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 由 沁心明蕊悟古今 發表于 籃球
  • 2021-09-21
簡介不管是老子孔子,還是被人們劃分學派的儒家道家,從每個人呱呱落地開始,便要正視生命的存活需要,與解決生活衣食住等實際生存問題,論證生命的真理生死之路

黜的同音字怎麼組詞

關於儒道,歷史紛紜說

“有人說,學老子思想的人,貶黜儒學;學儒學的人,貶黜老子。”到底是誰貶黜了誰,都是後人自說自話,恐怕老子孔子在世,也百口難辯。

從歷史資料,孔子與老子的思想談話與交鋒融合來看,孔子對老子這位老師始終恭敬,在見了他後,常常沉思幾天,沉默不語,並從老子的教誨中體悟出適合他的命道與生存之道,隨後,融合他的文化思想學識傳播於天下。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老子與孔子共生於一個時代,但又比孔子大20歲左右。老子的年齡與學問思想在當時的影響,使得好學的孔子必然向老子問學,成就了華夏文化分而融和的代表性標誌。經過2000多年,人們從學術與生存的表象來解剖孔子與老子思想,不免在很多地方曲解了師生二人的思想與關係。

不管是老子孔子,還是被人們劃分學派的儒家道家,從每個人呱呱落地開始,便要正視生命的存活需要,與解決生活衣食住等實際生存問題,論證生命的真理生死之路。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如何讓人活下去,活好來,解決人的生存問題?如何才能迴歸真理?孔子老子各有側重。

在這倆個問題的解答方面。孔子與老子都出生於名門世家,有著自古以來可讀書千卷的優勢,父親都在其年幼時早逝,但倆人各自生活背境又大不同,解答側重點也不一樣。

孔子的一生傳道,是基於普通百姓滿足衣食等的生存生活思想所需。大多數百姓生存困苦,難有機會如大多數的貴族富家子弟般學習經典。為此,孔子開創了私塾之學。自父親叔梁紇病逝後,孔子的生活家境便貧寒,自小體驗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苦,但知識淵博,二十歲時便聞名鄉野。因為受帝王思想的薰陶,孔子一心為國效勞,有著平天下的大願。2000多年來,中國代代傳授《四書》、《五經》,以天下為己任、宣揚忠孝思想(含仁、義、禮、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倫理思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老子的一生比孔子幸運順遂,這來自於他對自我及天地宇宙的深刻認識,而對自我命運有了“儉欲”的選擇,少去了如孔子般的諸多奔波艱險。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十歲時,老子便請教商老先生天地之間為何物?商老先生告訴他,是清清者,氣也。隨後,老子用一生的時間去驗證了這個答案。當孔子五十一歲見老子問道時,老子將他所悟所得告之一二:

“由宇宙本始觀之,萬物皆氣化而成、氣化而滅也。人之生也,氣之聚也;人之死也,氣之散也。人生於天地間,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矣。萬物之生,蓬蓬勃勃,未有不由無而至於有者;眾類繁衍,變化萬千,未始不由有而歸於無者也。物之生,由無化而為有也;物之死,由有又化而為無也。有,氣聚而可見;無,氣散而不可見。有亦是氣。無亦是氣,有無皆是氣,故生死一氣也。生者未有不死者,而人見生則喜,見死則悲,不亦怪乎?”

孔子在言行上受教於老子,得之頓悟,隨後悟得“心齋”,並將其用於教學傳道,只是,更重在於“談書論道”,讓人明理,但難以解決人的性命實修實證問題。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孔子最得意的門生顏回曾請教孔子:端而虛,勉而一。則可乎?

是否努力就一定有結果?和大多數的年輕人成長中有的問題一樣,身居陋巷,嚴格按照孔子的仁禮要求行事,有品德志向的顏回,也忍不住問孔子致學做人的人生問題。一個人是不是外表端莊,內心虛豁,勤奮努力始終如一,就可以了?

