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成語故事之旅 | 人棄我取

  • 由 故事會 發表于 籃球
  • 2021-10-18
簡介當某些商品滯銷時,一些奸商坐待價格下跌再大量購進,而白圭卻用比別家高的價格來收購

人什麼得成語

成語故事之旅 | 人棄我取

這一路上,會遇到哪些有趣的成語故事呢?每天一站,即刻出發!

前方到站:

人棄我取

典故

白圭,周人也。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史記·貨殖列傳》

戰國時,魏國有個商人叫白圭。他獨具慧眼,不像其他商人那樣熱衷於貴重的珠寶生意或高利貸,而是著眼於基礎民生。白圭意識到,當時農業生產迅速發展,農產品的經營將會成為利潤豐厚的行業。於是他提出

“欲長錢,取下谷”的經營策略,並且秉持著“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原則經營。

具體的做法

是在豐年,農民大量出售穀物時,適時購進穀物,再將絲綢、漆器等生活必需品賣給這時比較寬裕的農民;而在年景不好時,適時出售糧食,同時購進滯銷的手工業原料和產品。當某些商品滯銷時,一些奸商坐待價格

下跌

再大量購進,而白圭卻用比別家高的價格來收購;等市場糧食匱乏時,奸商們

又哄抬糧價

,白圭卻以比別家低的價格及時出售,滿足人民的需求。

這樣一來,白圭既保證了自己能夠取得經營的主動權,獲得豐厚的利潤,又在客觀上調節了農產品的供求和價格,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百姓的生計。

後來,李悝成為魏國的國相後,借鑑了白圭這套做法,採取了

“盡地力”“平糴法”的政策,統一分配農民耕地,督促農民勤於耕作,增加生產。同時,國家在豐收時平價收購糧食儲存,發生饑荒時又平價賣給農民,取有餘以補不足,防止糧價過高影響民生,或過低而傷害農民的耕種積極性。魏國也因此而日益富強。

釋義

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後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

成語故事之旅 | 人棄我取

成語故事之旅 | 人棄我取

成語故事之旅 | 人棄我取

發稿:煩煩

審稿:蔡美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