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14歲少年如何統一波斯?

  • 由 非凡油條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20
簡介當著千千萬萬吃瓜群眾的面,伊斯瑪儀宣佈自己為伊朗亞塞拜然的沙阿,建立薩法維王朝,分封眾將官職,並宣佈薩法維耶教團信奉的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支派為新國家的國教

革和訇讀什麼

14歲少年如何統一波斯?

拜拜波斯人

1487年的世界,並沒有波斯或伊朗這個國家。那時曾經偉大的波斯帝國已從世界舞臺上消失了800多年。

651年,薩珊波斯的都城泰西封淪陷,

在中東雄踞一方千年之久的波斯人轉眼成了亡國奴,做了剛從沙漠裡衝出來的阿拉伯穆斯林的奴僕

,而前不久波斯還在和拜占庭打得不可交呢。此後的八個多世紀中,伊朗高原上阿拉伯哈里發、突厥蘇丹與蒙古大汗們前赴後繼,將波斯玩弄於股掌之間。

伊爾汗國締造者旭烈兀汗

波斯人呢?

一邊涼快呢,他們早就不是自己土地的主人了,方方面面受著他者的影響與同化。

波斯人信奉的祆教(拜火教)早就被阿拉伯人帶來的伊斯蘭教置換了,由於阿拉伯語作為宗教語言與伊斯蘭教捆綁,波斯語也被更具語言霸權的阿拉伯語強烈影響

,不僅阿拉伯語外來詞隨處可見,而且連書寫系統也全盤使用了阿拉伯字母,頂多再創制了幾個字母表示阿拉伯語沒有的音。

穩定邊界與獨立政權的消失,使得越來越多的阿拉伯人與突厥人移居波斯,並竄至高位,相互博弈。為了使自己的統治具有合法性,阿拉伯人與突厥人以宗教作為統治的核心(即只要你是穆斯林,都是兄弟,管你是什麼皮的),

模糊了民族之間的界限,因而波斯人自身的民族凝聚力與國家認同感在異族統治中逐漸消退。

時代似乎在呼喚一個強力的波斯人喚醒沉睡中的歷史和國家。

教團佔山為王

不過即使打起了神權統治牌,伊朗高原的局勢在哈里發中央權威衰退後還是很不穩定,戰亂頻頻。“城頭變幻大王旗”不說,民生凋敝,經濟衰退。正因如此,生活沒了希望的民眾們才會在宗教中尋求慰藉,各式各樣的教團大行其道,其中就有日後稱霸一方的薩法維耶教團。

薩法維耶教團的底子也不是波斯人,其最初由庫爾德人薩非丁·阿爾達比勒(其名字源於阿拉伯語,意為“宗教之純淨”)於13世紀末在伊朗西北部的阿爾達比勒創立,教團團長由薩非丁的後代世襲。

作為阿拉伯帝國影響下的非主流教團,它一開始是還個遜尼派蘇菲教團,主要的娛樂活動是在小屋裡跑圈禮拜,跳跳旋轉舞,搞搞苦行。

14歲少年如何統一波斯?

可隨著伊朗局勢日漸緊張,老百姓都活不下去,滿眼所見都是些軍頭亂打,薩法維耶教團再想關起門來安靜轉圈可就很難了。教團信眾對遜尼派信條的滿意度與日俱減,急切渴望能有一個救世主一樣的人物出來拯救他們脫離苦海。

為了鞏固教團,穩定民心,薩非丁的兒孫們逐漸採納瞭如隱遁的伊瑪目(即馬赫迪,相當於猶太教與基督教的彌賽亞)等什葉派的概念,使教團與居於少數派位置的什葉派產生了緊密的聯絡。

最終整個教團改宗什葉派。

至15世紀中葉,薩法維耶教團已不僅僅是個宗教團體了。在朱耐德與海達爾兩任團長的經營下,這個原本佛系轉圈的教派發展成了一支什葉派宗教武裝。其實也都是活不下去逼的,他們有時向喬治亞的基督徒發動“聖戰”,劫掠人口與財物,有時則進犯希爾凡(在今亞塞拜然共和國),敲打敲打那邊的遜尼派突厥部落。

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薩法維耶教團控制了伊朗亞塞拜然(非今日外高加索獨立的亞塞拜然共和國,指的是是今日伊朗西北部四個亞塞拜然人占人口主體的省份)的經濟與政治活動,割據一方,與控制著伊朗高原大部的白羊王朝時常發生衝突。

