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 由 無風起念 發表于 籃球
  • 2022-10-21
簡介可是,這一切,對於狄青而言,既是幸,也是不幸

有其他途徑可以當兵嗎

眾所周知,北宋“重文輕武”、“守內虛外”,在軍事上長期處於被動,以至於不得不每年對外輸送大量“歲幣”以換取和平局面。

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就永遠沒有安寧的國防與太平。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把穩北宋弱症的党項族首領李元昊自立為帝,繼而率軍來犯,第一次宋夏戰爭爆發。

彼時,西夏兵馬躍過橫山,飲馬好水川,關中一帶岌岌可危,宋朝調兵遣將,前往抵擋。

兩軍對壘,如火如荼。宋軍中,一個長髮披散、戴銅面具的將軍橫刀立馬,威風凜凜,讓人不寒而慄,只見其多次出入敵陣,所向披靡,無人能擋。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在與西夏軍交戰的四年裡,他前後參加了大小二十五戰,身負八處箭傷,戰功顯赫。

這位年方三十的青年將領,便是時任延州指使——狄青。

銅面騎士威西北

狄青在民間故事中,被譽為武曲星下凡,和文曲星包拯一文一武,共同輔佐宋仁宗開創太平盛世。不過在真實歷史中,狄青的經歷頗為曲折。

他出身貧寒,“生而風骨奇偉,善騎射”,一向欣賞軍中將帥的風範。當地的任俠少年很多都慕名而來依附他,有點兒銅鑼灣扛把子陳浩南的意思。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十六歲那年,兄長與人鬥毆,將人打殘,他代兄頂罪,被黥面發配充軍,如《水滸傳》裡的林沖一樣,他的雙頰也被刺上了追隨他一生的黥文。

黥面,是當時的一種刑罰,即在面額上刺字,以墨涅之,可防止犯罪者逃跑。

當時,西北局勢動盪,李元昊頻頻起來鬧事,中央發動大好青年支援邊疆。狄青身在其中,在延州(今陝西延安)從軍。

天下從來不缺少人才,人才卻難逢機遇。狄青,幸運地抓住了機會。

延州的日子苦啊,兩軍持續交火,覺都睡不好。正是這段苦日子,讓狄青一步步登上歷史的舞臺。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在軍中做小校時,狄青也惹過事兒,依軍法當斬,但延州知州範雍見他是個人才,就給放了。

後來的事情足見範雍慧眼識珠,狄青憑藉自己出眾的騎射在戰場上嶄露頭角。那時,因為面頰上有刺字,軍中都叫他“面涅將軍”。

不知是為了遮擋刺字,還是為了震懾敵人,狄青臨陣前,總會戴上一隻青銅面具,然後披頭散髮,氣勢洶洶,每每現身敵陣,都令人不寒而慄。敵軍出於敬畏,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天使”,不是萌萌的那種,是讓人魂飛魄散的那種。

四年間,狄青參加的大小戰鬥共有二十五次,身上中箭八處,每每衝鋒陷陣,所向披靡,立下顯赫戰功。

幸遇伯樂鎮邊疆

對外,狄青勇武過人,有膽有識,實為將帥之才。

對內,狄青為人謙遜,謹密寡言,頗具君子之風。

德才兼備的年輕人自然討人喜歡。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宋夏戰爭期間,經略判官尹洙和狄青有過幾面之緣,每每聊起軍事,都不禁讚歎狄青的才華。

尹洙不僅欣賞狄青,還將他引薦給自己的朋友范仲淹、韓琦。這兩位大宋名相在宋夏戰爭期間,一同在此擔任經略副使,改革西北軍務,鞏固邊防。

尹洙可說是狄青的伯樂,後來他被貶謫病死在外,狄青還全力賙濟他的家屬。

狄青肯定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會迎來和尹洙相似的命運。

范仲淹認識狄青後,也是鍾愛有加,不由得發揚起自己“善國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勸學”的教育思想,教他讀《左氏春秋》,還說:“將不知古今,匹夫勇爾。”

《左氏春秋》被列為儒家經典,不是一本簡單的史書,其中還包含儒家的倫理道德和尊卑觀念,範老夫子此舉,用意頗深。

從此以後,狄青跟著導師範仲淹發奮讀書,學習工作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漸而“悉通秦、漢以來將帥兵法”,遂由一個匹夫之勇計程車佐,成長為能謀善斷的帥才。