孔子以衛君的剛猛暴烈為例,向顏回講解遇到衛君這樣的人,這樣的想法行不通。並告訴顏回“心齋”。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後世的宋明理學繼承了孔子的“心齋”,並將心性之學納為人文“內聖之學”。老子和孔子講“氣數”,希望他能透過思想悟道,進入性命實修成道。

孔子成道了嗎?後世的人答案不一。可以肯定的是:孔子普及了隨後兩千多年來的人倫人道之說。然而,和老子心中“道”的成就,仍然有些距離。這距離,更是老師對學生心中有的遺憾痛惜。然而,又是觀盡人的命運,通透世事,難以超拔的歷史空間與人物悲喜。

反觀大多數人的一生,不正如孔子一般,追隨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多少人,到而立之年,突然發現,在不斷的願望或慾望誘惑刺激下,並沒能活明白自己。原來我們很可能平定不了天下,能夠做的,只有迴歸自我,先改變自己,活出自己。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在生存功名之外,老子所言的“道”與“儒”的相融

“汝齊戒,疏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窗然難方哉!將為汝言其崖略。”

某日,孔子向老子請教“至道”,老子和他又提到了“心齋”。人們總是一提到“儒”或“道”,便容易感覺到精神的對抗,矛盾,與不知何去何從,並直覺地以為要“斷欲”或“無慾”。人一旦落實到真正的生活裡,要吃喝拉撒,誰能做“無慾”之人?因此,大多數的人們難以理解,也難以“入道門”。

因為道難以言表,因此,大多數“學道行道”的人反而不隨便“講道”“說道”。人常常容易滋生妄心,假心,迷惑心……而不知真心。當講到“至道”時,人要先去這種種心,才能識別出真心真性要做的事,藉此順應事物規律的發展,積極把握自己的命數。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老子是如何把握自己的命數的?

老子五千言中有語: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2000多年前,老子說,不敢為天下先。那時候的老子,是一個在守藏室的史官。論及才德,來向老子求道問學的學生有不少。然而,老子將“仁慈無為,節儉剋制,不敢為天下先。”當作令“道長久”的三寶。老子活著為人在戰亂的年代,更懂了“人間悲苦”,不適當的慾望誘惑刺激,只會令人做出不當的事情,令世間多了禍亂。人們常常講,道家講”無慾“。此中的“無”更是懂得如何把握住“道”的原理,又不忘人的根本生存法則。只是,因為懂得了把握“道”,更添了寂靜歡喜,一派和氣,其中基本保障人生存的“欲”需求還在,只是,相對大多數的人不顧一切而有競爭之慾要淡了,或沒了。

而人要進入“至道”中,必需懂得“道德修養言行”把持。

孔子依老子之言,在維持人的生存忙碌五穀慾望之食時,悟得了“心齋”,當世人發現自我慾望多時,多反觀自我的心與行,以此減少禍亂。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道的原理

因為孔子的天賦異稟,老子並沒有和孔子講“修道方法”。直到他要出關西升時,才順乎天理地傳道於尹喜。

道家實證,講究性命雙修,注重先天炁的獲得,也不忘記俗世生活中要盡的本份。在盡好本份時,把握住道的原理。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何為道生一?道是宇宙本體,本體為無極,無極動而生太極。

何為一生二?太極生兩儀,因“太極動而生陽”,天陽向地陰流動,陰陽媾和生成物質為三。

因為“陰陽系五行”,五行為陰陽二氣交感消化的不同變化,在陰陽媾和時也決定了物質所屬的五行性質(金木水火土)。

何為三生萬物?物質經過四象定下時空座標,再經過“八卦相蕩”,即八卦磁場、能場運動產生不同的結構變化而賦予形狀。

時光荏苒,初心不變 儒道之學不相黜,華夏文明史背後的相融相濟

《丹經》說:“順為人,逆為仙,只在其間顛倒顛。”

道家實修是透過脫離人間生命規律的掌控而返回宇宙本體,“反其道而行”。凡人的生命是順著天地創生的程式進行,主要靠食五穀等來維持體魄。道家實證者則是透過“虛化神、神化炁、炁化精,精化形”,完成從“無到有”的過程。

經科學家發現,7。5~10赫茲這個頻率範圍最接近“炁”,氣功師入靜的腦波大概在這之間,可以與宇宙能量發生共振。李嗣涔博士曾在一個實驗中發現,道家師父的練功法是先練“共振態”,此時腦內a波振幅大幅度增加。但是,進入“入定態”後,則大幅降低。道家講究守竅時煉炁,此時,身體的某些穴位會產生炁旋,這和入定時的煉神,使用的通量層級是不同的。

那麼,在道家的性命實修中,則又有一些具體更深入的實證方法。以後,有機緣再做些個人分享。

作者:沁心明蕊,原名:劉穎萍,字珍一,筆名:萍穎琉璃,老穎子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