白羊王朝看上去是個國家,實質上只是個突厥部落聯盟,權力分散,軍隊多是騎兵,依靠冷兵器作戰。這幫人在冷兵器時代還能稱王稱霸,但是到了軍事工業革命不斷的近代,白羊王朝的軍隊已經顯出疲態了。1473年,他們被大規模列裝火槍火炮的奧斯曼軍大敗,國勢一蹶不振,內訌不斷。

這正是薩法維耶教團這樣的民間草根組織能佔山為王的好機會。

多國混血團長

1487年7月17日,薩法維耶教團團長海達爾的妻子哈利瑪誕下一子,取名為伊斯瑪儀。

要說起來這個伊斯瑪儀是擁有多國血統高貴混血兒。他的團長父親是庫爾德人,母親哈利瑪是白羊王朝素丹烏尊·哈桑(突厥人)與他希臘妻子的女兒(白羊王朝與拜占庭的繼承國——特拉比松帝國聯姻,共同對抗奧斯曼帝國)。此外,伊斯瑪儀的曾曾祖父是喬治亞國王亞歷山大一世,他的血管裡還流淌著喬治亞人的血液。

不過不知道你發現沒有,伊斯瑪儀什麼血都有了,就是沒有一丁點波斯血統。

次年,尚在襁褓之中的伊斯瑪儀沒了父親——海達爾在和希爾凡沙阿(波斯語,即君主)的戰鬥中身負重傷。臨終前,他欽定長子阿里繼承團長一職。白羊王朝在從其屬臣希爾凡沙阿那裡得知了海達爾的死訊後,遂準備發兵剿滅元氣大傷的薩法維耶教團,拿下伊朗亞塞拜然。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

好在阿里即位後,同樣信仰什葉派的土庫曼民兵(主要來自伊朗亞塞拜然與安納托利亞高原)自發地聚集在他周圍,發誓要為老團長報仇雪恨,做掉路子不對的遜尼派希爾凡與白羊王朝。由於這些土庫曼民兵大都頭裹醒目的紅色頭巾,因而這些人被稱為“奇茲爾巴什”(突厥語,意為紅頭)。

14歲少年如何統一波斯?

宗教加成下的奇茲爾巴什戰鬥力非同小可,同仇敵愾的他們在阿里指揮下,竟在1490年反殺了白羊王朝素丹葉爾孤白,大有一鼓作氣滅掉白羊王朝之勢。可薩法維耶教團畢竟勢單力薄,這種豪言壯語也就是用來嚇唬對手的,不能當真,攻勢很快就歇了。反而是死而不僵的白羊王朝在1494年發動反擊,不僅佔領了教團的大本營埃爾達比勒,還做掉了團長阿里。

伊斯瑪儀接連痛失父親與兄長(不是很清楚以他的年紀是不是真的明白髮生了什麼),時年7歲的他在屬下輔佐下,於慌亂之中登上了教團團長的寶座。

他不僅被追隨者視為一位需要人們絕對服從的教團長老,更是一位具有神賦品性的領袖——即他絕對不會犯錯。

也是實在沒有人可以跟了。

由於白羊王朝攻勢兇猛,教團被迫進行“戰略轉移”,撤至裡海南岸的吉蘭,利用那裡的山高林密的有利地形建立“革命根據地”。伊斯瑪儀也在山溝溝裡接受波斯語與亞塞拜然語的雙語教育,潛心向教團阿訇們學習“革命理論”,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與宗教造詣。

逐個擊破

5年“寒窗苦讀”後,12歲的伊斯瑪儀出山了,他趁白羊王朝再次分裂,兩個素丹並立開撕的良機,帶著教團殺回了伊朗亞塞拜然。伊斯瑪儀準備先滅掉希爾凡,在平定北方的同時敲山震虎,打擊其宗主白羊王朝的勢力。

但單憑自身力量是遠遠不夠的,伊斯瑪儀找了外援——卡赫季與卡特利(均在今喬治亞),與兩國國王約定一旦白羊王朝的國大不里士(在伊朗亞塞拜然)被攻陷,伊斯瑪儀就會取消兩國此前被迫上交給白羊王朝的貢稅。