此後在邊疆的十餘年中,他帶領自己的部隊,攻破金湯城、宥州,擊敗毛奴、尚羅、慶七等許多依附於西夏的少數民族部落。又在橋子谷築城,在招安、豐林、新寨、大郎等地修建堡壘,有效阻擋了西夏的進攻勢頭,打擊了他們的囂張氣焰,取得了與夏作戰以來少有的輝煌戰績。他自己以戰功累遷西上閣門副使、涇原路經略招討副使、惠州團練使、彰化軍節度使、知州,終於調任中央,為樞密副使。

兩宋軍權分立,樞密院是名義上的最高軍事行政機關,直接秉承皇帝旨意,擁有全國軍隊的調兵權,至此狄青已是處尊居顯。

一戰而勝平叛亂

得到仁宗恩寵的狄青,希望用更多戰功來回報。

皇祐四年(1052年),廣源州(在今中越邊境)儂智高發動叛亂,自稱皇帝,招兵買馬,攻城略地,馳騁廣東、廣西一帶。朝廷先後派遣楊畋、孫沔、餘靖等人前去平叛,卻是屢屢損兵折將,毫無成果。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就在舉國騷動,滿朝文武惶然無措之際,僅做了不到三個月樞密副使的狄青自告奮勇,主動請纓,他對仁宗講了這樣一番話:“臣當兵出身,除了戰場殺敵,沒有什麼可以報效國家。希望能帶得數百個蕃落騎兵,再加上一些禁兵,去將叛賊的頭砍下送回京城。”

仁宗佩服他的豪言壯語,於是任命他為宣徽南院使、宣撫荊湖南北路,負責處理廣南叛亂之事,同行的還有文官孫沔。南征時,仁宗親自設酒為他們送行。

當時,宋軍在前線節節敗退,軍心已經不穩。雪上加霜的是,個別將領不聽從指揮,擅自領兵出擊,結果大敗而歸,死傷慘重,還有不少將領趁亂逃跑。

狄青認為,“號令不一,是部隊失敗的原因。”於是第二天一早,他集合各將領到堂上,逮捕了不聽從號令者和逃跑者,全部推出軍門斬首。剩餘將領面面相覷,一臉驚愕,甚至嚇得雙腿顫慄。

此後,軍威大振。

當時,交趾國主動提出要出兵幫助宋朝討伐儂智高。仁宗答應,不僅賜予軍費,還許諾平定叛亂後另有厚賞。但狄青到達前線後,鑑於歷朝借外兵平叛後患無窮的教訓,緊急叫停了借兵計劃。

狄青的智勇與果斷,在戰前的一系列準備中,便已得到充分展現。

戰鬥即將打響,狄青卻下令,軍隊停止前進,先休整十天。

得此情報,儂智高以為,宋軍在短時間內不會進攻,於是放鬆了警惕。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但狄青第二天便集合人馬,用了一個晝夜便過了崑崙關,佔據了有利地形,然後擺開陣型,蓄勢待發。叛軍一看失去了險要陣地,都出來迎戰。當時,前鋒孫節與叛賊在山下搏鬥而死,叛軍士氣極高,很多將領嚇得臉色都變了。

此時的狄青指揮若定,手舉旗幟,帶領騎兵,猛然從左右兩翼衝出,出其不意,大敗叛軍。

狄青又趁勢追擊叛軍五十里,斬了數千首級,儂智高的同黨被殺死者有五十七人,生擒叛賊五百多人,儂智高在夜間縱火燒城後逃走。黎明時分,狄青帶部隊進入邕州城,繳獲金銀玉帛數以萬計,雜畜數千,又招集曾被叛軍俘虜脅迫的七千二百人,慰撫之後釋放。

當時,叛軍屍體中有個穿金色龍袍的,部眾都認為這就是儂智高,於是勸狄青報告朝廷,就說儂智高已死。

狄青嚴辭拒絕,他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一個騙局呢?我狄青寧可說儂智高失蹤,也不敢欺騙朝廷來貪求戰功啊!”

說來也巧,這個儂智高從此就再沒出現過,據說流亡到大理去了。

班師回朝後論功行賞,狄青卻全身而退,功勞交給孫沔。

孫沔自己是一個人品很次的人,貪戀宴遊,沉迷女色,多次奪人妻女(這些事兒還都一件不落地記在正史的列傳中),看到狄青這麼高風亮節的人不得不折服,自愧不如。

《夢溪筆談》還記載這麼一件事,有人自稱是唐朝名臣狄仁傑的後裔,到狄青府上攀親戚,還吹噓狄青也是狄仁傑的後代。

狄青出身貧寒,自己也不願攀附名門,遂一笑置之:“一時遭際,安敢自比梁公(狄仁傑死後被追贈為梁國公,遂稱狄梁公)?”

