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 由 瀟湘名醫 發表于 籃球
  • 2021-12-01
簡介豆腐的來源與歷史從先秦的《詩經》到曹植的《七步詩》,從“啜菽飲水”到“種豆南山”,國人食用豆類的記載不絕於書

七步詩的菽怎麼念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豆腐是我國曆史悠久的美食,2014年入選中國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從先秦的《詩經》到曹植的《七步詩》,從“啜菽飲水”到“種豆南山”,國人食用豆類的記載不絕於書。而作為豆製品家族的重要成員,豆腐的歷史,也有著濃厚的傳奇色彩。

豆腐既可以食用,又可以藥用,既上得了廟堂,又入得了廚房。長期以來,豆腐這種看上去稀鬆平常的食品,受到人們一致喜愛。

豆腐的功效

豆腐的藥用價值,頗受古人重視。中醫學認為,豆腐味甘、性涼,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益氣和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催乳等功效,主治熱病後口渴飲水、煩熱、小便黃赤,也可用以治療赤眼、消渴,解硫磺、燒酒毒等。

《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主治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清熱散血”,並附有相關醫方,如白豆腐醋煎服用,能治痢疾,豆腐切片外敷,能治杖瘡,諸如此類。

《本草易讀》謂豆腐能“寬中益氣,清熱散血,消心腹之脹滿,下大腸之濁氣”的功效”;

《隨息居飲食譜》上說“豆腐甘涼清熱,潤燥生津,解毒補中,寬腸降濁……冬月凍透者味尤美……煮熟未點者為腐漿,清肺養胃,潤燥化痰。漿面凝結之衣,揭起晾乾為腐皮,充飢入饌,最宜老人”;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1917 年孫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國方略》中有一段十分精闢的描述:“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

豆腐雖食之有益,但並非多多益善。《本草綱目》早已對多食大豆致病有了詳細的記載:“多食壅氣、生痰、動嗽,令人身重,發麵黃瘡疥。”

豆腐的製作方法

《本草綱目·谷部豆腐》:“豆腐之法,凡黑豆、黃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綠豆之類,皆可為之。造法︰水浸碎,濾去滓,煎成,以鹽滷汁或山礬葉或酸漿、醋澱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內,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鹹、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斂爾。其面上凝結者,揭取晾乾,名豆腐皮,入饌甚佳也,氣味甘鹹寒。”

黃豆加水發漲,磨漿去渣,煮熟後加入鹽滷或石膏,使豆漿中的蛋白質凝固就成了豆腐。其中以鹽滷製作的被稱為北豆腐,以石膏製作的被稱為南豆腐。

南豆腐與北豆腐除使用的凝固劑不同之外,在口感和營養成分上略有差別,南豆腐含水量在90%左右,北豆腐含水量在85%左右,南豆腐口感較細膩,北豆腐口感較有韌勁,南北豆腐在生活中可以經常輪換著吃,以滿足不同的口感和營養上的需求。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豆腐的來源與歷史

從先秦的《詩經》到曹植的《七步詩》,從“啜菽飲水”到“種豆南山”,國人食用豆類的記載不絕於書。而作為豆製品家族的重要成員,豆腐的歷史,也有著濃厚的傳奇色彩。

故事,還要從一個傳說講起。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豆腐之法,始於漢淮南王劉安。”

傳說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公元前177-122年)的母親喜歡吃黃豆,有一次其母因病不能吃整粒黃豆,劉安就叫人把黃豆磨成粉,怕粉太乾,便衝入些水熬成豆乳,又怕味淡,再放些鹽滷,結果凝成了塊狀的東西,即豆腐花。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淮南王之母吃了很高興,病勢好轉,於是豆腐就流傳了下來。

而豆腐的製作很可能是劉安在組織方士們煉丹實踐中發明的。方士們在煉丹中使用了許多礦物和無機鹽,偶爾發現石膏或其他鹽類可以凝固豆乳做豆腐。

宋朝著名詩人朱熹詩曰:“種豆豆苒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並自注“世傳豆腐本為淮南王術”。

當然,這個傳說的真實性,到今天都還有爭議。這種說法的起源,來自理學家朱熹所作的豆腐詩,“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術,安坐獲泉布。”朱熹自己還特別作了註釋,稱世間流傳淮南王劉安發明了豆腐。此後,經過《本草綱目》等書籍的因循,劉安發明豆腐的說法,逐漸深入人心。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事實上,劉安所在的秦漢時期,有關豆腐的記載極為罕見;而朱熹所生活的兩宋時期,才是豆腐真正開始廣泛食用的年代。

據史書記載,南宋臨安府街頭酒肆中,已經有豆腐羹、煎豆腐等相關菜品,與血髒、蛤蜊肉等一道作為下酒小菜出售。

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還記載了一位愛吃蜜的長老,專喜歡用豆腐、麵筋之類蘸蜜食用,常常與同樣愛好吃蜜的蘇軾一起分享吃蜜心得,後來被蘇軾寫進詩裡,便有了著名的《安州老人食蜜歌》。

此後,上到宮廷御饌,下至百姓人家,豆腐作為不可或缺的基礎食材之一,受到社會各階層的一致喜愛,花樣也從一開始的煎豆腐、豆腐羹,進一步衍生出熝豆腐、鍋塌豆腐等不同做法。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元代學者謝應芳曾對豆腐作出過極高的評價:年老者吃肉,是古今不變的敬老慣例,但一旦老得沒有了牙齒,那即使有再多肉,也難以享受,而像豆腐這樣甘軟可口的食品,才是真正用於養老的好東西。其對豆腐的喜愛之情,自不待言。

由於同時具備便宜、美觀、利口、用途廣泛等諸多特點,豆腐也開始衍生出濃厚的象徵意味,食用豆腐漸漸成為節儉、清廉的象徵。

如南宋初年,宋高宗與大臣對話時,便稱自己知道目前條件艱苦,一直不怎麼吃肉,常吃蔬菜,最近還摻了豆腐做羹,吃起來也覺得不錯,以彰顯節儉、勉勵大臣。

明朝永樂年間,有御史剛正清廉,平時只吃豆腐,還贏得了“豆腐御史”的稱號。其它諸如“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之類的俗語,更是耳熟能詳。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食療方推薦

1。 豆腐500克,黃瓜250克,煮湯代茶飲。

用於小兒夏季發燒不退,口渴飲水多。

2。 豆腐500克,炒王不留行 20 克,煮湯。喝湯吃豆腐。

用於產後乳汁不足。

3。 豆腐250克,鯽魚2條(每條重約150克),煮湯,分2次服食。

可治麻疹出齊尚有餘熱者,也能通乳,用於產後乳汁分泌不足。

鯽魚豆腐湯(無油烹飪法)

豆腐,有哪些功效?古人怎麼吃?

原料(2人份):

鯽魚500克,豆腐120克,大蒜20克,小蔥5克,生薑5克,豆漿100毫升,水500毫升,鹽3克,黃酒10毫升。

做法:

1。 鯽魚洗淨,橫向切塊,豆腐切塊,小蔥切碎,大蒜、生薑切片。

2。 將豆腐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備用。

3。將鯽魚塊放入冷水鍋中,加大蒜、生薑、黃酒,大火煮沸後改中火煮 10 分鐘。

4。放入豆腐塊並倒入豆漿,大火煮沸後改中火煮 5 分鐘,出鍋撒上蔥花。

功效:

鯽魚具有健脾、益氣、利水、通乳、除溼之功效。與豆腐合用,營養更加豐富全面,特別適合孕、產婦和身體虛弱的人補氣養生。對於產後乳汁分泌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常吃使人延年益壽。■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