大廉的後人也不弱,孟戲、中衍曾給後來商朝的太戊帝駕車。

商朝時期,趙、秦的祖先似乎承包了給天子駕車這個差事,他們也因此一直受到重用。

中衍的後人中潏(jué),為商朝守衛西陲。中潏,大概是趙秦的祖先第一次出現在為商朝統兵作戰的將領之中。趙秦的祖先,不只是會養馬會駕車,統兵作戰方面也不含糊。

中潏(jué)的兒子飛廉,擅長馳馬飛奔,事商紂王,商紂王正是商朝最後一任天子。

當時商紂王令飛廉出使北方,不過飛廉走後,商朝就出了大事。周武王統領大小一百多個諸侯,與商紂王打了一場牧野之戰。

說到商紂王,不得不提飛廉的兒子惡來。惡來,看這名字就知道不是一般人,他能徒手與猛虎野牛搏鬥。

而商紂王也是一個好武鬥勇的人,而且他也能徒手與猛獸格鬥。惡來家族一向在商朝為官,惡來便在都城朝歌侍奉商紂王。

商紂王常玩角鬥士的遊戲,把鬥士和猛獸放在角鬥場上,看哪一方能將對方撕成肉片。惡來就經常自告奮勇充當角鬥士,他徒手搏殺豺狼虎豹時,自己更像是一頭猛獸。

商紂王與惡來一見如故,英雄相惜,惡來很快就成了商紂王的得力干將。

周朝與商朝的牧野之戰,惡來身先士卒,力戰不退,最終寡不敵眾,士為知己者死,惡來追隨自焚而死的商紂王而去。

這惡來,就是秦人的祖先!

後世秦氏家族不乏好武鬥勇的人,就連秦國國君也是如此,最著名的就是那位被九鼎砸死的秦武王,看來血脈傳承是有其必然性的。

惡來死了,他的父親飛廉從北方趕回來時,商朝已經滅亡。

飛廉沒有地方稟報,就在霍太山築起祭壇向紂王報告,祭祀時獲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說:“天帝命令你不參與商朝的災亂,賜給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不久飛廉死後,就埋葬在祖居地霍太山。

總之,飛廉的兒子惡來是秦氏家族的先祖,而飛廉的另一個兒子季勝,則是趙氏家族的先祖。

秦趙的先祖,在商朝時期一直混的很不錯,到了周朝,他們的命運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呢?

秦始皇的祖先是誰秦人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惡來和季勝的後人,與祖上一樣都擅長養馬,但在新建立的周朝,惡來一族由於是商紂王的死黨,被周朝嚴密防範。而季勝這一族,情況則要好的多。

季勝的兒子孟增,受到周成王的喜愛,讓他到皋狼修築宅院,孟增後來號稱皋狼。孟增雖然不是什麼卿大夫,但起碼也是貴族,擁有自己的一些產業。

孟增的孫子造父,擅長馴馬和駕車,其駕車本領非常高。周穆王因功封造父在霍太山的趙城,造父的後人就以封地為氏,趙氏家族正式有了自己的氏。

趙氏家族,成為了周朝的小小諸侯,而那個徒手搏擊猛獸的惡來,他的後人太幾(造父的表兄弟)此時並不得志,見趙氏家族發展得不錯,也來投奔同祖的趙氏家族。

按照先秦時期姓氏的規則,只有出身上古時期有名望的家族才會有姓,只有當時代有頭有臉的才有氏,因此惡來的後人只有一個嬴姓,卻沒有氏,他們也就隨趙氏家族為趙氏。

此時趙、秦兩氏的祖宗又合在一起了。

造父與太幾,有著共同的高祖父飛廉,也就是五代宗親。但是太幾這一分支,混的並不好,主要原因是太幾的曾祖父惡來曾經效力於商紂王,並且為商紂王殉職。

因此惡來這一支後人就被周人嚴加防範,雖然他們也很會養馬和駕車,卻不受重用。

飛廉的另一個兒子季勝的後人,就混的好的多了。

太幾依附於造父,為趙氏,不過太幾有個很有出息的兒子大駱。

大駱似乎並不滿足於在趙城發展,心氣頗高的他遠走西部邊陲。從趙城一直到西陲,也就是從今天山西洪洞縣趙城鎮一直到甘肅天水附近,跨度近兩千公里。

大駱跑這麼遠當然不是賭氣出走,他是想尋找一塊合適的養馬場地。地處渭水上游的隴西高原,雖然地方偏僻了一點,但也不失為一處養馬的好地方。為了紮根這裡,大駱率領族人修築了一座小城邑,名為西犬丘。

大駱擅長養馬,這是祖上傳承下來的基因,大駱似乎比祖上幾代人都要聰明一些。

大駱明白,作為惡來的後人,他這一族人,都受到了周天子的防範。如何才能打消周天子對自己的敵意,讓自己一身本領得以施展呢?