1500年夏,伊斯瑪儀以教團團長的身份,振臂一呼,召喚來自8個部落的7000多名奇茲爾巴什民兵趕至其身邊。人數雖然不多,但這些民兵作戰勇敢,且對伊斯瑪儀死心塌地地效忠,是一支可以成事的力量。

教團於12月跨過庫拉河,朝希爾凡進發,希爾凡的軍隊很快舉了白旗,伊斯瑪儀順利拿下了巴庫。是役過後,希爾凡(今亞塞拜然共和國)與其諸屬地(北至今俄羅斯達吉斯坦南部)都成了伊斯瑪儀的附庸。隨後伊斯瑪儀揮師遂南下,圍攻納希切萬(今亞塞拜然共和國下屬自治共和國,飛地)居呂斯坦附近的一處白羊王朝要塞。

正在大不里士以北遊獵的白羊王朝素丹阿勒萬德驚聞希爾凡易幟,連忙糾結大軍,以四倍於伊斯瑪儀軍的兵力開赴納希切萬交戰。結果這支大軍卻被中斷圍城,全力應戰的伊斯瑪儀軍大敗。白羊王朝元氣大傷,國都大不里士由此向伊斯瑪儀敞開了大門。之前說好的取消卡赫季與卡特利貢稅的約定?

伊斯瑪儀過河拆橋,把兩國變成了自己的屬臣,南高加索就此成了波斯的天下。

1501年7月,14歲的伊斯瑪儀騎著白馬,在眾人簇擁之下進入了大不里士城。當著千千萬萬吃瓜群眾的面,伊斯瑪儀宣佈自己為伊朗亞塞拜然的沙阿,建立薩法維王朝,分封眾將官職,並宣佈薩法維耶教團信奉的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支派為新國家的國教。

由於此時波斯盛行遜尼派,伊斯瑪儀決心用武力推行什葉派,伊瑪目們被迫在聚禮日的佈道中詛咒前三任哈里發(因什葉派只認可末任哈里發阿里),並公開宣佈接受什葉派信仰,否則他們的腦袋就要搬家了。

14歲少年如何統一波斯?

次年,伊斯瑪儀再次擊敗了白羊王朝殘餘的軍隊。此時的他在伊朗高原上已無敵手,他遂宣佈自己為全伊朗的沙阿,後世稱其為伊斯瑪儀一世。

自踏上征途以來,伊斯瑪儀一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逐漸產生了無敵的光環,不少人相信伊斯瑪儀一世是“神王”,註定成為伊斯蘭世界的主宰。

在宗教狂熱的驅動下,伊斯瑪儀一世麾下的軍隊陸續征服了原屬於白羊王朝的領土。1508年,薩法維王朝派兵攻入巴格達,徹底消滅了白羊王朝的餘黨。同時,為了推行國教——什葉派,伊斯瑪儀一世在攻佔巴格達後,下令摧毀遜尼派哈乃斐法學派創始人艾布·哈尼法的聖陵,並屠殺了城內的遜尼派居民。

至1510年,伊斯瑪儀一世不僅控制了整個伊朗高原,還統治著達吉斯坦南部、亞美尼亞、安納托利亞東部與伊拉克,波斯帝國以薩法維王朝的名號由此再度復興起來,只不過這回是個綠了的。

東勝西敗

伊斯瑪儀一世統一了波斯,但他怎會滿足於此?撒馬爾罕與君士坦丁堡正在向他招手。同年,伊斯瑪儀一世先向中亞兩河流域的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開刀,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御駕親征,兩軍於梅尓夫交戰,結果兵力幾乎是薩法維王朝兩倍的布哈拉汗國大敗。

穆罕默德·昔班尼汗在試圖“戰略轉移”時被伊斯瑪儀一世追上擊殺,後者將昔班尼汗的屍體肢解,把他的頭骨鍍金做成酒杯,其餘肢體則送至薩法維王朝各地展示。薩法維王朝由此暫時解除了東部邊境的威脅,順手控制了呼羅珊。

14歲少年如何統一波斯?

