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地球之肺”持續燃燒16天!亞馬孫雨林大火,專家說法來了!完全恢復需要近50年

  • 由 文匯報 發表于 綜合
  • 2022-09-26
簡介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衛星資料顯示,亞馬孫地區森林大火已持續燃燒了16天,“地球之肺”正面臨不能承受之重,巴西、秘魯與玻利維亞交界處的亞馬孫地區為火災重災區,集中位於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馬託格羅索州和亞馬孫州以及玻利維亞境內,目前正處於氣候最

碳迴圈一般持續幾天

“地球之肺”持續燃燒16天!亞馬孫雨林大火,專家說法來了!完全恢復需要近50年

近日被爆出的亞馬孫雨淋大火已經引發全球怒火。週五,多國的巴西大使館外聚集了眾多抗議者,要求巴西政府應對雨林大火,甚至有人呼籲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下臺。

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的衛星資料顯示,亞馬孫地區森林大火已持續燃燒了16天,“地球之肺”正面臨不能承受之重,巴西、秘魯與玻利維亞交界處的亞馬孫地區為火災重災區,集中位於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馬託格羅索州和亞馬孫州以及玻利維亞境內,目前正處於氣候最乾旱時期,更加強了火勢的蔓延。

“地球之肺”持續燃燒16天!亞馬孫雨林大火,專家說法來了!完全恢復需要近50年

目前,世界各地網民在社交媒體上發起了“為亞馬孫祈禱”的呼籲,要求相關政府關注亞馬孫森林大火的形勢,並拯救人類“地球之肺”。

“地球之肺”持續燃燒16天!亞馬孫雨林大火,專家說法來了!完全恢復需要近50年

INPE資料顯示,截至目前,2019年巴西全國火災數量已超過75000起,比2018年同期高出80%。

8月21日,巴西環境部長Ricardo Salles在社交媒體上稱,此次大火系天氣乾燥、大風和高溫所致。但有研究人員表示:此次火災,氣候因素絕非“罪魁禍首”。

或非“自然”起火

據INPE釋出的衛星資料,今年巴西火災大部分發生在亞馬孫地區。

亞馬孫雨林旱季和雨季分明。每年5月前後,巴西由雨季進入到旱季。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劉衛東曾2次赴亞馬孫考察,他表示,一般到5月份時巴西降雨量仍較大,不易起火,而之後的旱季既乾燥又高溫。

但即便氣候相對乾燥,劉衛東仍對亞馬孫雨林大規模起火表示懷疑。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學教授牛樹奎也表示,亞馬孫雨林每年雨水較大,一般來講不太容易發生火災。“此次火災或許是由於旱季加上溫度比較高,以及大面積砍伐導致火勢難以控制。”

不少學者認為,亞馬孫的這次大火,和之前的加州火災不太一樣。INPE資深科學家Alberto Setz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此次大火“90%的火災是人為的,無論是故意還是偶然”。

事實上,雨林地區的火災大多是由人為導致。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講師陳鋒曾多次到我國雲南林區調研,他說,當地95%以上的火災是由於燒荒、上墳燒紙等人為因素引起。

刀耕火種仍是常態

有林學專家在接受採訪時指出,調查森林大火起因,應先弄清起火點位置等關鍵要素,比如是用於生態保護的樹木起火還是人工養殖的木材起火;若起火現場有枯樹枝,可能進一步助燃。

“看媒體報道,可以判斷起火情況很複雜。”前述學者表示。

劉衛東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巴西在位於雨林核心區的瑪瑙斯開闢了自由貿易區,吸引大批電子組裝工業及冶金、機械工業,此外旅遊業也是該地區的重要產業。近幾十年來,瑪瑙斯地區由於經濟活動已經轉向電子組裝、旅遊等產業,基本上看不到亂伐和“刀耕火種”的現象。

不過,在雨林較為邊緣的地區,農民為耕種和放牧的確經常用放火的方式清理土地,留下諸多安全隱患。劉衛東表示,這恐怕是森林著火的重要原因之一。雖然自然狀態下森林也會著火,但著火數量大幅度增加,可能與“刀耕火種”有關。

研究顯示,自2015年以來,非法森林砍伐在亞馬孫地區一直呈飆升態勢。砍倒大樹,等待它失水乾掉,然後放火燒掉木頭和剩下的植被,這樣既創造出可耕土,又可趕走原住民。據瞭解,此次亞馬孫大火正是對應著毀林開荒較嚴重的部分。

牛樹奎指出,火災起因與燒荒開墾等生產性需要密切相關。“農戶藉助原始的農業開墾方式維持生計,這會使雨林生態環境變得脆弱。”

森林大火或改變全球氣候

亞馬孫雨林素有“地球之肺”的稱號,因其產生的氧氣量達到了全球的20%。在這片土地上,還有300萬種植物和動物及100萬左右的原住民人口。

研究表明,火災次數的改變會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教授胡海清等人曾在研究中指出,火災次數的改變還會共享到森林生態系統的碳迴圈,從而影響森林與大氣間的碳交換狀況,從而對全球氣候產生影響。

“大面積砍伐後,樹木將變得更加乾燥,導致雨林變得稀疏,森林生態系統對於氣候的調節功能逐漸變得脆弱。”牛樹奎說,“同時,砍伐會讓原本稀少不均的降水更加稀少。”

如今火勢大且難以控制,撲救工作也變得更加艱難。牛樹奎表示,現今基本不可能用人來撲救。“利用地面隔離設施,並採取其他必要措施撲救大火或成為一條有效的途徑。”

經如此大火燒過的雨林還能否自愈,恢復其原本的生態功能?陳鋒坦言,森林本身的變化週期可達上百年,短期內難以觀測到森林生態完全恢復的具體週期。

另據BBC報道,牛津大學生態科學教授Yadvinder Malhi稱,“如果能夠得到再生的機會,雨林一般需要20-40年再生”。

不過,目前正在燃燒的大火會使得那些逃過大火的樹變得更為脆弱,難以應對乾旱或是再發的大火。Malhi教授稱,如果每幾年就會出現大火破壞大片雨林,可能會對亞馬孫造成永久性傷害,亞馬孫雨林甚至可能會降為“灌木林”。

編輯:金婉霞

Top