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為什麼要講“禮”——“禮”的作用是什麼?

  • 由 王庶文 發表于 籃球
  • 2021-09-16
簡介以禮設防中國有一個典故叫做“舉案齊眉”,說的就是一個類似的禮儀過程

禮的組詞有哪些呢

《禮記》

“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

禮儀的作用在《禮記》中用十二個字就概括了,但是我們今天的人看來,就是雲裡霧裡,一頭霧水。這就跟讀《論語》是一樣的,缺乏必要的語境和前提。

定親疏

說得比較直白一點,比如一個人遇到自己的父親要怎麼行禮,遇到自己的叔叔又要怎麼行禮,父親和叔叔是有區別的。這就叫做親疏有別。

別同異:“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每一個民族的禮儀是不同的,只要透過不同的禮節就能分辨出你是自己人,還是異類。

明是非

能夠透過禮儀來分別一個人的是非,就好比我們做事情首先看得是有沒有按照規章制度來辦事,如果沒有那麼就是“非”在禮儀裡面就叫做“非禮”。

決嫌疑:

就比較難懂了。這個嫌是誤會,疑是懷疑,為什麼透過禮儀可以消除誤會和懷疑呢?這就是個要命的問題。簡單的四個字就叫做“以禮設防”。舉個例子,兩夫妻整天都很親密,膩膩歪歪的在一起,難免會有誤會和懷疑,但是隻要在“禮儀”中規定一條,雙方都不可以看對方的手機,這樣就可以大大消除誤會和懷疑的機率。

為什麼要講“禮”——“禮”的作用是什麼?

以禮設防

中國有一個典故叫做“舉案齊眉”,說的就是一個類似的禮儀過程。妻子給丈夫送飯的時候必須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表示雙方的尊重。為什麼呢?因為要遮住妻子的眼睛,眼生可以傳達很資訊,有的資訊是對的,有的資訊是錯的。

在那個時候吃飯是件嚴肅的事情,如果妻子今天因為某些不高興的事情,精神恍惚,給丈夫送飯的時候沒有舉案齊眉,眼睛沒有遮住,看到妻子這樣丈夫的心情會如何呢?很有可能會產生懷疑,就有了嫌隙。這就是“決嫌疑”的道理。直白一點來說“禮儀”讓人各安其位,這是一個相對概念,你在我這裡的位置是什麼?我在你那的位置是什麼?你對我要做好哪些禮節?我在你那要做好哪些?都是有講究的。

如今的禮儀

現在早已經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了,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總說自己是“禮儀之邦”,現在也不提了。禮儀不是簡單地問好、握手、吃飯排個座次。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上面說的“以禮設防”不但是夫妻如此,朋友、家人、父母之間更是如此。

都需要一個禮儀橫貫在中間,比如說現在的人,剛開始認識的時候都是裝模作樣,誰也不敢充分地表達自己,稱呼對方總是“某某先生、某某女士的。”一旦熟悉起來以後直接好的壞的一大堆稱呼跟上,這些好壞的詞語就算當下不會有什麼問題,但總會埋下一些“嫌疑”的隱患。這也是如今大家都不“講禮”了,為什麼呢?因為“禮儀的”實用價值已經很少了。

為什麼要講“禮”——“禮”的作用是什麼?

“禮儀”的實用價值

孔子是一位偉大的教書先生,他門下有三千弟子,這三千弟子不會每個一個都是“精英”其實也不乏有的學生是找孔子學習一門手藝的,這門手藝就是“禮儀”。就好比我們今天的婚禮主持人,但是那時候的禮儀比現在要複雜得多,大到國家的祭祀、慶功、登基、求雨、祈福小到農村裡的婚喪嫁娶,都需要禮儀的配合。在那個年代把“禮儀”學會可以進入國家核心統治層,至少也可以作為一名管家。

現在的“禮儀”實用價值好像只在婚禮和殯喪主持,其他地方好像都看不到了,這就是“禮儀”價值的丟失。

“禮儀”的形成

傳說最初的禮儀是周公創立的,從天子到公、侯、伯、子、男、庶民的吃穿住行玩都用一套禮儀規範了起來,春秋戰國時代已經到了禮崩樂壞的年代,古禮已經守不住了所以孔子才站出來說要“克己復禮”。

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廢除了所有貴族,中央高度集權的情況下禮儀規範開始朝著皇權靠攏,之後叔孫通又幫助劉邦重新制定了禮儀,隋唐的時候禮儀其實已經非常簡化了,但是該保留的“以禮設防”的內容還是保留了下來。

最終禮儀在朱熹那裡完成了一次大變革,朱熹大肆的刪減了禮儀,一切從俗從簡併且制定了《朱子家禮》,往後所有時段的禮儀都以此為藍本,無非是刪減多少而已。

今天已經看不到所謂的“禮儀”了。在西學東進之後,我們開始模仿西方的禮儀,但是學習的也不夠徹底,自己的禮儀也荒廢得差不多了。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定位很模糊,有些人比較聰明,用金錢來衡量自己的地位。但是這是不準確的,導致了很多小人嘴臉。在春秋時期哪怕你很貧窮但是你是貴族出生,面對一個很有錢的庶民你的身板也是很直的;或者反過來說,一個庶民與一個很有錢的貴族之間因為有“以禮設防”的存在,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只要“不失禮”、“不非禮”大家都相安無事,不秀溜鬚怕馬,也可以獲得尊重。

這是一個沒有“以禮設防”的年代,我們要怎樣定位在人際關係中的位置呢?這就需要考驗我們的情商了。

為什麼要講“禮”——“禮”的作用是什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