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漫漫星河中,斯蒂芬.庫裡的專屬座標

  • 由 噶東先生寫籃球 發表于 籃球
  • 2023-01-17
簡介前一個回合中,勇士利用庫裡在外圍的投射能力讓隊內偽空間點和非空間點找到了自己在進攻端作為掩護人的新角色,迫使對位協防人對這些弱化空間點增加關注,以便時刻保證能對庫裡形成干擾

跟著防守人算移動單擋嗎

漫漫星河中,斯蒂芬.庫裡的專屬座標

當《飛向未來》劇組15年後再聚首時,所有人都清晰察覺到時間在他們身上留下的印記。活在記憶中曼妙可人伊麗莎白·帕金斯只能攜著兩頰的皺紋和下垂的雙乳坐在湯姆。漢克斯身邊講述十幾年前劇組裡的故事。“是嗎?有這種事發生?”漢克斯一邊摸著額頭一邊用微笑演示尷尬,彷彿被帶走的不單那一頭瀟灑的長髮,還有固執於大腦中的記憶。

時間是瘋狂的矛盾結合體,它一邊在承載歷史的青銅柱上刻下傳奇神話,一邊又如一臺崩壞的相機般失焦、模糊、裂解了太多人的本來面目。於是本該如悠長曲線般存在的偉大故事,到最後只剩下那些勾畫深刻的記憶座標。

邁克爾。喬丹是勝利的代名詞,在人們碎片化的記憶中,喬丹的每一次偉大投籃都伴隨著強有力的視覺衝擊,他將自己與“贏”牢牢綁在一起,把每一分行動都與代表勝利的“總冠軍”掛鉤;勒布朗少了運氣和部分決定性結果,於是一次又一次慷慨激昂的個體表現背後總是會留下“可惡,果然還是不行啊”的悲壯,套在他身上的,是戰至終章的破碎披風和極富感情色彩的英雄史詩;科比身上流淌的是試比天高的熱血,但他過早的被丟進了一個“超越喬丹”的宏大敘事裡,在自己如釘子般的執念和強有力的鞭策中,科比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執拗的成為某種新的符號。

那麼,史蒂芬。庫裡呢?

漫漫星河中,斯蒂芬.庫裡的專屬座標

如果將NBA化作一座歷史悠久的小鎮,那庫裡大概是小鎮中最新式的城堡。人們未曾涉足,沒有能為後來者畫出地圖的先驅,於是只能沿著曲徑小路不斷摸索。而當突然發覺這是一座怎樣開放、解構、變化、與眾不同的城堡時,人們駐足了。秉承古典的遊客們充滿惡意的批判著那些佈局陳設,但又在美感藝術中亦步亦趨地仿製著這座城堡的一切。

15年,當庫裡第一次染指MVP時,人們絮叨著懷念九十年代的鐵血防守、懷念那些時代與喬丹對抗的選手們彷彿個個鋼筋鐵骨,銅頭鐵臂。他們容不得自己的世界觀裡出現庫裡這麼一個異類,用看起來最輕描淡寫的方式,去擊破鐵血防守和身體對抗,去擊破他們幾十年建立起來的籃球世界觀。

16年,當73勝如狂風般席捲聯盟時,所有人都開始意識到時代變了。就像令狐沖全無內力時也能施展獨孤九劍,打得內力、經驗遠遠勝過他的田伯光、封不平、十八大盜、梅莊四友全無還手之力。可當勇士總決賽失利,他們還是可以一邊拍著大腿一邊驚心地講著:“我就知道這種模式不可能一直贏下去。”

17、18年,他們說是杜蘭特攪亂了整個格局。而19年在杜蘭特傷退後,勇士真的沒有帶走勝利。

人們總是能找出這樣那樣的藉口去忽略庫裡所創造的價值,即便是22年勇士重回冠軍舞臺,還是有人能一邊講“斯蒂芬。庫裡進攻方式太過單一”,一邊翻出那些庫里拉胯的場次順帶指責一把他的攻堅能力:15年總決賽G2令人大跌眼鏡的23中5、16年總決賽G7快樂的19中6、17年總決賽舊夢重溫的13中4、18年丟掉FMVP的16中3、19年半決賽雷人的23中7……

比爾。布拉德利說,資料是衡量運動員能力的標準,但事實上沒有任何一項資料能夠衡量的及其標準,這東西所能反映出的東西遠比我們想象的有限。比賽的關鍵點並非個人能做的多好,而是球隊勝利與否。而這,正是這項運動最美的核心,調和每個人的個性,為了團隊的勝利而各自犧牲。

我並不想套用誰的話去強行洗白什麼,我只是想說,我們有時候真的過於低估庫裡對於比賽的影響了。

漫漫星河中,斯蒂芬.庫裡的專屬座標

今年的總決賽,庫裡六場比賽場均31分,在波士頓的三場比賽31分、43分、34分。凱爾特人前四場對庫裡的防守是外圍擠掩護+內線護框。於是庫裡前四場場均34分。G5凱爾特人被迫改變策略,三分線外重兵盯防庫裡。G5庫裡三分9中0,16分。但庫裡在場的時間37分鐘,勇士每100回合得119分;不在場的11分鐘,勇士每100回合得68分……

