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夏禹廢除禪讓制建立家天下的真相:其實他背了很大一口鍋

  • 由 唐風宋月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19
簡介夏啟帶著母族塗山氏的勢力攻伐伯益,伯益打不過,把帝位禪讓給夏啟,跑到了箕山隱居

顓頊死後誰繼位

在好多人的認識中,夏禹廢除了三代以來一貫實行的禪讓制,把帝位傳給了兒子夏啟,開啟了家天下的世襲制度,帶了個壞頭。其實夏禹背了很大一口鍋,夏禹是嚴格執行了禪讓制的,他把帝位禪讓給了生前最好的搭檔,也是他的爺叔:伯益。

《史記/夏本紀》是這麼寫的:帝禹立而舉皋陶薦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而後舉益,任之政。十年,帝禹東巡狩,至於會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喪畢,益讓帝禹之子啟,而闢居箕山之陽。禹子啟賢,天下屬意焉。及禹崩,雖授益,益之佐禹日淺,天下未洽。故諸侯皆去益而朝啟,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啟遂即天子之位,是為夏后帝啟。

大意是說,夏禹稱帝后,最初準備把帝位禪讓給皋陶,於是把國家大事交給皋陶打理,但是皋陶很快就死掉了。於是夏禹又把伯益立為帝位繼承人,把國家大事交給伯益打理,臨終把帝位禪讓給了伯益。三年之後,夏禹的兒子夏啟守孝完畢,伯益又把帝位禪讓給夏啟,自己跑到箕山隱居起來。天下諸侯都追隨夏啟而不追隨伯益,因為伯益輔佐夏禹的時間不長,跟這幫諸侯關係搞得不咋地,諸侯們信服夏啟而不信服他。

夏禹廢除禪讓制建立家天下的真相:其實他背了很大一口鍋

其實這就是春秋筆法了。伯益的帝位是被夏啟用武力奪走的,並非自己禪讓出去的。

當年夏禹父親鯀治水九年無功,被舜帝借堯帝名義誅殺於羽山腳下,並且力排眾議啟用了禹。禹受命於危難之際,知道自己沒有退路,因為當時整個天下都岌岌可危,“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誰都沒有退路。禹帶了兩個幫手,一個是皋陶,一個是伯益。“禹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因為跟著他的這幫弟兄們也常年不回家,好多人還戰死在治水一線,如果他顧及家人,別人怎麼辦?人心一散,隊伍就不好帶了,更何況身邊還有皋陶這位煞星在。

皋陶是帝舜安排在大禹身邊的監軍,主管刑律,看誰治水不力,當場即可處置,且有先斬後奏之權。所以實際上在治水過程中對大禹幫助也不大,真正幫得上大禹的,就是伯益。大禹每平一地水患,就“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這裡的稻就是水稻,可以在沼澤地裡種植。老百姓吃得開飯,才有力氣跟著大禹共同治水。

夏禹廢除禪讓制建立家天下的真相:其實他背了很大一口鍋

在所有記載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中,大禹最大的障礙就是各條河流的水怪。鯀就是因為搞不定這幫水怪,終於功敗垂成。鯀有天帝賞賜的息壤,只要撒一點到水裡,水就會與土混合,變成陸地。但是這幫水怪不死,等鯀走了以後,他們興風作浪,卷水重來,把陸地淹了。如此反反覆覆,導致鯀治水九年無功。大禹遇到的最厲害的三個水怪是:共工,無支祁,禺強。

共工是曾經的水神,跟顓頊(鯀的父親,大禹爺爺)爭奪帝位未果,一頭撞倒不周山,導致天河水傾倒下來,把天下最高的位於東海的空桑山都淹了。大禹讓防風氏一箭射傷共工,把共工趕到北極之地。淮河水怪無支祁是一隻猿猴,手下有十萬水妖,大禹請天帝派了三撥天神方才制服,鎖在龜山腳下。禺強是北海水神,北海有個歸墟之淵,天下所有多餘的水都要流入歸墟之中。禺強把守著北海,拒不讓大禹把水匯入歸墟。大禹請了北極真武大帝,才把禺強降了。

而在所有的戰鬥中,伯益都擔負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就是溝通斡旋。伯益“能聽鳥獸魚蟲之言”,被後世尊為“百蟲將軍”。不是所有的水怪都要去打,需要訴諸武力的其實只有極少數,大多數水怪只要做好溝通安撫工作,讓他們消停點就行。因為人的生活離不開水,而有水的地方必有水怪,因此水怪不可能全部剿滅。即使剿滅了這個水怪,還會生出別的水怪。所以只要水怪不鬧騰,跟老百姓各過各的,相安無事,便是治水成功。

