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阿爾茨海默病如何早防早智?專家:老年人情緒行為失常應重視

  • 由 環球健康 發表于 籃球
  • 2022-10-22
簡介與此同時,王華麗教授指出,要更好地幫助受阿爾茨海默病困擾的患者及家屬,還需要全社會各種層面的力量來支援

額顳葉萎縮是什麼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青雲】根據相關預測,“十四五”期間,全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出現認知障礙的老年人口數量也在快速增長。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起病隱匿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痴呆表現為特徵,病因迄今未明。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9月20日釋出的資料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500萬痴呆患者,其中1000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

每年的9 月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月”,9 月21 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題是“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攜手向未來”。為幫助大家瞭解阿爾茨海默病的防治知識,克服阿爾茨海默病的康護難題,環球網健康近日採訪了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第六醫院)記憶中心主任王華麗教授。

阿爾茨海默病如何早防早智?專家:老年人情緒行為失常應重視

圖為:王華麗教授在門診中與患者交流

老年痴呆≠阿爾茨海默病 老人出現情緒行為失常應重視

說到阿爾茨海默病,很多人會將它與老年痴呆劃等號。但其實,老年痴呆並不等於阿爾茨海默病。王華麗教授指出,阿爾茨海默症是痴呆中最常見的一種,大概佔到老年痴呆的50%到70%。老年痴呆還包括血管性痴呆、路易體痴呆、額顳葉痴呆等,以及由於罹患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帕金森病等疾病所導致的痴呆和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慢性酒精中毒造成的痴呆。

那麼,如何判斷是否患了阿爾茨海默病呢?王華麗教授表示,當老年人出現記憶下降並且症狀不斷加重、生活能力減退、情緒行為失常等表現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認知障礙的早期,有不少老人是情緒問題,比如說心情不好不愛出門活動,社交活動越來越少,但老年人這一表現很容易被忽視。”王華麗教授強調,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建議及時到社群醫院諮詢,或者去開設有記憶障礙門診、記憶中心的醫院進行評估和檢查。

阿爾茨海默病可以在家自測識別嗎?王華麗教授提醒,網路上的自測工具可以幫助患者提前識別,但是自測不等於診斷。認知障礙的診斷首先需要在專業機構進行認知評估,包括注意力、資訊的理解能力、情緒、主動性等方面。此外,還需要進行一系列輔助檢查來區分不同的認知障礙型別,比如肝腎功能檢查、甲狀腺功能檢查、HIV和梅毒等指標的檢查,“因為甲狀腺功能低、嚴重貧血、潛在的感染也會造成認知損傷。”

“對於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診斷,我們還會建議患者做磁共振來看大腦的萎縮情況,不同型別的痴呆大腦的萎縮模式也不一樣,比如阿爾茨海默病是海馬萎縮比較嚴重,額顳葉痴呆是額顳葉萎縮比較重。再進一步是做PET或者腦脊液檢查,來看腦子裡有沒有澱粉樣蛋白的病理的改變。”王華麗教授說到。

阿爾茨海默病如何做到早防早智?

對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確切病因,科學界尚未有定論。但根據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有12 種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參與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包括缺乏運動、吸菸、酗酒、空氣汙染、顱腦損傷、缺乏社交、教育程度低、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抑鬱症、聽力損傷等。

王華麗教授認為,這些危險因素彼此之間是相互關聯的,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可以從以下幾大策略入手:一是保持終生學習,老年人可以發展一些興趣愛好,比如學畫畫、學做菜等;二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踐行“三減”即“減鹽、減油、減糖”,戒菸、避免有害性喝酒、堅持體育鍛煉等;三是控制慢病,堅持規律性用藥和治療;四是保持精神心理健康,開展一定的社交活動、進行認知訓練以保持大腦活躍。

AD家庭照護負擔沉重 專家呼籲全社會支援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病程約為五到十年,少數患者可達十年或更長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逐漸退化,從最初的記憶力減退,到中期情緒行為失控,再到後期失去自理能力,照護難度也日益加大。

根據認知功能受損的嚴重程度,可將阿爾茨海默病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類。針對不同階段患者的照護,王華麗教授表示,對於輕度患者,需要給予其抗痴呆的藥物治療以及認知訓練;對於中度患者,需有技巧地照顧其情緒行為問題;對於重度患者,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照顧其日常起居,防止出現一些併發症。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由家庭照護,照護者面臨壓力較大。根據國內首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狀況調研報告》顯示,65。43%照護者覺得看不到治療希望感到心理壓力大;68。69%照護者健康受到影響;78。39%的照護者表示社交生活常受到影響。《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報告》也指出,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國內阿爾茨海默病的嚴重性,而家庭照護者疲於24小時不間斷看護,身心長期承受巨大壓力,社會支援資源短缺,標準化、規範化的臨床診療和人性化的照護康復需求遠遠未被滿足。

阿爾茨海默病照護負擔沉重,是當下社會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在王華麗教授看來,除了針對患者的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家屬照護,患者家屬的心理問題也需要被關注。

“在門診中發現,家屬時常覺得照護負擔過重,這樣會影響跟病人相處的方式,同時也影響家屬自己的健康。”王華麗教授談到,患者家屬心理壓力大,需及時疏解。

據瞭解,早在2000年,王華麗教授根據自己的研究和接診經驗,建立了阿爾茨海默病醫患家屬聯誼會,每月舉辦一次,為家屬科普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知識,幫助解答家屬在照護患者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也給了患者家屬一個相互分享經驗、排解壓力的渠道。

與此同時,王華麗教授指出,要更好地幫助受阿爾茨海默病困擾的患者及家屬,還需要全社會各種層面的力量來支援。從社群層面到社會層面,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多一些關注和包容,讓家屬感受到支援的氛圍。

“對患者的診療幫助的是一個人,但如果從社會層面對患者及家屬展開支援,我們幫助的就是一群人。”王華麗教授最後談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