時人將此事與“郭崇韜哭子儀之墓”做比較。

郭崇韜是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名將,出身崞山郭氏“崞陽堂”,唐朝名將郭子儀則出自華陰支派“汾陽堂”,二者本是同源異派,沒什麼血緣關係。

郭崇韜成名後,阿諛奉承之輩溜鬚拍馬,說,將軍英明神武,跟當年的汾陽王郭子儀是不是有什麼關係呀?

小郭明知自己跟老郭非親非故,仍然厚著臉皮說:“家譜不幸丟失了,不過以前先人們說,汾陽王是我們四世祖。”演戲演到底,後來他帶兵伐蜀,路過郭子儀墓時,居然還特地下馬大哭,方才離開。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這種認錯祖宗的事情,狄青就不願幹。

由此可見,狄青是個老實人。

官場上,

老實人是要被欺負的,老實的武將就要被不老實的文臣欺負

。更何況,這是在宋代,兩宋“重文教,輕武事”的思想貫徹始終,武將的地位一向十分尷尬。

凱旋歸來位至尊

北宋王銍的《默記》中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

一次,宋真宗欲選善射者與契丹使者比射箭,入選者待遇豐厚,科舉出身的文臣陳堯諮恰好是個技藝高超的弓箭手,想應真宗之命,改授武職,去和契丹人比試比試。

這位陳堯諮正是歐陽修《賣油翁》中那位射術精湛,迷之自信的陳康肅公。

結果,他母親一聽就火了,把他揍了一頓,罵道:“你一個狀元,你跟你爹都是以文章成名,入朝為官,現在居然貪圖武官的俸祿,丟不丟人啊!”

此故事生動地反映了有宋一代社會普遍認同的“重文輕武”的價值取向。

當初,宋太祖趙匡胤以殿前都點檢之職掌控後周精銳部隊,最終透過兵變奪取政權。他本人深知軍權掌握在外人手中有多麼危險,所以極力削弱武將權力。

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大戲,先把石守信等禁軍高階將領忽悠走了,接著逐漸把中央及各地節度使的兵權收回。

將領交了兵權,軍隊還是要有人率領,於是宰相趙普提出了“更戍法”。更戍法,實際上就是不斷地調動軍隊駐地,不斷地調換統軍將領,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局面。唐末五代以來武將專橫跋扈的地位成為過去式,大宋將士的戰力也日漸疲軟。

宋太宗趙光義即位後,更是明確“重文抑武”的方針,先是優先發展高等教育,科舉人數擴招。然後大規模重建三館(昭文館、集賢館、史館),親自賜名為“崇文院”,並親率文武百官到新建成的秘閣登樓觀書。

宮中原來有個“講武殿”,宋太宗覺得這名字不好,改成了“崇政殿”。

到了仁宗一朝,早已形成“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的政治環境。讓狄青這樣身居高位的武將犯難的,不是敵軍的刀劍,而是文臣們的言語。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由於受到“重文抑武”風氣的影響,不是所有文臣都如尹洙、范仲淹一樣對狄青那麼友好。

自狄青從地方調任中央開始,朝中文臣就一直不服他。

儂智高造反時,朝廷起初以孫沔等文官為安撫使,帶兵討伐,收效甚微。

宋仁宗想讓身在中央的狄青掛帥出征,總督諸將,獨掌大局。

諫官韓絳跳出來說,武人不宜專任,我反對。

一旁的大臣龐籍,即包公題材文學作品裡經常出場的那位龐太師原型,這時倒替狄青說了句好話,說若以他人為輔佐,對狄青形成掣肘,“號令不專,不如不遣”。

宋仁宗聽從了龐籍的建議,派狄青統制南征戰事。臨行前,狄青誓言將奮力平叛殺敵以報國。

狄青一去,果然捷報連連,宋仁宗可高興了,對龐籍說:“這都是卿的功勞啊。等狄青回來,讓他當樞密使,同平章事(相當於宰相的官銜)唄。”

龐籍這下慌了,說,這可萬萬不可啊。隨後接連在宋仁宗面前嘮叨了好幾天,此事就此作罷。

可沒過幾天,宋仁宗突然很嚴肅地對龐籍說:“狄青平南有功,之前賞賜得不夠,朕還是想封他為樞密使。”

龐籍又急了,您這不按套路出牌呀,於是提出退至政事堂商議。

宋仁宗說:“沒必要去政事堂,你們就到殿門口商議,朕坐這裡等著!”