正在薩法維王朝舉國上下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西面的奧斯曼帝國卻寄來了刀片:伊斯瑪儀打天下所倚重的奇茲爾巴什民兵大都居住在薩法維王朝與奧斯曼帝國的邊境上,他們事實上也是奧斯曼帝國的潛在兵源,其中部分還是奧斯曼素丹的封臣。

伊斯瑪儀一世召這些人為他效命,這讓奧斯曼素丹很生氣。

不僅如此,伊斯瑪儀一世還在國內大力且暴力地推行什葉派,讓同時兼任伊斯蘭教遜尼派哈里發的奧斯曼素丹更加生氣了。

先禮後兵,已過花甲之年的奧斯曼素丹巴耶濟德二世寫信給伊斯瑪儀一世,禮貌地警告對方:“我是你爸爸,兒子你不可以繼續迫害遜尼派了。”可伊斯瑪儀一世年紀輕輕卻似乎有點耳背,繼續削遜尼派的腦袋,平遜尼派的陵墓,甚至還對奧斯曼帝國邊境省份發起劫掠。

這下可徹底惹惱了以伊斯蘭世界中心自居的奧斯曼帝國。巴耶濟德二世之子,“無情者”塞利姆一世繼位後,馬上摁死了4萬多名奇茲爾巴什民兵,省得開戰後他們搖身一變成了薩法維王朝的第五縱隊。緊接著塞利姆一世打起了“毛衣戰”,禁止波斯商人入境,試圖中斷貿易,壓垮薩法維王朝的經濟。隨後,塞利姆一世御駕親征,劍指薩法維王朝京城大不里士。

1514年8月,兩軍在查爾迪蘭(在今伊朗亞塞拜然)相遇。

制定作戰計劃時,薩法維王朝迪亞巴克爾總督力主趁奧斯曼軍還未佈置完畢迅速開戰,埃爾津詹總督也支援速戰速決。可這一提議卻被擁兵自重的奇茲爾巴什將領杜爾米什·汗·沙穆魯判了死刑,他還粗魯地譏諷迪亞巴克爾總督“只對自己的身份感興趣”(因迪亞巴克爾省位於兩國邊境上,若開戰必受影響),伊斯瑪儀一世自己也反對此計劃,並說:“我不是盜馬賊。真主意欲的所有事情,必定都會發生。”

“神王”堅信命運會站在他這邊,自帶無敵光環的他躺著都能幹趴奧斯曼軍。

可這下,他的蜜汁自信給他帶來了滅頂之災。

和前任白羊王朝素丹一樣,伊斯瑪儀一世的軍隊多由騎兵組成,依賴冷兵器作戰,而塞利姆一世的軍隊卻列裝了同時代最先進的火槍火炮。

戰役結果可想而知,薩法維王朝的騎兵無法突破奧斯曼軍隊的防線,反而被其火炮壓制得損失慘重,終而大敗。

伊斯瑪儀一世在戰鬥中受傷,倉皇撤退,他的愛妻也被奧斯曼素丹俘虜,被後者用來勒索高額贖金。

是役過後,薩法維王西大門洞開,塞利姆一世在9月7日佔領了薩法維王朝的首都大不里士。不過由於補給線不暢(伊斯瑪儀一世曾下令執行焦土政策),奧斯曼軍隊厭戰情緒嚴重,塞利姆一世也放棄乘勝追擊,在洗劫大不里士後便撤軍回國了。不過收穫還是大大地,奧斯曼帝國戰後吞併了伊拉克、安納托利亞與部分伊朗亞塞拜然。

薩法維王朝核心地帶未受打擊,很快便從奧斯曼帝國的入侵中恢復了過來,國力尚存。但敗北後的伊斯瑪儀一世元氣大傷,失去了愛妻與無敵光環的他再也無心治國理政了,鬱鬱寡歡的他把國事都交給維齊爾(阿拉伯語,即宰相)處理,自己則終日酗酒消磨時光,對臣下與奇茲爾巴什民兵爭權置之不理。

十年後,十多歲便踏上征途的伊斯瑪儀一世走完了他人生的征途,溘然長逝,年僅36歲。若伊斯瑪儀一世放下迷之自信,速戰速決,贏下了查爾迪蘭戰役,那麼恐怕中東乃至世界的歷史都要改寫了:

遜尼派會如在波斯那般在整個伊斯蘭世界幾乎絕跡,什葉派取而代之成為伊斯蘭教的主流;與神聖同盟決戰勒班陀的將是波斯海軍,兵臨維也納城下的也將是波斯沙阿……

只可惜,人生沒有如果,不能Save&Load。

本回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