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 由 七里河融媒 發表于 籃球
  • 2023-01-14
簡介然中國繪畫對於明暗的處理法,不受自然光線束縛,也有其獨特的優點,既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又與中國繪畫用線用色等等方面的特點相協調,組成中國繪畫明豁概括的獨特風格,合乎藝術形式風格必須多樣化的原則

缶還能組成什麼字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中國傳統繪畫的風格特點

文/潘天壽

風格,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現在估且將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所表現的技法形式,作一相對的比較,或許可以稍清楚中國傳統繪畫風格之所在。

東方統系的繪畫,最重視的,是概括、明確、全面、變化以及動的神情氣勢諸點。中國繪畫,尤重視以上諸點。中國繪畫不以簡單的“形似”為滿足,而是用高度提煉強化的藝術手法,表現經過畫家處理加工的藝術的真實。其表現方法上的特點,主要有下列各項: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一)中國繪畫以墨線為主,表現畫面上的一切形體。

以墨線為主的表現方法,是中國傳統繪畫最基本的風格特點。筆在畫面上所表現的形式,不外乎點、線、面三者。中國繪畫的畫面上雖然三者均相互配合應用,然用以表現畫面上的基礎形象,每以墨線為主體。

它的原因:一、為點易於零碎;二、為面易於模糊平板;而用線最能迅速靈活地捉住一切物體的形象,而且用線來劃分物體形象的界線,最為明確和概括。

中國繪畫的用線,與西洋畫是的線不一樣,是充分發揮毛筆、水墨及宣紙等工具的靈活多變的特殊效能,經過高度提煉加工而成。同時,又與中國書法藝術的用線有關,以書法中高度藝術性的線應用於繪畫上,使中國繪畫中的用線具有千變萬化的筆墨趣味,形成高度藝術性的線條美,成為東方繪畫獨特風格的代表。

西方油畫主要以光線明暗來顯示物體的形象,用面來表現形體,這是西方繪畫的一種傳統技法風格,從藝術成就來說,也是達到很高的水平而至可寶貴的。線條和明暗是東西繪畫各自的風格和優點,故在互相吸收學習時就更需慎重研究。倘若將西方繪畫的明暗技法照搬運用到中國繪畫上,勢必會掩蓋中國繪畫特有的線條美,就會失去靈活明確概括的傳統風格,而變為西方的風格。倘若採取線條與明暗兼而用之的用法,則會變成中西折中的形式,就會減弱民族風格獨特性與鮮明性。這是一件可以進一步研究的事。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二)儘量利用空白,使全畫面的主體主點突出。

人的眼耳等器官和大腦的機能,是和照相機、錄音機不同的。後者可以同時把各種形象聲音不分主次、不加取捨地統統記錄下來,而人的眼睛、耳朵和大腦卻會因為注意力的關係,對視野中的物體和周圍的聲音加以選擇接受。人的眼睛無法同時看清位置不同的幾件東西,人的耳朵也難以同時聽清周圍幾個人的講話,這是因為大腦的注意力有限之故。

比如,當人的眼睛注意看某甲時,就不注意在某甲旁邊的某乙、某丙,以及某甲周圍的環境等等;注意看某甲的臉時,就不會注意看某甲的四肢軀體。人的眼睛在注意觀看時,光線較暗的部分也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不注意觀看時,光線明亮的部分也會覺得模模糊糊。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故人的眼睛,有時可以明察秋毫,不時可以不見輿薪。這全由人腦的注意力所決定。俗話說:“心不在焉,視而不見”,就是對人類這種生理現象的極好概括。

注意力所在的物體,一定要看清楚,注意力以外的物體,可以“視而不見”,這是人們在觀看事物時的基本要求和習慣。

中國畫家作畫,就是根據人們的這種觀看習慣來處理畫面的。畫中的主體要力求清楚、明確、突出;次要的東西連同背景可以儘量減略捨棄,直至代之以大片的空白。這種大刀闊斧的取捨方法,使得中國繪畫在表現上有最大的靈活性,也使畫家在作畫過程中可以發揮最大的主動性,同時又可以使所要表現的主體點得到最突出、最集中、最明豁的效果。使人看了清清楚楚、印象深刻。倘若想面面顧及,則反而會掩蓋或減弱了主體,求全而反不全。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比如畫梅花,“觸目橫斜千萬朵,賞心只有兩三枝”,那就只畫兩三枝,梅花是梅花,空白是空白,既不要背景,也可不要顏色,更不要明暗光線,然而兩三枝水墨畫的梅花明豁概括地顯現在畫面上,清清楚楚地印入觀者的眼睛和腦中,能夠畫出這兩三枝梅花是賞心的,這樣也就盡到畫家的責任了。