夏禹廢除禪讓制建立家天下的真相:其實他背了很大一口鍋

拋開神話因素不談,其實各路水怪就是盤踞在各地的割據勢力,堯帝晚年洪水浩蕩,已經失去了對天下各地的控制,各地大小勢力紛紛自立為王,自謀活路。而大禹治水的過程,便是剿撫並用,讓這些勢力服從他的安排,齊心協力,挖溝開渠,把水匯入東海。伯益便是跟這些勢力談判的關鍵人選。他“能懂鳥獸魚蟲之語”,其實是能聽懂各地方言,進行有效溝通。他還指導這些土著勢力種植水稻,土著們吃飽了飯,當然就服從堯舜禹的統治,不僅不鬧騰,還會稱頌堯舜禹益的功德。

因此大禹治水功成,跟帝舜彙報工作,專門稱頌了伯益的功勞“與益予眾庶稻鮮食。”老百姓能吃上新鮮稻穀,全拜伯益所賜。但是伯益的本領也僅止於此。會搞關係,善待百姓,可惜不會打仗。文治行,武功不行。所以他稱帝不久,就被夏啟把帝位搶走了,把他趕到了箕山。

這裡就有個問題,為啥三代帝王,堯帝的兒子丹朱“不肖”,幹不過帝舜;帝舜的兒子商均也“不肖”,幹不過帝禹;而帝禹的兒子啟卻英明神武,把伯益幹爬下了?

夏禹廢除禪讓制建立家天下的真相:其實他背了很大一口鍋

其實一切都是禹生前布的局。

禹的老婆是塗山氏,禹治水功成,召集天下諸侯計功行賞,便是在塗山,因為是會集天下諸侯計功,才把塗山改成會稽(會計)山。計功之後,禹就駕崩了。由此可見,塗山氏一族是啟的母族,也是大禹最嫡系的勢力。據說塗山氏嫁給大禹,大禹每天出去幹活,都不讓塗山氏送飯。塗山氏懷了身孕,有一天大禹中午沒回家吃飯,塗山氏關心大禹,就忘了大禹的叮囑,帶了飯送到治水一線,卻發現大禹變成一隻黃熊,正在奮力挖土。塗山氏大叫一聲,掉頭就跑,大禹隨後就追,塗山氏變成了一塊石頭,大禹大喊,還我兒子,石頭聞聲裂開,迸出一個孩子,就是啟。啟的意思即為“裂開”。

拋開神話因素不談,應該是塗山氏難產而死,大禹把啟放到母族撫養。大禹稱帝之後,在塗山召集諸侯聚會,其實就是託孤,讓天下諸侯支援啟。防風氏恃功而驕,不僅遲到,不服大禹安排,而且出言頂撞,被大禹當場拉出去砍了。天下諸侯於是服了,紛紛表示,我們的君主是大禹的兒子啟,不是別人。

夏禹廢除禪讓制建立家天下的真相:其實他背了很大一口鍋

伯益稱帝,天下諸侯都作壁上觀,看夏啟和伯益誰厲害。夏啟帶著母族塗山氏的勢力攻伐伯益,伯益打不過,把帝位禪讓給夏啟,跑到了箕山隱居。天下諸侯於是一起朝拜夏啟,夏啟遂稱帝建朝。

其實縱觀歷史,禪讓制是逆歷史潮流的反動做法。《史記》從黃帝開始寫起,黃帝死後,孫子高陽即位,就是顓頊。顓頊死後,傳給族子高辛,高辛死,傳給弟弟放勳,也就是帝堯,一直搞的都是世襲制。帝堯在位,方才搞出禪讓制來。帝堯為啥搞禪讓?因為洪水滔天,他的兒子和親信們都治不了,無奈之下,只好在民間找到了帝舜,以把帝位禪讓給帝舜為條件,讓帝舜挑起大梁。帝舜又重用了帝禹,其實也是以帝位禪讓為條件的。帝禹出於慣性,也把帝位禪讓給了伯益,伯益是帝禹的叔叔,顓頊的次子,鯀的弟弟。但是帝禹知道自己的兒子啟比伯益更有能力,所以臨終託孤,讓啟跟伯益日後爭權。夏啟不負父親所託,把伯益趕跑,建立了夏朝,重啟了黃帝以來的家天下世襲制度。

因此家天下世襲制度並非啟逆流而動,恰恰是順勢而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