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酒文化之九:醉酒辭世 安徽第一文豪一詩成讖

  • 由 茅小五煮酒 發表于 籃球
  • 2023-01-10
簡介在南京,吳敬梓倒是不斷窮困下來,乾隆元年(1736年),他被薦舉博學鴻詞科,但被他拒絕,自絕科舉出仕之路,開始創作《儒林外史》

聖墟的下一步是什麼

酒文化之九:醉酒辭世 安徽第一文豪一詩成讖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位酒友,中國諷刺小說扛鼎之作《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

中國現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適先生在他寫的《吳敬梓傳》中寫道,“安徽的第一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劉大櫆,也不是姚鼐,是全椒的吳敬梓。”

胡適和吳敬梓是老鄉,都是安徽人。安徽是一個出才子的省份,胡適提到的方苞、劉大櫆和姚鼐是“安徽桐城派三祖”,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但胡適認為,吳敬梓比他們都厲害,在文學上的成就比他們三個大多啦。

吳敬梓對中國文學上最大的貢獻就是他寫的那部鴻篇鉅著《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尤其是知識分子對於“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是中國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和《紅樓夢》一起,把中國古代白話小說從俗文學提升到雅文學的文化品位,從市井文學提升到文人文學的文化品位,同時將中國古典章回小說推向了世界小說藝術的最高峰。

酒文化之九:醉酒辭世 安徽第一文豪一詩成讖

被魯迅先生冠以“偉大”的只有兩部書,一部當然是《紅樓夢》,另一部就是《儒林外史》。魯迅先生用八個字總結《儒林外史》高超的諷刺藝術,“慼而能諧”,小說諷刺的語言幽默詼諧,但又讓人感到心酸感傷,甚至潸然淚下;“婉而多諷”,說的是小說諷刺多采取委婉、作者不言明的方式。

口無所臧否,心有所褒貶。這才是高手。在魯迅先生眼裡,“在中國曆來作諷刺小說者,再沒有比他更好的了”。“諷刺小說從《儒林外史》而後,就可以謂之絕響。”

吳敬梓,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出生在安徽省全椒縣一個縉紳世家。祖籍浙江溫州,因家有“文木山房”,故晚年自稱“文木老人”;又因移居江蘇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稱“秦淮寓客”。

吳敬梓的曾祖和祖父兩輩官運亨通,父親叫吳雯延,但他從小被出嗣給長房吳霖起。吳霖起到外地做官也帶著他,同時引導他走科舉之路。吳敬梓18歲考取秀才,此時,他的生父吳雯延在南京剛病死不久;而吳霖起後來因為得罪上司而丟官,回到老家全椒,憂鬱而死,這一年,吳敬梓23歲。

在生父和同父相繼去世後,遺產之爭即趨激烈,有親子和前子雙重身份的敬梓,就成為各房所指向的目標。禍不單行的是吳敬梓的妻子陶氏在一次次的拉鋸戰中不堪族人欺凌,臥病在床,含恨而死。

家產被奪走,妻子也離開人世,吳敬梓在這樣的困苦中變得迷茫,他不得不認真思考自己人生的意義,也不得不考慮自己的生計問題,對族人的厭惡卻與日俱增,他不再願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在他33歲那一年,懷著一腔憤懣,移家金陵(南京)。

後來考證發現,胡適說他腰纏十萬來到南京,把他的財產“在秦淮河上嫖掉了”,其實是錯誤的,並沒有根據。

在南京,吳敬梓倒是不斷窮困下來,乾隆元年(1736年),他被薦舉博學鴻詞科,但被他拒絕,自絕科舉出仕之路,開始創作《儒林外史》。

在南京的日子裡,吳敬梓要靠賣文和朋友接濟度日,“囊無一錢守,腹作千雷鳴”,以至以書換米。他喜歡喝酒,但連買酒的錢都沒有了,一到冬天,氣溫苦寒,與朋友在晚上到城外繞行,歌吟嘯呼,稱之為“暖足”。

乾隆十五年(1750年),吳敬梓用了十多年時間創作的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大體完成,但尚未完成脫稿。

乾隆十九年(1754年),吳敬梓到江蘇揚州訪友痛飲,包括他的老鄉、忘年交金兆燕。

金兆燕(1719-1791),字鍾越,安徽全椒人,小時聰明過人,人稱神童。金兆燕20幾歲起就仰慕吳敬梓的人品學識而追隨吳敬梓,後來與吳敬梓成了忘年交。

金兆燕和吳敬梓是幾代的老親,金兆燕的父親和吳敬梓既是表兄弟又是連襟,吳敬梓在生前曾得到他許多幫助,特別是晚年。

那次聚會,吳敬梓顯得非常興奮,微醉之中,反覆朗誦唐代詩人張祜(hù)的《縱遊淮南》一詩: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在座友人聽到吳敬梓朗讀此詩都有些詫異,但誰也沒有想到竟然“一詩成讖”,吳敬梓竟然真的死在了揚州。

那次聚會過後沒幾天,即乾隆十九年10月28日(1754年12月11日),清詩“浙西六家”詩人王又曾從北京南下,舟停揚州,上岸拜會了他仰慕已久的吳敬梓。

此前,王又曾就對全椒吳家非常看重,他寫詩這樣的詩句:國初以來重科第,鼎盛最數全椒吳。

當天黃昏,吳敬梓又去舟中回拜,兩人暢談,極為相得。回到房間開始嘔吐,酒酣耳熱,痰湧氣促,救治不及,頃刻辭世。當時守在床邊的只有幼子吳鏊。

好友金兆燕與王又曾聞訊,連忙趕來,為吳敬梓張羅後事,並向兩淮鹽運使盧見曾求助,將吳敬梓運回南京,安葬於清涼山下。

吳敬梓逝世後,他非常悲傷,作詩哀唁:“燕也骨肉親,能不摧肝脾!”

在吳敬梓的靈柩從揚州運往南京的路上,金兆燕寫了一首詩,詩中說到:“著書壽千秋,豈在骨與肌。”

金兆燕還籌錢首先刊刻了《儒林外史》,這篇凝集了吳敬梓20年心血的鴻篇鉅著得以流傳於世。

酒文化之九:醉酒辭世 安徽第一文豪一詩成讖

吳敬梓有“清代陶淵明”的美譽,喜歡喝酒,也在醉酒後辭世。他的《儒林外史》第一回一開篇就寫到了酒: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全文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後,味同嚼蠟。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

《儒林外史》開頭這幾句,可以說是整部書的靈魂所在。功名富貴總是虛無縹緲,那些讀書人費盡心機去追求,只是虛度光陰,白費心思。還不如痛飲三杯濁酒沉沉醉去,管它落花流水去往何處!

窮秀才吳敬梓完成了鉅著《儒林外史》,留給後人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現在一些知識分子總是抱怨:我為什麼寫不出《紅樓夢》,寫不出《儒林外史》,因為環境太惡劣了!

我還就不信了!環境再惡劣,比曹雪芹和吳敬梓所處的那個年代還惡劣?

拉不出屎來怨茅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