又例如黃賓虹先生晚年的山水,往往千山皆黑,乍一看,竟是黑到滿幅一片。然而滿片黑中往往畫些房子和人物,所畫的房子和房子四周卻都是很明亮的。房子裡又常畫有小人物,總是更明亮。人在重山密林中行走,人的四周總是留出空白,使人的輪廓很分明,故人和房子都能很空靈的突出。這就是利用空白使主題點突出的辦法。黃先生並曾題他的黑墨山水說:“一炬之光,通體皆靈”,這通體皆靈的靈字,實是中國繪畫中直指頓悟的要訣。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三)中國畫獨特的符合觀眾欣賞習慣的色彩處理。

中國畫的設色,在初學畫時,當然從隨類賦彩入手。然過了這個階段以後,就需熟習顏色搭配的方法。

《周禮。考工記》說:“設色之工:畫繢鍾筐慌。畫繢之事,什五色……青與白相次也,赤與黑相次也、玄與黃相次也。”這種配色的方法,是從明快對比而來。民間世藝人配色的口訣,也從以上的原則與所得經驗相結合而產生,如說“紅配綠,花簇簇”,“青間紫,不如死”,“粉寵黃,勝增光”,“白比黑,分明極”。等等。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這種強烈明快的對比色彩,像漢代重色的壁畫,就是如此用的。印度古代重色佛像,也是這樣用法,可說不約而同。又中印兩國,在古代的繪畫中,除用普通的五彩之外,還很喜歡用輝煌閃爍的金、銀色。這可以說是五彩吸引人的偉力,也可說是符合人民喜歡光明愉快的色彩特性。

故中國畫家對於顏色的應用,根據上項的要求,只須配合得宜,不必呆守著物件實際的色彩。吳缶廬先生喜用西洋紅畫牡丹,齊白石先生喜用西洋紅畫菊花,往往都配以黑色的葉子。牡丹與菊花原多紅色,但卻與西洋紅的紅色不全相同,而花葉是綠色的,全與黑色無關。但因紅色與墨色相配,是一種有力的對比,並且最有古厚的意趣,故葉子就配以墨色了,只要不損失菊花與牡丹的神形俱到就可。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這就是吳缶廬先生常說的:“作畫不可太著意於色相間”,是為東方繪畫設色的原理。此也即陳簡齋“墨梅詩”所說的:“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的意旨。故此中國的繪畫,到了唐宋以後,水墨畫大盛,中國畫的色彩趨向更其簡煉的對比——黑白對比,即以墨色為主色。

我國繪畫向來是畫於白色的絹、紙、壁面等等之上,古代就是如此。孔夫子說:“繪事後素”,可為明證。白是最明的顏色,黑是最暗的顏色,黑白相配,是顏色中一種最強烈的對比。故以白絹、白紙、白壁面,用黑色水墨去畫,最為明快,最為確實,比用其他顏色在白底上作畫,更勝一層。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又因水與墨能在宣紙上形成極其豐富的枯溼濃淡之變,既極其豐富複雜,又極其單純概括,從藝術性上來講,更有自然界的真實色彩所不及處。故說畫家以水墨為上。中國繪畫的用色常力求以單純概括而勝複雜多彩,與西方繪畫用色力求複雜調和、豐富、細微、講究真實性,有所不同,這也是形成東西繪畫風格不同的很重要的一點。

(四)中國畫獨特的符合觀眾欣賞習慣的明暗處理。

人們在看一件感興趣的東西時,總力求看的清楚、仔細、全面。當視力不及時,就走近些看,或以望遠鏡放大鏡作輔助;如感光線不足,就啟窗開燈或將東西移到明亮處,以達到看清楚的目的。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臺上演戲,因為觀眾總想看的越清楚越好。所以不論所演的劇情是在白天還是在晚上,都必須把滿檯燈光開得雪亮,讓不同座位的觀眾都看清楚,才能滿足全場觀眾的要求。

倘說演《三叉口》,將全場的電燈打暗來演,演活捉張三,僅點一支小燭燈來演,那觀眾還看什麼戲。老戲劇家蓋叫天說:“演武松打虎,當武松捉住了白額虎而要打下拳頭時,照理應全神注視老虎;然而在舞臺上表演時卻不能這樣,而要抬起頭,面向觀眾,使觀眾看清武松將要打下拳頭去時的顏面神氣。否則,眼看老虎,臺下的觀眾,都看武松的頭頂了。臺上的老虎,不是活的,不會咬人或逃走的。”這末一句詼諧的語句,真是說出了舞臺藝術上的真諦。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事實是事實,演戲是演戲,不可能也不必完全一樣。這是藝術的真實而非科學的真實。中國畫家,畫幅湘君、畫個西子,為觀眾要求看得清清楚楚起見,全身上無處不亮,也可以說是極其合理的。