大駱不止是會養馬,他還很有政治眼光。

西周歷史上,將關中附近的遊牧民族統稱為西戎,西戎當中比較大的分支有犬戎、申戎、姜戎等。周穆王時期,一部分申戎被周朝招安,當時的申戎首領(或副首領)搖身一變,成了周朝的侯爵。

當然,周天子的侯爵也不是白給的,從周穆王到周共王再到周懿王,幾任周天子頻繁下令,讓幾代申侯不斷伐申戎。

幾代申侯雖然貴為侯爵,但日子並不舒心,一方面要與過去的宗親申戎同室操戈,另一方面他們在西周的朝廷中又受到姬姓諸侯和卿大夫的排擠。

周懿王時期,當時的申侯常為與申戎鏖戰而傷神,為在朝中不得志而抑鬱。恰在此時,一份聘禮從西陲送來,送禮的就是大駱。

大駱下聘禮的目的,就是要娶申侯的女兒,與申侯的女兒聯姻。

中國人歷來講究門當戶對,兩千多年前就是如此,申侯混得再不得志,他也是堂堂侯爵,這趙大駱是什麼身份呢?

大駱,領著一幫族人,過著遊牧的生活,可以視為西戎的一個小部落,而西戎一向都是周人的敵人。除了這一點,在周人看來,大駱還是前朝死敵惡來的餘孽。

從實力上來說,大駱充其量就是數百人的小部落,不足與任何一個諸侯相提並論。

那麼,申侯會將女兒下嫁給大駱嗎?

答案是肯定的,大駱抓住了申侯急需朋友的弱點,高攀上了申侯的女兒。

大駱從此有了新的靠山,他在西陲的養馬事業也開始有聲有色起來,周朝對他這一族的敵視程度也降低了。

大駱與申侯的女兒的生的長子叫成,但是大駱最有能力的兒子卻是另一個庶子,名為非子。非子得大駱真傳,也很會養馬,周孝王得知非子的才能,拋開過去的成見,請他為周朝養馬。

非子為周朝養馬,這是惡來的後人第一次被周朝起用,看來大駱的聯姻很有成效。當年大駱在隴西高原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塊並不算肥美的土地放牧,如今周朝請非子養馬,那可就闊綽多了,不可同日而語。

周孝王讓非子在汧河、

渭水

之間養馬,這塊地方正好是河水匯流地,水土肥美,放牧農耕兩相宜。這裡位於岐山西側,周人在這裡經營了幾百年,如今是公爵國虢國的管轄範圍。

虢國是周朝初年四大公爵國之一,實力超群地位顯赫,負有拱衛周朝西大門的重任。

走下高原的非子,在汧河、

渭水

之間這塊風水寶地上,開創了屬於自己的事業。非子為人低調,腳踏實地,他不喜貴族華服,從來一身黑衣,內心卻總是鬥志昂揚,激情無限。非子帶領族人每天早出晚歸,白天放牛馬飲水吃草,晚上讓牛馬歇息。

起初非子令族人嚴防野獸襲擊牛馬,並且早晚清點牛馬數量,幾年之後汧河、

渭水

之間的牛馬漫山遍野,數不勝數。

為了提高放牧的效率,非子便想了一個辦法,他令族人晚間將牛馬驅趕到一處最大的山谷中,等到牛馬塞滿山谷,就算沒有遺失,這便是著名的“藏馬谷”。

秦始皇的祖先是誰秦人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圖-非子牧馬地

大駱晚年的時候,要立繼承人了,按照嫡長子繼承的原則,成應該繼承大駱的事業。

但是周孝王認為,給自己養馬的非子更有能力,應該由非子繼承大駱的宗主地位。

這時候嫡長子成聯絡在朝中的外祖父申侯,尋求幫助。申侯立即向周孝王稟報,按照周朝禮制,不能廢嫡立庶。

周孝王確實是很喜歡非子,他下令折中處理:讓成繼承大駱的領地,另外在趙大駱的領地附近,封非子一小塊地,允許其修築一座小城,命名為秦邑,非子成了周朝的附庸。

周朝分封制是這樣的:周天子又稱周王,地位至高無上,擁地一千里,周天子以下是大大小小一百多個諸侯。

諸侯分為五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公爵、侯爵擁地百里、伯爵擁地七十里、子爵、男爵擁地五十里。

附庸,也就是沒有爵位,土地不足五十里的家族勢力。

非子立刻帶領部分族人,渡過渭水,在對岸修築秦邑(今甘肅清水縣),與原來的西犬丘相對,互為唇齒。

非子因封地秦邑,得到秦氏這個稱呼,是為秦非子,他是第一個秦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