而當資料對映於比賽原本的模樣,大概是這個樣子:

——庫裡在外圍和維金斯發生單擋,隨之身後的魯尼又做了一次掩護,斯瑪特和布朗在身後狂追的同時,羅威上體。這時凱爾特人所有能起到協防作用的資源全部堆疊在上線,整個禁區外加對底角全部拉空,普爾從底角殺入接格林傳球輕鬆上進;

——庫裡在禁區和格林發生擋拆後外彈,塔圖姆,與此同時,上線的湯普森與魯尼也已經發生了掩護,此時,羅威正在罰球線附近跟著湯普森往右側移動。果不其然,庫裡和湯普森在弧頂附近進行擋拆,羅威換人慢了半步,接球后的庫裡快速將球扣給籃下空切的魯尼,上籃打進。

這兩個回合分別發生在總決賽G5的第三節和第四節。

前一個回合中,勇士利用庫裡在外圍的投射能力讓隊內偽空間點和非空間點找到了自己在進攻端作為掩護人的新角色,迫使對位協防人對這些弱化空間點增加關注,以便時刻保證能對庫裡形成干擾。

於是普爾得到了機會。

後一個回合中,庫裡利用開闊視野完美避開對手外圍的重兵防守,在轉瞬即逝間找到空切順下的隊友,而這絕非那些其他射手所能完成的。

於是魯尼得到了機會。

看出點什麼了嗎?

漫漫星河中,斯蒂芬.庫裡的專屬座標

事實上,自15年庫裡以MVP之姿闖入NBA視線後,傳統的籃球觀念伴隨著小球時代的猛烈衝擊似乎出現了某種不知名的改變。如果說攻堅的定義從廣義上講就是 “ 面對極強的防守做到進攻產出 ”,那面對聯盟防守第一效率的球隊,帶著場上2-3個空間弱點,反過來利用自己的牽扯力,在幾乎不過自己手的情況下拆解掉對方的防線,製造本不應該出現的簡單進攻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不是和那些弧頂拉開的一對一一樣,也算得上是一種攻堅呢?

在看到庫裡面對那些必須單挑的回合表現的不如一些巨星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認真思考過,庫裡把多少本來必須單挑的回合變成了格林轉身上籃的輕鬆場面,加上了這些難以量化也難以被發現的場面,這是不是也是一種另類的穩定性呢?

或許這和白馬長槍七進七出一人出馬萬人不當的表現真的不太一樣,可當看到庫裡手上的戒指從到1,2,3,4時,這些東西是不是越發需要我們去仔細斟酌和咀嚼呢?

一個公認的事實是,現代籃球競爭的本質在於空間架構和資源整合的博弈。優質的角色球員給予超級巨星足夠質量的自由空間,超級巨星透過超強的單體破壞力壓縮防線,反哺角色球員。

這套體系自上世紀末奧拉朱旺、沙克們身上興起,由納什和勒布朗們發揚、然後有了之後的哈登、威少、東契奇……空間保障、深入籃下、角色球員的前置懲罰是這條邏輯連上的關鍵環節。因而順理成章的產生了對手在“巨星”與“角色球員”之間“兩杯毒藥”的抉擇。

庫裡的進攻體系裡需要空間嗎?

同樣需要。

作為一個沒有體型優勢的外圍持球人,庫裡註定了在進攻端需要足夠空間來施展持球才華。但,和上述幾位的區別在於,庫裡能夠透過犧牲個人主攻利益的方式,建立那些弱空間點乃至於非空間點和自己的聯絡,進而賦予他們足夠的戰術牽制力,從而反過來提升球隊這個整體的空間耐受性。

泰倫盧曾說,騎勇大戰的三年裡,杜蘭特是個很難防住的對手,但斯蒂芬。庫裡,他才是那個最危險的人。不得不說,這是巨星特質發生的突變和進步,我們大可以將庫裡身上的巨星關鍵詞由“空間壓縮”變為“空間延伸”,自然,這些源於他本身的結合球及投射威脅。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庫裡也許成了目前籃球史上唯一一個能夠逆轉巨星與角色球員的關係、實現“讓巨星去外圍做牽制和懲罰,角色球員深入籃下輸出”的球員。

某種程度上,這是對籃球認知的顛覆和挑戰。

現在,我們重新迴歸到那個話題上:

庫裡真的缺乏足夠的穩定性和攻堅能力嗎?——毫無疑問,不!

他只是塑造出一種另類的方式,那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震驚,在我們的籃球知識體系中,沒有這樣一種統治力,看上去脆弱而又詭異的統治力。

進化不以人類的情懷和意志而改變方向,最強最優秀的,自然而然就會脫穎而出。或許斯蒂芬。庫裡真的缺乏其他超級球星所帶來的視覺衝擊,但,當34歲的他拿到了早就該拿的能夠和勇士王超掛鉤的FMVP後,誰又敢斷定你覺得這個離經叛道的方式,也許,才是籃球發展路上真正的未來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