畫《春夜宴桃李園圖》,所畫的人物與庭園花木的盛春景象,清楚如同白天,僅畫一枝高燒的紅燭,表示是在夜裡,也同樣可以說是極其合理的。是合於觀眾的欣賞要求的。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然而,中國繪畫是否完全明暗呢?不是的,比如,中國傳統畫論中,早有石分三面的定論,三面是指陰陽面與側面而說,陰陽就是明暗。不過明暗的相差程度不多,而所用的明暗,不是由光源來支配,而是由作家根據畫面的需要和作畫的經驗來自由支配的。

例如畫一支主體的樹,就畫得濃些,畫一枝客體的樹,就點得淡些;主部的葉子,就點得濃些,客部的葉子,就點得淡些。因為主體主部是注意的部分,故濃;客體客部是較不注意的部分,故淡。這就是使主體突出的道理。又如,前面的一塊山石畫得濃些,後面的一塊山石,就畫得淡些,再後面的山石,又可畫得濃些,這是為使前後層次分明,使全幅畫上的色與墨的表現不平板而有變化了罷了。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故中國繪畫在是明暗觀念與西方繪畫中的明暗觀念是不一樣的。西方繪畫,根據自然光線來處理明暗,畫月夜象月夜,畫陽光象陽光,這對於寫實的要求來說,是有它的特長的,也由此而形成西方繪畫的風格。然中國繪畫對於明暗的處理法,不受自然光線束縛,也有其獨特的優點,既符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又與中國繪畫用線用色等等方面的特點相協調,組成中國繪畫明豁概括的獨特風格,合乎藝術形式風格必須多樣化的原則。

(五)中國畫獨特的符合觀眾欣賞習慣的透視方法。

對於從事繪畫的人來說,透視學是不可不知道的。但是全部的透視學,是建立在假定觀者眼睛不動的基礎上的。雖然人也有站著或坐著一動不動看東西的情況,但是在大多數的場合,人是活動的,是邊行邊看東西的。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人們在花園裡看花、在動物園裡看動物,總是一會兒看這邊,一會兒看那邊,一會兒俯視,一會兒仰視,一會兒又環繞著看,眼睛隨意轉、身體隨意動、雙腳隨意走,無所不可看。初來杭州遊西湖的人,總想把西湖風景全看遍才滿足。既想環繞西湖看一圈,又想爬上保叔山俯視西湖全景,還想坐船在西湖遊覽一番……

這說明人們看東西,往往不能以一個固定的視點為滿足。這樣,焦點透視就不夠用了。爬上五雲山或玉皇山的人,由高處俯視和遠望,既可看到這邊明如滿月的整個西湖,又可看到那邊飛帆沙島、煙波無際、曲曲折折從天外飛來的錢江,是何等全面的景象,有何等不盡的氣勢。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然而用西畫的方法卻無法把這種景象畫下來,在一張畫裡畫了這邊就畫不了那邊。而中國繪畫則可以按照觀眾的欣賞要求來處理畫面,打破焦點透視的限制,採取多種多樣的形式來完成。

例如《長江萬里圖》、《清明上河圖》,就好像畫家生了兩個翅翼沿著長江及汴州河頭緩緩飛行,用一面看一面畫的方法,將幾十裡以及幾百裡山河畫到一張畫面上。也有用坐“升降機”的方法,將突起的奇峰,一上千丈,裁取到直長的畫幅上去。如果高峰之後要再加平遠風景,則可以再結合帶翅翼平飛的方法。如果要畫觀者四周的景物,則可以用電影搖鏡頭的方法,等等。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如果要畫故事性的題材,可用鳥瞰法,從門外畫到門裡,從大廳畫到後院,一望在目、層次整齊。而裡面的人物,如仍用鳥瞰透視畫法,則縮短變形而很難看,故仍用平透視來畫,不妨礙人物形象動作的表達,使人看了還很滿意而舒服。

如果是時間連續的故事性題材,如《韓熙載夜宴圖》、故宮博物院所藏的無款《洛神賦圖》,則將許多時間連續的情節巧妙地安排在一幅畫面上,主體人物多次出現。中國傳統繪畫上處理構圖透視的多種多樣的方法,充分說明了我們祖先的高度智慧,這種透視與構圖處理上獨特的靈活性和全面性,是中國傳統繪畫上高度藝術性的風格特徵之一。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六)儘量追求動的精神氣勢。