最終,狄青班師回朝後,仁宗對他大加賞賜,執意任命他為樞密使,即大宋王朝的最高軍事長官。兩宋能以武將出身登此高位者,寥寥無幾,宋仁宗對狄青的信任可見一斑。

四面楚歌成異類

從一個出身微寒、戴罪充軍的小騎兵,一步步成為位高權重的“國防部長”,狄青的經歷,在整個北宋都是絕無僅有的。他的人生足夠勵志,也因此成為廣大普通官兵的偶像。他出行時,常常引來大批粉絲的圍觀和喝彩。

可是,這一切,對於狄青而言,既是幸,也是不幸。

因為,宋朝是文人的天下,朝廷中的重要職位,幾乎都被文官佔據。狄青,一個出身低微的武夫,怎能入得了他們的眼呢?

因此,種種禍患也由此而生……

先是有人在京城裡傳播各種八卦新聞,比如《驚!樞密使家中狗竟長角》、《滿室紅光,這麼震撼的現象你見過嗎》。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這幾件事,先是狄青家的狗會長角,然後又是狄青家裡有“光怪”之象。

百姓對此很好奇,一時議論紛紛。這些傳聞都不得了,比如滿室生輝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帝王出生的傳說中,傳播這些謠言的人,居心叵測。

朝中文臣終於向狄青發起“進攻”。

宰相龐籍以祖宗舊例極力要求仁宗罷狄青樞密使之職,他說:“宋朝開國以來,還沒有武將擔任樞密使重位的,狄青何德何能?敢篡取國家重器?”

據宋人王楙《野客叢書》記載,狄青為樞密使時,文彥博也是一直跟宋仁宗進言,請求將狄青調離中央,並削弱其權力。

宋仁宗不樂意,說,狄青是忠臣啊!

文彥博冷冷答道:“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但得軍情,所以有陳橋之變。”

文彥博這番話,可謂字字誅心。

在文彥博的邏輯裡,

狄青是一名武將,領兵多年,深得眾望,又久在樞密院,瞭解軍國機要,這已經不是狄青了,這都快成狄匡胤了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趙家的江山是怎麼來的,自己門兒清。文彥博與狄青都是汾州(在今山西省境內)人,還同鄉呢,老鄉見老鄉,背後捅一槍啊。

狄青的老領導韓琦,起初對狄青頗為欣賞,但隨著狄青職位的攀升,同樣對狄青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時不時給他穿小鞋,有一次連他的歌伎都當著眾人的面對狄青說:“來,斑兒,我也來敬你一杯。”叫狄青為斑兒,是因為狄青臉上有刺字。

其實仁宗當年曾提醒他,讓他敷藥清除臉上的刺青。狄青回答說:“狄青若無此兩行字,何由致身於此?斷不敢去,要使天下健兒知國家有此名位待之也。”此語鏗鏘有力,但他哪知道,自己的出身和經歷,在當時的朝堂,顯得何等刺眼和荒唐。

另一個力主罷免狄青的文臣是歐陽修。

嘉祐元年(1056年),翰林學士歐陽修三次上疏請求罷免狄青樞密使之職。

這三篇奏疏的觀點和文彥博的想法相近,認為狄青作為一個武將擔任樞密使,掌握著軍事機密,不利於國家安定,不如調其出京,這樣既可以保全他性命,又可以消除隱患。

歐陽修又認為,狄青出自行伍,訓練有方,深得士兵愛戴,假如有小人想要擁其謀反,狄青自己不知進退,後果不堪設想。

他舉唐代朱泚為例。唐德宗年間,涇原兵變,武將出身的太尉朱泚就是因為有點兒名望,被叛軍擁立為帝,他本來沒有謀反之心,卻莫名其妙地跟著反了。

另外,恰逢那年水災嚴重,歐陽修便搬出董仲舒那套老掉牙的天人感應說,皇上您看,天災頻頻發生,咱們也該靜思己過,修人事以塞天變。

歐陽修認為,當務之急就兩件事,一是立皇儲,二是罷免狄青,畢竟“水者,陰也,兵亦陰也,武臣亦陰也”,有個武將在中樞機關當職,老天爺也不高興啊。

歐陽修自己都說過,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三篇文章表面上是針對狄青,實際上都是長久以來文臣們對武將的鄙視和猜忌。

清人所著《嘯亭雜錄》甚至對此事評價道:“其後賊檜得以誣陷武穆者,亦襲故智也。”就是說,秦檜誣陷岳飛那套,都是跟歐陽修學的。

罵人不帶髒字,殺人於無形,這就是讀書人的厲害。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不折敵手憂懼死