中國繪畫,不論人物、山水、花鳥等等,特別注重於表現物件的神情氣韻。故中國繪畫在畫面的構圖安排上、形象動態上、線條的組織運用上、用墨用色的配置變化上等等方面,均極注意氣的承接連貫,勢的動向轉折,氣要盛、勢要旺,力求在畫面上造成蓬勃靈動的生機和節奏意味,以達到中國繪畫特有的生動性。

中國繪畫是以墨線為基礎的,基底墨線的迴旋曲折、縱橫交錯、順逆頓挫,馳騁飛舞等等,對形成物件形體的氣勢作用極大。例如漢代石刻中的飛仙在空中飛舞,不依靠雲,也不依靠翅翼,而全靠墨線所表現的衣帶飛舞的風動感,與人的體態姿勢,來表達飛的意態。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又如《八十七神仙卷》,全以人物的衣袖飄帶、衣紋皺摺、旌旗流蘇等等的墨線,交錯迴旋達成一種和諧的意趣與行走的動勢,而有微風拂面的姿致,以至使人感到各種樂器都在發出一種和諧的音樂,在空中悠揚一般。

又例如畫花鳥,枝幹的欹斜交錯、花葉的迎風搖曳、鳥的飛鳴跳動相呼相鬥等等,無處不以線來表現它的動態。就以山水來說,樹的高低欹斜的排列,水的縱橫曲折的流走,山的來龍去脈的配置,以及山石皴法用筆的傾側方向等等,也無處不表達線條上動的節奏。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因為中國畫重視動的氣趣,故不願呆對著物件慢慢描摹,而全靠抓住剎那間的感覺、靠視覺記憶強記而表達出來的。因此中國畫家必須極細緻地體察人人物物形形色色的種種動態,以得山川人物的神情與意趣。

(七)題款和鈐印更使畫面豐富而有變化,為中國繪畫特有的形式美。

繪畫是用色彩或單色在紙、絹、布等平面上造型的一種藝術,不象綜合性的戲劇那樣,能曲折細緻地表達內在的思想與情節。繪畫的這種侷限性,往往需要用文字來作補充說明。世界上的繪畫大多有畫題,這畫題亦就是一幅畫最簡略的說明。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此外往往還有署名及創作年月。然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不同之點,是西方繪畫的畫題,往往題寫在畫幅之外,而中國繪畫,則往往題寫在畫幅之內。不僅在畫幅中寫上畫題,還逐漸發展到題詩詞、文跋以擴大畫面的種種說明。

同時為便於查考,都題上作者名字和作畫年月。印章也從名印發展到閒章。中國繪畫的題款,不僅能起點題及說明的作用,而且能起到豐富畫面的意趣,加深畫的意境,啟發觀眾的想象,增加畫中的文學和歷史的趣味等等作用。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中國的詩文、書法、印章都有極高的藝術成就,中國繪畫融詩書畫印於一爐,極大地增加了中國繪畫的藝術性,與中國的傳統戲劇有音樂舞蹈一樣,成為一種綜合性的藝術。

另一方面,題款和印章在畫面佈局上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在唐宋以後,如倪雲林、殘道者、石濤和尚、吳昌碩等畫家往往用長篇款,多處款,或正楷、或大草、或漢隸、或古篆,隨筆成致。或長行直下,使畫面上增長氣機;或攔住畫幅的邊緣,使佈局緊湊;或補充空虛,使畫面平衡;或彌補散漫,增加交叉疏密的變化等等。故往往能在不甚妥當的佈局上,一經題款,使佈局發生無限巧妙的意味,成一幅精彩之作品。

潘天壽:傳統國畫,七點認知!

又中國印章的硃紅色,沉著,鮮明,熱鬧而有刺激力,在畫面題款下用一方或兩方名號章,往往能使全幅的精神提起。起首章、壓角章也與名號章一樣,可以起到使畫面上色彩變化呼應、破除平板,以及穩正平衡等等效用。都能使畫面更豐富,更具有獨特的形式美,從而形成中國繪畫民族風格中的又一特點。

以上種種,我認為是中國傳統繪畫民族風格的主要特點所在。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悠久文化傳統滋養培育的結果,是中國繪畫光輝燦爛的特有成就,丟掉了這些傳統特點,也就談不上中國繪畫的民族形式和風格多樣化的原則了。民族文化的發展,亦是國家民族獨立尊嚴繁榮昌盛的一種象徵。我們必須很好繼承和發展我們民族的傳統藝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