歐陽修上疏的當年,飽受讒言的狄青被朝廷免去樞密使之職,改授檢校太尉同平章事、護國軍節度使,離開京城出判陳州。

宋仁宗可曾想過,此一別,這輩子可能就再也見不到狄青那個沉默堅毅的背影了。文臣們或許也沒想到,他們從此也將失去一個詆譭挖苦多年的物件。

史載,嘉祐二年(1057年),也就是在被貶之後的第二年二月,狄青“疽發髭”而死(即嘴邊生毒瘡,病重逝世),年僅49歲。

在中國的史書中,疽發而死的名將功臣似乎都走得不那麼安心,前有范增,後有徐達,都是滿懷憂憤和委屈而黯然離世,狄青何嘗不是呢?

狄青出判陳州後,看似宰相級級別,職務卻已貶為小小的州官,有想法也讓你沒辦法。

倘若說謠言四起時狄青如驚弓之鳥的話,那麼貶職陳州以後他便感覺四面楚歌了,驚弓之鳥畢竟還有僥倖脫逃的可能,四面楚歌則定然死路一條。

他甚至早就有了死的預感,據宋代周輝《清波雜誌》記載,臨行前,狄青曾心情沉重地對親友說:“青此行必死。”

問何故?他說:“陳州出一梨子,號青沙爛,今去本州,青必爛死。”這是多麼讓人心寒的一種預感啊。

但即便如此,朝廷還不放心,“每月兩遣中使撫問”,名為撫問,實則監視居住,無論他在哪裡,總有一雙冷漠的眼睛如影相隨。一代殺敵無數、戰功累累的英雄狄青,如今卻發配遠鄉,與囚徒無異。在陳州的那些日子裡,他夙夜憂懼,痛苦難當,惶惶不可終日,第二年便在陳州發疽而死。當年武則天廢太子李賢,派人去拜訪他,不久李賢自殺。狄青雖沒有自殺,但因此憂懼而死。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在朝廷討論如何處置他的時候,他曾經找過文彥博,向宰相坦承自己的忠心,表白自己的心跡,並追問朝廷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自己。

文彥博冷冷地回答說,“無他,朝廷疑爾”,一語道破天機。這就是英雄被嚇死的原因,寧錯三千,不漏一個,歷代如此。

一代名將狄青,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這固然是具有時代特色的悲劇,但也是文彥博歐陽修們永遠的汙點。

狄青之死,對軍隊影響深遠。北宋職業軍人們曾經熱愛,敬重,追隨的名將狄青,尚落得如此下場,當戰爭來臨,又有誰肯真的毫無保留為國效力?

事實上,狄青逝世後那幾年,大宋可有點兒不太平。

當年,火洞蠻儂宗旦侵擾邕州(今廣西南寧),西夏再次進犯,於斷道塢大敗宋軍。

嘉祐三年,邵州蠻反宋,一路劫掠。

嘉祐四年,交趾襲擊欽州(在今廣西欽州縣)。

嘉祐五年,交趾與甲洞蠻合兵襲擊邕州……

當邊疆戰報頻傳的時候,宋仁宗會不會有些想念他的“面涅將軍”呢?

就在狄青逝世十一年後,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趙頊初登帝位。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趙頊是狄青的小迷弟。

他覺得狄青出身行伍,默默奮鬥,為國立下汗馬功勞,是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將

,用現在話說就是可評為“感動大宋十大人物”。

這個心懷理想的少年天子,立志要改變國家現狀,要改革,要富國強兵。擺在他眼前的現實卻是無良將可用。神宗嘆息,將狄青的畫像擺在大廳內,親自為其撰寫祭文,並以中牢(豬羊二牲)之禮祭之。

然而,無論朝中君臣如何品評,那位披散長髮、戴銅面具,在西北戰場上縱橫馳騁的“面涅將軍”,早已成追憶。

又過了一些年,靖康之難,半壁江山淪陷,王族被虜,宋室偏安江南。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從某種程度上講,狄青是被逼死的。

他是北宋一代名將,不曾折於敵手,卻死於忠臣們的圍攻之下

可是,究竟是被誰逼死的呢?易中天先生一語道破——“是制度和文化”。在當時的制度和文化下,文臣天生優越,武將備受壓制。於是,狄青才成了那個誤闖文人地盤的“異類”。

可是,我們又能怪誰呢?在歷史的滾滾車輪面前,或許我們只能痛心地說一句:怪他生錯了時代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